
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效果恒涛徐元程.doc
3页附件 1:潍坊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金点子成功案例申报表单位(全称):高密市恒涛实验学校类别 教法及学 法指导 题目 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效果 参评主体 徐元程问题的提出 我听了两位教师执教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一课,发现两位教师的新授和巩固练习方式不同,导致了学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在追求快乐高效课堂的改进过程中,还有许多教师不敢把时间和问题放手给学生,导致学生学习沉闷,学习效果不好 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教师应该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改革新授和巩固练习的方式,让学生快乐,课堂高效运用的方式方法:导入猜想,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出示问题,激发探索兴趣;大胆放手,学生进行探索研究;总结课题,学生汇报研究成果;全班交流,形成知识系统;巩固练习,加深知识理解效果 学生全员参与,都能积极地思考、交流,兴致极高,激发了思维,发展了潜能 ,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体现了快乐高效课堂县市区意见市评审意见注:1. “类别”一栏请注明金点子的类别:学校(幼儿园)管理、德育或教法及学法指导;2.参评主体属集体的填写“某校某教研组”等或前 5 名成员,参评主体属个人的须填写真实姓名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效果这一周,我连续听了由孙老师和赵老师执教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这一课。
这两位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都很高,但在课的新授和巩固练习时,由于方式不同,最后导致了学生掌握情况的效果不同一、不同的新授过程孙老师的新授过程是:1、 (出示例题)量一量下面的正方形的边长,算出它的面积 (可提示学生:如果用分米或厘米作单位测量边长,面积又是多少呢?)2、学生测量、计算最后得出结论:量得,正方形的边长是 10 厘米或 1 分米;计算得出面积是 100 平方厘米或 1 平方分米由此,学生得出结论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3、得出之后 ,教师接着问:“1 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学生回答:“1 平方米=100 平方分米”4、教师揭示本节课的课题: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赵老师的新授过程是:1、猜想:在学生回答出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之后,教师接着问:你知道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这时,有些学生回答说是 100,有些学生说不知道2、激发探索兴趣:教师让学生先独立再小组合作探索,拿出有力证据说明相邻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让原来不知道进率是多少的同学进行探索发现它们之间的进率3、学生进行探索:学生拿出手中准备的若干个 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的小纸片,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 1 平方米的正方形。
学生进行探索发现规律4、学生汇报:出现了两种思路:一是用“拼”的方法:用 100 个 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 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用 100 个 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 1 平方米的正方形由“拼”得出结论 (在拼的过程中,学生并不是把 100 个小正方形全摆出来,而是只摆了一行 10 个、一列 10 个,得出是 100 个) 二是用计算的方法:10×10=100(平方厘米) ,1×1=1(平方分米) ,因为正方形的大小一样,所以 100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0×10=100(平方分米) ,1×1=1 (平方米) ,因为正方形的大小一样,所以 100 平方分米=1 平方米二、不同的巩固练习:孙老师的巩固练习:教师在黑板前领着学生一起说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进行巩固之后,开始做巩固练习老师首先出示的第一组题也是课本上的三道面积单位之间进率的题题目是:8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 平方米=( )平方分米 300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对这三道题,这位教师指名让学生说答案、说分析除了个别同学一般流利之外,其余的同学都要考虑一会儿才能回答出来。
第二组题也是出示在小黑板上的一些题目,对这些题目,不管是教师指名提问,还是做在练习本上,学生的反应速度比较慢,而且还有出错的赵老师的巩固练习:教师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互相说给对方听,进行巩固然后,开始做巩固练习老师首先出示的第一组题是课本上的三道面积单位之间进率的题题目是:8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 平方米=( )平方分米 300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对这三道题,老师没有指名让学生说答案是多少,而是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来做这三道题,并且要说一下自己是怎样想的,然后互相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改正第二组题就是出示在小黑板上的一些题目,对这些题目,不管是教师指名提问,还是做在练习本上,学生做题的速度和质量都很好这也就是说明,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得很牢固,达到了教学目标讲完课后,如果接着对这两个班的学生进行检测我想,对结果大家一定有相同的看法这两种不同的方式,得到了不同的效果反思:听了这两节课后,我马上想到了一位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要求,学生听,间或有些提问,其实质是学生在教师的那块土地采掘;而把课堂的舞台让给学生,让一个个学生到前面来讲,促进了学生之间聪明才智的相互传染,这不是教师一个人的那块瘠薄的土地所能比的。
在新授课中,赵老师是放手让学生去验证探索,也不提示方法,这就给了学生充分动脑发挥的空间,同时学生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最后,由学生汇报总结形成知识系统 在赵老师的课堂上,她讲的很少,基本上是由学生研究、探索,由学生汇报总结,真体现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掌握情况非常好,达到教学目标在新授知识和巩固练习时,以学生为主体,创造课堂的“一对一”或小组交流、分析,比教师统一要求学生一起交流、分析要好得多而且“一对一”或“小组”交流、分析能达到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每个学生都有说数学、做数学的机会,尤其是差生在小组内组长会给特殊的照顾,达到每位同学都学得专心,学得投入受学生个性的影响,教师在做统一要求时,有些学生可能听课不专心,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不会很多, 更不用说差生了我想,在课堂上,要大胆把时间放给学生相信学生吧!他们的潜力是无穷的,你给他们多少时间,他们就会有多少成功、多少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