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商务部王先生).doc
18页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作者】王子先【作者简介】王子先 外经贸部贸发司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上的报告,对我国跨世纪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新的战略部署,提出了 “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的新要求,明确了新形势下的对外开放战略,必将对我国对外开放工作起 巨大的推动作用现在结合学习十五大有关文件,根据现阶段对外开放的 状况和面临的新形势,就新形势下对外开放总体战略谈一点体会一、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一)新形势的基本特点未来5〜15年,我国对外开放面临新的国内外形势,首先,以党的十五大 为标志,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国内经 济环境也将发生一•系列变化随着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目标的逐步实现,国内市场化改革加快,资源配置方式进一步改进, 政府职能转变和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我国国民经济必将获得更快 的发展,国际竞争力将有新的提高;同时,近期内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突 出、国有企业经营困难,是扩大对外开放必须正视的问题在国际环境方面,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会进一步发展,世界将维持一个相 对较长的和平时期,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
世界经济全 球化趋势明显,自由贸易成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方向,国际金融加速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国际资本流动加速,从而使生产要素得 以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实现优化配置;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将呈现加快发 展的态势,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新技术革命突飞猛 进的发展,并将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使世界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尤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扩展,国际互联网络的形成,以电脑、卫星、 光缆和数字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标志着世界经济将 经历一个信息化的重大变化,不仅提高了各国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管理水 平,而且也使各种形式、各种层次的国际经济协调的可能性增强另外, 市场经济体制也愈益为世界各国所接受,而且大多数国家政府干预的方式 也在进行调整和改革,市场经济在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二)新形势的新要求新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扩大对 外开放程度的同时,努力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把我国对外开放事业全面 推向21世纪要根据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从 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要求,把提高对外开放效益和质量放在突出的位置, 争取有较大的进展。
具体来说,这是基于以下三方而考虑:首先,经过40多年特别是近20年的建设,我国经济规模和总量已达到相 当水平,面临着全面提高经济素质和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任 务而要完成这些重大任务,除了主要依靠国内的资金、资源和技术力量 之外,还需要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的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需要 把对外开放推向新的水平第二,我国对外开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无论从广度和深度看都还有 许多工作要做,在发展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矛 盾和问题,如进出口结构调整步伐不快,外贸增长方式要加快由粗放型向 集约型的转变,利用外资中也存在一些偏重数量、忽视质量等问题我国 不少大中型生产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意识较差,国际竞争力不强第三,经济、科技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的扩大,对世 界市场、资源和国际资本的争夺也将日趋激烈特别是国际贸易自由化进 程加快,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迅猛增长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最近提供 的数字,全球跨国直接投资的总流量连续5年猛增,截至1996年底,跨 国直接投资额累计已达3.2万亿美元近年来跨国直接投资呈现两大倾向, 一是跨国公司兼并和收购公司的资金流量大,1996年达到创纪录的2750亿 美元,占跨国直接投资总流量的79%;二是发展中国家在跨国投资总流量 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资量创新纪录,1996年比1995 年增加了 1/3, 1290亿美元,占全球跨国投资流量的比重,也由1995 年的30%上升到37%o这样的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大势和竞争局面,需要 有新的战略眼光和战略部署。
以上这些,都要求我们认真总结实践经验,适应新的形势,采取新的战略 决策,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二、新形势下对外开放战略的基本框架过去近20年我国采取的区域推进、试点启动、渐进开放的对外开放战略, 基本上是成功的但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后, 对外开放战略必须体现新形势的要求,及时完善政策,充实内容,以更好 地为现代化建设全局服务新的形势要求我们研究制定新的对外开放战略 这种开放战略的核心,就是不断提高开放的质量和效益一)对外开放战略的内容和目标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主要内容是,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五 中全会提出的利用比较优势、发展开放型经济、与国际经济互接互补的要 求,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通过商品、资金、技术、服务和人员更大范围、更高 程度、更加有效的对外开放,逐步提高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和层次,获取 最大的比较利益,为建立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新的对外开放战略的总体目标是,适应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长远方向,逐步建立比较成熟的开放型经济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三 步走"战略的总体部署以及江泽民总书记在亚佩克(APEC)茂物会议上关 于2020年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承诺,我国对外开放大体可分为两个阶 段:一是从现在到2000年,初步建立开放型经济的基本框架;二是在2010 年以前,与建立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相对应,基本奠 定我国开放型经济的总体格局,贸易和投资体制的整体性开放达到较高水 平。
当然,我国现阶段的对外开放也要充分考虑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以及新旧 体制转轨这一突出特点,体现开放与合理保护相结合的要求一是机械、 电子、汽车等支柱产业和服务业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农业基础 还比较脆弱,必须也完全可能运用国际通行的做法如保护幼稚产业措施、 保障措施、服务贸易的渐进开放原则等,给予有重点、有时限的保护;二 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尚未到位、竞争力较弱,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 效率较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来自进口商品和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 压力短期内会加剧某些经济和社会问题,对外开放必须考虑社会的承受能 力,有利于维护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因此,我国现阶段的对外开放不能不 带有其阶段性特征,目前要发展的开放型经济必然是带有一定过渡性质的、 开放与合理保护相结合的开放型经济,在总体上要体现市场化的要求,同 时对一些竞争力较弱的幼稚产业和领域要给予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有重 点、有时限的保护,最终目标是增强我国企业的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技 术水平的提高二)我国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综合考虑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几个方面的情况,参考和借鉴国外对 外开放的历史经验,我国新形势下对外开放应遵循以下指导方针:1 .实事求是,渐进开放。
实行渐进开放的策略是我国近20年对外开放的一 条成功经验,今后我们仍应从我国国情、国力出发,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积极稳妥地扩大对外开放,使对外开放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推 进,尽量减少对各方面的震动,少走弯路,保证对外开放持续、有序地前 进2. 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与提高对外开放质量、效益相结合要积极拓展对外开 放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要注重改善对 外开放的质量和效益,提高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水平和层次,改善和加强 对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规划、指导和调控,增强对外开放的积极效果,使 得扩大开放程度与提高开放质量、效益成为并行不悖的过程,更好地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总体经济发展目标服务目前,提高对外开放的质 量、效益,重点是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档次和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转 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加强与改善政府对各项对外经济活2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这2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请掠过阅读吧,哈哈哈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这1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 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这1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这1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哈 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这1页空白没用的,请掠过阅读吧,动的宏观管理,并将对外开放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
3. 以我为主扩大开放,提高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 本国策,必须坚持以我为主扩大开放,任何时候都应立足我国国情、有利 于维护我国的权益、为总体经济发展战略服务,最终提高我国在全球综合 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以我为主扩大开放与按国际经济通行规则办事不仅不 矛盾,而且是完全可以结合好的以我为主扩大开放,也意味着我们不因 为国际环境的某些局部性变化而改变对外开放的方针;而且,我们要适应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进程,主动适时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体 制性开放,渐进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处理好引进来与打出去的关系, 增强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提高整体开放水平,并为最大程度上提 高经济效益服务4.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相结合我们要抓住机遇大胆开放,更好地利用外部 资源、资金、技术和市场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作 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任何时候我国的经济发展都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 我们必须通过对外开放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同时通过提高自力更生能力, 优化我国的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更好地增强对外开放的效果,使两 者更好地结合起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三、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与扩大对外开放程度的关系要全面准确理解扩大开放程度与提高开放水平的关系,我们认为要把握好 以下三点:1 .正确理解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决不意味着不要扩大 开放规模,而是要在扩大开放过程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效益两者是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和有机统一的扩大开放是前提,提高开放水平则有 利于为扩大开放创造更好的条件笔者认为,扩大开放程度本身就是提高 对外开放水平的一个方面,要在扩大开放程度过程中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 平,而决不是说对外开放程度已经足够了,只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就行了 另一•方面,新形势下扩大对外开放必须注重提高开放的质量和效益,使对 外开放能更好地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任何将 两者割裂开来的想法都是片面的、不可取的由于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的 转轨期,经济发展效益和质量不高是普遍性的问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 型向集约型转变仍处在起步阶段,外经贸发展从总体上看也还沿袭着粗放 型的经营模式,因此当前突出强调提高对外开放的效益和质量是非常正确 的,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事业的积极健康发展2. 正确评价对外开放现状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一项 伟大创举,对于一个经历了几千年封建社会和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发展中 国家,将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这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变革和跨越 它使我国经济发展逐步融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产生了重大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改革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事业,成为我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要组 成部分。
尽管由于经验不足、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原因,我国对外开放过 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这些都是前进中的问题,通过深化改革和 自身的其他努力,是能够解决的如果不能正确评价对外开放现状,过分 夸大我们存在的问题,不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和层次高低受制于我国总 体经济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外开放效益和质量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状况和 经济体制转变情况相联系,我们就有可能舍本逐末,忽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