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11 铁及其化合物(含解析).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gu****iu
  • 文档编号:364485894
  • 上传时间:2023-10-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9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频考点11 铁及其化合物题点(一)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2022·辽宁卷)镀锌铁钉放入棕色的碘水中,溶液褪色;取出铁钉后加入少量漂白粉,溶液恢复棕色;加入,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褪色原因为被还原 B.液体分层后,上层呈紫红色C.镀锌铁钉比镀锡铁钉更易生锈 D.溶液恢复棕色的原因为被氧化1.D A.比活泼,更容易失去电子,还原性更强,先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溶液褪色原因为被还原,A项错误;B.液体分层后,在层,的密度比水大,则下层呈紫红色,B项错误;C.若镀层金属活泼性大于,则不易生锈,反之,若活泼性大于镀层金属,则更易生锈,由于活泼性:,则镀锡铁钉更易生锈,C项错误;D.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其具有强氧化性,可将氧化,D项正确;答案选D2.(2021·河北卷)“灌钢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钢铁冶炼技术的重大贡献,陶弘景在其《本草经集注》中提到“钢铁是杂炼生鍒作刀镰者”灌钢法”主要是将生铁和熟铁(含碳量约0.1%)混合加热,生铁熔化灌入熟铁,再锻打成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钢是以铁为主的含碳合金B.钢的含碳量越高,硬度和脆性越大C.生铁由于含碳量高,熔点比熟铁高D.冶炼铁的原料之一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2.C A.钢是含碳量低的铁合金,故A正确;B.钢的硬度和脆性与含碳量有关,随着含碳量的增大而增大,故正确;C.由题意可知,生铁熔化灌入熟铁,再锻打成钢,说明生铁的熔点低于熟铁,故C错误;D.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可用于冶炼铁,故D正确;故选C。

      3.(2021·广东卷)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可与反应生成B.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C.可将加入浓碱液中制得的胶体D.可存在的循环转化关系3.C A.Fe与Fe(III)的盐类物质可发生反应生成Fe(II)的盐类物质,如Fe+2FeCl3=3FeCl2,故A不选;B.Fe(II)为铁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还原性也有氧化性,因此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故B不选;C.Fe(III)的盐类物质与浓碱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制备Fe(OH)3胶体操作为: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故C选;D.转化如,故D不选;综上所述,答案为C4.(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整理元素及化合物知识的两个要素,可表示为“价类”二维图下图是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 Fe与水反应生成 Fe3O4B.工业上用 CO 还原 Fe2O3炼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维生素C能将 Fe3+转化为 Fe2+,过程中维生素C做还原剂D.Fe(OH)2浊液露置于空气中,白色迅速转变为红褐色4.C A.Fe与水在高温条件下才反应生成Fe3O4,故A错误;B.CO和Fe2O3均为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形式,故B错误;C.Fe3+转化为 Fe2+,Fe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说明维生素C做还原剂,故C正确;D.Fe(OH)2浊液露置于空气中,白色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

      5.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工艺流程是用来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B.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C.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D.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只有Fe和S5.D A.根据总反应2SO2+O2+2H2O=2H2SO4可知该工艺流程是用来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A正确;B.根据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可知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B正确;C.Fe2(SO4)3与SO2反应生成FeSO4和H2SO4,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C正确;D.该过程中Fe2(SO4)3与SO2反应生成FeSO4和H2SO4,同时FeSO4、O2和H2SO4反应生成Fe2(SO4)3,则反应过程中Fe、O和S的化合价发生改变,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题点(二)与铁及其化合物相关的实验6.(2022·广东卷)为检验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对钢铁防腐的效果,将镀层有破损的镀锌铁片放入酸化的溶液中。

      一段时间后,取溶液分别实验,能说明铁片没有被腐蚀的是( )A.加入溶液产生沉淀 B.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无蓝色出现C.加入溶液无红色出现 D.加入溶液无蓝色沉淀生成6.D A.氯化钠溶液中始终存在氯离子,所以加入硝酸银溶液后,不管铁片是否被腐蚀,均会出现白色沉淀,故A不符合题意;B.淀粉碘化钾溶液可检测氧化性物质,但不论铁片是否被腐蚀,均无氧化性物质可碘化钾发生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KSCN溶液可检测铁离子的存在,上述现象中不会出现铁离子,所以无论铁片是否被腐蚀,加入KSCN溶液后,均无红色出现,故C不符合题意;D.K3[Fe(CN)6]是用于检测Fe2+的试剂,若铁片没有被腐蚀,则溶液中不会生成亚铁离子,则加入K3[Fe(CN)6]溶液就不会出现蓝色沉淀,故D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D7.(2021福建卷)明代《徐光启手迹》记载了制备硝酸的方法,其主要流程(部分产物已省略)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FeSO4的分解产物X为FeO B. 本流程涉及复分解反应C. HNO3的沸点比H2SO4的低 D. 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7.A A.据图可知FeSO4分解时生成SO2和SO3,部分S元素被还原,则Fe元素应被氧化,X为Fe2O3,A错误;B.H2SO4与KNO3在蒸馏条件下生成HNO3和K2SO4,为复分解反应,B正确;C.H2SO4与KNO3混合后,蒸馏过程中生成HNO3,说明HNO3的沸点比H2SO4的低,C正确;D.硫酸、硝酸均可以和铁反应,所以制备使用的铁锅易损坏,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A。

      8.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操作、现象解释A向KI­淀粉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溶液变蓝Fe3+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B把生铁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铁表面有一层红棕色的斑点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成Fe(OH)3C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铁粉,有气泡产生说明Fe置换出溶液中的氢,生成了氢气D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白色物质变成了红褐色说明Fe(OH)2易被O2氧化成Fe(OH)3A.A B.B C.C D.D8.D A.向KI淀粉溶液中加入FeCl3溶液,碘离子被铁离子氧化成碘单质,从而使溶液变蓝,铁离子不与淀粉反应,故A错误;B.把生铁放置于潮湿的空气中,铁表面有一层红棕色的斑点,铁发生吸氧腐蚀生成三氧化二铁,不是Fe(OH)3,故B错误;C.少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NO气体和水,不会生成氢气,故C错误; D.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Fe(OH)2易被O2氧化成Fe(OH)3,白色的氢氧化亚铁变成了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故D正确; 故选D9.(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环保、高效、多功能饮用水处理剂,在水处理过程中,高铁酸钾转化为Fe(OH)3胶体,制备高铁酸钾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是2Fe+3Cl22FeCl3B.用FeCl2溶液吸收反应I中尾气所得产物可再利用C.反应II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D.用K2FeO4对饮用水杀菌消毒的同时,Fe(OH)3胶体吸附杂质净化水9.C A.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化学方程式是2Fe+3Cl22FeCl3,故A正确;B.反应Ⅰ中尾气氯气,因此可用 FeCl2溶液作为反应Ⅰ中尾气吸收剂,生成 FeCl3,且反应后溶液进入到反应Ⅱ进行反应,故B正确;C.反应中 Cl 元素化合价由 +1 价降低为 −1 价,Fe 元素化合价由 +3 价升高到 +6 价,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故C错误;D.K2FeO4中 +6 价铁具有强氧化性,用于饮用水杀菌消毒,得到的还原产物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杂质达到净化水,故D正确故答案为C10.一种利用废旧镀锌铁皮制备磁性Fe3O4纳米粒子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碱洗”主要是为了去除废旧镀锌铁皮中的锌B.“氧化”后的溶液中金属阳离子主要有Fe3+、Na+C.“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2Fe3++Cl-+H2OD.用激光笔照射“加热沉铁”后所得分散系,产生丁达尔效应10.B A.锌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碱洗”是为了去除废旧镀锌铁皮表面的油污和锌,故A正确;B.“氧化”后是次氯酸钠和亚铁离子反应,因此溶液中金属阳离子主要有Fe2+、Fe3+,还有Na+,故B错误;C.“氧化”时次氯酸钠和亚铁离子反应生成铁离子和氯离子,因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O-+2H+=2Fe3++Cl-+H2O,故C正确;D.加热沉铁即把氢氧化亚铁、氢氧化铁加热分解生成Fe3O4胶体,因此用激光笔照射“加热沉铁”后所得分散系,产生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11.微生物法浸出黄铜矿(CuFeS2,其中Cu为+2价)中铜元素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方法的原料只有黄铜矿和氧气B.Fe2(SO4)3和H2SO4可以循环利用C.微生物在整个转化过程中起催化作用D.当黄铜矿中的铁元素全部转化为Fe3+时,生成2mol SO同时消耗4.25mol O211.A A.由分析可知,该方法的原料为黄铜矿、硫酸和氧气,故A错误;B.由分析可知,出过程中硫酸和硫酸铁可循环使用,故B正确;C.由分析可知,微生物是浸出过程的催化剂,故C正确;D.由分析可知,当黄铜矿中的铁元素全部转化为铁离子时,生成2mol硫酸根时,反应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7mol×=4.25,故D正确;故选A12.(2021·海南卷)无水常作为芳烃氯代反应的催化剂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流程,以废铁屑(含有少量碳和杂质)为原料制备无水已知:氯化亚砜()熔点-101℃,沸点76℃,易水解回答问题:(1)操作①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2)为避免引入新的杂质,试剂B可以选用___________(填编号)A.溶液 B.水 C.水 D.溶液(3)操作②是蒸发结晶,加热的同时通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并滴加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6)由转化成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少量亚铁盐,写出一种可能的还原剂___________,并设计实验验证是该还原剂将还原___________12.(1)漏斗(2)BD(3)防止水解(4)溶液变为血红色(5)(6)          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是将还原解析:废铁屑(含有少量碳和SiO2杂质)加入盐酸,铁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过滤除去少量碳和SiO2杂质,A(氯化亚铁)加入氧化剂B生成C(氯化铁),蒸发结晶生成,通入SOCl2生成FeCl31)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漏斗。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高频考点29 化学反应速率平衡图像(含解析).doc 考研《英语一》2023年宁德市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2023年考研《英语一》高分冲刺试卷含解析.doc 考研《英语一》2023年勉县考前冲刺试卷含解析.doc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学案第3部分 考前特训 特色练12 电解质溶液中的曲线分析(含解析).doc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2023年考研《英语一》高分冲刺试卷含解析.doc 考研《英语一》南京市雨花台区2023年最后冲刺试题含解析.doc 考研《英语一》河南省开封市顺河回族区2023年全真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学案第1部分 专题突破专题4 离子共存与离子推断(含解析).doc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检测卷专题08 元素及其化合物(含解析).doc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2023年考研《英语一》预测试卷含解析.doc 淮南市谢家集区2023年考研《英语一》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doc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练习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含解析).doc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2023年考研《英语一》高分冲刺试卷含解析.doc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2023年考研《英语一》深度自测卷含解析.doc 考研《英语一》2023年宁德市屏南县高分冲刺试题含解析.doc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过关练习第54练 羧酸与羧酸衍生物(含解析).doc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学案第1部分 专题突破专题10 题型专攻3 物质结构与性质选择题(含解析).doc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学案第1部分 专题突破专题10 晶体类型 晶体结构(含解析).doc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2023年考研《英语一》高分冲刺试题含解析.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