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内外目前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理论研究、组织及活动概况.doc
6页国内外目前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理论研究、组织及活动概况一、 志愿者“志愿者”(英语 Volunteers)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就是指不受私人得益的驱使,不受法律强制,是基于某种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感,而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人或人群在西方较为普遍的观点是:志愿者是职业之外的“不受私人利益或强制法律驱使的人们的努力”,其目的在于改进社会,提供福利在香港,志愿者行动叫做义务工作香港义务工作发展局则将“义工”(“志愿者”)定义为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及精神的人同时将义务工作定义为:“指任何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的服务在一定意义上志愿者是社会文明的标志,社会活力的体现,是社会保障的重要力量由于“志愿者”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名称在世界各地,在有战争、自然灾害、疾病流行、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出现的地方,便可见到志愿者的身影,见到志愿者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凭借坚强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为无数有困难的人们提供志愿服务,其中不少志愿者更为志愿事业奉献出宝贵的生命。
二、 青年志愿者 现时,青年志愿者是志愿者群体中的主体,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志愿服务第一线上,起着主导作用的就是青年志愿者他们带动着整个志愿者事业快速向前,所以我们只有充分认识青年志愿者,发挥青年志愿者们的聪明才智,才可以更好地发展志愿者事业何谓青年志愿者?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是参照外国对于义务工作者所下的概念而制定出来的,而狭义的概念则是根据我国青年志愿者的总体情况而总结出来广义上来说:是泛指任何志愿贡献个人时间、精力、金钱及精神,在不谋求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从事社会公益与社会服务事业,为改进社会和推动社会进步而提供社会服务的青年人狭义上讲,则是指志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利用社会现有的资源,志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及、切合实际的,具有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服务活动的青年人青年志愿者是一个新生的社会角色,不受年龄、性别、学历、职业、种族、宗教及政治背景所影响故有其自身与其他社会角色不同的概念,理解好青年志愿者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把握好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尺度,更好的开展和设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更合理的安排志愿者,为服务对象提供切实可行的志愿服务,弥补现时社会的不足,推动社会的进步。
中国青年志愿者主要有热心于志愿服务的青年人组成,青年志愿者是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主体,也是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目前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社会成员有中学生、大学生、在职人士或无职人士各类青年志愿者自身有着一定的特点,故在志愿者活动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青年志愿者是一个新生而暂时性的社会角色,只有在发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时候,这个社会角色才得到真正的落实,它的实质是一种宝贵的人力资源,因而他具有平等性、自由性、可变性、不稳定性、有限性、可持续发展性几个特点三、 青年志愿者活动青年志愿者动一般是指由青年志愿者组织或参与的,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体现青年志愿者精神的,为达到社会进步和福利的改善而开展的各类活动作为青年志愿者,必须对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概念有一个清楚、正确的认识,方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参加志愿者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石油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包括青年志愿组织机构的组建活动,青年志愿者的招募活动,青年志愿者的培训活动,青年志愿者的交流活动,青年志愿者的服务活动,青年志愿者的推广和宣传活动,这些活动构成了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大部分类容,是需要青年志愿者认真参与,并在活动当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自身的能力、专长、为各项青年志愿者活动贡献力量。
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协调下,得到顺利的开展,在开展过程中,呈现出时代性、自愿性、无偿性、群众性、实践性、社会性、事业性几个鲜明的基本特征,另外还有专业性、有限性、目的性、组织性、长期性等几个特点四、国外志愿者活动当前,国外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志愿服务正以其突出的社会效益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和社会的重视许多国家的志愿服务活动起步早、规模大、社会效益好他们在国内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良好的社会声誉,已渐渐步入组织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轨道,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运作机制和国际惯例志愿服务活动已经成为这些国家加强对公民的道德教育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形式,志愿服务活动几乎家喻户晓,志愿服务意识为大多数公民所接受,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广大公民的自觉行动如:1998 年,美国约有 1.09 亿成年人参与了志愿者活动,56%-62%的妇女每周奉献 3.4个小时、49%的男人每周奉献 3.6 个小时从事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国外志愿服务的主要特点是:(1)与公民的成才和就业全面挂钩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公民的成才与就业问题是各国社会问题的集中体现之一只有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公民的成才就业等切身利益挂起钩来,志愿服务活动才能得到社会民众的全面响应,才能确立一个广泛的群众基础。
2)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切入点相对于过去那种以满足少数受服务者的生活需求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模式,着眼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大局,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中寻找服务课题的志愿服务模式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目前国外志愿服务的主要形式有:专项性的志愿服务工作、公益性的志愿服务工作、社区性的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国外志愿服务活动:一是志愿服务活动向法制化方向发展;二是志愿服务活动向政府化方向发展;三是志愿服务活动向机制化方向发展;四是志愿服务活动向全民化方向发展;五是志愿服务活动向社区化方向发展五、青年志愿者活动领域北京大学志愿服务与福利研究中心主任丁元竹教授把中国的志愿者分为四类;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国际组织在中国的志愿者、“草亘组织”即 NGO 志愿者丁教授说,中国的志愿者主要集中在四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但各有特色,如北京的国际组织、NGO 组织较多,各大志愿组织的总部都在北京,上海则以社区志愿者多,而广州“草根”组织活跃中国的志愿者活动领域多集中在环境保护、社区服务、社会治安、慈善、国际援助、国际合作、扶贫等方面从趋势上来看,中国今后在社会发展、公共事务、环境保护等领域需要更多的志愿者。
六、社区志愿者服务(一)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2001 年 9 月,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常务副理事长胡春华全国城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上说,全国社区青年志愿者从事经常性志愿服务的达到 500 多万人他介绍说,自 1993 年12 月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社区青年志愿者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1)青年志愿者“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计划这项计划以孤寡老人、残疾人、生活困难的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特困学生、国家优抚对象等困难群众为主要服务对象,通过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组织牵线搭桥,在青年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关系,为困难群众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和帮助,成为青年志愿者行动深入基层、深入人民群众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2)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这项活动由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联合实施,自 1994 年以来,每年组织动员近百万名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深入农村基层和受灾地区,发挥自身的知识智力优势,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扫盲和文化、科技、卫生服务,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3)为城市困难居民提供服务根据最近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的初步统计,北京、上海及河北唐山市、江苏南京市、辽宁大连市、山东济南市、广东深圳市等城市青年志愿者的服务已经覆盖了民政部门优抚对象的 50%以上。
4)孤寡老人、残疾人服务各地青年志愿者经常深入敬老院、福利院、孤儿院、康复中心等场所,为孤寡老人、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服务唐山市团组织针对全市 1100 多名重点残疾人和 520 多户孤寡老人的具体服务需求,组织青年志愿者专业服务队,坚持为他们每年提供至少 120 小时的志愿服务浙江省从 1994 年开始实施“敬老工程”,动员了 30 多万青年志愿者与6 万名孤寡老人认亲结队,进行长期包户服务广东省组建了青年志愿者助残服务总队,组织 3000 多名青年志愿者经常性地开展助残服务5)下岗职工或待业职工的就业咨询和指导、培训、择业介绍及子女义务家教等服务,开展为离退休困难职工医疗保健及日常生活等服务煤炭行业的青年志愿者实施了“阳光工程”,全行业有 27万多青年志愿者为 7 万多名离退休职工提供了结对服务上海市建立了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等三个青年再就业免费培训基地,组织青年志愿者定期举办培训班,为下岗、待业职工提供再就业培训6)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服务各地青年志愿者纷纷为外来务工人员开展了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维护权益,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7)在大型活动和急难险重任务中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的作用数百万青年志愿者为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第三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海《财富》论坛年会等国际、苏州 28届世界遗产博览会等国内大型活动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志愿服务组织青年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已逐步成为全国通行的做法同时,在几次大的洪涝和地震灾害面前,几百万青年志愿者为灾区群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发挥了突击队作用特别是在 1998 年长江和松花江、嫩江流域的特大洪水面前,广大青年志愿者不怕牺牲、顽强拼搏,为夺取抗洪抢险斗争的胜利做出了积极贡献青年志愿者社区活动从青年志愿者活动中独立开来成为一个特殊领域,事实上又与其他领域的志愿活动紧密联系可以说,社区志愿者活动也包括一部分环境保护、扶贫支教、抢险救灾等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种类在内自 1993 年以来,我过各部门志愿者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和社会公益事业开展的特色志愿服务如共青团维权部门开展的为进城务工青年志愿服务、“保护明天”青年志愿者文化市场监督活动,学校战线开展的大中学生志愿者社区援助行动,青工战线开展的为下岗青年再就业服务,青农战线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植绿护绿”活动,科技部开展的科技扶贫青年知识分子促进活动,以及北京的“为老科学家、老教育家、老干部献爱心”活动,浙江的“天天青年志愿者行动”、吉林为受灾群众搭建临时房屋的“温暖工程”,湖北的为三峡工程综合志愿服务,河南的为见义勇为英雄及其家属志愿服务,江苏江阴、福建漳州的青年志愿者“110 联动”,青岛的“周日志愿者行动”,铁道系统的青年职员者“清除白色垃圾”行动等等,都是从战线、地方和行业实际出发,选择党政关注、群众急需、青年能为的项目,持之以恒,创造性的开展青年志愿者行动。
二)中国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中国青年志愿者社区发展计划是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在社区领域实施的长期重点项目它以社区群众的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共建、互助、共享”为主题,以“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计划为基本形式,通过多种模式普遍创建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建立健全青年志愿服务基层组织网络,推动青年志愿者成为参与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各级共青团组织、青年志愿者组织根据社区群众的服务需求,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为残疾人、孤寡老人、部分离退休人员等提供长期结对服务,为下岗职工再就业提供技能培训和再就业信息,为全职工家庭提供家政服务,为小区创造优美的环境等通过开展“一助一”长期结对服务,大中专学生志愿者社区援助行动等社区服务,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通过利用双休日、节假日设立服务广场、服务基地等多种方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为创建文明社区、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做出贡献迄今为止全国已经建立了一万多个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站,“一助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