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PPT

72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74697331
  • 上传时间:2024-08-16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88.50KB
  • / 7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管理科 王荣丽1. 制定该“规范”背景n控制感染的需要n疾病传播的三环节: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隔离2. 国外情况:以USA为例n96年前:普遍预防+血液、体液隔离法n96年CDC制定了《医院隔离预防指南》n预防的原则:标准预防+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3. 国外情况:以USA为例n07年对96年版进行了修订,颁布了《隔离预防指南:预防感染因子在医疗机构内的传播》 07年版进行修订和补充的内容包括:Ø适用范围:从医院扩大到所有医疗机构;Ø医院感染的用词从“nosocomial infection”转变为“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Ø涉及范围扩大:新的病原体出现(SARS/禽流感),新的治疗的出现(基因治疗),生物武器袭击的认识不断加深;4. 国外情况:以USA为例n07年版进行修订和补充的内容包括:Ø环境卫生控制:预防严重免疫功能缺陷患者感染,尤其是真菌感染;Ø强调行政干预的作用:安全文化、护士水平和组成、多学科合作;Ø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控制;Ø对“标准预防”内容的补充5. 国内现状n在该领域尚无一个科学、全面、实用的规范。

      n通常是针对确诊传染病患者后采取隔离预防,标准预防观念差n对经接触传播疾病患者,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隔离认识不足6. 国内现状n各医院采取的隔离预防措施多种多样,有些措施缺乏科学依据n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不正确:过渡、不足;种类的选用不妥;方法不当n分区布局不合理:大环境的布局,病区内的布局nSARS的教训7. 目的n应用最新、最科学的隔离预防和方法,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暴发流行;n切断医院感染链,终止空气、飞沫、接触“三个”主要传播环节,防止病原微生物在患者与患者之间、医务人员与患者之间和媒介物中传播 8. 本规范的性质n推荐性规范9. 主要内容 n术语和定义 n医院隔离的管理要求n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n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 n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10. 一、术语和定义n个人防护用品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v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接触感染性因子的各种屏障用品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防水围裙、隔离衣、防护服等11. 隔离衣 isolation gownsn用于保护医务人员避免受到血液、体液和其他感染性物质污染,或用于保护患者避免感染的防护用品。

      v根据与患者接触的方式包括接触感染性物质的情况和隔离衣阻隔血液和体液的可能性选择是否穿隔离衣和选择其型号 12. 防护服 disposable gowns n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所穿的一次性防护用品n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抗静电、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剌激性,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 13. 清洁区 clean arean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不易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及传染病患者不应进入的区域v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配餐间等14. 潜在污染区 potentially contaminated arean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患者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v包括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患者用后的物品、医疗器械等的处理室、内走廊等15. 污染区 contaminated arean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传染病患者和疑似传染病患者接受诊疗的区域v包括被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品暂存和处理的场所包括病室、处置室、污物间以及患者入院、出院处理室等。

      16. 两通道 two passagesn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的医务人员通道和患者通道Ø医务人员通道、出入口设在清洁区一端,患者通道、出入口设在污染区一端17. 缓冲间 buffer roomn进行呼吸道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清洁区与潜在污染区之间、潜在污染区与污染区之间设立的两侧均有门的小室,为医务人员的准备间18. 负压病区(房) negative pressure ward(room)n通过特殊通风装置,使病区(病房)的空气按照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使病区(病房)内的压力低于室外压力n负压病区(房)排出的空气需经处理,确保对环境无害19. 二、隔离的管理要求二、隔离的管理要求n在新建、改建与扩建时,建筑布局应符合医院卫生学要求,并应具备隔离预防的功能,区域划分应明确、标识清楚n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法规,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隔离预防制度并实施n隔离的实施应遵循“标准预防”和“基于疾病传播途径的预防”的原则n应加强传染病患者的管理,包括隔离患者,严格执行探视制度 20. 二、隔离的管理要求二、隔离的管理要求n应采取有效措施,管理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n应加强医务人员隔离与防护知识的培训,为其提供合适、必要的防护用品,正确掌握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隔离方式和防护技术,熟练掌握操作规程。

      n手卫生应符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n隔离区域的消毒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1. 三、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三、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22. 1、建筑分区与隔离要求 n医院建筑区域划分:四区v低危险区:行政管理区、教学区、图书馆、生活服务区等v中等危险区:普通门诊与病房等v高危险区:感染疾病科(门诊,病房)等v极高危险区:手术室、ICU、器官移植病房等23. 1、建筑分区与隔离要求n隔离要求v应明确服务流程,保证洁、污分开,防止因人员流程、物品流程交叉导致污染v根据建筑分区的要求,同一等级分区的科室宜相对集中,高危险区的科室宜相对独立,宜与普通病区和生活区分开v通风系统应区域化,防止区域间空气交叉污染v应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配备合适的手卫生设施24. 2、呼吸道传染病病区 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n适用范围: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的隔离n建筑布局: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设立两通道和三区之间的缓冲间缓冲间两侧的门不应同时开启,以减少区域之间空气流通经空气传播疾病的隔离病区,应设置负压病室,病室的气压宜为-30Pa,缓冲间的气压宜为-15Pa。

      25. 2、呼吸道传染病病区的建筑布局 与隔离要求n隔离要求v应严格服务流程和三区的管理各区之间界线清楚,标识明显v病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v水龙头开关为非手触式,数量合适v不同种传染病患者分室安置疑似患者应单独安置v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疾病患者可安置于一室,两病床之间距离不少于1.1米 26. 3、负压病室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n适用范围: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的隔离n建筑布局:符合负压病室的要求病室采用负压通风,上送风、下排风;排风口应远离送风口,且置于病床床头附近,靠近地面但应高于地面10cm门窗应保持关闭 v病室送风和排风管道上宜设置压力开关型的定风量阀,使病室的送风量、排风量不受风管压力波动的影响v负压病室内应设置独立卫生间,有流动水洗手和卫浴设施配备室内对讲设备 27. 3、负压病室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n隔离要求v送风应经过初、中效过滤,排风应经过高效过滤处理,每h换气6次以上v应设置压差传感器监测负压值,或用于自动调节不设定风量阀的通风系统的送、排风量 28. 3、负压病室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n隔离要求v做好日常保养,保障通风系统正常运转v负压病室宜安排一个患者,无条件时可安排同种疾病患者,并限制患者病室外活动。

      v患者出院所带物品应消毒处理29. 4、感染性疾病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n适用范围:主要用于经接触传播疾病患者的隔离n建筑布局:应设在医院相对独立的区域,远离儿科病房、ICUICU和生活区设单独入、出口和入、出院处理室n中小型医院可在建筑物的一端设立感染性疾病病区30. 4、感染性疾病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n隔离要求v应分区明确,标识清楚v不同种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分室安置;每间病室不应超过4人,病床间距应不少于1.1mv病房应通风良好,自然通风或安装通风设施,以保证病房内空气清新v应配备适量非手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设施31. 5、普通病区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n建筑布局:在病区的末端,应设1间或多间隔离病室n隔离要求v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应分室安置;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感染性疾病、同种病原体感染患者可安置于一室,病床间距宜大于0.8mv病情较重的患者、感染性疾病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宜单人间安置v病室床位数单排≤3床;双排≤ 6床32. 6、门诊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n建筑布局v普通门诊应单独设立出入口;设置相应的诊疗与功能区域;流程清楚,路径便捷v儿科门诊应自成一区,出入方便;并设预检分诊、隔离诊查室等。

      v感染疾病科门诊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33. 6、门诊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n隔离要求v普通门诊、儿科门诊、感染疾病科门诊宜分开挂号、候诊v诊室应通风良好,应配备适量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和/或配备速干手消毒剂v建立预检分诊制度,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应到专用隔离诊室或引导至感染疾病科门诊诊治,可能污染的区域应及时消毒 34. 7、急诊科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 n建筑布局v应设单独出入口、预检分诊、诊查室、隔离诊查室、抢救室、治疗室、观察室等v有条件的医院宜设挂号、收费、取药、化验、X线检查、手术室等v急诊观察室床间距应不小于1.2m35. 7、急诊科的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n隔离要求v应严格预检分诊制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及疑似患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v各诊室内应配备非手触式开关的流动水洗手设施和/或配备速干手消毒剂v急诊观察室应按病房要求进行管理36. 四、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四、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 正确使用防正确使用防护用品护用品37. 防护用品使用原则n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n在有效期内使用n正确使用 38. 防护用品(PPE)的种类n口罩口罩n护目镜护目镜n手套手套n隔离衣和隔离衣和防护服防护服n鞋套鞋套n防水围裙防水围裙n帽子帽子39. 1 1、口罩、口罩(1)(1) n口罩的作用口罩的作用v口罩可预防经空气、飞沫传播的疾病;口罩可预防经空气、飞沫传播的疾病;v减减少少病病人人的的体体液液、、血血液液等等传传染染性性物物质质溅溅入入医医护护人人员的口及鼻腔粘膜。

      员的口及鼻腔粘膜n口罩产品要求口罩产品要求v符符合合GB GB 1908319083--20032003《《医医用用防防护护口口罩罩技技术术要要求求》》或选用符合或选用符合N95N95标准防护口罩标准防护口罩v符合符合YY/0469—2004YY/0469—2004《《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 v符符合合GB GB 1908419084--20032003《《普普通通脱脱脂脂纱纱布布口口罩罩》》标标准40. 1 1、口罩、口罩(2)(2) n常用口罩分类常用口罩分类: :v纱布口罩纱布口罩, ,外科口罩外科口罩, , 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N95口罩)口罩)n常用口罩的特点常用口罩的特点: :v不同类型的口罩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类型的口罩有不同的特点 41. 1 1、口罩、口罩(3)(3)n口罩选用原则:口罩选用原则:v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v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v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42. 1 1、口罩、口罩(4)(4)n注意事项:注意事项:v不应一只手捏鼻夹。

      v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v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v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应进行密合性检查43. 2 2、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 (1)(1)n作用作用v可有效防止病人的血液、体液等物质溅入医务人员眼睛、面部皮肤及粘膜n选择要求选择要求v应符合(DB11/188-2003)《医用防护镜技术要求》中的标准,防护眼罩及防护面罩应有弹性佩戴装置 44. 2 2、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2)(2)n应用指征应用指征ü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ü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ü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45. 2 2、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3)(3)n注意事项:注意事项:ü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ü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46. 3 3、、手套的使用(1)(1)n手套的作用手套的作用Ø预防医务人员手上的病原微生物传给患者Ø预防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医务人员Ø预防医务人员手上的病原微生物污染环境。

      47. 3 3、、手套的使用( (2)2)n手套的选择要求手套的选择要求Ø应符合GB10213-1995《一次性使用橡胶检查手套》Ø或符合GB7543-1996《橡胶医用手套》的标准n手套的分类手套的分类Ø清洁手套Ø无菌手套 48. 3 3、、手套的使用(3)(3)n选用指征Ø选用原则:根据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Ø应用指征:Ø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Ø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49. 4 4、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1)(1) 隔离衣与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作用防护服的作用:: n预防医务人员受到病人血液、体液和分泌物的污染n预防病人间的感染和特殊易感病人受到感染 50. 4 4、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2)(2)n选用原则:应根据诊疗工作的需要,选用隔离衣或防护服n要求:防护服应符合GB 19082 -200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的规定,防护服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效率和无皮肤剌激性,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隔离衣应后开口,能遮盖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

      51. 4 4、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3)(3)n穿隔离衣指征:Ø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Ø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Ø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n穿防护服指征:接触经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52. 4 4、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4)(4)n正确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53. 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注意事项n只限在规定区域内穿脱n穿前应检查有无破损;穿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发现有渗漏或破损应及时更换;脱时应注意避免污染n隔离衣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遇污染随时更换54. 5、鞋套的使用n鞋套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应用n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和从缓冲间进入负压病室时应穿鞋套n应在规定区域内穿鞋套,离开该区域时应及时脱掉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55. 6、防水围裙的使用n分类:复用围裙,一次性使用围裙n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质喷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时,应穿防水围裙n一次性使用围裙不得复用,受到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n复用围裙,每班使用后应及时清洗与消毒遇有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56. 7、帽子的使用(1)(1)n作用作用 v预防医务人员受到感染性物质污染v预防微生物通过头发上的灰尘、头皮屑等途径污染环境和物体表面n分类分类 v一次性帽子v布类帽子 57. 7、帽子的使用n应应用用指指征征::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帽子n注意事项:注意事项:v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v布制帽子应保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清洁v一次性帽子不得复用58. 五、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n隔离原则隔离原则v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医院应根据病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其他途径传播),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v一种疾病可能有多种传播途径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相应传播途径的隔离与预防59. 五、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n隔离原则隔离原则v隔离病室应有隔离标志,并限制人员的出入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v传染病患者或可疑传染病患者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v受条件限制的医院,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安置于一室v建筑布局符合相应的规定 60. 标准预防n标准预防的概念n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据预期可能的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面屏,以及安全注射也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n标准预防基于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61. 加强手卫生62. 1、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n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n预防原则:标准预防+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n常见疾病: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63. 1、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n患者的隔离:v遵循隔离原则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v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v应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64. 1、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n医务人员的防护:n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等物质时,应戴手套;摘手套后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n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脱下的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65. 2、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n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n传播距离较远n常见经空气传播的疾病: 结核、麻疹、肺鼠疫、 肺出血热等66. 2、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n原原则则::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痘等,标准预防+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n患者的隔离:患者的隔离:v遵循隔离原则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v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v病情容许患者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v应严格空气消毒67. 2、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n医务人员的防护:医务人员的防护: v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v进入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可能产生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等物质时应戴手套v正确使用防护用品68. 3、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n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n近距离(1米以内)传播n常见经飞沫传播的疾病:百日咳、白喉、流脑等。

      69. 3、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n原则:标准预防+飞沫传播的隔离预防n患者的隔离v遵循隔离原则对患者进行隔离与预防v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v减少转运;当需转运,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v患者病情容许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v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米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v加强通风,或进行空气的消毒70. 3、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n医务人员的防护v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不同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v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可能产生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等物质时应戴手套71. 72.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国开山东开大《土质学与土力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中学综合素质知识点梳理【中学教师资格证】.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特许经营概论》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年高考英语全国一卷真题(含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与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开大《自然现象探秘》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消费心理学》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小微企业管理》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核答案.doc 2025国开山东开大《资本经营》形成性考核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山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考123答案+终结性考试答案.docx 2025国开《视频策划与制作》形考任务1-4答案.docx 2025国开《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形考任务234答案+期末大作业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煤矿地质》形成性考核123答案.docx 2025国开电大《冶金原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x 2025国开《在线学习项目运营与管理》形考任务1234答案.doc 2025国开电大《在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阶段测验1-4答案.docx 2024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环保工程师---2023 年注册环保工程师《专业基础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docx 2025国开《液压与气压传动》形考任务一参考答案.docx 2025年春江苏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060616计分:形成性作业2、3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