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探析艾滋病患者心理状态及体会.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11170939
  • 上传时间:2021-11-1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0.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探析艾滋病患者心理状态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与了解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治疗体 会•方法: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沟通和观察•结果:普遍存在 严重的心理问题.准确有效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进行 针对性的诊疗,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 量[关键词]艾滋病患者;心理状态;心理治疗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以T淋巴细胞损害 为主的传染性疾病,一般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HIV感染后CD4+低于400或合并机会感染时即为艾滋病期 (AIDS)近年来,中国艾滋病的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并且 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1)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 和方法机会感染和肿瘤的发生,使患者心理负担加重,易 出现焦虑、悲愤、抑郁、孤僻、悲观、失望等心理反应,医 务人员应了解和掌握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变化,给予必要的 心理咨询,消除治疗过程中的负性情绪,发挥药物起不到的 作用1资料与方法:2008年一2011年收治HIV感染者60人,年龄最小的17 岁最大的63岁其中妊娠的40例(前置胎盘2例),畸胎 瘤2例,宫颈CINIII2例,子宫肌瘤10例,功血4例,宫颈 癌2例其中有6例艾滋病晚期合并贫血、血小板减少,3 例下病危,有10例性传播,35例血传播,5例吸毒传播, 10例传播途径不详。

      2患者来源:这些病人一部分是我院感染科转来的,一部分是其他医 院转来的,大部分是综合医院拒收,多方打听从各个地区辗转来的这些病人全都要求对其探视人员保密,有的 甚至是配偶保密合并妇科疾病的都是艾滋病期,妊娠的有 的是产前检查发现的,有的是孕前就是艾滋病人的,已知自 己是艾滋病的都能积极配合治疗,并且对我们能收治她们心 存感激,而那些刚查出来HIV阳性的病人和家属却心理压力 很大特别是分娩后新生儿也感染HIV的,家属更加悲观 有的病人没家属陪护,有的病人出院后就无家可归由于患 者的文化程度、职业、性格、年龄、家族关系的不同,心理 反应各异3结果:通过与患者的沟通,全面细致的评估患者的情况,制定 详细的治疗方案,严谨的手术和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4讨论:由于目前对艾滋病(AIDS)尚无有效治疗措施,病死率 高;且其患病很多与不正当的行为(如性问题和使用毒品) 有关,使其在社会上有污名(2),因此,被大多数人所歧视、 排斥HIV感染者更多的是担心别人羞辱和歧视而不是死亡 AIDS的蔓延已不仅是医学问题,而且还产生巨大的心理社会 影响当患者一旦被确诊或怀疑为艾滋病时,因其不可治愈 和不易被社会接受,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所引起的心理应激 是相当强烈的,表现为1.焦虑恐惧主要是对自身感染此病的 恐惧而产生焦虑不安,严重者可达到惊恐的程度,对他们来 说自己像个死刑犯,在等待执行的时刻。

      羞愧、罪恶由于自 身患传染病,心理表现很矛盾及渴望亲人的关怀照顾,又怕 他们被传染更怕丈夫及家人嫌弃自己,2•有自责和孤独感 孕妇更怕传染给胎儿、束手无策、拒绝治疗病人感到病情 严重拖累家人,生死未卜而忧郁苦闷,失去治疗的信心3. 情绪不稳,猜疑心加重,情绪易激动,对周围事物、他人的 举动特别敏感对周围的人,特别是医务人员低声谈话,总 认为是议论与自己疾病有关的事,对医生的解释总是将信将 疑他们既想了解自己本身疾病的治疗与预后,又对医务人 员的真诚的解释常抱怀疑,并产生轻生的想法当该患者被 确诊为艾滋病时,他最怕的就是家人、同事知道后会瞧不起 他,再也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生的欲望降低,死的欲望增强, 不愿接受治疗针对这些,首先是郑重地告诉他我们会对他 的病情保密,其次向他解释艾滋病并非他想象中的那么可 怕,只要积极配合治疗,病情得到缓解,出院后还是可以继 续工作,还可以回到原来的生活而且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 人们对艾滋病的看法也会逐渐改变,新药也会不断问世同 时,多与其交流沟通,要有良好的医疗服务态度医务人员对 患者的态度的好坏与治疗的效果、与病情转归密切相关他 们一方面在肉体上遭受疾病的折磨,而在心理上则思虑重 重,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是医务人员的关心和尊重,医务人员 要对患者有高度同情心,自觉地改善服务态度。

      对患者病情 给予符合实际的分析对患者的治疗方法加以介绍,对患者 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教会患者自我调节,通过解决并满足其 心理需求,可以帮助患者及家属尽快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 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患者逐渐接受了事实,对 生的渴望重新燃起,能积极地配合治疗病人的配偶和家属 往往比病人有更多更持久的精神负担,需要不断给与帮助, 特别是由于发生这样的事而导致夫妻关系破裂,使病人受到 更大的打击做好心理卫生指导的随访,我院有爱心之家专 家对艾滋病人及家属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指导参考文献:[1] 中国卫生部2005年(中国艾滋病疫情与防治法工作 进展)2006[2] 中华康网2006-9-8 (艾滋病病人的几种心理活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