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功能常用指标.docx
5页肺功能常用指标・FVC(用力肺活量):最大吸气至TLC位后以最大的努力最快的速度作出呼气肺活量达RV位的容 量・FEV1 (第一秒量):最大吸气至TLC位后1秒内的快速呼出量・ FEV1/FVC (一秒率)・ MMEF、MEF、FEF25~75%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在F-V曲线上计算获得用力呼出肺活量25~75%的平均流量・PEF (最高呼气流速):呼气峰值流速・ FEF50% (V50)、FEF75% (V25):用力呼气50%(或75%)时的瞬间流速・FIVC:用力吸气肺活量・ FEF50%/FIF50%:50%VC时呼气流量与50%VC时吸气流量之比・TLC(肺总量):尽最大可能吸入肺部的气体总量・RV(残气量):尽可能呼气后肺部剩余的气体量・DLco(CO弥散量):经肺泡间隔进入肺毛细血管的CO量・MVV (最大分钟通气量):自主呼吸每分钟最大通气量不同类型通气功能障碍的流速容量曲线不同 类 熊障碍 G 就逮各量曲结流速容量TLC肺功能损害程度:(三级分法) 轻中重VC (FVC)79-6059-50<50FEV179-6059-40<40FEV1R%74-6059-40<40MVV74-6059-50<50MMEF、V25、V50、V75<65% 为异常冋自』 喘 ®l 咳*心源性J肺源性O道|气小厂气I—1「咅散—气弥过r11—Lr^1.13異支气管哮喘*混合性障碍打肺气肿N*肺过度充气?■+支Uta吕哮喘V肺 r*间质冉内科应用(一)・评价肺功能损害的程度,性质・ 诊断气道阻塞的部位:小气道功能 早期疾患大气道阻塞 器质性改变对气道病变部位的诊断•中、小气道病变・上气道阻塞• 胸内型UAO• 胸外型UAO・单侧主支气管阻塞典型驹内嚳上FiMKH垂典型双蛭型改悲明喉炎流速容量血域特征离U:平■»内科应用(二)・ 评价肺功能损害的程度,性质:・ 诊断气道阻塞的部位:小气道功能 早期疾患大气道阻塞 器质性改变・ 判断预后:FEV1V 0・8升 呼衰、肺心(外国)・指导治疗: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激素治疗)气道反应性测定与扩张剂吸入试验 气道反应性测定意义・诊断(支气管哮喘,隐匿型哮喘,职业型哮喘)・评估疾病严重程度・评估疾病治疗效果・研究发病机理・流行病学调查o o 0 DBI432 沪炉蔭£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