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总结与展望--陈亚.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206****923
  • 文档编号:40818910
  • 上传时间:2018-05-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65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一、理论基础公司并购活动由于其复杂性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重点国内外学者长期以来对这项投资活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国外学者从并购特征、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做出努力,而中国学者则更多关注体制因素对并购活动的影响近年来,社会学家向经济领域的渗透为经济学的研究输入了新鲜血液社会学家从行为的角度观察经济现象,在研究公司并购活动时,他们从公司管理者行为的角度研究公司并购这项投资活动,形成了过度自信理论过度自信理论认为公司管理者是有限理性的,并表现为过度自信的特征,其行为对公司的并购活动产生影响运用过度自信理论对公司并购进行研究,拓宽了传统研究的基本假设,为研究公司并购活动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解释思路与研究视角二、研究的思路与路线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整理与分析,可以梳理出过度自信理论在公司并购中应用的逻辑脉络:公司管理者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特征,并且这一特征对公司并购活动产生了影响,即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易引起过多的公司并购事件,并且容易引起价值毁灭性并购,表现为并购后公司业绩的下滑我们小组认为,运用过度自信理论解释公司并购活动适于应用以上研究路线对中国的公司并购活动进行实证检验与规范分析但是,需要我们适时把握经济环境的变化。

      也就是说,如果并购后公司绩效下滑是公司并购活动出现的普遍现象,则可以按照上述思路进行模型的构建与检验,以找出并购失败的原因如果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则需要对上述研究路线做出改动三、研究的方法大样本的实证检验可以检测出过度自信理论的普遍适用性,但是在现阶段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市场的指标体系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具有代表性的并购案例进行个案分析深入分析个别企业的并购活动及其管理者心理特征会更加准确,其研究结论也更具代表性四、实证研究应注意其他学科的渗透在应用过度自信理论时,还需要对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全面掌握过度自信理论根源于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可以从人的认知角度理解过度自信心理,以便于更好地选择过度自信的衡量指标借鉴Ulrike Malmendier 和Geoffrey Tate(2004)的论文,在选择过度自信指标时,也可以将经济学的指标与心理学对管理者性格特点的描述进行对比,并通过统计分析吗验证二者的一致性,以提高指标选择的准确性同时,其他学科的渗透也为经济学研究带来新的研究手法社会学的一系列研究方法,包括调查、建模、实验等都为经济学的研究输入了新鲜血液,这些方法与经济学研究方法的结合使过度自信理论在并购市场适用性的验证更加严谨,研究结果也更具说服力。

      五、展望运用过度自信理论解释并购活动的研究之路还很漫长,论证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难点首先,过度自信理论倾向于研究人的心理特征对公司并购活动的影响然而,并购活动本身很复杂,除了人的主观因素之外,客观因素仍然对并购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并购的影响时,如何排除诸如治理结构、并购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仍是未来研究的难点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注意过度自信对并购活动影响的程度,或者通过对过度自信概念的重新定义来拓宽其研究思路与范围第二,过度自信理论倾向于对并购失败案例的研究然而,并购后业绩下滑虽然有一定的普遍性,但并不能否定公司并购的价值对于并购成功的案例,如何运用过度自信理论进行解释成为今后需要思考的问题第三,过度自信理论是否有进一步的应用价值研究这一心理特征对公司并购活动的影响绝对不仅仅是为了证明该理论的合理性在实证研究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这一心理特征来避免并购的失败或者提高并购的成功率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研究人的行为是为了得出人的决策模式,从而更好地为经济活动服务因此,如何利用过度自信理论来指导人的行为仍是今后需要探讨的课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