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docx

119页
  • 卖家[上传人]:水***
  • 文档编号:589759741
  • 上传时间:2024-09-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03.76KB
  • / 11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第一节 运动和位置一、 教材分析从本课开始,教材将带领学生探索“物体的运动”本课将带领学生采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的方法,借助方向盘和软尺,对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进行描述通过活动,学生能意识到方向和距离共同决定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本课教材的设计思路是先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再观测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最后拓展到根据已知的方向和距离来标出物体所在的位置二、 学情分析在以往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了使用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方位来描述物体所处的方向和位置这些前概念为学生学习本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也可能带来负迁移三年级的学生都能以地面为参照物来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但不知道“参照物”这一科学概念,也不能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所以在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依据上学生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三、 教学目标1. 科学观念(1) 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2) 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2. 科学思维运用观察、分析、描述、测量、比较等方法逐步认识到物体的运动和运动物体的位置。

      3. 探究实践(1) 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科学的表述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证据2) 以具体情境为基础,借助模拟实验,描述物体的位置4. 态度责任(1) 在与同伴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2) 并初步感知到使用工具可以更加准确、便利和快捷四、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借助方向盘、软尺等工具,测定和表述自己在某时刻的位置2. 教学难点 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并说明判断的理由五、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 学生准备:纸质大方向盘、软尺、活动记录表六、 教学设计(一) 谈话引入,聚焦主题1. 课件出示“人在商场扶梯”的动画,提问:这个人到底是在运动还是静止的?2. 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地板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以扶梯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3. 引出课题:运动和位置4. 课件出示“小孩水边喂鱼”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5. 提出本课研究的主要问题:我们站在地面观察物体时,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怎样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二) 分步探索,团结协作活动一: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三幅插图:在运动会上、在公共汽车站、在大草原上,引导学生观察观察图片,判断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判断的证据是什么?2.请学生用“和 相比, 的位置 (移动了/没有移动),所以 是 (运动的/静止的)”这样的句式依次分析三幅图3.师生共同总结:要想确定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应先选定参照物(如地面)相对于参照物,如果位置发生改变就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就是静止的活动二: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1. 教师介绍分组实验材料:方向盘、软尺2. 课件出示小组活动方案:(1) 请两位同学按照图示站好2) 其中一人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自己的位置3) 让中心的同学静止不动,外围同学多次改变位置,同时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4) 及时做好相应的记录3. 组织学生分组领取材料、活动,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4. 班级内汇报交流活动收获活动三:把自己在校园中的位置告诉同学1. 课件出示教材中第3页第4个活动的插图,手指一个地方,提问:如果我现在就在校园里的这个位置,要把自己的位置告诉同学,该怎么说?2.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从参照物、方向、距离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如用“在某个物体什么方向约多少米处”来描述自己的位置三) 再次研讨,达成共识1. 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一般情况下,和地面相比,一个物体的位置移动了,我们就认为这个物体是运动的;和地面相比,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移动,我们就认为它是静止的。

      当然,也可以把要判断的物体和其他物体相比来判断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 怎样描述自己所处的位置? 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四)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1. 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拓展部分,请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要完成的任务,并独立完成2. 班级内汇报交流第二节 各种各样的运动一、 教材分析本课的设计思路是,提供学生常见的物品,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让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并描述,发现它们的运动形式虽然是各种各样的,但是可以分成几个类别二、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运动形式并不陌生,也可以说出摆动、振动、滚动等名称学生在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时会发现,如果观察物体的不同部分,其运动形式是不一样的,如玩具车往前运动时车身是平动的,车轮是滚动的由于三年级学生物理抽象想象能力还比较弱,很难对物体的运动形式进行抽象的描述为了降低研究难度,教材提示学生在物体上贴圆点,其实就是将一个物体抽象为“质点”,既方便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的运动形式,也体现了本单元祥渗透的科学思维方式——研究物体的运动,可以将具体的物体进行抽象三、 教学目标1. 科学观念物体的运动形式各种各样,可以对这些运动形式进行分类。

      2. 科学思维运用比较、分类的方法,能区别常见的运动形式的特点3. 探究实践观察、比较物体的运动,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等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从而感受探究生活中各种物体运动形式的乐趣4. 态度责任在探究的过程中,能养成认真观察、及时记录运动情况和开展交流研讨的科学态度四、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认识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运动形式,能比较、分类其不同特点2. 教学难点 观察物体的运动形式,并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描述五、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 学生准备:钢尺、手指陀螺、玩具汽车、弹簧摇马、溜溜球、弹簧彩虹圈、学生活动手册、圆点贴纸六、 教学设计(一) 谈话引入,聚焦问题1. 课件出示秋千、钟摆、雨刮器、跷跷板等图片,提问:它们分别是怎样运动的?2. 引导学生用口头语言描述,还可以借助肢体语言辅助表达3. 师:看来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可能是不一样的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是怎样运动的?(二) 分步探索,团结协作活动一:比较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1. 课件出示指尖陀螺、钢尺、小汽车、弹簧摇马、溜溜球五种物品的图片,请学生上台演示如何让这五种物品动起来,其他同学观察它们的运动方式有什么不同。

      2. 组织学生交流以上五种物品的运动形式3. 教师总结:不同的物体运动形式可能是不同的;同一物体不同部分的运动形式不一样活动二:观察物体某一点的运动形式1. 教师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我们怎样准确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形式?2.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插图,提示可以用贴小圆点的方法观察物体运动3. 教师演示,在钢尺上贴小圆点,用多种方法让钢尺运动起来,提醒学生观察小圆点的运动形式,并用箭头和线条记录下来4. 请学生上台汇报交流钢尺的运动方式5. 组织学生分组领取活动材料,并进行小组活动:在物体上贴上小圆点,用多种方法让它们运动起来,观察并记录小圆点的运动形式6. 班级内汇报交流三) 再次研讨,达成共识1. 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运动形式?——采用不同的方法让物体运动起来,同一物体的运动形式有所不同;采用相同的方法让物体运动起来,同一物体不同位置(圆点),运动形式有所不同;具体的运动形式有:滚动、平移、旋转、滑动……四)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1. 课件出示旋转木马的图片,引导谈话:你坐过旋转木马吗?你能说说自己坐旋转木马时是怎样运动的?2.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3. 学生独立画图,完成后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达成共识:(1) 人随木马整体转动,一圈又一圈;(2) 人在木马上,一上一下的往返运动;(3) 站在外面看木马上的人,像波浪一样上下起伏做圆周运动。

      第三节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一、 教材分析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到物体的运动是各种各样的,并且可以分为几个类别本课将引导学生聚焦物体的运动路线,重点研究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本课的设计思路是:先观察和描述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运动路线;再通过两个体验活动从具象到抽象,从单一到综合地对物体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进行描述和记录,逐步加强学生对这两种运动形式的理解;最后观察和判断生活中更多物体的运动形式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会对物体的运动路线进行初步描述,但描述时采用的生活词汇,如“直的”“笔直的”“转弯的”“弯弯曲曲的”“扭来扭去的”等,还不会用“直线”“曲线”“直线运动”“曲线运动”这样的词汇来描述另外,学生还不擅长运用从具象到抽象、从单一到综合的思维模式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往往只关注物体的个体特征,不习惯将物体抽象为一个质点来考虑三、 教学目标1. 科学观念(1) 通过对物体运动形式的观察、描述和判断,知道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2) 认识到许多物体的运动是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结合2. 科学思维(1) 能用比较的方法,判断物体的运动形式2) 能够举例说明生活中物体的运动形式。

      3. 探究实践通过观察和实验,能用图示记录物体的运动路线4. 态度责任(1) 愿意跟同伴分工配合,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记录,并以事实为依据,开展交流研讨2) 能持续关注生活中更多物体的运动方式四、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观察、描述并判断物体的运动路线2. 教学难点观察、描述并判断物体的运动路线五、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2. 学生准备:蓝色小球、红色小球、直线轨道、曲线轨道、塑料桶、直尺、学生活动手册六、 教学设计(一) 聚焦问题,引入新课1. 课件出示立交桥的动画,引导并提问:运动的物体有不同的路线路面上有很多汽车行驶,它们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2. 学生发表看法,呈现前概念3. 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汽车的运动路线,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曲线今天我们就从运动路线的角度研究物体的运动二) 分步探索,团结协作活动一:观察并描述常见物体的运动路线1. 课件出示教材中呈现的过山车运行、老鹰飞翔、打台球、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的运行、苹果落地这五幅场景图,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体的运动路线2. 组内讨论,学生通过比较,用语言和图形依次分析五幅图的运动路线3. 班级内汇报交流,达成共识:台球、掉落的苹果、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的运动路线是直线,过山车、老鹰的运动路线是曲线。

      活动二:击球游戏,画轨道内小球的运动路线1. 教师拿出一个蓝色球和一个红色球,请一名同学尝试在桌面上用蓝色球去击打红色球,会发现很难击中2. 引导学生思考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做到百发百中,学生发表看法3. 教师出示道具:直线轨道、曲线轨道4. 学生分组领取实验材料,组内进行击球游戏,观察比较蓝色球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中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并用线条和箭头记录在活动手册上5. 班级内交流研讨,达成共识:蓝色球在直线轨道中的运动路线是直线,在曲线轨道中的运动路线是曲线活动三:研究小球的运动路线1. 教师设问:用手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当小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它的运动路线是怎样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感官兄弟》每节课精品教案汇编(含三个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3课时 A spell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how and say.教参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1课时 A talk教学设计.doc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辨别真假水果》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2课时 A learn教学设计.doc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2 涂涂画画》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2课时 A learn分层作业.docx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寻找身边的美》每节课精品教案汇编(含三个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第1课时 A talk分层作业.doc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3.水果分享会》精品教案.doc 辽海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1 美好的事物》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Healthy habits单元解读讲义.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Listen and say教参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Listen point and repeat教参教学设计.doc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2.感官的本领》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Lesson 3教学设计.docx 大象版(2024)新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体验单元 画蚂蚁》精品教案.doc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二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Lesson 2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PEP)新教材小学一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单元每课时教参教学设计汇编(含四个教学设计).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