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结】解剖学重点总结之胸部.docx
15页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胸部一. 胸壁1.胸壁构成(层次):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神经、血管、骨性胸廓及胸内筋膜等;2.(尧)骨性胸廓: p157组成:由 12 块胸椎、 12 对肋、 1 块胸骨和它们之间的连接构成;形状:成人胸廓近似圆锥形,前后扁平,上窄下宽;胸廓有上、下口和前、后、侧壁;胸廓上口:较小,其平面稍向前下倾斜,由胸骨柄上缘、第一肋和第一胸椎围成,是胸腔与颈部的通道;胸廓下口:宽而不整,由第 12 胸椎,第 12、11 对肋,肋弓和剑突围成;横径较宽并向后下倾斜,由膈肌封闭成胸腔底;前壁:最短,由胸骨、肋软骨、肋骨前端构成;后壁:较长,由全部胸椎和肋角内侧的肋骨部分构成;外侧壁:最长,由肋骨体构成;功能:爱护、支持、参加呼吸运动;3.肋间血管:1)肋间后动脉 共 9 对,由胸主动脉发出 ,行于第 3-11 肋间隙(第 1、2 肋间隙的动脉发自锁骨下动脉的肋颈干) ;位置:脊柱两侧 :肋间内肌与胸膜间;肋沟内:肋间内肌与肋间最内肌间;2)肋下动脉 为胸主动脉最下一对分支,沿第 12 肋下缘行走;3)肋间后静脉 与肋间后动脉伴行,后右侧汇入奇静脉,左侧汇入半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奇静脉或副半奇静脉;4.(尧)肋间神经:是第 1 至第 11 对胸 N 的前支(为脊 N)肋下神经:第 12 肋胸神经前肢位于第 12 肋下起源:从 12 对胸脊神经发出行程及分布: 在肋间内膜与胸内筋膜之间至肋角进入肋沟, 行于肋间内肌与肋间最内肌间, 在近胸骨外缘处穿出肋间内肌和肋间外膜成为前皮支,分布于前正中线两侧的皮肤; 在腋中线邻近发出的外侧皮支, 穿出肋间隙分布于胸外侧皮肤; 沿途发出分支分布于肋间肌和肋胸膜等;位置排列:肋角前方的肋间隙内:自上 - 下 V-A-N#上 6 对肋间 N 与下 6 对肋间 N 的区分 : 上 6 对肋间 N 到达胸骨侧缘处穿至皮下,就称前皮支,下 5 对肋间 N 和肋下 N 腹内斜肌与腹横肌之间,进入腹直肌鞘,前行至腹自线邻近穿至皮下,成为前皮支;5.肋间肌:( 1)肋间外肌:纤维方向:斜向前下起止:起于上位肋下缘,止于下位肋上缘功能:提肋助吸气在肋软骨间隙内为肋间前(外)膜代替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2〕肋间内肌:纤维方向:斜向后下方起止:起自下位肋上缘,止于上位肋沟的下方;功能:降肋助呼气肋间内肌在肋角处移行为肌间后(内)膜( 3)肋间最内肌:位于肋间内肌深面,仅存于中 1/3 段纤维方向:斜向后下功能:降肋助呼气与肋间内肌间有 N、血管通过6.胸部重要骨性标志 p157肋缘、胸骨下角、胸骨上切迹(颈 V 切迹)、胸骨角、腹上窝(胃窝)、锁骨下窝 、剑突二. 膈1. 组成:由分隔封闭胸廓下口的一块扁肌和掩盖其上下面的筋膜(膈胸筋膜、膈下筋膜)共同构成;肌性部 (四周):胸部、肋部 〔下六对肋 〕、腰部腱性部(中心)2. 位置:胸廓下口,胸腹腔间3. 形状:向上膨隆,呈穹隆状4. 形状与功能的关系: 功能: 参加呼吸运动1. 膈肌收缩 (向下 〕:吸气2. 膈肌舒张 〔向上) +腹肌收缩:呼气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参加腹内压上升(排便、排尿、分娩)腹肌收缩 + 膈肌收缩关系:膈为主要的呼吸机;收缩时,左右穹隆顶下降,扩大胸腔容积,助吸气;呼气时,膈放松,穹隆顶上升,胸腔容积减小;膈与腹肌同时收缩,腹腔内压增高; 5.(尧)神经支配:主要为来自颈丛的膈神经运动支 :膈神经 -膈肌感觉支 :膈神经 -胸膜和腹膜中心;下 6 对肋间神经 -胸膜和腹膜四周6.(尧)膈的裂孔:1)主动脉裂孔: T12 前方,由两膈脚构成,有主动脉、胸导管、奇静脉通过2)食管裂孔: T10 水平,位于肌性部,有食管、迷走神经和胃左动脉升支通过,由肌纤维围成3)腔静脉裂孔: T8 水平,由腱性部围成,有下腔静脉、右膈神经的腹腔支通过7. 胸肋三角与腰肋三角 :仅有一些疏松 CT和膈肌筋膜,没有肌束,成为膈的薄弱区,腹部脏器有可能经此突入胸腔,形成膈疝;三. 胸膜1. 概念:胸膜:为被覆于肺表面、胸壁内面、膈上面、纵膈表面的 浆膜;脏胸膜(肺胸膜):紧贴于肺表面并深化肺叶间裂内的胸膜;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壁胸膜:掩盖于胸壁内面、膈上面、纵膈侧面的胸膜;胸膜腔: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围成的潜在间隙;胸膜窦(胸膜隐窝):在胸膜各部之间相互转折移行处,即使深吸气时也不能被肺布满其内,该处的胸膜腔称为 ~;2.胸膜前界体表投影: 肋胸膜和纵隔胸膜在前面的转折线胸膜下界 〔尧〕:右自第6肋关节后方,左自第 6 肋软骨后方,在锁骨中线与第 8 肋相交,在腋中线与第 10 肋想交,在椎体外侧最终第 12 肋的肋颈下方;四. 肺1.位置: 肺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膈的上方,被胸膜囊包被;左肺下方借膈和肋膈隐窝邻肝左叶、 胃底、脾;右肺下方借膈和肋膈隐窝邻肝右叶;2.形状 p165:大致呈圆锥状,右肺宽而短(膈下肝隆起)左肺窄而长(心脏偏左);有一尖(肺尖),一底(肺底),两面( 肋面、内侧面(纵隔面)), 三缘:前缘 、下缘 、后缘3.分叶:左:斜裂 -上下叶右:斜裂、水平裂 -上中下叶4.肺根 p166:进出肺门的诸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总称为 ~构成: 由前向后: 上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由上而下 :左肺根: 肺动脉、左主支气管、上肺静脉毗邻: 前方: 膈神经、心包膈血管后方: 有迷走神经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下方: 肺韧带;左肺根的上方: 主动脉弓, 后方有 胸主动脉 ;右肺根的上方有 奇静脉弓 ,前方有 上腔静脉 ;5.体表投影: 肺尖:同胸膜顶肺的前界:基本同胸膜顶肺的下界:比胸膜下界高出两个肋的距离;5. 血管:功能血管:肺 A 肺 V,养分血管:支气管 A 支气管 V1〕肺 A:来源:发自肺动脉干分布:左肺动脉分为上下支分别进入左肺上下叶,右肺动脉分上中下支进入右肺上中下叶;入肺后分支多于支气管分支伴行;2〕肺 V:左右肺静脉各两条,均注入左心房左上下肺静脉:分别收集左肺上下叶动脉血右上肺静脉:收集右肺上、中叶动脉血右下肺静脉:收集右肺下页动脉血3)支气管 A:来源:胸主动脉或肋间后动脉分布:分支分布于各级支气管、血管壁、脏胸膜、肺淋巴结等;4)支气管 V:一部分会合成支气管 V,左侧汇入半奇静脉,右侧汇入奇静脉 ;另一部分汇入肺 V 属支;6.肺内支气管(尧) :第一级支气管:左右主支气管(气管在胸骨角平面/ 约平对第 4 胸椎下缘分开)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其次级支气管:主支气管进入肺门分为肺叶支气管第三级支气管:段支气管最细支气管: 支气管树; 每一个支气管所属的肺组织称为一个支气管肺段;五. 心 1.位置:位于胸腔中纵膈内,四周裹以心包, 约 2/3 在身体正中线的左侧, 1/3 在右侧;2.毗邻:前面:肺和胸膜,一小部分与胸骨体和 2-6 肋软骨直接相连 ;两侧:肺和胸膜腔后方:食管、迷走神经和主动脉胸部下方:膈上方:心的大血管;2. 形状 P181:近似前后稍扁、倒置的圆锥形,尖朝左前下方,底朝右后上方;心的长轴倾斜,与正中矢状面呈 45 度角;可分为一尖(心尖)、一底(心底) 、两面(胸肋面 膈面)、三缘(左、右、下缘),表面有 4 条沟(冠状沟 前室间沟 后室间沟 房间沟);心尖体表投影:? 心的体表投影 p190 4.心包:圆锥体囊状结构,包裹心和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上缘在胸骨角平面与大血管的外膜连续,下面与膈中心键相连;毗邻:前壁:隔以胸膜和肺与胸骨体和第 2-6 肋软骨相邻,仅在左侧第 4-6 肋软骨前部直接与胸前壁相贴,称为心包裸区(心包、心内穿刺);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两侧:被纵膈胸膜掩盖,有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行于其间;后面:有食管、主支气管、胸导管、降主动脉;分层: 1)外层:纤维心包:由坚强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上方包裹升主动脉、肺动脉干、上腔静脉口、肺静脉根部,下方与膈的中心键相愈着;2)内层:浆膜心包:脏层 -心外膜,壁层5.心包腔:浆膜心包的脏壁层之间的狭小且密闭的腔隙;6.出入心的大血管:1)肺动脉:肺动脉干在主动脉弓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2)肺静脉:左右各一对,起自肺门,注入左心房;3)升主动脉:在胸骨左缘第 3 胸肋关节平面起自左心室主动脉口;4)下腔静脉:由左右髂总动脉在第 4-5 腰椎平面右前方汇合而成, 经腹部向上穿膈的腔静脉孔进入胸腔注入右心房;7.心的血液供应:左、右冠状动脉;左冠状 A 起自升主 A 的左后窦,右冠状 A 起自升主 A 的前窦;1)左冠状 A 是前室间支(前降支)行于前室间沟内主干的连续;旋支:沿冠状沟的左侧份,向后下弯行,最终后室间沟的左侧,沿途分支左房和左室壁;分布于左心房,左心室前壁,右心室前壁近前纵沟部分,部分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前 2/3 ——3/4 及右心室内的节制带——不支配右心房2)右冠状 A 缘支:沿心脏下缘向左走行于心尖邻近,沿途分布于右心室壁;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后室间支(后降支)沿后室间沟下行,一般在后室间沟下 1/3 处与左冠状动脉的前室间支吻合;分布于右心房、 右心室前壁及右心室后壁, 部分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1/3——1/4,房室结区,房室束及部分束支近侧部,窦房结;——不支配左心房8. 心的静脉:主要经冠状窦汇入右心房,冠状窦位于冠状沟后部,开口于右心房,心的静脉属支:心大 V:与前室间支伴行,起干心尖心中 V:与后室间支伴行;心小 V:与右冠状 A 伴行心最小 V:位于心壁肌层内,直接注入心腔心房斜 V(尧)膈神经: p178 9.(尧)心的各腔 p184: A.右心房结构:: 3 入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1 出口:右房室口分部:(界嵴为界)固有心房(右心耳 疏状肌);腔静脉窦( 3 入口开口 卵圆窝 Koch 三角)应用: a.疏状肌:心内血流淤滞时,易在此形成血栓;b.卵圆窝:诞生后该空未闭合并引起心功能反常,称房间隔缺损;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c.主动脉隆凸:心导管术中的标志; d.Koch 三角:心内直视手术时用以指示房室结位置的重要标志;B.右心室:结构:入口:右房室口 -三尖瓣(右房室瓣)出口:肺动脉口 -肺动脉瓣分部:(以室上嵴为界)流入道 -窦部(乳头肌 键索 膈缘肉柱)流出道 -漏斗部(动脉圆锥 肺动脉窦)C. 左心房:结构: 入口:四个肺静脉口出口:左房室口应用:左心耳:心外科常用入路之一;D.左心室:结构:入口:左房室口 -二尖瓣环 (左房室瓣)出口:主动脉口 -主动脉瓣分部:(以二尖瓣前尖为界)流入道 -窦部;流入道 -主动脉前庭 10.(尧)心各腔通连关系:右心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