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建华doc---安徽省“江淮名医”推荐表.doc
8页附件:安徽省“江淮名医”推荐表姓名徐建华性别女出生年月1956.9民族汉政治面貌党员学历大学参加工作时间1983.8职称教授、主任医师工作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所在科室风湿免疫科从事专业内科学风湿免疫专业门急诊诊疗人次2009年: 约7000人2010年: 约7500人2011年: 约8000人临床一线工作日(门急诊、日常查房、手术)2009年:320日2010年:320日2011年:310日患者满意度2009年:98%2010年:99%2011年:97%诊治疑难危重病例数/Ⅳ级手术例数2009年:312例数2010年:320例数2011年:350例数同级别医院请会诊次数2009年:30次2010年:32次2011年:40次个人承担主要任务的接收进修人员数2009年:242010年:262011年:20个人承担主要责任的医疗纠纷发生例数2009年:02010年:02011年:0开展有影响力的特殊技术项目生物制剂(TNF拮抗剂、IL-6单抗等)治疗炎性关节病;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抗CCP抗体、II型胶原抗体、抗钙蛋白酶抑制蛋白抗体及影像学的应用)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高频彩色超声在关节炎、血管炎诊断中的应用甲氨喋磷联合小剂量激素关节内注射治疗炎性滑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处理甲氨喋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药物遗传学研究。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诊断治疗与预防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的检测及自免肝的诊治抗磷脂抗体的检测及APS的诊治发表临床疾病诊治、对临床有指导意义的文章1. 徐建华,唐茜.心血管疾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可忽视的隐形杀手.中华风湿病杂志,2011,15(11):729-7302. 徐建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消化系统表现及其诊治临床内科杂志,2008,25(12):801-804.3. 徐建华. 抗风湿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应受到关注,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8;12:585-587.4. 徐建华,连莉,王芬,徐胜前. 抗II胶原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及口服Ⅱ型胶原对其的影响.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10(4):217-219.5. 连莉、徐建华(通讯作者)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防治进展临床内科学杂志2011.28(10):653-6556. 姚寿林,徐建华(通讯作者).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治进展.内科急危重杂志,2010,16(6): 295-300.7. Jianhua Xu,AL Talor.Safety of Tocilizumab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a Median Treatment Duration of 3 Years. Presented at the 14th Congress of the Asia Pacific League of Association for Rheumatology 11-15 July 2010;Hong Kong8. 周小妹、徐建华(通讯作者)等。
抗CB0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意义中华风湿病杂志,2008,12(1):17-199. 姚寿林,徐建华(通讯作者).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平衡与类风湿关节炎.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 (12):36-38.10. 廖卓君,徐建华(通讯作者).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17的变化与疾病活动性和骨侵蚀的关系.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0,45: 663-636.11. 姚寿林,徐建华(通讯作者)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0,16(6) :295-297,300.12. 唐茜,徐建华(通讯作者),肖会,周小妹.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临床内科杂志,2010,27(12):815-817.12 唐茜,徐建华(通讯作者).炎症因素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心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安徽医学, 2011;32(1):108-110.13. 唐茜,徐建华(通讯作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发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病变的临床研究. 安医大学报,2011,46(6)565-568.14. 唐茜,徐建华(通讯作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MIF及IL-17、IL-23表达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5):305-308.15. 陈军,徐建华.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与类风湿关节炎心血管病变的关系.安徽医学,2011,32(8):1083-108616. 姚寿林,徐建华(通讯作者)。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h17/调节性T细胞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5):309-313.17. Wang Y, Xu SQ, Xu JH, Ding C. Treatment with etanercept in a patient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Clin Med Insights Case Rep. 2011;4:49-5218. 连莉,徐建华(通讯作者).甲氨蝶呤与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对类风湿关节炎或脊柱关节病患者EB病毒T细胞应答与病毒载量的影响.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9;13(11): 76419. 申世华,徐建华(通讯作者).腺苷代谢途径中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甲氨蝶呤治疗反应的研究进展,中华内科杂志2008,46:1046-1048. 20. 申世华,徐建华(通讯作者)、李迎伟,肖会氨基咪唑氨甲酰转移酶基因多态性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甲氨蝶呤治疗中的研究.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9,13:455-458.21. 王春淮,徐建华(通讯作者),翟志敏. CD19和CD27标记系统性红斑狼患者外周血B细胞的亚群分析,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6,41(2):189-191.22.李居一,徐建华(通讯作者).糖皮质激素受体αβ和剪接因子SRp30c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表达及意义.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7;11(5):262-267.23. 李兴锐,徐建华(通讯作者),周小妹.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浆骨桥蛋白水平与疾病活动性及脏器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8,12:242-244.24. 李兴锐,徐建华(通讯作者),周小妹.骨桥蛋白在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
山东医药, 2007;47(20):16-17.25. 李迎伟,徐建华(通讯作者)等.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9,13:52-55.26. 李霂,徐建华(通讯作者),王芬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研究进展,安徽医学,2010,31(5):544-547.27. Xu jianhua. The diagnosis value of autoantibodies against the C-termianl domain of human calpastatin in RA. APLAR Journal of Rheumatilogy, Th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2006, 9(Suppl. 1):A5028. JIANHUA XU, YONG WANG, FAMING PAN, et al. Association of ACE Gene Polymorphism with Genetic Susceptibility to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A Family-based Association Study. Th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 2007; 34:12:2408-241129. Shengqian Xu、Yu Wang、Jianhua Xu (通讯作者)Osteoprotegerin and RANKL in the pathogenesis of Rheumatiod arthiritis-induced osteoporsis.Rheumatol Int.2011;11:2175-530. 崔冉、徐建华(通讯作者)等。
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分析中国医药2011;6(11):1366-136831. 崔冉、徐建华(通讯作者)滤泡辅助性T细胞、IL-21、CXCL13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作用,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2,16(5):300-30432. 崔冉、徐建华(通讯作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Th9及IL-9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2,16(7):442-44533. Hui Xiao,Jianhua Xu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genetic polymorphisms of MTHFR and outcomes of methotrexate treatment in RA.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heumatology, 2010;28:728-33.34. 周小妹,徐建华,徐胜前.类风湿关节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对甲氨蝶呤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8,12(9):598-602. 35. 肖会,徐建华(通讯作者).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变研究进展.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8,12:425-427.36. 肖会,徐建华,周小妹,徐胜前,连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THFR基因A1298C、C677T多态性与甲氨蝶呤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山东医药,2008,48(46):22-2437. 蔡静,徐建华(通讯作者),廖卓君,连莉.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转运蛋白基因多态性与甲氨蝶呤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研究. 安徽医药, 2010,14: 1332-1335.38. 王春淮,徐建华(通讯作者),翟志敏。
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CD19和CD27标记的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相关性研究.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9;10(9):532-555.39. 李迎伟,徐建华(通讯作者). 巨细胞病毒感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华内科杂志,2008;47:422-424.40. 申世华,徐建华(通讯作者).腺苷代谢途径中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关节炎甲氨蝶呤治疗反应的研究进展,中华内科杂志2008,46:1046-1048.41. 蔡静,徐建华(通讯作者). 延腺超声检查的评分系统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得诊断价值,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9,13:721.能代表申报者最高水平的本专业诊治疑难危重病例/Ⅳ级手术简介1、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多脏器衰竭患者 女33岁 住院号: 2011年10月14日因"怀孕 周,出现双下肢浮肿1月余,夜间闷喘伴不能平卧20天"入院,曾就诊于湖南湘雅医学院心内科,查血常规:WBC3.8*10^9/l,HB85*10^12/l;尿常规见尿蛋白3+,红细胞85000个/ml(异常50%),白细胞管型2-4个;抗核抗体谱见ANA(1:320均质型),dsDNA(2+),Sm(+),抗SSA(3+),抗Ro-52(3+),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