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3章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的创作.pptx

22页
  • 卖家[上传人]:sat****105
  • 文档编号:267677810
  • 上传时间:2022-03-18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89.14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 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的创作方法本讲要点第一节 节目信息的处理第二节 传播关系的处理第三节 口语表达的处理第一节 节目信息的处理信息素养个人能感觉到对于信息之需要,并能有效地寻取、评估及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主持人在媒介接触的过程中,应该着力于信息拣选、信息梳理与解读以及信息重构、信息比照、信息补充,进而到判断与表达,且有两方面的要求,其一是媒介接触的数量,包括了主持人所接触媒介的类型数量;主持人所接触的同一类型不同媒体的数量;主持人接触某一媒介的数量与持续时间其二是媒介接触的质量,包括了浏览与细读的效率;阅读与反思性思考的情况;信息选择的质量与意义诠释的深度等在搜集、整理信息时,容易出现两种情况:感到没什么可做;或者信息太多无从下手这很容易打消信息处理的热情改变这种情况,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可以按照一定的章法和程序进行,让它变成可以掌控的工作,积累经验;二是激发信息处理的动力,坚持在表达前“做功课”,慢慢养成习惯第一节 节目信息的处理一、检索信息1检索信息的基本环节第一,确定取材范围第二,捕捉新鲜话题第三,搜罗背景信息第一节 节目信息的处理2检索的途径媒体渠道:媒体渠道包括两方面,一是采访,二是书刊、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其他媒体人际渠道:人际渠道主要包括当事人、见证者、专家等。

      创作团队渠道:主持人所在的创作团队是主持人非常重要的信息来源相比其他渠道,创作团队提供给主持人的信息往往更符合节目的需要从什么样的渠道获取信息左右着主持人对客观事物建立何种认识,最终影响主持人的价值评判标准主持人需注重建设自己的信源系统主持人的信源系统应该满足以下条件:第一,权威性,即渠道具备发布相应信息的资格;第二,多样性,作为一个系统的存在,主持人的信息来源渠道要多样化;第三,适用性,即该信源系统的所有信息渠道有客观条件支持,使用方便;第四,独特性,在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基础上,主持人的信息渠道可以有自己的特色第一节 节目信息的处理3影响信息检索的因素,客观因素节目内容和形态影响主持人检索信息的积极性节目运行机制也影响主持人检索信息的积极性实现较高程度的网络化办公,拥有更为健全的信息平台有助于主持人的信息检索工作主观因素信息检索受制于主持人的政治理论素养、职业采编经验、知识结构以及生活阅历等诸方面第一节 节目信息的处理二、筛选信息1筛选信息的辨析筛选信息包括两方面:在一定标准下留存或剪除信息;根据信息的内容异同对信息进行梳理归类注意事项:,主持人要确定话题内容,明确传播目的,以便于删去无用信息。

      主持人应以自身的理解能力和受众的接受能力为度2筛选信息的标准信息的新闻价值传播的政策边界信源信誉实际的谈论空间就一节目尤其是新闻类节目来说,在筛选信息时,具体事件的新闻价值是基础,政策是背景,信源信誉是保证,谈论空间是关键第一节 节目信息的处理三、解读信息解读信息的过程是挖掘信息内涵的过程,也是主持人培育灵感、构思内容的过程在解读的过程中,主持人应该追问“信息提供了什么”、“信息由什么传播价值”、“确定信息价值的理由是什么”,尝试着理清头绪1解读信息的路径,巧妙破题,寻准落点;,相关信息,关联思考;,相似信息,求异求新;,发散思维,合理猜想,捕捉动态,及时跟进;,敏锐判断,化险为夷;,信息共享,头脑风暴2影响信息解读的因素首先,信息储备是基础其次,职业经验是保证第三,思维品质是关键关于思维品质的衡量标准,有学者提到了“论述清楚、正确、精确、切题、有深度、有广度、有逻辑且有意义”我们认为,这些标准也同样适用于判断主持人的思维品质第一节 节目信息的处理四、整合信息1信息的主题化信息的主题化,是指主持人在对信息进行整体理解的基础上,明确目的,确立观点,并以此统帅所有信息的使用信息主题化包括两方面,即提取主题和细化主题。

      2信息的功能化,介绍功能;,评议功能;,疑问功能;,补足功能;,引申功能3信息的节目化信息的节目化就是设计传播方式,给信息披上“合适的外衣”,包括设计主持人元素、互动元素以及其他视听元素等三方面第一节 节目信息的处理五、信息处理的基本原则1内化信息的原则,检索全面;,取舍恰切;,解读有据第一,符合内容逻辑:第二,把准舆论主流:第三,契合受众心理:,经验重置经验是指主持人直接的媒体实践和社会生活经验和间接的媒体观察与社会观察所得主持人的个性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不可复制的遭遇、独特的视角、感受经验重置是为了让经验更有价值,从而进入传播,包括了:经验记忆(对已经发生过的直接或间接的经验的有意记忆过程)、经验提升(直接或间接经验经过思考后形成较为理性的认识)、经验移用(将直接或间接经验移用于对新事物、新现象的观察与思考)2外化信息的原则,观点平衡;,主线清晰;,使用准确;,表达灵活3整体把握:平衡信息处理的速度、广度、深度之间的关系第一节 节目信息的处理主持人信息处理过程有以下特点:,定向性:主持人处理信息由传播目的引导,服务于传播目的,整个处理过程方向明确,不囿于细枝末节交错性:实际工作中,信息处理各环节并不完全按“检索筛选解读整合传播”承续发生,难分彼此,相互介入,具有交错性。

      完整性:以上提到的五个环节主持人处理信息时通常都会遇到在实际工作中,主持人处理信息有时看似会省去一两个环节,这是因为熟练化的原因深刻性:处理信息的意义就是为了达到对新闻信息的新认识,或帮助受众弥补认知空白,建立有价值的参照体系和认识标准;或揭开事件真相;或发现事件发生的原因,较为合理地预测未来的影响并提供对策第二节 传播关系的处理一、主持人对传播身份的驾驭主持人的传播身份是主持人在传播中的位置和功用,是在传播语境中,面对其中的职业关系、传播任务和特定职责,主持人所获得的地位、所起的作用、所遵循的职业规范以及所背负的来自相关各方(包括政府、媒体、大众)对其在职业表现上的期待它是关于主持人自身的知识着重从主持人所处的传播关系着眼认识主持人所处的位置、所担当的角色以及所体现出来的身份、地位等特征1、主持人传播中的身份感它是指主持人正确认知自身应有的职业角色、传播形象以及自身在传播关系中的位置所引发的态度和情感言语行为的合理性和身份通常捆绑在一起受众一般依据主持人的传播身份来评价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是否得体身份认知并形成内心印象和感受是主持人处理传播关系的重要心理基础2、主持人身份感的驾驭在认知层面,身份感是主持人对职业身份的感受和体验,强调主持人的深度体认。

      在实践层面,主持人应该结合栏目定位、表达的内容和受众心理,通过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等手段驾驭身份感第二节 传播关系的处理二、主持人对共同经验的建构1、主持人与受众之间的共同经验2、如何构建共同经验从知识基础层面看,主持人要注意内容平铺垫从认知能力层面看,主持人的传播内容应便于受众把握认识能力不同从传受愿望层面看,主持人应尽可能调动受众的交流愿望,达到传受双方在交流意愿上一致从文化信念层面看,主持人应尽可能根据所处文化语境的习惯对即兴口语表达的修辞和表达方式作出策略性的调整第二节 传播关系的处理三、主持人在表达中的临场激起策略激起是指在即兴口语表达中,主持人借用语言、态势语、非语言符号、行动等方式激发交流对象对交流主题的注意和兴趣它是借用外在方式改变受众心理状态的手段统称激起首先依赖语境激起也依赖受众有效地激发受众并且快速地引导受众将注意力集中到话题当中来,自然是积极的激起;反之,如果仅仅是激发了受众对主持人自身的关注,而这种关注度并没有有效地平移到话题当中,则是消极的激起第三节 口语表达的处理一、口语表达的常见问题语流不畅逻辑混乱词不达意信息重复语义误差语态失当阅读与讨论:宋代苏洵概括的我国古代说辩方法刘德强理:理喻法。

      理而喻之,主虽昏必悟,悟则明说辩有了充分的理由,对方就不得不折服势:势禁法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说辩有了利导驱迫的威势,对方就不能不折服利:利诱法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奋则勤说辩有美好的希望在前,使对方不能不乐就激:激励法激而励之,或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立则勇说辩有热烈的感情即当对方的心怀,使他不能不动讽:讽喻法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容则宽说辩有美好委婉的旋律漾荡对方心灵,使其不得不改变原来的观点和主张请讨论:苏洵概括的古代说辩法对于主持人口语表达有何启发,如何化用?第三节 口语表达的处理二、口语表达的一般要求准确分寸完整简洁流畅可控第三节 口语表达的处理三、口语表达的创作要点1、建立言语结构2、控制信息密度3、调节交流节奏3、讲求语言个性4、叙述式表达:简述、详述、综述5、议论式表达:观点、阐释、表态6、表达的状态:从容、平和、真诚、专注本章小结关于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如何创作,本章从传播内容(信息)、传播关系、传播方式(口语表达)三个主要的方面入手展开分析关于信息的处理,本章第一节分环节从检索、筛选、解读和整合等环节加以详细解析,并论述了主持人处理信息的一般性原则尽管就一次即兴口语表达而言,处理信息的过程可能是极短的,但是处理信息的方法和规律却是一致的。

      关于传播关系的处理,有三个关键词值得关注:身份感、共同经验、临场激起主持人处理传播关系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并维护与受众之间鲜活的深层心理互动关于口语表达的处理,对主持人的即兴口语表达提出了一般性的标准,进而从内容结构、话语样式到表达状态分析了口语表达的创作要点思考题结合即兴口语表达,谈谈主持人为什么需要提高信息素养?主持人如何有效检索、筛选、解读、整合信息?主持人处理信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什么是共同经验?主持人如何构建与受众之间的共同经验?结合实例,分析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中对受众的临场激起策略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的一般性标准有哪些?谈谈主持人即兴口语表达中简述、详述、综述的异同进一步阅读张颂:语言传播文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12月第1版张颂:语言传播文论(续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应天常:节目主持语用学第四至九章,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8月高贵武:解析主持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威廉E布隆代尔【美】:是如何讲故事的,华夏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彭贵川:论口语交际中语言信息传播耗损因素及其控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0期。

      许书明、彭谋:语境在口语交际中的功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