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第十一册——镜泊湖奇观 (2).doc

21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15169312
  • 上传时间:2017-11-0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0.85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镜泊湖奇观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领略镜泊湖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镜泊湖的奇观以及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形成的原因2.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教学时间  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二)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三)阅读课文,给课文分段,了解各段段意四)学习课文第 1 段,弄清镜泊湖是怎样形成的及其有关的传说二、教学重点、难点(一)给课文分段,说出各段段意二)了解镜泊湖的形成及有关传说三、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我们祖国不仅有辽阔美丽的大草原,而且有许多高山大川,江河湖泊镜泊湖是位于我国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的一个有名的湖泊,那里的景色迷人,今天我们就随作者到镜泊湖去游览一番奇观”是什么意思?(题目中的“奇观”是指雄伟美丽而又少见的景象二)听录音,边听边想:镜泊湖在什么地方?是个怎样的湖?那里有些什么奇观?(三)学生自学生字、词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消灾弭祸:消除灾祸弭同“弥”,止息的意思忌妒:这里指因为别人拥有自己所没有的好东西而心怀怨恨。

      炽热:极热,炽,是火旺的意思缤纷:种类很多,五颜六色绮丽:形容风景鲜艳美丽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胜,能够承受不胜,接受不完的意思耸峙:高高的直立斛:过去的量器,一斛等于五斗郁郁葱葱:形容森林苍翠茂盛欣欣向荣:形容林木繁密,生机勃勃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可以先让学生置疑五)默读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第 1 段〈第 1、2 自然段〉:讲镜泊湖的形成和传说第 2 段〈第 3 自然段〉:从整体上描写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第 3 段〈第 4 自然段〉:重点描写吊水楼瀑布的壮观情景第 4 段〈第 5 自然段〉:重点描写地下森林景色的奇观六)指四名同学分段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镜泊湖在什么地方?课文主要讲了镜泊湖哪些主要景点?读后让学生回答镜泊湖在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课文主要写了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两个主要景点七)学习课文第 1 段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第 1 段2.提出自学中不懂的地方学生提后给予解答可先让其他同学给予解答,然后老师再给予补充纠正3.让学生加上自己的想象,复述课文中的传说故事4.说说镜泊湖是怎样形成的?(八)作业1.朗读课文2.复习词语:消灾弭祸 天廷 忌妒 索取 争执炽热 阻塞 绮丽 别墅 点缀缤纷 一望无际 耸峙 奇幻 俯视黝黑 美不胜收 郁郁葱葱 欣欣向荣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学习课文第 2、3、4 段。

      二)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一)了解吊水楼瀑布和地下森林两处景点的具体情景二)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点的特征进行静态和动态描写的三)体会文中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三、教学过程(一)指名读第 1 段课文,并说说第 1 段所写的内容二)学习课文第 2 段1.学生自读课文2.说出这段话的段式待点是什么?(总——分段式先总说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然后再具体展开说明它怎样“自然朴实”,又怎样“绮丽多变”3.课文是怎样写镜泊湖是“自然朴实”的?读出有关语句4.课文是怎样写镜泊湖“绮丽多变”的?读出有关语句5.“有的直插湖中如屏似壁,有的退避三舍形成水湾,湖心石岛耸峙,湖心倒影奇幻……”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几句话的?6.仿照这段话,自己组织语言说一段话要求运用:“……除了……没有…………只有……然而……”这些词语小结:课文第 2 段,作者是从整体上向我们描述了镜泊湖景色的最大特点即:自然朴实而又绮丽多变7.齐读第 2 段三)学习第 3 段课文1.学生自学第 3 段课文边读边思考:(1)吊水楼瀑布在什么地方?(2)吊水楼瀑布是怎样形成的?(3)“千军万马”、“声闻数里”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4)在冬季气温低达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时,吊水楼瀑布结冰吗?为什么?2.分小组讨论、交流上面的思考题。

      在学生自学后,分组讨论,启发学生充分发言小结:课文第 3 段,作者重点介绍了镜泊湖的著名景点:吊水楼瀑布的壮观景象由于瀑布流水处在剧烈的运动中,即使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下也从不结冰,这是动态的描写,与第 2 段的静态描写形成鲜明的对照3.齐读课文第 3 段四)学习课文第 4 段1.学生自学课文第 4 段边读边思考:(1)地下森林为什么要说“所谓地下森林”?(2)为什么能在这里长起郁郁葱葱的森林?(3)什么叫“俯视”?游客们爬上火山口的顶部俯视时感觉怎样?(4)为什么地下森林的树木会“欣欣向荣,充满了活力”?2.自学后,分小组讨论、交流小结:由于土壤肥沃,水分充足、阳光照射,镜泊湖这里的地下森林长得郁郁葱葱,欣欣向荣,充满了活力3.指名读第 4 段课文五)朗读课文六)镜泊湖的景色有静有动,举例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镜泊湖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的七)总结(略)八)作业1.复习课后练习第 1 题2.填空1)除了镜泊山庄有一些(    )别墅外,这里没有多少人工的点缀,只有(    )山岩,(    )的湖水,(    )的花树,(    )林海2)本来清澈的湖水静静地(    )着,一到陡崖,突然下(    ),顿时(    )万斛珍珠,(    )起千朵银花,水雾(    ),势如千军万马,声闻数里,同幽静的镜泊湖形成鲜明的(    )。

      读写例话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一、教学目标(一)通过这则例话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事物的静态与动态二)在作文时学会描写事物的静态与动态的重要性三)了解事物静态与动态之间的关系四)以《鸟的天堂》为例,具体了解事物的静态与动态及其描写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通过这则例话的学习,要使学生懂得什么是事物的静态,什么是事物的动态,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在作文中注意描写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二)让学生了解静态与动态不是绝对的,有时候静中有动,有时候动中有静,静态和动态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会由静变动,由动变静三)以《鸟的天堂》一文为例,进一步理解事物的静态与动态及其描写事物的静态与动态的方法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指导自学学生默读课文,边默读边思考:(1)什么是事物的静态与动态?会举例说明2)《鸟的天堂》一文中,哪些是静态的叙述,哪些是动态的描写?(二)联系“读写例话”的内容和自学情况,让学生说说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概念的理解事物静止不动,称为静态例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事物,像山峦、建筑物等有些事物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称为动态如鸟在飞,汽主在行驶,同学仍在操场上运动等三)联系重点课文《鸟的天堂》,进一步认识事物的静态与动态和描写事物的静态与动态的方法。

      1.说一说《鸟的天堂》一文中,哪些是对事物的静态的描写?(作者和朋友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是黄昏时候,没有看到鸟,只看到了大榕树,于是课文中对大榕树进行了静态描写写到“真的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另外还写到大榕树的叶子,“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2.哪些是对事物的动态描写?(作者和朋友们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是第二天的早晨,作者不但看到了鸟,而且听到了鸟叫,作者对所见所闻进行了动态描写……忽然起了一声鸟叫”“……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四)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事物的静态与动态老师提出问题:有一位同学正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地听讲,那么他是处于静态还是动态?为什么?(让学生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生讨论后,老师归纳小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眼睛看到的事物如果不动,我们就说它处于静态,如果在动,我们就说它处于动态一位同学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地听讲,他的脑子在动,在思考,但是我们看不到,所以他是处于静止状态的五)联系读写例话内容,进一步明确学习事物静态与动态的重要性1)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我们常说,“抓住事物的特点,就能把文章写得生动具体”那么我们要进一步想一想,究竟什么是事物的特点呢?其实,事物的特点就是指的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抓住事物的特点实际上就是抓住事物的静态和动态2)在《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写了大榕树的静态,又写了鸟的动态如果作者只写大榕树的静态或只写鸟的动态好不好?为什么?(大榕树是鸟生活的环境,如果只写大榕树的静态或者只写鸟活动时的动态,是不全面的,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这两部分都写,我们对鸟在鸟的天堂里是怎样生活,才会有具体的了解,文章才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小结:通过这则例话的学习,我们对事物的静态和动态有了较明确的认识,今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认真地观察事物的静态和动态,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哪些讲的是事物的静态,哪些讲的是事物的动态,作文时就能把内容写得更具体,更准确了。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静态和动态不是绝对的,有时候静中有动,有时候动中有静;静态和动态不是固定不变的,往往会由静变动,由动变静这都需要我们平时加强观察,注意积累六)作业1.运用例话中分析《鸟的天堂)的方法分析《草原》或《镜泊湖奇观》,了解文中哪些是静态描写,哪些是动态描写2.将课文认真阅读一遍 基础训练 5教学目标1.复习汉语拼音,熟练地拼读音节,连字成句,读出儿歌,并了解儿歌的意思2.区别多音字的读音和意思通过练习使学生懂得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3.辨析形近字区分字形相同与不同之处4.通过形容词与名词搭配的练习,使学生懂得形容词修饰要符合事物的特点5.体会夸张的写法6.通过“听话、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7.阅读短文,通过阅读使学生体会短文是如何对事物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描写的教学重点、难点1.复习汉语拼音,熟练地拼读音节读出所拼的儿歌,并了解意思2.区别多音字的读音和意思3.辨析形近字4.通过“听话、说话”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5.阅读短文通过阅读使学生体会短文是如何对事物进行静态和动态描写的教学时间  三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一)复习汉语拼音,熟练地拼读音节,连字成句,读出儿歌,并了解儿歌的意思。

      二)区别多音字的读音和意思通过练习使学生懂得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三)辨析形近字区分字形相同与不同之处四)通过形容词和名词搭配的练习,使学生懂得形容词修饰要符合事物特点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复习汉语拼音,熟练地拼读音节,连字成句,读出儿歌,了解儿歌意思二)通过形容词与名词搭配的练习,使学生懂得形容词修饰要符合事物特点三、教学过程(一)第一题读儿歌,看谁读得又快又准做这个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和朗读能力拼读儿歌的步骤:(1)让学生回忆拼读规则,尽快地拼出每个音节的读音,能整体认读最好;(2)把拼读出的汉字连起来读;(3)把句子连起来读,最后读出整首儿歌;(4)说出儿歌的意思在拼读音节过程中,头脑里要出现汉字、词语、句子,领会儿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读出语气,并注意停顿做这项练习,可以采用竞赛的形式比如,给学生一分钟的时间,个人练习拼读然后同桌进行检查先让左边的读答句,右边的同学注意听读得是否准确再让右边的读答句,左边的听读的情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