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教学设计-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tia****nde
  • 文档编号:36525683
  • 上传时间:2018-03-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1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九课第九课 第一框题第一框题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一、【【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4.13 列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例,说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解发展先进文 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 主义文化 二、二、【【新课教学新课教学】】:: (一)、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一)、中国先进文化的求索◇◇课堂探究:课堂探究:你能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的道理,分析上述观点吗?◇◇探究提示探究提示:一个民族的文化,总是在继承和弘扬自身传统中发展,在借 鉴和吸纳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丰富,在反思和推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 践中更新的在文化建设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继承、借鉴与发展的关系先进文化应该是开放的要以博大的胸怀,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 优秀的精神文化,使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作用凡是有利于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 民的生活水平的外来文化和优秀思想成果,我们都要借鉴汲取。

      同时,在借鉴 吸收外来文化过程中,也要警惕和抵制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生活方式的影响 ,警惕和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 原则,既反对盲目的排外主义,又抵制“全盘西化”,博采众长,开拓创新文化具有继承性任何时代,任何文化都是对以往文化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同时又各自有不同的时代特点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五千年灿烂历史文化传统 的伟大民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生动反映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实践与 创造,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人类文明事业的宝贵财富,为推动人类的进步与繁荣 做出了重大贡献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自 觉地汲取历史传统遗留下来的精神养料,用以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 涵同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创新 总之,对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尊 重文化发展的规律,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出发,批判地继承中外历史文化 的成果,从而创造性地建设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新文化 ◇◇课堂探究:课堂探究:联系所学历史知识,说一说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传人中国的 ◇◇探究提示:探究提示:1919 年 5 月 4 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它促使新文化运动发 展到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这个阶段的主流。

      1919 年 9 月《新青 年》(第 5 期)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上面刊载了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 观》,比较全面地、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这是五四运动促进新文化运动 向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发展的典型例证《新青年》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 主义的阵地1919 年杨匏安发表了《马克思主义》,1921 年李达翻译的《马克 思经济学说》出版在马克思主义传入的同时,还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 主义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研究、比较,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解决中国 问题的武器这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的重要原因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发展的1919 年,胡适在《每日评论》上发表了《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挑起论战李大钊等人批驳胡适的观点,同时还与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进行斗争,推动了马克思主 义的传播◇◇点拨:点拨:“文化名人”介绍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李大钊,引导同学 们感悟其崇高精神,明确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历史的结论:教材通过两个“课堂探究”的设置,引导同学们在考查历史 的基础上,允分认识新民主主义文化成为先进文化的必然性近代中圈历史证实了一个结论:奉行“全盘西化”论或“文化复古主义” ,都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只有中国共产党代表 的以人民革命实践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人民群众为创造主 体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充满了旺盛活力,成为名副其实的先进文化马克思主 义传人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苇要转折点◇◇点拨:点拨:“相关链接”引用毛泽东的光辉论断说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对 中华文化发展的伟大意义 ◇◇拓展延伸:拓展延伸: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 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领 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毛泽东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第一个伟大成果,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进程中的又一伟大成果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阶段,立足新的实践,回答新的问题,形 成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成果,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 充满希望和挑战的二十一世纪,把我们党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 党的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这三大理论成果的相继形成,不仅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而 且指导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新文化运动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最重 要的成果是( )A 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B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C 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D 启发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武器 答案:D 解析:题干要求选择的是“最重要”成果,因此 D 项正确 (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二)、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历史中,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先后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想和邓小平卵论写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指明了 正确的方向它倡导了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道德,引导 广大人民团结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旗帜下,使全民族的思想道 德素质有了极大提高它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 化有益成果,创造了崭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以马 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 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 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只有坚 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健康发展同时,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质要求我们必须以发展着的马 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2)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和“社 会主义”的价值取向面向现代化”,要求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 务,为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面向世界”,要求文化建设着眼于世界前沿, 体现时代精神,广泛吸取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 设的成就;“面向未来”,要求文化建设着眼于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目标,勇于 开拓创新,引导广大群众在思想精神上和知识水平上不断提高民族的”即 民族性,就是既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又植根于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既吸收和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又保持中国风格、 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科学的”即科学性,就是遵循文化建设自身的发展规 律,正确反映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大众的,即大众性, 就是既依靠人民群众,以人民群众为建设主体,又为了人民群众,不断丰富人 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核 心价值取向只有坚持这一价值取向.中国先进文化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并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离开这一核心要求.在理解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性质 和各项要求时就容易出现偏颇 (3)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克思主义关 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 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建通过提高人的 思想品德、修养境界、知识水平、体能体魄和工作能力,不断造就和提升符人 的情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注意:注意: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回答了 中国文化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塑造什么形象的问题. ◇◇点拨:点拨:“专家点评”具体阐释了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本质要 求 2 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 保证保证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 支撑一个民族和国家,有了先进文化的指导和支撑,就能够永葆生机和活力 ,自证自强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一个政党,有了先进文化的指导和支撑.就 能够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引领时代潮流,不断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进步。

      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始终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当作自己肩负的 历史使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努力建设和弘扬符合人类 社会发展根本方向反映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经过 80 多年伟 大而艰苦的探索实践我们党相继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个 代表”重要思怒的大理论成果这些大理论成果,既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集 中体现,也是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行动指南,它从思想上、精神上极大地解放 和激励了广大党员群众,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形成了凝聚人心、统一意志的正 确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信念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 保证◇◇课堂练习:课堂练习: 只有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 ) ①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②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③推动社 会的全面进步④保持党的先进性,保持党和国家的事业永远兴旺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①②③④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重要意 义,都是正确的,因此选 D: 3 3.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先进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问题是学习的重点。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弘扬先进文化的核心和灵 魂,是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首要要求这一点务必让同学们有一个清 醒的认识 (1)(1)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决定的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性质决定的19 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人类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创_ 上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了人类历 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了目标方向;阐明了一种 科学的世界观、进步的人生观和符合人类道德理想的价值观,为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 r 强大的思想武器因此它的创立, 标志着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思想文化的诞生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无 产阶级有了自已的政党组织,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政权,人类社会的历史从此翻 开新的一页尽管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 趋势并没有超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一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lOO 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沦、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着它的勃勃生机, 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因此,发展先进 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2)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r 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们国家是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_『我国的文化必然是以马 克思。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初中语文】第26课《诗词五首》导学案+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数学】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docx 【初中数学】二次根式的运算(第2课时)教学设计+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docx 【初中语文】第17课《猫》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初中语文】第19课《大雁归来》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初中数学】复习专题+主从联动模型+教案+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学期+二轮专项复习.docx 【初中语文】第一+二单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专项练+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初中语文】第21课《小圣施威降大圣》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初中数学】+两数和乘以这两数的差+教学设计+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docx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3章第一节《血液、血管和心脏每课时 教学设计汇编(含两个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2章《消化系统》每课时教学设计汇编(含五个教学设计).doc 北师大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 章教案:3.3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13.3.4 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三角形的全等 教案.docx 河北大学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全一册第一单元《第1课 常见的互联网应用》精品教案.doc Unit 2 Lesson 1 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仁爱科普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docx Unit 2 Lesson 6 Oral Communication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仁爱科普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docx 冀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三章第13章 全等三角形 总复习每课时教案汇编(含三个教案).docx Unit 2 Lesson 4 Theme Reading 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仁爱科普版(2024)八年级英语上册.docx Unit 2 课时1 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学评一体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仁爱科普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docx 苏教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13章第一节《血液、血管和心脏》每课时导学案汇编(含两个导学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