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生平及其主要理论.docx

9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423108759
  • 上传时间:2023-10-1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66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阿德勒的生平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 1870-1937)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第一个反对弗洛伊德的心 理学体系,由生物学定向的本我转向社会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学,对后来西方心理学的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1870年2月17日阿德勒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郊区他的父亲是一名犹太商人,主要 做谷物生意由于父亲经营有方,他的家境颇为富裕,一家人热爱艺术,尤其是音乐阿德 勒从小生活舒适安逸,物质生活相对满足,但他却认为自己的童年是不幸的在6 个兄弟妹 中他排行老二,哥哥体格健壮,是个典型的模范儿童,而他自觉长相既矮又丑,与长兄有一 种激烈的对抗情绪母亲似乎偏爱哥哥,但阿德勒与父亲正处融洽阿德勒是一个直到 4 岁才会走路的体弱多病的儿童他患有佝偻病,无法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 但他并没有让 身体上的缺陷压倒自己,相反,这刺激了他的上进心阿德勒喜欢交游,结交各种各样的朋 友,在孩子们的游戏中也总是试图超过他的哥哥他的父亲鼓励他说:“阿德勒,你必须不 相信任何事就是告诉他,不能让眼前的困境束缚住自己,不能相信当下的困难就是人的 一生,而要勇于突破,大胆地去创造自己的生活,这种坚强的信条造就了阿德勒一生的功名。

      5 岁时的一次遭遇几乎改变了他的一生那年,他患上了致命的肺炎,医生认为他快死 了,家人也不抱什么希望但几天后,他竟奇迹般地康复了这场病加上他3岁时大弟弟的 死亡使他萌生了要当一名医生的愿望,他要用这个生活目标去克服童年的苦恼和对死亡的恐 惧所以,尽管他很喜欢音乐,也对许多艺术门类有很深的造诣,他还是选择了心理医生的 职业,他许多个体心理学的观点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的这一遭遇阿德勒5岁时上小学, 9岁时进入弗洛伊德14年前上过的中学刚上中学的时候,由于他数学不好而被老师视为差等生,老师因此看不起他,并建议他 的父亲让他去当一名制鞋的工人当然,他的父亲拒绝这样做,但这事也刺激了好强的阿德 勒,促使他努力学习,在数学上有了很大进步偶然的一个机会,他解决了一道连老师也感 到头疼的数学题,成了班上的优等生,更增强了他的自信心阿德勒后来经常提到这件事, 在不无自豪的同时,也启示人们:人的潜力是没有局限的,更不是天生注定的,只要肯去挖 掘,每个人都有成功和飞跃的机会,这也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学毕业后,阿德勒如愿以偿,进入维也纳医学院,系统学习了有关心理学、哲学的知 识,并受到良好的医学训练。

      1895 年进入维也那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初为一眼科医师,他特别注意身体器官的 自卑,认为它是驱使个人采取行动的真正动力后转向精神病学,曾追随弗洛伊德探讨神经 症问题,1902 年他参加弗洛伊德周三讨论会,是当时精神分析学派的核心成员之一1910 年 任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主席在这期间,他和来自俄国的留学生罗莎结婚罗莎出生于莫斯科一个拥有特权的家庭, 是个能说会道、擅长交际、也很能干的女人但她突出的个性和热烈的有点社会主义意味的 激情与阿德勒矜持而保守的贵族气质不太一致,以至他们的婚姻最初常有摩擦阿德勒在回 忆录中说,男女平等这件事,说比做容易得多但后来两人还是恩爱非常,白头偕老这大 概与医学博士特有的耐心、细腻的引导有关吧!他们生有四个孩子,三女一男,其中老二亚 历山德拉和老三库尔特后来成为阿德勒学派的心理学家在行医期间,阿德勒曾就公共卫生问题写过几篇文章,这是同他早期的兴趣,即社会民 主运动相一致的就在这一时期,阿德勒读到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释》一书,他写了一篇 捍卫弗洛伊德所论观点的论文基于这一原因, 1902 年弗洛伊德邀请阿德勒加入维也纳精 神分析协会,并当选为该协会主席但是不久,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分歧便日渐显露。

      阿德 勒反对弗洛伊德的心理玄学,主张从根本上限定里比多和压抑等机械概念阿德勒自称自己 是根据心理学术语,或者说文化心理学术语探索神经病概念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他于 1907 年出版了《器官自卑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一书,扩大了从性到整个有机体的生物学基础; 1908 年发表论文《攻击的内驱力》,主张用一种追求的内驱力,来取代弗洛伊德心理学中作 为主要内驱力的性;1910 年发表论文《自卑感》和《男性的抗议》,进一步提出用作为过度 补偿的男性的抗议来取代包括价值在内的整个内驱力概念在某种意义上说,男性的抗议不 久又被追求权力,也即追求优越所取代阿德勒认为,个体在其统一和目标定向操作方面好 像遵循着自我创造的生活规划,后来他称之为“生活风格”内驱力、感觉、情绪、记忆、 无意识等所有过程都从属于生活风格1911 年,因突出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公开反对弗 洛伊德的泛性论而两人关系破裂,阿德勒终于辞去精神分析研究协会的主席职位,并退出该 协会,阿德勒创立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另建自由精神分析研究会,1912年 改称个体心理学会,成为一个颇有影响的学派1914 年他创办《国际个体心理学杂志》。

      另 组非精神分析协会,不久又更名为个体心理学协会1912 年,阿德勒在其《神经病的形成》一书中提出他的新心理学新心理学包含了他 的大多数主要概念1918 年,他引进了“社会兴趣”这一概念社会兴趣,边同克服自卑 感一起,成为阿德勒最重要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准在心理病理学的个案里,阿德勒把 这些人称之为生活失败者,其社会兴趣的倾向未能得到适当的发燕尾服这些人追求社会上 无用的个人权力,而反对健康的、社会上的有用的、克服一般困难的追求心理病理学家通 过鼓励、证实患者的错误,以及增强其社会兴趣来提高患者的自我尊重治疗家的工作是帮 助患者认知重组,并习得社会上更有用的行为,特别是早期回忆和出生顺序,也包括梦,都 被用来促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生活风格本世纪20 年代,阿德勒对预防发生了很大兴趣这包括参与维也纳教育学院的儿童指 导师资培训,在那里,阿德勒有了他的第一个学术职务;在公立学校他建立了众多的儿童指 导中心;而成人教育课程又使他的通俗读物《了解人的本质》得以问世从1926年起,阿德勒多次访问美国,为大量的听众讲课1932 年,他成为长岛医学心 理教授1934年他定居纽约1937年 5月28日,阿德勒因心脏病逝世于苏格兰的阿伯登。

      关于阿德勒的工作有一个自相矛盾的现象:他的概念已得到普遍证实,并进入大多数人 格理论,包括精审分析但是,这些要领却未被最后承认然而,阿德勒传统却由北美阿德 勒派心理学协会所继承该协会出版了通讯的季刊《个体心理学》,举办定期聚会,组织研 究班R.德莱斯库为创建阿德勒培训学院、地区组织、家庭教育中心、研究团体等,做了大 量的工作在许多车家都有阿德勒派协会,最大的是在德国,那里出版了季刊《个体心理杂 志》个体心理学国际学会每3 年举行一次会议阿德勒夏季学校和学院已加入国际委员会 在许多国家,这些学校和学院已加入国际委员会在许多国家,这些学校和学院每年只办2 周 从一些小事上,我们可以看到阿德勒不甘人后的一面他曾自述过一件小事:“我记得走往 学校的小路上要经过一座公墓每次走过公墓我都很惊恐,每走一步都觉得心惊胆颤, 然而看到别的孩子走过公墓却毫不在意,自己感到十分困惑不解我常因自己比别人胆 小而苦恼一天,我决心要克服这种怕死的恐惧,采用了一种使自己坚强起来的办法 我在放学时故意落在别的同学后面而间隔了一段距离,把书包放在公墓墙壁附近的草地 上,然后多次地来回穿过公墓,直到我感到克服了恐惧为止另外,阿德勒一直是一个 合群的孩子,与同伴玩时被人所接受的感觉使他感到高兴和满足。

      阿德勒一生写下了许多著作和文章,其中大部分是对非专业人员的公开演讲他的理 论,在《美国个性心理学杂志》上并通过美国个性心理学协会继续得到促进和发展思想是从生活中孕育出来的”这句话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但用在阿德勒身上 却是极其贴切的我们透过他的生平可以明了他的几乎所有重要观点之来源兹举几例如:他在身体上的缺陷,使他日后观点中非常重视器官缺陷的研究写于 1907 年的 其主要著作之一《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就是对此的探讨在后来的著作中他也不时 回到这一主题如:在与哥哥的对比中,哥哥身体健康又受父亲宠爱,因此他深感自卑在以后的生 活中,超越自卑和与哥哥、同伴的竞争成了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这也使得他在日后提 出自我与超越的主题,并把追求优越与成就作为人类活动的基本需要可以说,自卑与 超越的理论是他自己个性发展的真实写照他本人正是通过自卑感补偿而获得巨大进步 的人又如:当他5 岁从死神中逃脱后,他决定日后成为一名医生这一生活目标的确立对 他具有重要影响他说:“我确定了一个生活目标,借此理想而结束了对死亡的恐惧” 由此他明了生活目的的重要性再如:从他童年的合群上,也不难明白他日后提出社会兴趣之概念的合理性。

      另外, 他对排行学的兴趣与观点也与他的成长背景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说,他的早期经历确实深刻地影响了他日后的观点,他在心理学上的许多观点都 可以从他童年时代的这些记忆中寻找某些蛛丝马迹正因此,阿德勒虽然在后来抛弃了 弗洛伊德的许多重要观点,但他却坚持了早期经历对人之重要性的观点,相信早期经验 对个体性格甚至一生都具有重大影响他个人的努力与成功也使他坚信个体虽受环境之 影响,但个体并非完全被动的,个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重新做出自己的选择的能力 阿德勒的主要著作有:《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1907)、《理解人性》(1918)、《个体心 理学的理论和实践》(1927)、《生命对你应有的意义》(1932)等其观点对后来心理学 的发展影响颇大许多著名心理学家如阿尔伯特、勒温、马斯洛都对他与他的观点表示 了好感1970 年,马斯洛曾说:“在我看来,阿德勒一年比一年显得正确随着事实的 积累,这些事实对他关于人的形象的看法给以越来越强有力的支持事实上,阿德勒被 认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者之一阿德勒的观点在中国亦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借助于他的《生命对你应 有的意义》一书在国内的翻译此书的中译本不少。

      就我所见有三种:最有影响的是作 家出版社的《自卑与超越》(已对原书名做了更改);华龄出版社拿来主义丛书系列中的 《挑战自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精神分析经典译丛系列中的《生命对你意味着什 么》另外,《现代社会与人》名著译丛(贵州人民出版社)中收入了他的他的另一重要 作品《理解人性》此书亦被收入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的精神分析经典译丛系列中阿德勒的主要理论个体心理学自卑与补偿追求优越生活风格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心理治疗观个体心理学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并非强调个别差异的心理学他所指的个体是一个与社会、与他人不 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个有自己独特目的、寻求人生意义、追求未来理想的和谐整体阿德 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强调个体应在正确理解生活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心理补偿,学会 合作之道,培养健康的社会兴趣,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身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自卑与补偿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是人格发展的动力器官自卑(Organ Infeniority):指身体的某个器官没有得到正常发展的某种残疾状况这种 状况能刺激补偿或过度补偿他的早期理论中,将自卑感与身体的缺陷联系起来补偿(Compensation):个体通过努力克服缺陷,或通过注重发展各种取代缺陷的机能来对 缺陷(如器官自卑)进行补偿。

      过度补偿(Over compensation):指个体通过极大的努力,使以前的缺陷转变成优势的过程 后来,阿德勒从强调身体缺陷转向强调主观上的自卑感认为自卑感源于婴幼时期的无力、 无能和无知自卑感并不是变态的,……依我看来,我们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