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位置报告和短报文型终端通用规范方案.docx
38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位置报告/短消息终端通用规范北斗通信终端可以与其他外部设备有数据接口;如果需要,北斗通信终端可以转 发外部设备的相关数据,而不改变其编码形式指挥和管理终端命令管理终端还应具备以下功能4. 2. 9.1北斗通信终端的管理功能指挥终端应具备对下级北斗通信终端进行注册管理的功能,并能向其发送完成注 册或注销的管理指令4. 2. 9. 2短信广播功能指挥终端应具有向下属北斗通信终端分配单播、组播和广播的地址,并能以单播、 组播和广播方式发送短报文信息4. 2. 9. 3位置报告和短消息信息管理功能指挥终端对下属北斗通信终端的位置报告和短报文信息管理功能包括:1 .应能显示、自动、动态存储所有下属北斗通信终端在规定时间段内的位置报告和 短报文信息,并实现其信息的列表统计和访问;.能够优先显示、存储和处理下属北斗通信终端的各类告警信息;当收到报警信息 时,应给出相应的视觉和听觉提示信息,并能以显示框的形式给出当前所有的报 警信息4. 2. 9.4的电子地图功能电子地图指挥终端的功能需求如下:1 .电子地图(海图)可以是不同比例尺的矢量地图、栅格地图、影像地图或数字高程 模型,可以缩小或放大。
2 .对于下级北斗通信终端上报的历史信息数据,可叠加在电子地图(海图)上显示其 航迹线;3 .电子海图应符合GB 15702—1995的规定4. 3性能要求4. 3.1接收北斗卫星RDSS信号的性能4. 3. 1. 1接收灵敏度在接收天线波束宽度内,信息误码率小于1X10-5的条件下,北斗通信终端接收 北斗卫星RDSS信号的灵敏度不大于T24 dBm4. 3. 1.2首次捕获时间北斗通信终端首次捕获北斗卫星RDSS信号的时间应不超过4 s4. 3. 1.3失去锁定夺回时间北斗卫星RDSS信号中断30 s后,重新捕获北斗通信终端失锁的时间不得超过2S..4. 3. 1.4接收频道的数量北斗通信终端接收北斗卫星RDSS信号的通道数应不少于两个4. 3. 1. 5双通道TDOA测量误差北斗通信终端两个通道的时差测量误差应不大于10 ns (lo值)4. 3. 2启动性能4. 3. 2.1传输信号的频率精度传输频率的精度应不超过5X 10-7o4. 3. 2. 2传输信号的带外抑制发射信号在1 580 MHz〜1 650 MHz频率范围外的辐射功率应不大于-80 dBW/4 kHzo4. 3. 2. 3发射载波抑制发射信号的载波抑制应不超过-30 dBo4. 3. 2. 4发射信号强度在北斗通信终端发射天线的波束宽度内,发射信号的EIRP值应不小于3.5 dBW, 不大于19 dBWo4. 3. 2. 5双向零值北斗通信终端双向零一致性平均值应为1ms 10nso4. 3. 3安全管理绩效北斗通信终端具有安全管理性能,应满足以下指标:1 .保存组地址数量,应不少于20个;2 .保存报警区域的数量,不应少于20个。
4. 3. 4信息存储性能存储各种信息的北斗通信终端的性能应达到以下指标:1 .接收的短信信息不少于500条;.发送的短信信息不少于500条;2 .内置信息,不应少于100条;.通讯录存储数量应不少于500个;3 .定位数据存储容量应至少保留最近一个月的定位数据,且不少于50 000个跟踪点 数据4. 3. 5指挥管理终端的性能命令管理终端还应具备以下性能:1 .面向指挥的终端应至少拥有1 00台注册管理的北斗通信终端;.命令终端应至少有一个多播地址和至少一个广播地址分配给下属北斗通信终端4. 3.6电源电压和功耗北斗通信终端的供电电压和功耗由产品说明书规定北斗通信终端应能在输入电压发生以下变化时正常工作:1 .交流:额定电压±10%偏差,额定频率±5%偏差;DC:偏离额定电压+10%〜-20%安全北斗通信终端的安全性除满足GB 15842—1995的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 .具有过流、过压、电源瞬变和意外极性错误的保护能力,电源欠压或过压时自动 切断电源的保护功能;2,每个接口的连接器应有明显的标记,并配有防止错误连接的装置4. 4环境适应性温度北斗通信终端单元在室(舱)外的正常工作环境温度为-25℃ ~ 55℃,在室(舱)内 的正常工作环境温度为T5C〜50℃o北斗通信终端的储存环境温度为-35℃ ~ 70℃o振动所有北斗通信终端应在以下振动条件下保持结构完整并正常工作。
1 .车载北斗通信终端的振动条件应符合GB/T 12858-1991中11.1的规定2,船载北斗通信终端的振动条件应符合GB/T 12267—1990中14. 4的规定3,手持式和固定式北斗通信终端及指挥管理终端的振动条件由其产品说明书规定外壳保护北斗通信终端外壳防护性能,室(舱)外单元防护等级为 珏65,室(舱)内单元防护 等级为IP54O湿度和热量所有北斗通信终端应能在以下规定的湿热试验后正常工作1 .车载北斗通信终端的湿热试验条件应符合GB/T 12858-1991中14.1的规定2 .船载北斗通信终端的湿热试验条件应符合GB/T 12267—1990中14. 2的规定3 .手持和固定北斗通信终端,以及指挥管理终端,在温度40±2℃,相对湿度93%±3%,周期2天的湿热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4 . 5电磁兼容性北斗通信终端的电磁兼容要求应满足其产品说明书中规定的电磁兼容要求4. 6可靠性北斗通信终端的MTBF不低于4 000 ho5种检查方法5 . 1检查条件检查环境除非另有规定,进行产品检验的环境条件是正常的测试大气条件:1 .正常大气条件下的温度为15℃~ 35℃;相对湿度为20%〜75%;大气压力为86千 帕〜106千帕。
2 .试验场地应清洁,无损坏设备的气体、盐雾和强日光辐射,并应有隔离工业干扰、 火花干扰、天电干扰或其他杂波干扰等措施试验场地应得到订购方的批准;3 .试验场安装北斗通信终端的位置应在海拔5以上的南方空域无障碍物;.所有检测设备和仪器应具有足够的分辨率、准确度和稳定性,其性能应满足被测 技术性能指标的要求除非另有规定,其精度应比被测指标高一个数量级或三分 之一;4 .所有检测设备和仪器应通过计量检定,并在有效期内;5 .测试过程中,施加于北斗通信终端的电源电压和频率应在额定值的±2%范围内5. 1.2检验和测试所需的仪器测试北斗通信终端时,通常至少需要以下测试设施、测试仪器、测试平台和测试 工具1 .测试设施:合格的北斗终端组网测试系统及其微波暗室2 .测试仪器:卫星信号模拟器3 .通用仪器:+24V, 50W DC电源或电池,0〜70V可变输出DC稳压电源,三用表, 秒表4 .台式电脑或笔记本电脑5 .测试跳线:接口和计算机串口跳线6 .测试平台:Windows操作系统,推荐Win XP7 .测试工具:串口测试程序、传输规范相关功能测试程序、源代码查看程序、解码查 看程序5. 2检验的一般要求成套检查目视检查整个实物画面,检查北斗通信终端的完整性,测试结果应符合第4.1.1 条的要求。
5. 2. 2尺寸和质量检查通过查看图纸、文件和资料,目测北斗通信终端的全貌,用钢直尺检查其尺寸,用刻度尺检查其质量,用钢卷尺检查其电缆长度试验结果应符合第4.1.2条的要求外观检查用目测和手感方法,或借助放大倍数不超过10倍的放大镜,检查北斗通信终端的 表面状况、外观质量和防护涂层,检查结果应符合4. 1.3条的要求数据接口的检查按照图1所示实际运行检验方法的设备连接图,将安装在试验场地的北斗通信终 端与试验计算机连接,按照实际运行检验方法规定的数据接口检验步骤进行检验,检 验结果应符合4. 1. 4条的要求壬口北斗导肱卫显-0-图1实际操作检查方法的设备连接图5. 3功能检查自检对于按照图1所示实际运行检查方法的设备,按照实际运行检查方法的连接图, 将安装在试验场地的北斗通信终端与试验计算机连接,按照实际运行检查方法中规定 的自检功能检查步骤进行检查试验结果应符合第4. 2.1条的要求5. 3. 2数据和信息保存的检查按照图1所示实际运行检验方法的设备连接图,将安装在试验场地的北斗通信终 端与试验计算机连接,按照实际运行检验方法中规定的数据和信息存储功能检查步骤 进行检查,测试结果应符合4. 2. 2条的要求。
5. 3. 3状态监控和检查按照图1所示的实际运行检验方法的设备连接图,将安装在试验场地的北斗通信 终端与试验计算机连接,按照实际运行检验方法中规定的状态监控功能检验步骤进行 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4. 2. 3的要求位置报告的检查按照图1所示实际运行检验方法的设备连接图,将安装在试验场地的北斗通信终 端与试验计算机连接,按照实际运行检验方法中规定的位置报告功能的检验步骤进行 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4. 2. 4条的要求短消息通信检查按照图1所示实际运行检验方法的设备连接图,将安装在试验场地的北斗通信终 端与试验计算机连接,按照实际运行检验方法中规定的短报文通信功能检查步骤进行 检查,测试结果应符合4. 2. 5条的要求5. 3. 6安全管理检查按照图1所示实际运行检查方法的设备连接图,将安装在试验场地的北斗通信终 端与计算机连接进行测试,按照实际运行检查方法中规定的安全管理功能检查步骤进 行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4. 2. 6条的要求可扩展性测试按照图1所示实际运行检验方法的设备连接图,将安装在试验场地的北斗通信终 端与计算机连接进行测试,按照实际运行检验方法中规定的可扩展功能检验步骤进行 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4. 2. 7条的要求。
5. 3. 8其他设备数据接口检查按照图1所示实际运行检验方法的设备连接图,将安装在试验场地的北斗通信终 端与试验计算机连接,按照实际运行检验方法中规定的其他设备数据接口功能的检验 步骤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4. 2. 8条的要求5. 3. 9指挥管理终端功能检查根据图1所示实际运行检查方法的设备连接图,将安装在试验场地的指挥管理终 端与试验计算机连接,按照实际运行检查方法中规定的指挥管理终端功能检查步骤进 行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4. 2. 9条的要求5. 4性能检查5. 4.1接收北斗卫星RDSS信号的性能测试根据图2所示的北斗终端组网测试设备连接图,将北斗通信终端安装在北斗终端 组网测试系统微波暗室中的测试转台上,按照北斗终端组网测试系统接收北斗卫星 RDSS信号的性能检查步骤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4. 3. 1条的要求图2北斗终端入网测试设备连接图5. 4. 2发射性能检查1范围本通用规范规定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位置报告/短报文终端(简称北斗通信终端)的 技术要求(包括一般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环境适应性要求)、试验方法、检验 规则、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北斗通信终端的研制、生产和使用,也是制定北斗通信终端产品标 准、检测产品质量和产品应用选择的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至关重要对于所有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注明日期 的版本仅适用于本文件对于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修订版) 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包装、贮存和运输图形标志.GB 2312—1980信息交换用基本字符集・ GB/T 2828. 1—2003计数和抽样检验规程第1部分:基于AQL的逐批检验抽样方案GB 4208—2008外壳防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