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实体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导手册.docx
43页XXXXXX 公司工程实体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导手册第一章 构造实体检测第一条 根本原则1. 实测前,依据施工进度,随机选取 2 个已到达同条件养护龄期的楼层作为实体检测的实测层2. 依据选取楼层构造平面图, 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层构造 4 个角和中间柱、砼剪力墙当实测混凝土强度时每层要选取 10 个实测区, 2 个实测层累计 20 个实测区;当实测钢筋间距、钢筋保护层时每层选取 5 个实测区, 2 个实测层累计 10 个实测区其次条 混凝土强度1. 指标说明:反映构件混凝土强度与设计值的偏差构 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设计强度2. 测量工具:回弹仪、碳化深度测量仪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随机选择一面剪力墙、梁或者砼柱作为一个实测 区,累计实测实量 20 个测区2) 剪力墙:在剪力墙高 500mm 和 1500mm 处各选择 5 个实测分区,实测分区中心点据墙边距离 500mm, 且每两个分区之间间距不大于 2023mm — 1 —(2) 梁:在梁的两个侧面,沿梁中线在梁两端 500mm 范围各取一个测量分区,其余 3 个分区沿梁中线均匀分布, 每两个分区之间间距不大于 2023mm ,共取 10 个测量分区。
3) 柱:沿柱中线在柱高 500mm —1500mm 范围取 2-3 个测量分区,柱四周共取 10 个测量分区,每两个分区之间间距不大于 2023mm 4) 每个分区测量 16 个有效测点,面积不大于 0.04㎡每个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将其作为混凝土强度合格 率的 1 个计算点5) 碳化深度应在构件选择有代表性测区的三处,取 其平均值作为该构件的碳化深度值; 当碳化深度值极差大于2.0mm 时,应在每一测区分别测量碳化深度值4. 例如:墙柱中线6 7 8 9 10柱1 2 3 4 5 21梁1 2 3 4 5梁中线第三条 钢筋间距1. 指标说明:反响混凝土构件钢筋间距偏差受力钢筋间距评判标准:± 10;绑扎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202. 测量工具:钢筋测定仪3. 测量方法及数据记录(1) 随机选择一面剪力墙、梁或者砼柱、板作为一个 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10 个测区2) 梁柱:取梁柱中部 1m 范围进展检测用钢筋测定仪找出全部纵向受力钢筋位置及箍筋位置; 测量纵向受力钢筋间距及箍筋间距, 取偏差最大值分别作为计算此项合格率的一个计算点3) 墙板:取墙板中部 1m*1m 范围进展检测。
用钢筋测定仪找出横、纵向钢筋位置,测量横、纵向钢筋间距,取偏差最大值分别作为计算此项合格率的一个计算点4. 例如:墙、板梁、柱梁柱中线钢筋间距测量示意第四条 钢筋保护层1.指标说明:反响混凝土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偏差评判标准:梁柱,± 5mm;墙、板,± 3mm2.测量工具:钢筋测定仪3.测量方法及数据记录(1) 随机选择一面剪力墙、梁或者砼柱、板作为一个实 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10 个测区2) 梁柱:对“钢筋间距”测量中的每根箍筋中部保护 层进展测定,取最大偏差值计算此项合格率的一个计算点3) 墙板:对“钢筋间距”测量中的最外侧钢筋中部保护层进展测定, 取最大偏差值计算此项合格率的一个计算点其次章 钢筋工程第五条 直螺纹连接1. 指标说明:反响直螺纹连接加工及安装质量合格率2. 测量工具 :肉眼观看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一个钢筋直螺纹连接头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 测 60 个实测区2) 直螺纹切头:随机抽取现场加工钢筋直螺纹切头 20 个,要求切头必需平直,不得弯曲或者有马蹄口3) 直螺纹保护帽:现场随机抽查已套丝完成钢筋 20 个,要求必需佩带直螺纹保护帽。
4) 外露丝口:施工现场随机抽查 20 处直螺纹安装情况,外露丝口 1.5 —2 扣5) 每一个测区作为计算合格率的一个计算点,合格 记为“ 0”,不合格记为“ 1”第六条 钢筋间距1. 指标说明:反响钢筋安装间距与设计钢筋间距的偏差 程度评判标准: [±20]mm 2. 测量工具: 5m 钢卷尺和肉眼观看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一个构件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不少于 10 个测区〔各类构件各测 5 个〕2) 箍筋:梁〔柱〕箍筋在梁长〔柱高〕一端和梁长〔柱高〕中部沿着脚部钢筋各量连续三档,取每次的最大偏 差值作为一个实测值3) 板〔墙〕筋:肉眼观看所选板〔墙〕钢筋,取间距变化最明显处的区域, 连续量取三档取最大偏差值作为计算合格率的一个实测值其中板量取长、短向各一次;墙量取纵、横向各一次分别计入第七条 钢筋搭接长度1. 指标说明:反响钢筋安装搭接长度与设计搭接长度的偏差评判标准: [0,20]mm 2. 测量工具:肉眼观看和 5m 钢卷尺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个构件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不少于 10 个测区2) 选取实测区内目测最短的搭接长度测量,其实测值与设计或标准要求之差作为推断该项指标合格率的一个点。
第八条 电渣压力焊1. 指标说明:反响钢筋电渣压力焊施工质量合格程度2. 测量工具:肉眼观看、吊线锤、 5m 钢卷尺、测角仪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每个接头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不少于 20 个测区2) 现场随机选择电渣压力焊接头,应符合以下规定:a.焊包凸出钢筋外表的高度,直径 25mm 以上时不小于 6mm, 直径 25mm 及以下时不小于 4mm;b.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 c.接头处的弯折角度不得大于 2°; c.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 1mm3) 每个实测区作为计算合格率的一个计算点,以上质量要求全部合格,则记为“ 0”,表示合格;假设有一项不合格,则记为“ 1”,表示不合格第三章 混凝土构造工程第九条 根本原则1. 同一标段内依据各楼栋进度, 在实测前随机确定已拆完模板的 2 个楼层分别作为混凝土构造工程的实测层2. 依据选取楼层构造平面图, 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层构造 4 个角和中间柱、砼剪力墙第十条 截面尺寸偏差〔砼构造〕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 设计图尺寸的偏差评判标准: [-5 ,10]mm 2. 测量工具: 5 米钢卷尺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 /柱截面尺寸,准确至毫米。
同一墙/柱面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20 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对上 300MM 和 1500MM 各测量截面尺寸 1 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推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4. 例如:墙柱截面尺寸测量示意第十一条 外表平坦度〔砼构造〕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外表平坦程 度评判标准: [0,8]mm 2. 测量工具: 2 米靠尺、楔形塞尺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 一面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20 个实测区2) 当所选墙长度小于 3 米时,同一面墙 4 个角〔顶部及根部〕中任取 2 个角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 2次外表平坦度 这 2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 2 个计算点3) 当所选墙长度大于 3 米时,除按 45 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外表平坦度外, 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 8 —1 次外表平坦度这 3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推断该指标合格率的 3 个计算点砼柱:可以不测外表平坦度4. 例如:墙第一尺其次尺墙长小于3米时, 此尺取消第三尺地面平坦度测量示意第十二条 垂直度〔砼构造〕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外表垂直的 程度。
评判标准: [0,10]mm 2. 测量工具: 2 米靠尺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剪力墙: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20 个实测区2) 当墙长度小于 3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 30CM 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 2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 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 9 —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 1 次垂直度,这 2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2 个计算点3) 当墙长度大于 3 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 30CM 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 3 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 1 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 1 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根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 1 次垂直度这 3 个实测值分别作为推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3 个计算点4) 〕砼柱:任选砼柱四周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置时各测 1 次垂直度这 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推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2 个计算点4. 例如:墙第三尺其次尺墙长小于3米时,此尺取消第一尺地面柱第一尺其次尺地面墙垂直度测量示意 柱垂直度测量示意第十三条 顶板水平度〔砼构造〕1.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功能 房间砼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 5 个实测值的极差值, 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坦程度。
评判标准: [0,15]mm 2. 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 5 米钢卷尺〔或 2 米靠尺、激光测距仪〕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10 个实测区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 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 30CM 处位置选取 4 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假设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 1 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 5 个垂直距离选取 5 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值作为推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第一点其次点第五点房间第四点第三点4. 例如:顶板水平度测量示意— 11 —第十四条 楼板厚度偏差〔砼构造〕1. 指标说明:反映同跨板的厚度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 的偏差评判标准: [-5,10]mm 2. 测量工具:超声波楼板测厚仪〔非破损〕或卷尺〔破 损法〕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1) 同一跨板作为 1 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 10 个实测区2) 选择楼板四周边线往内收缩 500mm 所形成的矩形的四个角点及其中心点作为 5 个楼板厚度测量点, 将结果与楼板设计厚度比对, 取最大偏差值作为推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 1 个计算点。
3) 〕测量所抽查跨板的楼板厚度,当承受非破损法测量时将测厚仪放射探头与接收探头分别置于被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