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pdf

2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7851992
  • 上传时间:2018-04-2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78.03KB
  • / 2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9 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时间 :现实主义是19 世纪 30 年代首先在西欧的法国、英国等地出现的文学思潮,以后波及到俄国、 北欧和美国等地,也早就了近代欧美文学的高峰由于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高尔基称之为“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 】写实性与批判性很强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细胞学说、 能量转化学说和进化论三大自然科学成就;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 “人本学说” 和孔德的实证哲学等理论基础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思想特征】1.现实主义把文学作为分析与研究社会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特定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历史画面,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反映社会时代,描绘生活风俗,再现社会历史2.现实主义以人道主义思想为武器,深刻地揭露与批判社会的黑暗,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提倡社会改良3.现实主义文学普遍关心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生存处境问题,表现作家们对人的 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怀艺术特征】1.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2.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恩格斯说,现实主义“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3.具有内倾性和外倾性两种倾向。

      斯丹达尔、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侧重表现内部心灵世界的真实性,巴尔扎克、狄更斯、果戈理等作家侧重表现外部社会形态4.以叙事文学为主,小说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走向了成熟与繁荣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形成于 19 世纪 30 年代,前期:19 世纪 30-60 年代,中心在法国(发源地)、英国;后期: 19 世纪 70 年代 -20 世纪初,中心在俄国、北欧和美国法国现实主义:(一)法国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发源地三四十年代的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以描写封建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以及资产阶级的内部矛盾为主,在表现出对现实强烈的批判性和揭露性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封建时代的依恋奠基人:司汤达、巴尔扎克司汤达的文学评论《拉辛与莎士比亚》,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长篇小说 《红与黑》标志着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 使现实主义聪哥理论到创作都臻于完善,代表了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成就梅里美,浪漫主义气质的现实主义作家,以中短篇小说著名,《高龙巴》, 《嘉尔曼》(又译为《卡门》 ) (代表作)(二)从50 年代起,法国现实主义强调科学精神,表现出客观冷峻的风格,早期现实主义社会批判精神有所削弱这种风格的倡导者和代表是福楼拜《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 。

      小仲马《茶花女》都德,自然主义倾向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小东西》以普法战争为主的短篇小说集《周一故事集》,其中有《最后一课》 《柏林之围》(三) 19 世纪中后期出现的【巴黎公社文学】,是一种新颖的现实主义文学,又称无产阶级文学 真实地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斗争生活,表现了无产者为理想而奋斗的革命激情采用通俗活泼的形式,劳动群众的语言,纯朴生动,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以诗歌数量和成就最多最大巴黎公社文学为20 世纪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鲍狄埃,巴黎公社文学的代表,《国际歌》是巴黎公社革命的艺术总结,采用“复唱”形式米雪尔,诗人和社会活动家,称“红色圣女”, 《红石竹花》 瓦莱斯,自传体长篇三部曲,《雅克·万特拉》 ( 《童年》《中学毕业生》 《起义者》)克莱芒,《歌集》《玛德莱娜广场的卖花女》《人民之歌》,抒情诗《樱桃时节》 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一)较多地表现劳资矛盾以及“小人物” 的悲惨命运和苦难生活,人道主义和改良主义色彩特别浓马克思“一派出色的小说家”:狄更斯《双城记》 ;萨克雷《名利场》 “没有主人公的小说” 、 《纽克姆一家》 ;夏洛蒂《简·爱》 ;斯盖凯尔夫人《玛丽·巴顿》(欧洲文学史上最早接触劳资矛盾的小说)(二) 19 世纪 70 年代开始,英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期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哈代、萧伯纳、高尔斯华绥;侦探小说的兴起,以柯南·道尔为代表(三)宪章派诗歌,是欧洲早期无产阶级文学,也是一种新型的现实主义文学,代表:琼斯《未来之歌》 ,林顿《人民集会》 ,梅西《红色共产党人抒情诗》德国现实主义文学(一)早期以批判封建君主和诸侯割据为主,同时也批判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的弊病。

      海涅,辛辣地讽刺与批判德国腐朽的封建专制毕希纳, 20 世纪表现主义戏剧的先驱,代表作戏剧《丹东之死》维尔特,工人诗人, 《刚十八岁》《铸炮者》《我愿做一名警察总监》,恩格斯“德国无产阶级第一个和最重要的诗人”凯勒,长篇小说《绿衣亨利》北欧现实主义文学:丹麦:童话家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衣》 《丑小鸭》《看门人的儿子》 《园丁和主人》《白雪公主》 ;文艺评论家和史学家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挪威: 易卜生, 北欧现实主义最重要作家,【 “社会问题剧” 】 ;比昂松, 剧作《破产》 《挑战的手套》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批判锋芒直指封建农奴制及其残余,并表现出推翻封建制度的政治要求,后期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才逐渐加强具有很强的革命性、战斗性和民主倾向得到文学批评和美学理论的有力支持普希金,俄国现实主义奠基人,《叶普盖尼·奥涅金》塑造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奥涅金;长篇小说《驿站长》,开俄国文学描写“小人物”的先河【小人物】19 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由普希金开创的一类艺术形象他们在社会中官阶卑微,地位低下,生活贫苦,但又逆来顺受,?安分守已,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成为显赫的“大人物”治下被侮辱、被损害的牺牲者。

      果戈里、 陀斯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作家都塑造过这类人物形象多余人 】 (19 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贵族知识青年的典型) (1)俄国贵族革命时期的产物, 封建农奴制社会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2)他们开始觉醒但又找不到出路, 看不惯贵族庸俗的生活, 又摆脱不了自身的资产阶级利己思想即不愿与贵族同流合污又不能站在农民一边, 成了一事无成的“ 多余人 “ 多余人 “的弱点是脱离人民群众莱蒙托夫 , 《诗人之死》悼念普希金,代表作长篇小说《当代英雄》主人公毕巧林是第二个“多余人” ,开俄国小说心里描写的先河40 年代,果戈理,继承并发展普希金和莱蒙托夫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俄国文学史上的“自然派”——俄国现实主义《外套》“小人物”, 《死魂灵》【自然派】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一个派别( 领袖 : 果戈理 ) 该派以果戈理的创作为楷模,极力忠实于 “自然 “即现实 ,抨击反动腐朽的农奴制和专制制度文学题材上 , 多以描写 “小人物 “即小官员、 小职员、 农民为主 体裁上 , 多以散文 ( 即小说 ) 为主 , 后来 “ 自然派 “ 便成为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别称1)由来: 果戈理加强了俄国文学的批判倾向。

      别林斯基则反驳对立派攻击果戈理的言论,认为到 40 年代后期已形成了以果戈理为代表的“自然派”2)特点:真实描写并批判社会的黑暗,以下层人民为作品主人公,反映人民的疾苦这恰好是俄国社会迫切需要的文学别林斯基的理论有力地推动了俄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发展3)发展:经过普希金、果戈理的创作实践和别林斯基在理论上的阐释,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到 40 年代已经完全获胜,并于五六十年代进入繁荣时期别林斯基, 文艺批评家,《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先生的中篇小说》《一八四六年俄国文学一瞥》《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他认为果戈理的“自然派”小说,真实地描写和批判了俄国农奴制社会的黑暗和腐朽,表达了劳动人民要求变革社会的愿望,具有真实性、 典型性、人民性和独创性五六十年代,冈察洛夫,代表作《奥勃洛摩夫》最后一个“多余人”奥勃洛摩夫,这个人物身上表现出来的懒惰、优柔寡断、好空想的特点,被称为“奥勃洛摩夫性格”,这个形象概括了19 世纪俄国社会停滞、落后和腐朽, 说明贵族知识分子在50 年代后的俄国已丧失进步性,预示俄国文学中的“新人”形象将取代“多余人”的形象奥勃洛摩夫性格】?奥勃洛摩夫是冈察洛夫的同名小说中的主人公,俄罗斯文坛上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

      他是一个极端懒散、害怕生活发生变动、精神麻木而耽于空想的地主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在床上度过,?就连贵族少女的爱情也无法使他振作,最后在睡梦中死去奥勃洛摩夫性格便成为了懒惰的代名词【新人】19 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俄国的社会革命中,贵族知识分子的领导作用逐渐被平民知识分子取代,而文学中“新人”形象也取代了“多余人”形象;所谓“新人”,指的是平民知识分子,他们出身低贱,有革命理想,有坚实行动,尊重友谊、爱情等;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塑造了许多“新人”典型屠格涅夫在80 年代创作的小说《父与子》等作品中塑造了带有“新人”形象特征的平民知识分子的形象,但并不是典型的“新人”代表作,《猎人笔记》车尔尼雪夫斯基,长篇小说《怎么办?》副标题“新人的故事”是一部政治小说,塑造了“拉赫美托夫”等“新人”形象,他们崇尚理性,道德高尚,信仰坚定,意志坚强,有献身精神,反抗封建农奴制,摈弃贵族阶级的道德观念,和人民息息相通《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杜勃罗留波夫, 《什么是奥勃洛摩夫性格》《黑暗王国中的一线光明》《真正的白天何时到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俄国民族戏剧之父” ,戏剧《大雷雨》卡杰琳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涅克拉索夫,长诗《在俄罗斯谁能过好日子》七八十年代,鼎盛时期。

      陀思妥耶夫斯基, 《穷人》《少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谢德林,“伊索式”语言, 《戈洛夫略夫一家》地主犹太什卡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把俄国现实主义推向高峰契诃夫,《变色龙》《樱桃园》美国现实主义文学:19 世纪 80 年代才真正形成从民主主义理想出发批判资本主义的罪恶,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理想,具有较强的民主性和人民性50 年代,废奴文学,反对美国南方的蓄奴制和反应黑人悲惨生活为主要内容:希尔德烈斯《白奴》 ,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60 年代末,美国西部边疆出现了通俗易懂的“乡土小说”,哈特《咆哮营的幸运儿》马克·吐温,美国现实主义最杰出作家, “文学中的林肯” , 福克纳称其 “美国文学之父” ,《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詹姆斯,开美国心理分析先河,《苔瑟·密勒》 《一位女士的画像》诺里斯,《章鱼》克莱恩,中篇小说《街头女郎梅季》,反战小说《红色英勇勋章》【欧·亨利笔法】欧·亨利,短篇小说家,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平等和虚伪,在艺术上,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心酸的欢乐打动读者,善于构思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这种写法被称为“欧·亨利笔法”。

      《麦琪的礼物》 《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篇藤叶》 《带家具出租的房间》杰克·伦敦,19 世纪后期美国重要现实主义作家《荒野的呼唤》 《白牙》《铁蹄》,代表作《马丁·伊登》 司汤达《红与黑》副标题“ 1830 年纪事”原名亨利·贝尔,自称“人类心灵的观察家”《意大利游记》 , “绘画的第一篇浪漫主义宣言”《罗马、那不勒斯和佛伦伦萨》,第一次用“司汤达”【 《拉辛与莎士比亚》】是斯丹达尔于1823 和 1825 年出版的与学院古典主义论战的两本小册子的合集,是其重要的理论著作莎士比亚与拉辛分别作为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代表,表示了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美学观点与封建贵族旧艺术的对立斯丹达尔在这部著作中为浪漫主义鸣锣开道,在20 年代浪漫主义反对伪古典主义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因其观点明显地带有现实主义的倾向,该著作又被视为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宣言书批判现实主义第一部理论著作《阿尔芒斯》 ,第一部小说《红与黑》,19 世纪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帕尔马修道院》 ,第二部重要小说司汤达创作风格特点:【思想内容特点】a擅长从政治斗争中和不同势力集团之间的斗争,去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本质;b 着力于通过主人公的命运去表现时代的变化;c 作品中的意大利题材引人注目【艺术特点】是一个有独创性的作家。

      a是世界上第一个自觉地运用心理分析的小说家,他的心理分析可以称为心理独白,司。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