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实验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博****1
  • 文档编号:453571454
  • 上传时间:2023-11-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4.99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实验: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一、 实验目的1 •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2 •学会利用列表法、图象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3. 验证胡克定律二、 实验原理1. 如图1所示,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 相等图12. 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这 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了3. 求弹簧的劲度系数:弹簧的弹力F与其伸长量x成正比,比例系数k=F,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入另外,在F — x图象中,直线的斜率也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三、 实验器材铁架台、弹簧、毫米刻度尺、钩码若干、坐标纸四、 实验步骤1. 按图2安装实验装置,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 Io图22. 在弹簧下端悬挂一个钩码,平衡时记下弹簧的总长度并记下钩码的重力3. 增加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将数据填入表格,以 F表示弹力,I表示弹簧的总长度,x= I — Io表示弹簧的伸长量1234567F/N0l/cmx/cm0五、数据处理1. 以弹力F (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

      连 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如图3所示2•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函数表达式中常数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这个常数也可据F - x图线的斜率求解,k=£六、 误差分析由于弹簧原长及伸长量的测量都不便于操作,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另外由于弹簧自身的重力的影响,即当未放重物时,弹簧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已经有一个伸长量,这样所作图线往往不过原点七、 注意事项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2. 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尽可能稀一些,这样作出的图线精确3. 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刻度尺要保持竖直并靠近弹簧,以免增大误差4. 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直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5•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预习完成后,请把你疑惑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要点 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问题1问题2问题3[例1]某同学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1) 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 向(填“水平”或“竖直”)。

      2) 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 寸,长度记为L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i至L6数据如下表:代表付号LoLxL1L2L3L4L5L6数值(cm)25.3527.3529.3531.3033.435.3537.4039.30表中有 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 —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⑶图4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 的差值(填L 或 Lx” o)图4⑷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 go (结果保 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 m/s2) 解析⑴为保证弹簧的形变只由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引起,所以弹簧轴线和刻度尺均应在竖直方 向2) 弹簧静止时,记录原长L表中的数据L3与其他数据有效数字位数不同,所以数据 L3不规范,标准数据应读至厘米位的后两位,最后一位应为估计值,精确至 mm位,所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 1 mm⑶由题图知所挂砝码质量为0时,x为0,所以x= L - Lx⑷由胡克定律F= kAx知,mg= k(L— Lx),即mg= kx,所以图线斜率即为£=«,Amg 60— 10 x 10_3x 9.8则弹簧的劲度系数 12— 2 * 10_2 N/m = 4.9 N/m。

      同理砝码盘质量k Lx — L0 4.9 X 27.35— 25.35 X 10—m= 2 kg=0.01 kg= 10 go答案⑴竖直(2)静止L3 1 mm⑶Lx(4) 4.9 10要点实验数据处理[例2] 一位同学做“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见下表,出 请你根据表中数据作 分析弹力F/N0.51.01.52.0弹簧原来长度L°/cm15.015.015.015.0弹簧后来长度L/cm16.017.117.919.0弹簧伸长量x/cm(1)算出每一次弹簧的伸长量,并将结果填在表中的空格内⑵在坐标图上作出F — x图线⑶ 写出图线的函数表达式(x用cm作单位):<(4) 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解析⑴弹力F/N0.51.01.52.0弹簧伸长量 1.0 2.1 2.9 4.0x/cm(2) 根据表格数据在F -x坐标图上描点,根据描的点作直线,使所描各点拟合在直线上 (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⑶根据⑵中的F— x图线知,F与x是正比例函数,设表达式为F = kx,将F= 0.5 N、x= 1.0 cm代 入 得k= 0.5 N/cm,故函数表达式为F = 0.5x(N)。

      4)函数表达式中常数就是弹簧的劲度系数答案见解析要点 创新实验[例3]在“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6所 示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 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图6(1)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坐标系图7中,请作出F — L图线图7⑵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o=cm,劲度系数灯 N/m3) 试根据该同学以上的实验情况,帮助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不必填写其实验测得的具体数 据)4) 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较,优点在于:, 缺点在于:解析(1)F— L图线如图所示:⑵弹簧的原长L即弹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由图象可知, Lo = 5X10 2 m = 5 cm劲度系数为图象直线部分的斜率,k= 20 N/m3) 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表次数123456弹力F/N弹簧的长度L/( X 10— 2 m)(4) 优点是:可以避免弹簧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缺点是:弹簧与桌面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会造成实验误差答案⑴见解析图(2)5 20 (3)、(4)见解析1. 下列关于“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实验中k的具体数值必须计算出来B •如果没有测出弹簧原长,用弹簧长度L代替x, F - L图线也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C. 利用F — x图线可求出k值D. 实验时要把所有点连到线上,才能探究得到真实规律解析“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实验中利用F — x图线可求出k值,但不一定要求解出k值, 实验中用弹簧长度L代替x,F—L图线不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作图时绝大多数点通过直线,偏离 较大的点应舍去。

      C项对答案C2. 某同学做“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增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o,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 L,把L 一Lo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 ()解析由于考虑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当不挂钩码时,弹簧的伸长量 x>0,所以选Co答案 C3. 某同学用铁架台、弹簧、多个质量已知且相等的钩码做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量关系的实验,如图8 甲所示图8(1) 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有:2) 该同学发现由于三角形铁片,使得下端一小段弹簧没有被拉伸(如图乙所示),这使得实验测得的 劲度系数比整根弹簧实际的劲度系数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解析(1)实验需要测量弹簧伸长的长度,故需要刻度尺2)由于三角形铁片,使得下端一小段弹簧没 有被拉伸,这使得实验测得的劲度系数比整根弹簧实 际的劲度系数偏大答案(1)刻度尺(2)偏大4. 某同学在“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时,安装好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在弹簧下端挂1个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为li,如图9甲所示,图乙是此时固定在弹簧挂钩上的 指针在刻度尺(最小分度是1毫米)上位置的放大图,示数li = cm。

      在弹簧下端分别挂 2个、3个、4个、5个相同钩码,静止时弹簧长度分别是I2、l3、l4、l5已知每个钩码质量是50 g,挂 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F2=N(当地重力加速度g= 9.8 m/s2)要得到弹簧伸长量x,还 需要测量的是 作出F — x曲线,得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图9解析 由图乙可估读为25.85 cm 挂2个钩码时,弹簧弹力等于钩码的重力,即F2 = 2mg= 0.98 No由 于弹簧伸长量等于弹簧现在的长度减去弹簧原长,因此要得到伸长量,还需要测量弹簧原长答案25.85 0.98弹簧原长图105•在“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弹簧下端进 行测量,根据实验所测数据,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重力 G与弹簧总长L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以下问题⑴弹簧的原长为 cm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⑶分析图象,总结出弹力F跟弹簧长度L之间的关系式为 °(L用m为单位)解析(1)当所挂钩码的重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即为原长,由题图可知,弹簧的原长为 10 cm2)弹簧的劲度系数F AF 40-0心 X 二怎二 14-10 X 10-2 N/m 二 1 000 N/m。

      ⑶ F= kx= k(L — L0) = 1 000(L- 0.10) N答案(1) 10 (2)1 000 (3)F= 1 000(L - 0.10) N6 •某同学做“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的实验图11(1) 图11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 7.73 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 4为 cm2) 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 法是填选项前的字母)A •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⑶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 4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解析(1)由题图乙标尺刻度可知示数 14.66 cm, 4 = I2-|1 = 6.93 cm⑵为防止弹簧超出弹性限度,应逐渐增加钩码的重量,故选A⑶由图知AB段伸长量与弹力不成线性关系,主要原因是钩码 重力超出弹簧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