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广东省汕头市德华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小**
  • 文档编号:257369723
  • 上传时间:2022-02-2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3.1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广东省汕头市德华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A. 硅               B. 硫 C. 铜                  D. 铁参考答案:B解析:S与O2生成SO2,再与H2O生成H2SO3,可以与NaOH生成Na2SO3,B项正确A项,SiO2不与水反应,错;C项中CuO,D项中Fe3O4均不与H2O反应,故错  2. 温度为T1(T1=25℃)和T2时,水溶液中水的离子积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T2>25℃B.x=1.0×10﹣7C.KW(a)=KW(d)D.b点溶液呈碱性,c点溶液呈酸性参考答案:C【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A.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B.常温下,纯水中c(H+)=1.0×10﹣7mol/L;C.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增大;D.b点溶液中c(H+)>c(OH﹣),c点溶液中c(H+)<c(OH﹣).【解答】解:A.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T2时纯水中c(H+)=1.0×10﹣6mol/L,比25℃时纯水中c(H+)大,所以T2>25℃,故A正确;B.常温下,纯水中c(H+)=1.0×10﹣7mol/L,所以x=1.0×10﹣7,故B正确;C.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会增大,T2>25℃,所以KW(a)<KW(d),故C错误;D.b点溶液中c(H+)>c(OH﹣),则溶液显酸性,c点溶液中c(H+)<c(OH﹣),则溶液显碱性,故D正确.故选C.3. 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反应Al2O3+N2+3C2AlN+3CO合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B.反应中,每生成2 mol AlN,N2得到3 mol电子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D.AlN的摩尔质量为41 g参考答案:CA.该反应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氧化剂是氮气,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还原剂是碳,故A错误;B.每生成1molAlN需转移1mol×(3﹣0)=3mol电子,则生成2 mol AlN,N2得到6mol电子,故B错误;C.氮化铝中Al为+3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故C正确;D.氮化铝的摩尔质量是41g/mol,故D错误;故选C.4. 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电池反应为2Ag++Cu=2Ag+Cu2+的原电池中,铜作负极    B.电解法精炼粗铜时,精铜作阴极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H2、Cl2、NaOH时,铜作阳极    D.在镀件上镀铜时,铜作阳极参考答案:C略5. (08山东省莘县训练)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的混合物中共含有NA个氧原子      B.假设1mol氯化铁完全转化为氢氧化铁胶体,则分散系中胶体微粒数为NA      C.78gNa2O2固体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为4NA      D.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mol铜原子参加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2NA参考答案:答案:A6. 化学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氯碱工业中阳极得到氢氧化钠和氢气    B.电镀铜时,电镀液中c(Cu2+)基本保持不变    C.合成氨中采取及时分离液态氨来提高反应速率D.海水中含有钾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钾单质 参考答案:B略7. 某元素X核电荷数小于18,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

      下列有关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       B.X能形成化学式为NaXO3的含氧酸钠盐       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不可能为偶数       D.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参考答案:A略8. 某盐溶液中可能含有Na+、NH4+、Ba2+、SO42-、I-、S2-分别取样:①用pH计测试,溶液显弱酸性;②加氯水和淀粉无明显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检验的离子是(   )    A. Na+         B.SO42-           C. Ba2+           D.NH4+参考答案:A略9.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 kJ?mol1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乙烷的燃烧热就是1mol乙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参考答案:B考点:反应热和焓变.  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注意只生成水;B.燃烧热是指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反应热与方程式的计量数成正比放出反写时,反应热的符号相反;C.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有些放热反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D.燃烧热是指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应生成液态水.解答:解:A.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中和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是中和热,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生成沉淀也要放热,则H2SO4和Ba(OH)2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大于2×57.3kJ,则△H<2×(﹣57.3)kJ?mol﹣1,故A错误;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g)+O2(g)=2CO2(g)的△H=2×(﹣283.0)kJ?mol﹣1,所以2CO2(g)=2CO(g)+O2(g)的△H=2×(+283.0)kJ?mol﹣1,故B正确;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为吸热反应,有些放热反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如铝热反应,故C错误;D.燃烧热是1mol纯净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放出的热量,应生成液态水,则1 mol乙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不是乙烷的燃烧热,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焓变与反应热、中和热、燃烧热等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基本概念的综合理解和运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0. 在常温常压下,已知:4Fe(s)+3O2(g)===2Fe2O3(s) ΔH1;4Al(s)+3O2(g)===2Al2O3(s) ΔH2;2Al(s)+Fe2O3(s)===Al2O3(s)+2Fe(s) ΔH3。

      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ΔH3=1/2(ΔH1+ΔH2)B.ΔH3=ΔH2-ΔH1 C.ΔH3=2(ΔH2+ΔH1)D.ΔH3=1/2(ΔH2-ΔH1)参考答案:D略11. 含有2~5个碳原子的直链烷烃沸点和燃烧热的数据见下表:烷烃名称乙烷丙烷丁烷戊烷沸点(℃)-88.6-42.1-0.536.1燃烧热(kJ·mol-1)1560.72219.22877.63535.6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正庚烷在常温常压下肯定不是气体B.烷烃燃烧热和其所含碳原子数成线性关系C.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逐渐升高D.随碳原子数增加,烷烃沸点和燃烧热都成比例增加参考答案:答案:D12.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还原铁粉能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 夜空中光柱的形成属于丁达尔效应C. 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土可作水果保鲜剂D. 燃煤中加入CaO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参考答案:D【详解】A.Fe具有还原性,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则还原铁粉可以用作食品袋中的抗氧化剂,故A正确;B.含有灰尘的空气属于胶体,光柱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乙烯具有催熟效果,能够被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藻土放在水果箱里可延长水果的保鲜期,故C正确;D.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燃煤中加入CaO后可减少酸雨的发生,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D错误;故选D。

      13. (双选题)取8.34g FeS04?7H20样品加热,其受热脱水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为78℃时固体物质M的化学式为FeSO4?4H2OB.温度为l59℃时固体物质N的化学式为FeSO4?H2OC.在隔绝空气条件下,N得到P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 FeO+SO3↑D.固体P隔绝空气加热至650℃,得到一种固体物质Q,同时有三种无色气体生成,Q的化学式为Fe2O3参考答案:CD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8.34g FeS04?7H20样品物质的量==0.03mol,其中m(H20)=0.03mol×7×18g/mol=3.78g,如晶体全部失去结晶水,固体的质量应为8.34g﹣3.78g=4.56g,可知在加热到373℃之前,晶体失去部分结晶水,结合质量的变化可确定在不同温度时加热后固体的化学式,加热至633℃时,固体的质量为2.40g,其中n(Fe)=n( FeS04?7H20)=0.03mol,m(Fe)=0.03mol×56g/mol=1.68g,则固体中m(O)=2.40g﹣1.68g=0.72g,n(O)==0.045mol,则n(Fe):n(O)=0.03mol:0.045mol=2:3,则固体物质Q的化学式为Fe2O3,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8.34g FeS04?7H20样品物质的量==0.03mol,其中m(H20)=0.03mol×7×18g/mol=3.78g,如晶体全部失去结晶水,固体的质量应为8.34g﹣3.78g=4.56g,可知在加热到373℃之前,晶体失去部分结晶水.A.温度为78℃时,固体质量为6.72g,其中m(FeS04)=0.03mol×152g/mol=4.56g,m(H20)=6.72g﹣4.56g=2.16g,n(H20)==0.12mol,则n(H20):n(FeS04)=0.12mol:0.03mol=4:1,则化学式为FeSO4?4H2O,故A正确;B.温度为l59℃时,固体质量为5.10g,其中m(FeS04)=0.03mol×152g/mol=4.56g,m(H20)=5.10g﹣4.56g=0.54g,n(H20)==0.03mol,则n(H20):n(FeS04)=0.03mol:0.03mol=1:1,则化学式为FeSO4?H2O,故B正确;C.m(FeS04)=0.03mol×152g/mol=4.56g,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由N得到P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H2OFeS04+H20,故C错误;D.。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礼仪讲授教案.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名句名篇默写.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微任务 作文书写——比天还大的事儿.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二 真题研练.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3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文言文(考点部分) 任务组三 任务四 仔细比对准确提取概括分析文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部分 语言策略与技能 任务组二 任务五 看准对象因境设辞做到语言得体.docx 高考化学 1.传统文化与STSE 答案解析.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现代文阅读 专题16 Ⅱ 真题研练.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9.反应热与反应历程.docx 高考化学 专项拔高抢分练 1.传统文化与STSE.docx 高考物理 板块三  气体实验定律和热力学定律的综合应用.docx 高考化学 二题型3 无机化工生产流程题.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写作 专题17 Ⅲ 突破二 绘声绘色巧用细节描写生动丰满.docx 高考数学 中档大题练1.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教材文言文复习综合试卷.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4部分 传统文化阅读 古诗词 任务组三 微任务一 聚焦诗意准确选择.docx 高考数学 创新融合4 数列与导数.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5部分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教材文言文点线面 必修5课文1 归去来兮辞 并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第11部分 写作 任务组五 任务二 “三管”齐下美“言”有术文采抢眼养颜.docx 高考数学 满分案例三 立体几何.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