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创作风格.doc
9页鉴赏创作风格(一)常见的感情基调和创作风格:现实、浪漫、雄浑、旷达、豪放、俊爽、冲淡、沉郁、悲慨、婉约、清新、明丽、豪迈、豪放、奔放、刚劲、低沉、幽怨、哀伤、凄凉、缠绵、积极、消极、朴素自然、委婉含蓄、慷慨悲壮、哀怨凄婉、雄浑奔放、绮丽香艳、清新自然、瑰丽奇特、顿挫、淡雅高远、华妙艳丽、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等清新飘逸、沉郁1、诗歌的个人风格类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李清照:清新自然(早期)、哀婉悲凉(后期)(孟)郊寒(贾)岛瘦“韩孟诗派 ”的奇崛险怪2、从辞色把握风格: 辞色即词语传达出来的各种色彩包括:①感情色彩,像褒贬(赞美、批评)、冷暖(悲喜)等②性格色彩,像显隐(明快、含蓄)、直婉(直抒胸臆、委婉)、刚柔(豪放、婉约)、庄谐(严整、幽默)等;③语体色彩,像文白(文采绚丽、文朴实)、散整(句式错落有致与整齐有力) 等风格即由选材、 表达、语言等方面综合形成的艺术特色, 如雄浑、 旷达、豪放、 俊逸、朴实、冲淡、沉郁、悲凉、清新、婉约等。
褒贬在第三点 “从褒贬辨别倾向 ”中已经做出阐述,冷暖将在下面第五点 “从冷暖体味悲喜 ”中做出阐述要把握风格,特别要注意词语的性格色彩和语体色彩如王维的《山中》: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首小诗描绘初冬时节山中景色但作者主要用白描,全诗不见雕凿之气,又注重调配色彩,如用“红、翠 ”等词语,辞色既有“显”的一面又有 “文”的一面风格清新而不失俊逸、绚丽所以,虽然写的是初冬之景,却不带任何清冷虚无色彩,流露的感情与美学趣味都很健康二)常见的语言特点:1、朴素: 清淡质朴、洗炼畅达、不事雕琢,言简意深2、绮丽: 绮错、婉媚、浮华、艳丽、纤巧 3、直白与含蓄直白:浅易如话、素朴真率、通俗凝练含蓄:委婉、蕴藉、精炼、耐人寻味,但也不失朴素之风4、沉郁与豪迈沉郁诗风的语言特点:沉郁苍凉,节奏舒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且近于生活(多用俗语和对话)豪迈诗风的语言特点:铿锵有力、笔力豪健,节奏明快、音调高昂语言奔放、有气势,意境恢弘阔远,表现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相关术语:豪迈雄奇、雄浑豪放5、冲淡:冲淡,即冲和、 淡泊, 含有闲逸、 静穆、 淡泊、 深远的特点 王维的山水诗有闲、静、 淡、远的特点,他是冲淡派大师。
如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 ”《( 鸟鸣涧》 )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鹿砦》 )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变成了大自然的有机体了诗人笔下的大自然,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回旋着诗人的声音, 震荡着诗人的灵魂, 因此,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 诗人笔下的大自然, 就是诗人自己,它反映了诗人冲淡的心情诗人自己已消融在大自然中了这种消融,是把主观的情思化入客观的景物中,追求忘我无我的空寂境界, 这就是冲淡的极至 不过,冲淡不是幻灭、 死寂,而是富于生机的,它是诗人把活跃的生命转化为凝固的生命的结果,生命力由流动而转为静谧6、旷达:即疏狂不羁,通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代表作家是苏轼苏轼的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有雄才大略而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要坚持不苟合随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 ”,又要“知天命 ”,使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 “旷达 ”的特征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老夫聊发少年狂 ”《(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这样的诗句,就带有明显的旷达的色彩。
苏轼有时是尽力摆脱自我,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中,让自己有限的人生在大自然无始无终的运动中得到永恒;让人生的种种苦恼在超乎现实的纯美的大自然中得到解脱, 让自己从与社会的种种矛盾中净化出来, 与大自然天造地设的规律相和谐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人生现象与自然现象、人生哲理与 自然规律等量齐观,泯灭了时空物我的界限上阕才以不能 “乘风归去 ”为憾,马上又以 “何似在人间 ”自解;下阕才以 “人有悲欢离合 ”为憾,马上又以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自解,从而从大自然中得到慰藉与启迪,摆脱了人生苦恼苏轼有时又极力地充实自我,使自我的精神世界得到最大限度的加强,从而抵御外界的一切侵扰,达到超脱有时还以淡泊明志、向往归隐、洁身自好,甚至是痛饮纵欢、谈禅论道、自我麻醉的手段,求得对痛苦人生、黑暗现实、龌龊官场的心理超脱7、工丽:具有工丽风格的诗歌,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青悬薜荔长 ”,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并在每句开头用颜色词语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8、直率:“红浸珊瑚短,具有直率风格的诗词, 则毫不隐晦, 毫不修饰, 依照情感的原样子直接写出 如《诗经 ·硕鼠》中的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的诗句,直斥统治者的不劳而获和无情压榨。
9、委婉(含蓄):具有委婉风格的诗歌,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无关的事物,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夜雨寄北》,诗的本意在于表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0、自然: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说明自然的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11、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12 洗练:这种风格的作品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 炼字 (2)炼句 (3) (1)、把握词性的改变,体会诗人所炼之 “意”《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蒋捷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周邦彦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 ”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蒸”、 “撼”具有夸张色彩 ”庾信《小园赋》中的 “一 作者用一 “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让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古代有人认为 “着一同字,而境界全出 ”,用得极妙;但也有人认为, “得”不是好字,也不是好事,写良辰美景而用这么一个字,实在没有道理,因此如考生认为 “闹 ”字用得无理,只要言之成旦,且文字通顺,也可酌情给分四)答题基本步骤第一、把这个词放在句中作具体解释第二、①看这个字或者词有没有组成语法现象;②有没有用到什么修辞手法以及其他的表达技巧;③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④然后加一些描述性的术语,如精练传神、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等第三、回答它这样用有什么作用(意境、感情)《东坡》① 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 分)(2)请结合全诗赏析 “铿然 ”一词的妙用 (5 分)第一步:(联系句意)解释字意“铿然 ”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第二步:有无表达技巧的运用?衬托了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或者答: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对比 第三步:从内容上分析字词联系前文,表现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科教兴国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