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部编统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课 【教学设计】《隋朝的统一与灭亡》.doc
4页教育精选《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教材分析本课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的第一课本课介绍了隋朝建立后统一南北结束了长达300多年政权分立的局面,开通大运河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隋朝的建立、统一及灭亡的基本史实2、掌握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相关史实3、掌握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基本概况及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隋朝大运河的开通和科举制的兴起的积极历史作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通过这种人文精神的感染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复兴中华的情愫◆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大运河的概况、地位和作用;开创科举制度【教学难点】能够辩证地评价大运河的开通 ◆ 课前准备◆PPT课件,收集有关大运河的历史故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是盛唐诗人皮日休的诗《汴河怀古》,诗中论及的是隋朝大运河和隋炀帝那么,隋朝是如何统一全国的?有哪些建树?它为什么仅存在38年就灭亡了? 二、新课讲授(一)隋朝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
多媒体出示中国历史纪年表,让学生了解朝代的更迭,隋朝建立的基本情况)教师讲述: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3、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让学生结合材料“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思考“隋文帝采取了那些措施以巩固统治”?PPT给出: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并出示隋朝疆域图,感受这些措施带来的影响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出示琼花图片和以下民谣:"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 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开凿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吗? 修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概况从605年起, 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大运河的示意图)(2)提出问题: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北端是哪一座城镇?大运河的中心那里?最南端是哪座城镇?师生一起回答:涿郡,洛阳,余杭3)继续提出问题:大家可以依次说出大运河的四段河流的名称吗?师生一起回答: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4)继续提出问题:联系所学,说说大运河联通了哪几大流域?[来源:Zxxk.Com]师生一起回答: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3、作用出示相关诗句材料,请结合以上材料,说说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师生一起探讨出:地位: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过: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国力,造成社会矛盾尖锐,为隋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功 (意义﹨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隋唐之前的选官制度学生结合课本总结: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揭示了开创科举制的原因2、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3、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4、总结历史认识:科举制创立的影响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 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 300多年四)隋朝的灭亡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感受,分析概括隋朝灭亡的原因及概况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为了加强对各地的统治,他还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行的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隋炀帝还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隋朝灭亡原因进一步得出 启示:得民心者的天下◆ 教学反思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