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书法指导纲要.ppt
15页中小学书法指导纲要,,一、基本理念,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1、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中小学书法教育要让每一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 2、硬笔与毛笔兼修,实用与审美相辅书法教育既要重视培养学生汉字书写的实用能力,还要渗透美感教育,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3、遵循书写规范,关注个性体验中小学书法教育要让学生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还要关注学生在书法联系和书法欣赏中的体验、感悟和个性化表现 4、加强技能训练,提高文化素养使学生对汉字和书法的丰富内涵及文化价值有所了解,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二、目标与内容,(一)书法教育总体目标与内容 1、学习和掌握硬笔、毛笔书写汉字的基本技法,提高书写能力,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3、激发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与爱国情感二)硬笔学习的目标与内容,1、掌握执笔要领,书写姿势正确,不急不躁,专心致志学习正确的运笔方法,逐步体会起笔、行笔、收笔的运笔感觉,逐步感受硬笔书写中的力度、速度变化,逐步体会铅笔、钢笔书写的特点。
养成“提笔就是练习时”的习惯懂得爱惜文具2、小学低年级学习用铅笔写正楷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基本的笔顺规则;会借助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书写力求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小学中年级开始学习使用钢笔,能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平正、匀称,力求美观,逐步提高书写速度小学高年级,运用横线格进行成篇书写练习时,力求行款整齐、美观,有一定速度;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尝试用硬笔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初中阶段,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高中阶段,可以学习用硬笔书写行书,力求美观三)毛笔学习的目标与内容,小学3-4年级 1.掌握毛笔的执笔要领和正确的书写姿势,了解笔、墨、纸、砚等常用书写用具的常识,学会正确使用与护理注意保持书写环境的整洁 2.学习用毛笔临摹楷书字帖,掌握临摹的基本方法学会楷书基本笔画的写法,初步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基本方法注意利用习字格把握字的笔画和间架结构 3.开始接触楷书经典碑帖,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尝试集字练习小学5-6年级 1.继续用毛笔写楷书比较熟练地掌握毛笔运笔方法,能体会提按、力度、节奏等变化借助习字格,较好地把握笔画之间、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逐步做到笔画规范,结构匀称,端正美观。
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 2.尝试临摹楷书经典碑帖,体会其书写特点,逐步提高临摹能力在临摹或其他书写活动中,养成先动脑再动手的习惯 3.学习欣赏书法作品了解条幅、斗方、楹联等常见的书法作品幅式留意书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欣赏经典碑帖,初识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字体的大致演变过程,初步感受不同字体的美 4.有初步的书法应用意识,喜欢在学习和生活中运用自己的书写技能三、实施建议与要求,(一)教学建议与要求 1.合理安排书法教育的教学时间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2. 注重培养学生的书法基本功 3.重视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态度 4.遵循书法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 5.强化书写实践 6.明确书法教学中文字的使用要求 7.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8.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 9.重视课内外结合二)评价建议 1.评价目的中小学书法教育评价要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旨在激励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水平和审美情趣 2.评价重点小学低、中年级的书写评价,要重视对基本笔画、结构的正确把握;关注认真的书写态度和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
小学高年级还要关注书写的美观与流利中学要关注书写练习的坚持和书写水平的持续提高 3.评价方式与方法中小学书法教育评价应结合教学需要,灵活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可以采用圈点法、批注法、示范法以及作业分析法,也可以采用展示激励、反思总结以及建立成长记录袋等方法评价过程中要综合采用自评、他评、互评等方式提倡在各学科考试中设置卷面分三)教学用书编写建议 1.中小学书法教学用书包括学生用《书法练习指导》和教师用《书法教学指导》 2.义务教育阶段《书法练习指导》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书写练习为主体,编入精要的书写技法指导的内容,适当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的内容容量适当,难易适度,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教师用《书法教学指导》可分学段编写,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书法文化和书法欣赏等方面为书法教师提供典范资料和方法指导附录1 汉字笔画名称,,附录2 汉字笔顺基本规则,,附录3 临摹范本推荐,(一)楷书 欧阳询《化度寺碑》《九成宫醴泉铭》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大字阴符经》(传) 颜真卿《多宝塔碑》《颜勤礼碑》 柳公权《玄秘塔碑》《神策军碑》 赵孟頫《三门记》《妙严寺记》 (二)行书 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 颜真卿《祭侄文稿》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赵孟頫《洛神赋》 (三)隶书 《乙瑛碑》 《礼器碑》 《史晨碑》 《曹全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