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考2025贵州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典型题汇编及答案.docx
61页备考2025贵州省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典型题汇编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1、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答案】 D2、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并加热,反应后再加入水,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B.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C.将CuCl2的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并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人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答案】 D3、下列属于体验性学习目标中领悟水平的行为动词是( )A.感受B.关注C.珍惜D.养成【答案】 A4、“能源和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我国各地正在进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保护环境、节约能源要从我做起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尽可能用太阳能热水器代替电热水器B.养成及时关掉水龙头和人走关灯的习惯C.用洗脸水冲厕所,将废报纸送到废品收购站D.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装在一起丢人垃圾箱【答案】 D5、初中化学课程评价既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又要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下列不符合上述评价理念的是( )A.统一评价标准,进行定量评价B.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C.学生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D.评价目标多元化【答案】 A6、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纤维素的水解产物制取B.可由乙烯通过加成反应制取C.与乙醛互为同分异构体D.通过取代反应可制取乙酸乙酯【答案】 C7、进入20世纪.化学科学经历了迅速发展的创新百年.取得了若干项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个时期的重大化学成就的是( )A.放射性元素的发现B.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C.蛋白质的人工合成D.制陶技术的成熟应用【答案】 D8、学生化学成绩考核的方式方法有( )A.以教学大纲为标准,用发展的观点来考核学生成绩B.要提高成绩考核的客观性,认真及时做好成绩的分析工作C.考核有期中、学期或学年等考试D.经常性的考查、阶段性的平时测验考查和总结性的定期考试【答案】 D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mLKMnO4溶液B.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
液体也不能蒸干D.将金属钠在研钵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答案】 C10、氧气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从淡蓝色液体变成无色气体发生了化学变化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并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C.氧气瓶通常是黑身黄字D.用带火星的木条可以检验氧气【答案】 D11、在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该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加入水后,平衡向逆反应方一向移动B.加入0.1mol/L的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C.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答案】 C12、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A与C在周期表中位置上下相邻,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等于A原子次外层电子数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与C可形成共价化合物B.A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C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原子半径:A<B<CD.B的氧化物的熔点比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点高【答案】 C13、下列教学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类目标的是( )。
A.能举例说明金属的化学性质.写出主要的化学方程式B.运用变量控制的方法.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C.认识氧气的组成、主要性质和主要应用D.运用分子和原子的知识说明化学反应的本质【答案】 B1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O2使溴水褪色与乙烯使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相同B.制备乙酸乙酯时可用热的NaOH溶液收集产物以除去其中的乙酸C.用饱和食盐水替代水跟电石反应,可以减缓乙炔的产生速率D.用AgNO3溶液可以鉴别KCl和KI【答案】 B15、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答案】 C16、X、Y、Z、M四种金属,已知X可以从Y的盐溶液中置换出Y:X和Z组成原电池时,Z为正极;Y和Z两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被电解时.阴极只能得到Y单质:M离子的氧化性强于Y离子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X>Z>Y>MB.X>Y>Z>MC.M>Z>X>YD.X>Z>M>Y【答案】 A17、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B.CNOH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C.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极性共价键D.CH中所有的价电子都参与形成共价键【答案】 D1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增大反应物浓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D.使用催化剂,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答案】 C19、化学课堂上,有些同学只喜欢观看教师所做的演示实验,这种兴趣属于()A.感知兴趣B.操作兴趣C.探究兴趣D.创造兴趣【答案】 A20、利用下列数据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用沸点数据分析分子的稳定性B.用溶解度数据推断固体混合物分离的可能性C.用原子(离子)半径数据推断某些原子(离子)氧化性或还原性的强弱D.用C的燃烧热和2CO(g)+O2(g)=2CO2(g)的反应数据,推算2C(S)+O2(g)=2CO(g)的反应热【答案】 A21、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无关的是( )A.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B.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C.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D.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答案】 D22、升高温度可增加反应速率的原因是( )。
A.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B.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C.增加了反应物分子间的碰撞频率D.改变了化学反应的能量【答案】 A23、下列过程放出热量的是( )A.液氨气化B.钠与水反应C.碳酸钙分解D.化学键的断裂【答案】 B24、已知5KCl+KClO3+3H2SO4===3Cl2↑+3K2SO4+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2是氧化产物,K2SO4是还原产物B.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5C.H2SO4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D.1 mol KClO3参加反应时有10 mol电子发生转移【答案】 C25、在中学阶段,下列反应能一步实现的是( )A.Al2O3→Al(OH)3B.NaNO3→NaClC.MgO→MgCl2D.CaCO3→Na2CO3【答案】 C26、下列物质中,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⑤C.②④⑤⑥D.①③⑥【答案】 B27、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C.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的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答案】 A28、下列一组反应的反应类型相同的是A.由溴乙烷制乙醇;由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甲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C.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苯与液溴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取溴苯D.1-氯丙烷与NaOH的乙醇溶液加热反应;1-氯丙烷与NaOH的水溶液加热反应【答案】 C29、1923年,布朗斯特(Bmnsted)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该理论认为NaHCO3是( )。
A.两性化合物B.酸C.碱D.盐碱【答案】 A3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评价当地雨水的酸度(酸性强弱),选用下列检测试剂,正确的是()A.pH值试纸B.酚酞试液C.淀粉碘化钾试纸D.红色石蕊【答案】 A31、某教师在“金属资源的保护”的教学中这样导入课题:“家里用的铁制水壶和铝制水壶坏了,以后不用了,放置在一个角落里,一段时间后会有什么现象?你怎样保护你骑的自行车,防止其生锈?”该教师采用的导入方法是( )A.实物导入B.旧知导入C.直接导入D.社会导入【答案】 D32、为了制备干燥、纯净的CO2,将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先后通过装有下列物质的两个吸收装置,两个装置应依次装入( )A.饱和NaHCO3溶液、碱石灰B.饱和NaHCO3溶液、浓硫酸C.浓硫酸、饱和NaHCO3溶液D.饱和Na2CO3溶液、稀硫酸【答案】 B33、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树立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属于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A.知识与技能B.过程与方法C.知识与能力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答案】 D3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