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胜利的缔造者——古德里安.doc
8页早 期 胜 利 的 缔 造 者 ——古 德 里 安文章摘自《山那边》 作者:【英】利德尔·哈特(英国军事理论家 战略家)在战争第一年里中,希特勒的征服造成了欧洲地图短暂而惊人的变化,其后果已永远地改变了世界历史进程这一划时代的巨变与其认为是希特勒带来的,还不如说更多地是古德里安造成的他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人,他创建了德国装甲部队,并且领悟到用这种快速运动的兵种,作深远的战略突破的潜在价值他亲手训练出德国装甲部队,将深远贯穿的战略可能性付诸现实古德里安既是创造者同时又是决定性的实践者,这一现象在历史上所罕见他在色当的突破、以及后来指挥担克集群向海峡和瑞士边境长驱直入,导致了法国的崩溃假如没有古德里安,整个世界未必能够避免闪击战的灾难,不过希特勒虽说也认识到新军事技术的价值,但其理解程度却远不如古德里安无论是德国总参谋部还是最高层的将领们,都没有想象到新军事技术将引起战争领域革命的可能性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部对较为熟悉的传统兵种改良,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对装甲部队及其使用方法关心较少古德里安为发展装甲部队“新作战样式”而同上司们进行抗争,尽管他遭受的痛苦没有英国最早的机械化战争倡导者那样漫长,但他几乎每次都遇到同样大的阻力。
以装甲兵这种快速部队担任主力集团的前锋,作远距离的战略性贯穿,当古德里安采纳这种新的军事观念时,老资格的将领们表示极大怀疑,就象他们的英国同行一样,不厌其烦地唠叨着种种危险,却无视这种决定性打击力量的潜能甚至在迅速征服波兰后,这种消极观点仍支配着总参谋部的老一辈将领们,不过这些反对派有一点相同,就是在西线要采取攻势然而屈指一算,这些人中没有一个相信德军能够获得任何决定性的战果当然,如果采用他们所赞成的传统作战样式,这种怀疑肯定不会错在决定攻势作战的会议上,他们坚持要古德里安的装甲前锋部队在越过阿登地区(Ardennes)后,必须停在默兹河(Meuse)上等待步兵集团到达他们认为开战后 9-10 天内,强渡默兹河是不可能的,即使突破了,法国统帅部也有充裕的时间重新调整部署,将预备队调往突破口以堵塞德军前进通道甚至于希特勒,尽管他面临主要军事顾问的质疑,但仍支持古德里安勇敢的迂回行动,不过他缺乏古德里安富有灵性的大胆,如果希特勒不下令停止前进,古德里安可能已切断英军从敦刻尔克的退路希特勒的干预尽管没有影响当时的战局,却对战争的最终前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因为法国军队永远不能从第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了,而且他们左翼全部主力都丧失殆尽。
另外,战史研究证明古德里安从埃纳河向瑞士边境的快速穿插促成了残余法军的崩溃和法国的陷落海茵兹·古德里安(Heinz Guderian)于 1888 年 6 月 17 日出生在维斯托拉河上的库尔门,他是弗里德利希和克拉拉·古德里安所生两个儿子中的老大克拉拉·古德里安这个姓名源于尼德兰一个叫“Gouderjan”的村庄,它位于莱茵河口附近的一个岛上他父亲曾是波美拉尼亚营的军官,古德里安入伍后在汉诺威一个模范营服役,这个部队相当于英国典型的轻步兵团或步兵团,他们以矫健的步伐齐步前进,训练节奏比其它部队更快,因而成为机动性方面特殊传统的活标本这是一个巧合,三位提倡快速装甲运动战的先知都来自轻步兵团或步兵团,他们都在接受传统训练时,无意识地产生了类似的灵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壕僵持在古德里安记忆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面对这些问题,也就产生了运用新战术和新工具来重新恢复机动性的要求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不准拥有坦克,以致古德里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坦克和它的使用没有一点儿直接的经验,他从有关坦克问题文章中,从这些敏锐的最新研究中搜集这方面的知识他在告诉我这段经历时说“我最早对坦克产生兴趣是在 1922 年,当时我在德国国防军总部得到一个摩托化部队巡察员的职位。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坦克的经验,以及战后外国军队中坦克发展的情况结果在 1928 年,我受聘为坦克战术教官我的听众里有各兵种的军官,他们都汇集在柏林的机动运输兵总部(装甲兵的前身)在以后的几年里,我在理论上发展了坦克兵的战术和编制问题由于坦克兵种的组织编制在理论上能够成立,我决心建立装甲师,即使德国已挣脱了凡尔赛和约,也不放弃这个努力战后法国、英国出版了一些探讨坦克战过去和未来的著作,古德里安经过对这些著作的长期研究后,抛弃了法国人盛行的教条,即把坦克当作步兵进攻的辅助物他接受了曾一度流行于英国的信条:坦克应作为单独的兵种被使用,独立地用于作战,使古代战争的决定性角色——骑兵的机动性获得复活这种更为革命性的坦克观念使思想活跃、精力旺盛的古德里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0 年,古德里安担任驻柏林附近的第 3 摩托化营营长在两年任期里,他将手下三个连编练成一个坦克侦察连、一个坦克战斗连、一个反坦克连这三个坦克连的装备都是以假乱真的模型坦克和模型火炮我把当时科学技术新成果—-无线电通讯用于坦克之间的联络(这是古德里安对坦克战的重要贡献之一—译者)尽管古德里安这些试验的规模比起三年前英军组建的“实验性装甲部队”要小得多,但毕竟是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1931 年 8 月,古德里安被任命为摩托化部队监察部参谋长,在卢茨(Lutz)将军直接领导下工作我的将军完全同意我的观点,他以充沛的精力推动这项工作向前发展1933 年 1 月,希特勒掌握权力后,对装甲兵种的发展产生了较强动力1934 年 6 月,摩托化战斗部队司令部成立,后来改称装甲兵司令部,我担任参谋长1935 年 7 月,在卢茨将军直接指挥下,我们在明斯特拉堡成功地实施了首次师级规模的装甲部队战斗演习接着,在 1935 年 8 月,组建了三个装甲师,第一装甲师驻在魏玛(Weimar),师长是布劳恩·冯·魏克斯(Baronvon Weichs)中将;第二装甲师驻维尔茨堡(Wurzburg),师长古德里安,虽然他还只是上校军衔;第三装甲师驻柏林,师长费斯曼(Fessmann)中将早在两年前,英国军事当局在舆论的压力下,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坦克旅,作为常设的装甲兵基本单位,同 1927~28 年英国实验性装甲部队相比较,当时该旅指挥官是能驾驶各种坦克的专家 P.C.S.霍巴特(Hobart)准将,他既有远见又有强烈的机动意识在坦克战术和用无线电通讯联络来控制快速运动战,这两个方面他做了许多事情。
他曾不失时机地对单独使用坦克兵种进行深远战略贯穿的理论作了彻底的试验大约在十年前,我就倡导并详细阐述过这种理论当时帝国参谋总长阿克伯德·芒特麦利·马辛伯德(Archibald Montgomery-Massingberd)爵士在后来几年里,对装甲部队的连续性实验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使得这个装甲旅扩大到装甲师的时间推迟了三年之久装甲师的演示给外国人士留下极深的印象,而古德里安新颖的作战思想更让他们印象深刻二战爆发之前,一位名叫罕德耶夫(Khandyeff)的保加利亚上校曾在德国实习,他有一段难以忘怀的叙述,详细描述了装甲部队在古德里安领导下的训练情况:“在部队里,他信心十足,以惊人的努力使他的部下产生了和他一样的热情他复印外国书籍和期刊,还请了一位外文蹩脚的本地家庭教师翻译其中内容,这些费用都由他自己的薪水来支付罕德耶夫还记叙了古德里安如何把我的主张、并由霍巴特实验过的所有演习都一一加以摹仿,进行实际论证这些演习很象戏剧排演罕德耶夫叙述到:一位来访的反坦克专家引用一位英国将军的观点,向古德里安灌输独立使用坦克兵的种种缺陷,古德里安不耐烦地打发道:“这是守旧派的观点,已成为历史了,我的信心是建立在霍巴特观点上的,他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人。
古德里安曾说过:“罕德耶夫上校的记叙是正确的,当时是1935~36 年之间,我在维尔茨堡任第 2 装甲师师长可是要德国高级将领改变传统观念,接纳独立使用装甲部队作远距离突击的新观点,被证明是困难的尽管古德里安信念坚定,但在完全采纳这种新思想时不得不小心翼翼,所以在 1939 年之前,他的同僚们认为他还没有明确表示要采用新的作战方式曼陀菲尔(Manteuffel)从 1936 年起就与古德里安频繁接触,又是古德里安的部下,他回忆到:“古德里安一开始就赞成把装甲部队作战略使用,即深深突人敌方的纵深,不必担心敌人对自己无防御和远远延长的两翼形成威胁,这就是他设想用类似坦克部队的方法——用履带式装甲车运输支援部队(装甲步兵、装甲炮兵、装甲工兵)的理由,也是他主张汽油、弹药、食物等后勤单位同战斗部队结合为有机整体的理由,同时还要保证战斗部队 3~5 天的自我维持供给的能力在某种场合下,古德里安不会草率地强调这些观点,因为老一代军官不会使用这种新的作战方法,他会尝试用一种更易使人接受的方式向他们推销自己的新方法这些情况表明,在德军内部,对后来给他们带来胜利的崭新作战样式的抵触是多么地强烈在表述自己观点时,由于古德里安天性直率,因而很难抑制、隐瞒自己的想法去迎合上级权贵,他天生就不属于圆滑之辈。
诺德霍夫(Nordhoff)先生是著名的欧宝(Opel)汽车厂的董事,他同我的一位丹麦朋友讲述了一件事:在二战爆发前几年,他和一些汽车制造商的代表被邀请参观一个军用汽车展览会,当时费里奇是国防军总司令,“在展品演示后,古德里安向弗里奇的提议使在场的军官和文职官员感到震惊,他认为这是一次失败的展览,这些汽车不适合他们的需要,他最后一句话是:‘我的建议如果早被接受,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一支真正的装甲部队’在展览会上,一些人认为古德里安公然犯上,尤其是他周围头脑僵化的上司们更觉如此古德里安也对自己的直率感到吃惊,不过他觉得自己只是继承了从 18 世纪延续到 20世纪的旧普鲁士的传统——“即使面对君王,也应直言不讳古德里安对普鲁士这一传统的信任、以及相信他的上级对这一传统的尊重被证明是对的他们在选择新兵种的领导人时,也偏向于掌握专业知识的军官,因此古德里安在仕途上要比英国的同行们幸运得多了大约在 1938 年初,他被任命为 16 军军长,这是德国第一个装甲军任命日期为 1938 年 2 月 4 日,这天正好德国高级将领层发生突然重大的人事变动,布隆贝格将军和弗里奇将军也在这天被免职,古德里安的回忆亦称这天是“德国黑暗的日子”。
但从历史眼光来看,有一点很清楚,古德里安的提升比起两位最高将领的免职,对取得下次战争初期的胜利,更多了几分希望在那个夏季,当局曾考虑古德里安接替贝克出任德军总参谋长这给他后来添了不少麻烦,因为一些人宁可让他也不愿让保守的哈尔德出任该职由于这些人的坚持而产生了数不清的争论,使古德里安同哈尔德双方的情感受到很大伤害古德里安的对立面把他描绘成一个技术专家,这就暗示他没有资格出任象总参谋长那样的最高级指挥,一部分中间派因此加入到对立面一方他的对头们经常轻蔑地说他是“一个没有进过军事学院的指挥官”,这是我同其他德国将领交谈时发觉的,这批人把这话经常挂在嘴上,以致逐渐被普遍认可实际上,古德里安在 1913 年曾转到陆军大学服役,虽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打断了这个过程,但他在一战中担任过各种参谋职务,而且在 1918 年,他成为德国总参谋部名符其实的一名参谋军官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古德里安在一个小型的经过伪装的军事学院当了三年教官,它是在什切青秘密建立的参谋学院所以我谙熟总参谋部的参谋作业,并了解其中的弊病如果说古德里安不适合担任总参谋长,不是指他的知识,而是指性格和气质,他在 1938 年的装甲军军长职位上发挥的作用,很可能要比六年后担任的总参谋长大得多。
1938 年 11 月,古德里安改任机动兵总监,在这个位置上,他作为监督者可以对这个兵种的建设制定各项政策并给予指导在战争爆发前的九个月任期中,他加快了组建装甲部队的步伐,但对整个德军的现代化没能产生更多的影响他发现总参谋部对于自己的兵种更多地是遏制而不是支持,他谈到这段经历时说:“对于装甲部队,陆军元帅冯·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