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测试方法.doc
4页测试方法 8.1 测试的一般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测试供不同年龄组儿童使用的玩具时,使用的不同的力和/或负载如玩 具上没有年龄组规定或跨越年龄组或怀疑标注的年龄组有悖常理,那么该玩具要进行较严 格的测试 测试的次序按照条款要求进行,如果玩具在测试时被夹具或类似测试工作破坏掉,接 下来的测试应在一个新玩具上进行8.2 小物体圆筒 在没有挤压的情况下,将玩具或部件以任意方向放在小物体圆筒中小物体圆筒尺寸 如图所示 检查玩具或部件是否全部容入小物体圆筒8.3 扭力测试 如果部件能用拇指与食指夹住,则 5s 内以顺时针方向逐渐向部件施加扭力,直至以下 任何一个条件得以满足: a) 从初始位置已旋转 180°;或 b) 扭矩达到 0.34Nm 保持最大旋转或要求的扭矩 10s使测试部件回复到松弛状态,以逆时针方向重复这 一过程 紧固在可触及杆棒上或设计成可与其它部件一起旋转的突出物,零件或装配件,在测 试时要夹住转动杆、轴以防止旋转、发射、分离或聚集 如果由螺钉固定的部件在施加扭力时发生松动,应继续施加扭力到要求的扭矩,或部 件脱落,或部件明显不会脱落为止8.4 拉力测试 8.4.1 仪器 8.4.1.1 拉力测试仪或恒重装置:可施加的力至少为 90N,精度为 2N。
8.4.1.2 夹具和带子 8.4.1.3 触规:厚度为(0.4±0.02)mm,插入边缘半径大约 3mm(见图)8.4.2 程序 8.4.2.1 一般要求 如果按要求应进行 8.3(扭力测试)和 8.4(拉力测试)测试,那么拉力测试应在扭力测试 之后,并且在玩具的同一部件进行 测试部件是否可以被夹紧:用(10±1)N 的力向部件和下面一层或玩具主体之间插入触规, 角度在 0°~10°之间,如果塞规插入深度超过 2mm,则该部件为可夹紧件 如果部件可夹紧,使用合适的夹子夹住部件后部,注意不要破坏连结机构或玩具的主体部 分 玩具固定在测试仪上,通过夹具或其它方式向部件施加拉力 对于用吸盘做冲击面的弹射物,适合夹具或其它设备应为:一个夹具夹持在吸盘周围,另 一个夹持在弹射物的另一端(见图 20) 吸盘末端至夹具前端的距离应为(57±1)mm,如果 因弹射物太短而不足以达到这一要求距离,则夹具应夹在最大距离处应在非受力状态下 测量吸盘的上述距离这一距离使得夹具可以夹持在弹射物的最短允许长度(57mm)位置, 并能确保查明杆上的任意薄弱点(即,当受到拉力时,总长度小于 57mm 的带有吸盘的杆 上所产生的薄弱点) 。
在弹射物并非浇筑成一个整体的情况下,在测试过程中应确保吸盘没 有被夹在杆上施加的拉力为: — 如果最大可触及尺寸≤6mm,则为(50±2)N;或, — 如果最大可触及尺寸 >6mm,则为(90±2)N 在 5s 内逐渐施加拉力,保持 10s 检查部件或吸盘是否脱落,弹射物的杆是否破裂 检查弹射物是否仍符合本标准的相 关要求 如果夹具和其它装置导致弹射物损坏,无论是仅夹住吸盘并对其施加扭力和拉力(如, 当用食指和拇指握住杆时,在夹具上施加负载) ,还是将吸盘以适当的方式粘合在平滑表面 上再施加扭力测试和上述要求的拉力测试应注意选择适当的用于溶解粘合剂的溶剂,这 一溶剂应对吸盘的材料特性不造成影响,且不影响吸盘与杆连接的紧固性,以至于产生错 误的测试结果 8.4.2.2 拼缝和材料a) 含有小部件的软体填充玩具 钳口带有直径 19mm 的圆盘的夹具 将玩具附带的衣物脱去夹具应夹在玩具外壳上最不利的部位(如腿和身体之间的拼 缝连接处) ,钳口间距不小于 30mm,与接缝等距 如果带有 19mm 的圆盘的钳口不能夹住足够多的材料,则下述拉力测试应在其它适当 的部件上进行(如,四肢) ,而不是跨在拼缝上夹持。
5s 内逐渐施加(70±2)N 的拉力,保持 10s 在玩具外壳或拼缝的一个测试区域只能进行一次测试 检查在小于等于 10N 的力的作用下,探头 A(见图 21)的前部是否可以插入b) 其它软体填充玩具 按照 8.4.2.2 a)前 4 段的程序进行测试检查在最大为 10N 的力的作用下,直径 12+0.1 -0 的、末端倒成圆弧状的塞规的前部是否可以插入玩具外壳或拼缝上的任一开口8.4.2.3 保护件 5s 内逐渐施加(60±2)N 的拉力,保持 10s 检查该部件是否脱落8.5 跌落测试 将玩具或玩具的相关部件从(850±50)mm 高度跌落到 4mm 厚的钢板上 5 次,该钢板有 一层 2mm 厚、肖氏硬度为 A(75±5)的涂层(根据 ISO 868 或 ISO 7619-2 测试) ,放置在一 个非柔软的水平面上 在释放前调整玩具的位置,使其受到最不利的撞击 检查供太小而不能独自坐起儿童使用的玩具的外壳是否分离或破裂检查是否出现可 触及的小零件、危险锐利边缘、危险锐利尖端或危险驱动机构8.6 倾翻测试 将玩具置于如 8.5(跌落测试)所描述的水平表面,推动玩具使其慢慢地越过平衡中心, 使玩具倾翻三次,其中一次是在玩具处于最不利的位置上进行的。
在水平方向且高过水平 面 1500mm 的位置,逐渐施加一个不超过 120N 的力,高度小于 1500mm 的玩具应在玩具 顶部边缘施力应放置一个高度为(25±2)mm 的非弹性台阶,用于阻止玩具在测试中滑动 或滚动 整个测试期间应维持原来的施力点且施加力应维持在水平方向在测试期间允许相关 施力点的轴向位置到水平面的距离增大如果测试中玩具滑出或滚出非弹性台阶而未发生 倾翻,则应停止测试 如果需要超过 120N 的力才能使玩具偏离其中心平衡点,或在测试过程中如果相关受 力点的轴向位置高出水平表面超过 1800mm,则应停止倾翻测试 注:14 岁儿童的高度相当于 1800mm(第 95 个百分点处) 带有固定装置并供永久固定(如,用混凝土)的玩具,应根据制造商的说明书使用, 不应做倾翻测试 检查是否出现可触及的小零件、危险锐利边缘、危险锐利尖端或危险驱动机构,是否 产生可分离的小球或半球形玩具8.7 冲击测试 将玩具或玩具的相关部件以最易损坏的位置放在水平钢板表面,从离玩具表面(100±2) mm 高度落下一个重(1±0.02)kg(重量分布区域的直径为(80±2)mm)的金属重物,落在玩 具上。
测试只进行一次 检查供太小而不能独自坐起儿童使用的玩具的外壳是否分离或破裂检查是否出现可 触及的小零件、危险锐利边缘、危险锐利尖端或危险驱动机构8.8 压力测试 任何玩具的可触及表面如果在跌落测试(8.5)或倾翻测试(8.6)中与平面不能接触, 就要进行压力测试 将玩具放在一个水平硬质表面,把玩具待测部分放在最上面通过直径为(30±1.5)mm 的硬质金属盘向玩具的待测部分施加(110±5)N 的压力金属盘周边应圆整 在 5s 内逐渐施加压力,保持 10s 检查供太小而不能独自坐起儿童使用的玩具的外壳是否分离或破裂检查是否出现可 触及的小零件、危险锐利边缘、危险锐利尖端或危险驱动机构8.9 浸泡测试 将玩具或部件完全浸泡在盛有温度为(20±5)℃的软化水的容器中 4min,取出玩具,抖 落多余的水,在室温下放置 10min 该测试循环 4 次 在最后一轮测试完毕后,立即检测是否有能完全容入 8.2(小物体圆筒)规定的小物体 圆筒的部件脱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