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抗拒.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卢****6
  • 文档编号:185749279
  • 上传时间:2021-07-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5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抗拒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抗拒 摘要:教师的态度对于课程改革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 关键词:课程改革 教师 角色 1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 课程改革的利益涉及很多方面,包括决策机关、主改机构、教师、学生、家长、媒体、用人单位等由于广阔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直接参与者,只有当课程改革获得了教师的合法性认同,他们才会把课程改革中所表达出来的价值理念、方法、标准等内化于心,并在实际行动中去予以推行所以,教师的态度对于课程改革的成功具有决定性意义 有种观点认为:教师是课程改革的消竭力量,是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这种观点客观上源自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抗拒,主观上那么源自对教师抗拒行为的片面理解,但它无视了教师抗拒的复杂性,也无助于解决课程改革的任何问题 根据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态度的不同,可以将他们的角色划分为四类:理念超前的“领头羊〞,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技艺,并对教育有着独特的见解,对改革所持度的态度非常积极;憧憬未来的“适应者〞,他们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有着清晰的认识,对新课程描绘的理想情景充满了憧憬;充当演员的“顺从者〞,他们用“表演〞应付上级对课程改革实施状况的检查,在内心深处,他们仍是倾向于过去的;愤世嫉俗的“怀旧者〞,他们拒绝对课程改革做出承诺,也拒绝真心参与到改革中去。

      2 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抗拒 2.1 教师的抗拒表现 总体上看 ,教师对于课程改革遵从多于抗拒,但是抗拒也是客观存在的 经常听到老师诸如此类的议论“新的教学方法根本不适合这门课程〞、“这样的改革又是形式化〞等等;教师对课程改革的不满和抵抗还可能表现为讲条件和困难,阳奉阴违等;最经常的方式是将课程改革化为“一次性任务〞而不是作为日常教育教学的一局部,教师在认真处理外在应试压力的同时,以“表演〞应付上级对课程改革实施状况的检查;其中也有局部人认为,课程需要改革,改革作为理念毋庸置疑,但是课程改革中不合理的内容、形式、方法与步骤那么需要加以审慎思考并加以批判……这些抗拒形式按照公开化程度可以分为两种:隐性抗拒和显性抗拒隐性抗拒主要表现为心理层面情感、态度的不认可;显性抗拒主要表现为语言上和行动上的抵抗 2.1 教师抗拒的原因 传统的教学理念、课程改革自身状况、课程改革影响教师利益的程度、教师自身状况、学校赋予的抗拒空间的大小等,都可能影响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心理,导致教师的抗拒行为 传统的教学理念深刻地表达于教和学的行为标准中,新的课程改革虽然是大势所趋,但势必会受到教学传统的制约。

      许多教师依然过分的关注教材和与学生的记问演练;学生也仅局限于记忆、理解教材所涵盖的知识内容 课程改革本身的缺乏 新课程的课堂成功与否,不只取决于教师,也取决于作为合作者的学生以及支持性条件在没有充分试验的情况下仓促地实施并推进课程改革是冒险的教师缺少足够的缓冲时间,学生现有的素质以及局部学校现实条件都有可能成为课程改革进程中的绊脚石在教师看来,课程改革缺乏与之配套的教学评价改革,缺乏适应现实的教学改革方案,使得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空泛、无力教师的边缘化境遇也使他们呈现出“非主体化〞的特点 2.2 对教师抗拒课程改革的思考 从已有的课程改革实践看,课程改革对教师造成程度不一的冲击,抗拒与遵从在改革中都有表达,是教师应对冲击的不同方式 抗拒总是与利益相关的 ,不管这种利益是物质的 ,还是精神文化方面的课程改革打破并试图重构教育中固有的相对稳定的利益结构及其组织制度根底 ,因而影响了固有的利益机制因而未来课程改革中我们需要慎重思考和筹划在固有教育教学模式、内容还有很大市场并存在其合理性的情况下 ,如何让教师自愿承当改革的风险与代价 ,自主地实施课程改革 ——这涉及到对个体教师开展课程改革的补偿、支持机制 ,以及学校、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社会的协调与配合。

      对复杂的课程改革问题的任何简单理解与处置都是冒险的行动 ,而且会带来不可预期的后果如何稳步的推进课程改革是一条并不平坦的征程 ,需要我们真诚面对难以预知的困境和曲折重要的是研究者应该相信教师 ,理解而不是片面指责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抗拒行为并与他们共同协作解决课程改革中的现实问题 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可程度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的进度那么,某位教师在课改中究竟是积极的动力还是消极的阻力?我想我们不能简单的下一个定论 课程改革自身状况、改革影响教师利益的程度、教师自身的状况、学校赋予的抗拒空间的大小等,都可能会影响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心理这些影响有可能使消极者变得积极起来,也有可能使积极者变成观望者,甚至变成抗拒力量教师角色的复杂性不容无视,课程改革必须重视保障教师的利益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尽量防止损害教师的正当权益 课程改革往往是对现有利益的调整,但调整并不等同于损害,不能以调整为名损害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损害了教师的心理健康和经济利益 适度增进教师的收益或补偿教师的损失 课程改革要求教育个体投入更多的人才、物力、财力,如果没有对这一新的本钱投入提供补偿的话,对教师而言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

      这样,课程改革要获得教师的认同也较为困难 合理协调各方的利益冲突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管理部门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利益可能会出现分化,冲突再所难免如果不合理解决这些冲突,那么往往会导致课程改革无法顺利进行,并影响到教师对课程改革有效性的认同因此,课程改革中应注意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 参考文献 【1】刘义国.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抗拒.教育学报,2021,4:32-36 【2】尹弘飚等.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身份认同.教育开展研究,2021,2:35-40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