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选用“间接史料”需理解“中间人手”的时空与观念.pdf

2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5695153
  • 上传时间:2018-03-1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77.94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选用“间接史料”需理解“中间人手”的时空与观念王少莲(浙江省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浙江温州 325000 )史料是历史解释的重要依据史家们对史料各有不同分类傅斯年先生把史料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 ,前者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后者则是“已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①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史料大多属于“间接史料”,往往已经渗进了“中间人手”的判断与认识史家们常常强调在选取史料时对它的性质和价值要做到心中有数中间人手”的时空与观念是我们选用“间接史料”时做到“心中有数”的依据之一,也是学生学会“历史解释”的重要基点之一最近听了一节人物选修课《一代雄狮拿破仑》 , 我对其中一个教学细节“小题大做” 1800年 5 月,拿破仑率领军队穿越阿尔卑斯山的大圣伯纳隘道(Great Saint-Bernard Pass) ,突袭在意大利的奥地利帝国四万多军队,最终以少胜多击败对手,决定了意大利战场的胜利,史称“马伦哥战役” (Battle of Marengo ) 执教老师用一幅油画《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道的拿破仑》(也称《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 Napoleon Crossing the Alps,如右图所示) ,渲染拿破仑的军事奇才和英雄气概。

      学生顿生不少想象这幅画由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1748—1825)创作于1800—1801 年,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画面上年轻的拿破仑,充满梦想和自信, 他的手指向高高的山峰红色的斗篷使画面激越动人 昂首挺立的战马与镇定坚毅的人物相得益彰阴沉的天空,奇险的地势加强了作品的英雄主义气概这是真的吗?激发质疑的诱因只有一个:这幅油画是 “间接史料”,是经“中间人手”的质疑产生两个问题:一、油画是艺术,高于生活然作为反映历史题材的油画,我们可以问它与历史事实的距离有多远?二是画家为什么创作这幅画?前者是用历史事实或证实或证伪“间接史料”的问题,后者是探寻“间接史料”背后的“中间人手”的时空与观念问题后者能解释前者有学者研究指出, 拿破仑翻山时骑的不是马而是骡,穿着普通军大衣, 没有披红色斗篷他肠胃不好,经常手捂胃部拿破仑自己在1800 年 5 月 20 日的日记中写道: “圣伯纳德大山,全为积雪所盖爬山是极为艰难的事 到了极为难的地方,就击军鼓,击交战时冲锋鼓这是极新奇的情景第一执政从圣伯纳德山顶下降,是坐在雪上②揣摩、想象、推理,我们可能会觉得大卫的画作离历史事实颇有些距离果真如此的话, 我们就需要追问大卫这个“中间人手”为什么创作这样一幅画?大卫是欧洲新古典主义绘画的先驱。

      他“以其古典的宏大意味、简洁的形式和主题的英雄性等无愧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最纯粹的表达者”③他曾主张艺术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为了帮助某一个政治概念的胜利而存在他十分崇拜拿破仑拿破仑时代,大卫“不仅是①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3 页②[ 法] 拿破仑〃波拿巴: 《拿破仑日记》 ,萧石忠、许永健译,北京:党史出版社,2007 年,第 81页③丁宁: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342页雅克 · 路易 · 大卫画2 当代官方的宫廷画师,也是当时法国艺术界的盟主”①他创作了许多颂歌式的巨幅画作他后半生的荣辱是与拿破仑紧密相连凡尔赛博物馆绘画部总策划人克莱尔·康斯坦女士介绍大卫的这幅画作时说,拿破仑干预了大卫的创作,据说是为了渲染其英雄的气概和史诗般的远征这样的时空与观念支配下的大卫创作出这样一幅画,可以理解无独有偶卢浮宫还收藏着另一幅同名画作(如右图所示),由法国画家保罗·德拉罗什(1797—1859)创作于 1848—1850 年画面中的拿破仑手捂着肚子,身体稍许有些蜷缩,目光却坚定、充满自信没有高头大马,只有一头疲惫的骡子。

      身边是一位步履蹒跚的引路人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利斯泰尔·霍恩的《拿破仑:文治与武功》一书选用保罗·德拉罗什的画作做插图,而没有用大卫的学者认为德拉罗什的画作更贴近真实些保罗·德拉罗什是法国历史画中自然主义派的创始人作为法兰西学院历史画派的领军人物,他充分吸收了学院派精确写实的技巧,在题材的选择上,致力于扭转从文艺复兴以来在学院中建立、并在大卫时达到顶峰的英雄主义,选择牺牲者、女性为主题表现历史情景②这种绘画风格的转变和拿破仑后时代的法国社会渐趋稳定、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科学进步等时代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分析至此, 我们似有充分的理由弃用大卫的,起用德拉罗什的画作, 学生通过他的油画对当时的历史场景能有一个较为合理的历史想象然而, 能不能把两幅画一起呈现给学生,把我们对 “中间人手”的时空与观念的理解做成学生对“中间人手”的理解呢?值得一试教学设计的关键之一在于我们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去理解尝试设计如下问题:1、这两幅油画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2、画面上的拿破仑形象有何异同? 3、解读相关材料,判断画面上的拿破仑形象与该历史事件中拿破仑形象的距离远近 4、结合相关材料,从“时空”与“观念”角度解释两位画家笔下的拿破仑形象差异的原因。

      5、现在请你站在这两幅画前,用你的思考和语言向大家解说这两幅画有两点说明: 一,因为“中间人手” 都是社会中的人、有个性的人, 所以“时空” 与“观念”均有大小之分,即“大时代”与“小宇宙”,两者关联二,最后一个问题设计的指向:一方面锻炼学生解释的能力,另一方面期待学生面对差异的时候,首先不是评判是非,而是理解体贴关注“中间人手” 的时空与观念是我们学会解释的方法之一,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习得方法的过程中养成对“中间人手”的发现之眼、理解之心、善待之情王少莲,女, 1980 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中历史教研员,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工作联系:15858757189 ①[ 美] 威尔〃杜兰特: 《世界文明史〃拿破仑时代》,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年第, 697 页②袁瑶: 《德拉罗什的突破》 , 《艺术探索》,2009 年第 2 期保罗· 德拉罗什画作。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