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新地区发展小杂粮生产建议.doc
11页阜新地区发展小杂粮生产大有前途 阜 新 市 种 子 管 理 站 副 站 长国家杂粮作物研发中心 高级农艺师 卢宏玉一、发展小杂粮生产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旱地农业分布广,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大,包括北方16个省(自治区、市)的741个县,约有耕地面积5000万公顷,小杂粮(也称三小作物,即小杂粮、小杂豆和小油料下同)是这一地区重要的农作物三小作物中的小杂粮包括黍稷、荞麦、陆稻、稗子等小宗作物,其中黍稷全国种植面积为150万公顷,荞麦72.3万公顷,总产51万吨,面积总产均居世界第二位;小杂豆包括小豆、绿豆、豌豆、豇豆等,栽培面积约260万公顷,总产量300万吨;小油料包括芝麻、蓖麻、苏子等,其中芝麻种植面积约100万公顷,蓖麻面积45万公顷,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归纳起来发展小杂粮生产有以下七个方面意义:1、小杂粮抗逆力强,适应面广绝大多数小杂粮具有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病虫危害轻等特性,因而分布广泛,尤其适应北方干旱、半干旱和盐碱地区的生态条件;小杂粮又具有早熟性,还是救灾作物,如阜新市特大旱灾的2000年,仅受灾毁种荞麦就达4万公顷因此,在我国北方旱区大力发展小杂粮生产,变生态条件劣势为种植小杂粮优势,对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2、小杂粮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杂粮的营养成份全且含量高,比例合理,是最佳营养食品改善食物结构,杂粮是最好的选择,它能补充长期食用细粮带来的部分营养缺乏,平衡人体营养同时杂粮还具有比较好的药用保健价值,如荞麦是治疗糖尿病的保健食品,绿豆是清闵解毒的食品,小豆对心脏病、肾脏病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甘薯有健胃通气防癌抗癌等功效据资料记载,中国有亿人患糖尿病,而小杂粮中荞麦是糖尿病患者最好的主食国际农业营养及卫生组织认为荞麦在21世纪将成为一种主要的作物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研究表明,在国人食用的粮食中,豆类组合占2%,粗粮占20%,而荞麦、燕麦、糜子等小杂粮应占粗粮的35%,同时杂粮大都种植偏僻,远离污染,其产品是一种无公害的天然食品杂粮也是一种无公害的天然绿色食品,大多数杂粮无农药化肥过量、残留超标之忧80年代以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原料的需求和人民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往未被人们重视的小杂粮、小杂豆、小油料,如黍稷、荞麦、小豆、绿豆、芝麻等,以其独特的风味,较好的适口性,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和青睐某些小油料,如蓖麻等,以其优良的工业品质,成为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
杂粮的这些优势,使其具有深度开发和市场拓展的巨大潜力,当前杂粮消费时尚正在悄然兴起 3、小杂粮与大宗粮食作物相比,具有出口创汇的优势小杂粮由于世界杂粮贸易量小而且在短期内杂粮生产依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产较低而不稳,且不利于机械化生产,因而国际市场上小杂粮价格远高于国内,经常供不应求例如,日本是荞麦消费大国,每年需要量为11.6万吨,从中国进口5.6万吨,约占日本荞麦进口总量的63.1%而且,我国出口日本的荞麦价格从原来的每吨260美元猛增到600美元小杂粮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出口日本的荞麦、绿豆、小豆,出口新、马、泰的黑豆、小豆,及出口法国、意大利、加拿大的食用豆类等,都属于小杂粮因此,小小杂粮是国内外市场销售中声望高、有竞争力的主要农产品之一4、小杂粮加工增值潜力大,可以形成产业杂粮品种多,加工利用价值高,适宜进行产业化开发杂粮可以蒸煮食品,焙烤食品、膨化食品、发酵食品、糕点食品以及杂粮饮品等多种方式进行加工,加工食品各类可达 100 种以上,还便于加工成特色食品、品牌食品杂粮也是酿造工业、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如大麦、高梁分别是生产啤酒和白酒的主要原料,绿豆、小米也都可以用作生产白酒。
绿豆、红豆可以用来制做糕点例如,蓖麻油用途广泛,国外利用蓖麻油生产各种衍生产品175种,国内也有20-30种,如葵二酸、医用蓖麻油等,每年都有大量出口;小豆、绿豆粉是食品工业非常好的添加剂,绿豆粉丝驰名中外,出口世界各国因此,发展小杂粮生产对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有重大作用5、中国入世后,农业面临的挑战也要求加快小杂粮的发展进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加入WTO,我国的农业产业将面临巨大挑战,主要粮食作物将失去国内贸易保护,价格优势不复存在相对而言,由于世界杂粮价格远高于国内,因此,我国杂粮产品具有明显的竟争优势杂粮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发挥我国地域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有望刺激国外需求扩大对外出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对优质杂粮的需求正在增长,杂粮的粮药兼用功能迎合广大消费者的健康需要,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为杂粮的产业化提供发展机遇,抗旱耐旱季杂粮作物将成为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谁抢占杂粮产业的发展先机,谁就会蠃得市场6、发展杂粮生产有利于促进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杂粮种植灵活,可以清种,也可以间套复种植,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在不影响主栽作物的基础上间套复种,对调整种植结构十分有利。
一些杂粮的价格比主要粮食作物高,且投入少,经济效益显著,发展杂粮生产,对增加农民的收入很有意义杂粮具有很强的抗耐逆境能力,是很好的抗旱节水作物开发杂粮也是帮助贫困农民解决温饱、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7、种植杂粮有利于生态农业建设杂粮间套在主栽作物中,可以增加对地面的覆盖率和土地利用率;杂豆类作物都有生物固氮的作用,固氮量最低每亩可达 2 ~ 2.5 公斤,高的可达 8 ~ 8.5 公斤种植杂粮作物,有利于合理轮作,做到土地用养结合因此,发展杂粮生产对保护耕地,培肥地力,建设生态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1、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我国小杂粮种类较多,主要有黍稷、荞麦、绿豆、小豆、芝麻、苏子等,主要分布于辽宁、吉林、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山西、青海等省(自治区)干旱、半干旱地区,多种植于丘陵及土壤瘠薄地目前我国小杂粮种植面积约655万公顷,年总产量约786万吨,在我国农业生产中起着不可代替的辅助补充作用其中,荞麦和芝麻生产均排世界第二位,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 小杂粮生产状况是种类多、品种杂、种植分布零乱,还处于落后无组织、无规模的生产阶段,产业化程度较低,没有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效益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由温饱型向营养型的转变,小杂粮食品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各种小杂粮食品深受消费者欢迎以荞麦食品为例,如北京、陕西、内蒙古、山西等地的荞麦挂面;内蒙、北京的荞面酒和荞麦面甜酱;山西的荞麦快餐粉、荞麦醋、荞麦月饼等;陕西、甘肃、辽宁等地的荞麦米随着我国经济逐渐走向世界,小杂粮产品已深得日本、韩国及东南亚等国家的青睐,并已打入美国、法国等欧美国家,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现有生产能力调查与分析 我国小杂粮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项具有特色的传统农业,现小杂粮生产面积占主产区耕地面积的20-30%例如,中国是荞麦生产大国,种植面积72.3万公顷,总产51万吨,均居世界第二位黍稷在我国北方旱区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栽培面积约150万公顷,内蒙古伊克昭盟雨养农业区,黍稷种植面积占粮田的40%左右;陕西榆林地区农村口粮的50%以上是黍稷;甘肃黍稷的播种面积为谷子的2.5倍芝麻种植面积100万公顷,居世界第二位;蓖麻全国播种面积约45万公顷,总产量居世界第二位另据国家不完全统计,1996-1997年全国食用小杂豆栽培面积约260万公顷,总产量300万吨。
从发展前景看,我国北方小杂粮主产区的耕地约有50%以上属于丘陵及风沙瘠薄土地,且干旱少雨,小杂粮作物在该地区的生产较其它大宗作物有其独特优势,这为小杂粮发挥潜在的生产效益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3、市场需求调查与预测 自90年代中期以来,小杂粮产品市场就显露出强劲的发展态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出口量的增加,小杂粮消费量越来越大据行家估测,我国每年消费的杂粮在500万吨以上例如中国是荞麦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荞麦是我国荞麦产区人民的传统食物,民食占60%,饲料占20%,种子和出口各占10%荞麦在国际上的需求量有增无减,日本、韩国的需要量很大日本年消费荞麦11.6万吨,大部分需要从中国进口韩国与中国建交后,开始从中国进口荞麦及其制品中国香港、澳门、新加坡等东南亚各国及美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也开始食用荞麦食品如果建立荞麦产品产业,开发系列荞麦食品,那么荞麦在世界各国将有更广阔的销售市场 芝麻经济价值高,工业和人民日常生活需求量与日俱增,国内外市场前景看好在国际上,我国芝麻素以气味芳香、品质好受到欢迎,是国家出口创汇项目之一,每年向日本、欧美、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出口约14万吨;在国内,芝麻食品工业和日常生活需求量逐年加大,市场前景可观。
其它如绿豆、小豆、豌豆、蓖麻等三小作物都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前景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小杂粮产品将是具有出口优势的农产品之一三、阜新地区发展小杂粮生产的优势1、气候条件适宜我市处于半干旱易旱区,年平均气温7.5℃,年有效积温3300℃以上,日照时数2900小时左右,无霜期150天,年降水量在520mm左右,昼夜温差大,日照时数长,光照条件好,有利于小杂粮作物生长2、土地资源丰富阜新市地处辽宁西北部,是典型的风沙半干旱区,可以代表辽、吉、黑西部,内蒙古东部和南部,冀、晋北部等长城沿线广大地区,辐射耕地面积约540万公顷阜新市全市农业人口107万,人均耕地5.3亩土壤质地以褐土为主,肥力不高;光照充足,太阳辐射能高,但水资源总量供应不足,这样的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比较适合发展小杂粮生产3、小杂粮资源丰富由于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阜新种植小杂粮的历史比较长,现在民间搜集的品种资源可达1000余份,其中已用于农业生产的品种达90余份同时,由阜新市种子管理站于2001年承担建设的国家小杂粮作物研发中心每年可向社会提供100余个优良小杂粮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这些资源为小杂粮育种、品种改良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阜新市对小杂粮的研究起步较早我市从1982年开始进行小杂粮作物的科学研究,从搜集、整理品种资源入手,进一步筛选和推广优良农家品种,到逐渐开展主要小杂粮作物的新品种选育如20世纪80年代推广种植了阜新绿豆、大白黍、鞭杆芝麻、双粒糜子等4、小杂粮生产环境优越阜新地区耕地污染少,空气污染少,而且农药利用少,是绿色食品的良好生产基地5、小杂粮生产基础好阜新有悠久的小杂粮种植历史,种植小杂粮成为广大农民的偏爱,在长年的种植中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和特定的栽培措施,为小杂粮基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现在我地区小杂粮生产面积每年可达40万亩以上,当地的优质农家品种多,近几年又引进日本、美国等优良品种,其生产潜力和效益潜力巨大6、产品质量上乘优越的自然条件及优良的品种使产出的产品质量极优,在市场上深受欢迎和青睐,具有较强的竞争力7、小杂粮市场前景广阔,且有出口创汇的潜力小杂粮深加工和出口创汇规模正在逐渐扩大,如我市生产绿色食品化石戈骆驼山小米已在大连、广州、深圳、上海等大城市开始上市,国华食品公司生产的芝麻、绿豆已远销日本、南韩等国家,产、加、销产业化格局逐步形成如荞麦、小米、绿豆等已深得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的青睐。
因此小杂粮产品的国内和国际市场前景广阔8、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由于小杂粮生产在我地区的不可替代的农业辅助作用,各级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小杂粮作物的生产,使我地区的小杂粮生产始终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虽然小杂粮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我国小杂粮种植分散,生产规模小,影响到了小杂粮作物的发展,而且国内小杂粮的品种、质量也亟待改良改善随着人们生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