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物理高考 卷5-2021年决胜高考物理模考冲刺卷(新高考湖南专用)(解析版).docx
19页2021年决胜高考物理模考冲刺卷(五)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贝克勒尔通过实验最早发现了电子B.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则其半衰期增大C.核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D.核反应堆用过的废料清洁无污染,没有放射性【答案】C【详解】A.贝克勒尔通过实验最早发现放射性现象,汤姆逊最早发现了电子,选项A错误;B.放射性物质的半衰期与外界条件无关,选项B错误;C.核反应属于重核的裂变,选项C正确;D.核反应堆用过的废料仍有放射性,有污染,选项D错误2.如图所示,质量为m=1.2Kg、顶角为α=370的直角劈和质量为M=2 Kg的正方体放在两竖直墙和水平地面间,处于静止状态.若不计一切摩擦, g取10 m/s2,墙面对正方体的弹力大小与水平地面对正方体的弹力大小分别为( )A.20N,36N B.16N,32N C.16N,40N D.20N,20N【答案】B【详解】以直角劈和质量为M正方体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则由平衡条件得:水平面对正方体的弹力大小N3=(M+m)g=32N;对直角劈研究,分析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墙面对m的弹力:,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3.从航母起飞的战斗机在空中匀速飞行,在模拟训练中,先后投放多枚炸弹轰炸正前方静止的“敌方”舰船,投放每枚炸弹的时间间隔相同,且轰炸机投放炸弹后速度不变,炸弹离开飞机后受到的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A.空中飞行的炸弹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都相同B.战斗机的速度越大,炸弹在空中飞行时间越短C.战斗机上的飞行员看到投放在空中的炸弹位于一条抛物线上D.“敌方”舰船上的士兵看到投放在空中的炸弹位于一条抛物线上【答案】A【详解】A.空中飞行的炸弹都做平抛运动,加速度都是g,根据△v=gt知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都相同,故A正确.B.炸弹在空中飞行时间由下落的高度决定,与初速度无关,故B错误;C.由于惯性,炸弹和飞机水平方向具有相同速度,因此炸弹落地前排列在同一条竖直线上,轰炸机上的飞行员看到投放在空中的炸弹位于一条竖直线上,故C错误;D.由于每一颗炸弹投放的时刻不同,即抛出点不同,则“敌方”舰船上的士兵看到投放在空中的炸弹不在同一条抛物线上,故D错误.4.如图所示,空间中有两个固定的等量正点电荷,两电荷的连线处于水平方向,O为连线的中点,P、M为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两点,且PO=OM=h.现将一带负电的小球从P点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P到O的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一直增大B.从P到O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一直增大C.从O到M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D.到达M点时,小球的速度为【答案】D【解析】在等量同种正点电荷连线中垂线上,OP段电场强度方向O→P,负点电荷q从P点到O点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的电场力方向由P→O,电场力做正功,小球的速度增大,电势能一直减小,越过O点后,OM段电场强度方向由O→M,小球所受的电场力方向由M→O,电场力做负功,小球的速度减小,故小球的机械能在PO段增大,在OM段减小,故A正确,BC错误.故A错误;O点的场强为零,小球通过O点时的加速度为零.由于PO间电场线的疏密情况不确定,电场强度大小变化情况不确定,则电荷所受电场力大小变化情况不确定,加速度变化情况不能确定,加速度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也可能一直减小,不可能一直增大,故B错误;根据电场的对称性原理可知,P与M两点的电势相等,则小球在这两点的电势能相等,电场力做功为零,故小球从P到M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解得:,故D正确;故选D.5.如图所示,将一根同种材料,粗细均匀的导体围成半径为R的闭合导体线圈,固定在垂直线圈平面,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
A,B两点将线圈分为上、下两部分,且A,B两点间上方部分的线圈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20°现将大小为I的恒定电流自A,B两点间通入,则线圈A,B两点间上,下两部分导线受到的总安培力的大小为( )A. B. C.BIR D.0【答案】A【详解】由几何关系可知,A、B两点间的距离由等效思想可知,导体线圈受到的总安培力的大小故选A6.图甲为某电源的U-I图线,图乙为某小灯泡的U-I图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源的内阻为0.5ΩB.小灯泡的电阻随着功率的增大而减小C.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0.5V时,它的电阻约为D.把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回路,小灯泡的功率约为3W【答案】D【详解】A.结合甲图像,电源的内阻为A错误;B.由图乙可知,电压和电流越大,即功率越大,图像的斜率越大,由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着功率的增大而增大,B错误;C.由图乙可知,当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0.5V时,通过的电流为,则它的电阻约为C错误;D.把电源和小灯泡组成闭合回路,将甲、乙两图叠加到一起,图像的交点即小灯泡的电压、电流,如图所示可得U=0.5V,I=6A,则小灯泡的功率约为D正确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在军事演习中,某空降兵从飞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到最大值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较小速度v2着地他的v-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空降兵在0~t1或t1~t2时间内的结论正确的是( )A.0~t1空降兵的位移B.t1~t2空降兵的位移C.t1~t2空降兵的平均速度D.t1~t2空降兵做减速运动,加速度越来越小【答案】BD【详解】A.0~t1,空降兵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为故A错误;B.t1~t2内,空降兵的运动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又因为v-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空降兵的位移s,加入这段时间内空降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v-t图像中如图虚线所示,则其位移大小为由图可知,故B正确;C.在t1~t2内,假设空降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其平均速度为根据B选项可知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大于空降兵的实际位移,则平均速度大小故C错误;D.在t1~t2内,根据v-t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空降兵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故D正确故选BD8.我国的“天链一号”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可为载人航天器及中、低轨道卫星提供数据通讯服务。
如图为“天链一号”a、赤道平面内的低轨道卫星b、地球三者的位置关系示意图,为地心,地球相对卫星a、b的张角分别为和(图中未标出),卫星a的轨道半径是b的4倍,已知卫星a、b绕地球同向运行,卫星a周期为,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地球的遮挡,卫星b会进入与卫星a通讯的盲区卫星间的通讯信号视为沿直线传播,忽略信号传输时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张角和满足 B.卫星b的周期为C.卫星b每次在盲区运行的时间 D.卫星b每次在盲区运行的时间为【答案】BC【详解】A.设地球半径为,由题意可知,,解得故选项A错误;B.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得又,可得故选项B正确;CD.由题意可知,图中A、B两点为盲区的两临界点,由数学知识可得因而解得选项C正确,D错误9.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 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当 F < 2 μmg 时,A、B 都相对地面静止B.当 F =mg 时,A 的加速度为gC.当 F > 3 μmg 时,A 相对 B 滑动D.无论 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g【答案】CD【详解】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B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AC.设当A、B恰好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拉力为,加速度为,对A则有对A、B整体,有解得:所以当A相对于B静止,二者以共同的加速度开始运动;当F>3μmg时,A相对于B滑动,故A错误,C正确;B.当时,AB均处于静止状态,所以A的加速度为零,故B错误;D.A对B的最大摩擦力为2μmg,B受到的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所以B相对于地面会发生相对滑动时,由得B的最大加速度故D正确.10.如图,MN和PQ是两根互相平行、竖直放置的光滑金属导轨,导轨足够长,电阻不计,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向里。
金属杆ab垂直导轨放置,与导轨始终良好接触,金属杆具有一定的质量和电阻开始时,将开关S断开,让金属杆ab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经过一段时间,再将开关S闭合,从闭合开关S开始计时,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金属杆运动的动能EK、加速度a、所受到的安培力,及电流表的示数,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能是A. B. C. D.【答案】BC【详解】闭合开关时,金属棒受到向下的重力以及向上的安培力,若重力与安培力相等,即mg=BIL=金属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则动能、安培力、感应电流都不变,加速度为零若安培力小于重力,则加速度的方向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运动的过程中,安培力增大,则加速度减小,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重力与安培力相等时,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t图象是斜率逐渐减小的曲线,因为所以Ek-t图象是一条斜率减小的曲线安培力为F-t图线先是一条斜率逐渐减小的曲线,之后恒定不变,因为所以I-t图象先是一条斜率逐渐减小的的曲线,当金属杆匀速时,电流恒定不变,但t=0时金属杆有速度,所以t=0时电流不等于零若安培力大于重力,则加速度的方向向上,做减速运动,减速运动的过程中,安培力减小,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当重力与安培力相等时,做匀速直线运动。
安培力为所以F-t图象是斜率逐渐减小的曲线,当匀速运动时,安培力不再减小,此时安培力等于重力,故AD错误,BC正确故选BC三、非选择题:共56分第11~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5~1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3分11.(6分)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图,木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为M、重物的质量为m,遮光片的宽度为d,A、B之间的距离为s让物块A点由静止释放,测出遮光片通过B光电门所用的时间为,用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遮光片竖直中线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1)关于本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有(____________)A.减小遮光片的宽度d可以减小实验误差B.减小A、B之间距离s对实验误差无影响C.木块与定滑轮之间的细线应当平行长木板D.应当将长木板的左端适当抬高(2)木块的加速度a=________,若,则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μ=__________可以用a表示)【答案】AC 【详解】(1) [1]A.减小遮光片的宽度d可以使得更接近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从而减小实验误差,A正确;B.减小A、B之间距离s对实验误差有影响,会增大测量误差,故B错误;C.调整滑轮,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否则合力不等于绳子拉力减去摩擦力,故C正确;D.本实验不需要平衡摩擦力,不需要将长木板的左端适当抬高,故D错误。
故选AC2)[2] 滑块通过光电门B速度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