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一中2025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15页福建省泉州市安溪一中2025学年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溶液呈现碱性的是( )A.NaAlO2 B.NaCl C.Na2SO4 D.FeCl32、正丁烷与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A.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C.分子具有相同的空间结构 D.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3、下列能水解呈碱性的盐是A.CaCO3 B.NH4Cl C.CH3COONa D.Na2SO44、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盐酸,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aq)+H+(aq)═CO2(g)+H2O(l) △H>0B.(aq)+2H+(aq)═CO2(g)+H2O(l) △H=△H1+△H2+△H3C.△H1>△H2,△H2<△H3D.H2CO3(aq)═CO2(g)+H2O(l),若使用催化剂,则△H3不变5、由环己烷可制得1,2—环己二醇,反应过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的反应条件是光照 B.②的反应类型是消去反应C.③的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D.④的反应条件是NaOH、H2O加热6、常温下,下列物质遇到浓硫酸和稀硫酸均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铜 B.碳 C.二氧化硫 D.石灰水7、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BC构成,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E1、E3表示两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步反应均为放热反应B.整个反应的ΔH=E1-E2+E3-E4C.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焓变D.三种物质所含能量由高到低依次为:A、B、C8、下列反应,若改变反应物的量或浓度,产物不会有变化的是A.A1片和硫酸 B.A12O3和盐酸C.AlCl3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D.H2S在空气中燃烧9、在一定条件下,将A和B各1.32mol充入11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2C(g) △H<1,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min12479n(B)/mol1.321.241.221.211.21A.反应前2 min的平均速率v(C)=1.114 mol/(L·min)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 (逆)> v (正)C.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64mol A和1.64mol B,平衡时n(C)<1.48molD.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32mol A,再次平衡时,B的转化率增大10、可逆反应:在恒容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②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同时生成③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⑥11、已知:I2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在KI溶液中溶解度显著增大。
I2在KI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I2(aq)+I-(aq)I3-(aq)测得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I2(aq)+I-(aq)I3-(aq)的ΔH>0B.利用该反应可以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C.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CCl4,平衡不移动D.25℃时,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I固体,平衡常数K小于68012、已知下面三个数据:7.2×10-4、4.6×10-4、4.9×10-10分别是下列有关的三种酸的电离常数,若已知下列反应可以发生:NaCN+HNO2 === HCN+NaNO2NaCN+HF === HCN+NaFNaNO2+HF === HNO2+NaF由此可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K(HF)=7.2×10-4B.K(HNO2)=4.9×10-10C.酸性:HF>HNO2>HCND.K(HCN)<K(HNO2)<K(HF)13、用O2将HCl转化为Cl2,反应方程式为:4HCl(g) + O2(g)⇌2H2O(g)+ 2Cl2(g) △H<0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过程中 n(Cl2)的实验数据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t/min0246n(Cl2)/10-3 mol01.83.75.4A.0~2 min的反应速率小于4~6 min的反应速率B.2~6 min用Cl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9 mol/(L·min)C.增大压强可以提高HCl的平衡转化率D.平衡常数K(200℃)
E与酸、碱均能反应,反应①可用于焊接铁轨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式是____,检验I中金属阳离子时用到的试剂是____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18、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及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11.2L(标准状况)的烃A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产生88g CO2和45g H2O,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2)B和C均为一氯代烃,已知C中只有一种等效氢,则B的名称(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3)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③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4)写出③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19、 (1)为 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三套实验装置:①上述装置中,不能用来证明“锌和稀硫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②某同学选用装置I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搅拌反应,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③除了图示某些装置,还有其它方法能证明超氧化钾粉末与水的反应(4KO2+2H2O=4KOH+3O2↑)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取适量超氧化钾粉末用脱脂棉包裹并放在石棉网上,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蒸馏水,片刻后,若观察到棉花燃烧,则说明该反应是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实验测得,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时释放出a kJ的热量,试写出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3)研究NO2、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有重要意义如图为1 mol NO2(g)和1 mol CO(g)反应生成NO(g)和CO2(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已知E1=134 kJ/mol,E2=368 kJ/mol (E1、E2 为反应的活化能)若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则E1、△H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kJ20、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可能用到的有关数据如下:相对分子质量密度/g·cm-3沸点/℃溶解性环己醇1000.961 8161微溶于水环己烯820.810 283难溶于水合成反应:在a中加入20 g环己醇和2小片碎瓷片,冷却搅动下慢慢加入1 mL浓硫酸b中通入冷却水后,开始缓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分离提纯:反应粗产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10 g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名称是____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填字母,下同)A.立即补加 B.冷却后补加 C.不需补加 D.重新配料(3)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4)分液漏斗在使用前须清洗干净并____;在本实验分离过程中,产物应该从分液漏斗的___(填“上口倒出”或“下口放出”)5)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6)在环己烯粗产物蒸馏过程中,不可能用到的仪器有_____A.接收器 B.温度计 C.吸滤瓶 D.球形冷凝管(7)本实验所得到的环己烯产率是_____A.41% B.50% C.61% D.70%21、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水、废气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在环境治理方面人们可利用I2O5和Na2SO3等化工产品实现对废水和废气的治理1)利用I2O5的氧化性处理废气H2S,得到S、I2两种单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2)利用I2O5也可消除CO的污染,其反应原理为I2O5(s)+5CO(g)5CO2(g)+I2(s) ΔH。
已知在不同温度(T1、T2)下,向装有足量I2O5固体的2 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 mol CO,测得CO2气体的体积分数φ(CO2)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①温度为T2时,0~2 min 内,CO2的平均反应速率υ(CO2)=______________②b点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填表达式)③反应:I2O5(s)+5CO(g)5CO2(g)+I2(s)的ΔH______0(填“>”“<”或“=”)④上述反应在T1下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均为2 mol的CO和CO2气体,则化学平衡________(填“向左” “向右”或“不”)移动⑤下列现象,可以表示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A.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B.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C.混合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