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挑山工》教学设计.pdf
9页小学四年级语文:北师大版第八册语文 挑山工教学设计 本课是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作品课文记叙我登泰山时发现挑 山工登山的路程,虽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经过交 谈得知他们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专心登山,脚步踏实,说明做任何事 情都要踏踏实实、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课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的 顺序来写首先写我登山时看见挑山工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但速度却不比游人慢,心中感到很奇怪;其次写我与一位挑山工交 谈,明白了他登山速度快的原因;最后写下山后请人画了一幅登山 画,用挑山工登山不止的精神勉励自己不断向前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通过写事表现人物 品质的方法 3、了解挑山工的话,从其登山中感受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挑山工的话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从中受到启 发 预习要求: 1、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再读课文,圈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查字典理 解 3、课文读通顺后,找出不理解的句子,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 回答课后问题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泰、衡、黝、咧、呗、哲、憨7 个生字,正确读写并 积累下面的词语:节奏、平衡、饱览、诵读、不解之谜、耽误、哲 理、意味深长、心悦诚服 3、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说明的道理了解挑山工,感受其脚踏实 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4、学习课文通过写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渲染、主题导入 从今天起我们学习新的单元快与慢一提起快慢,老师就会 想到龟兔赛跑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生说) 这节课我们一块儿来学习与快慢有关的一篇课文:挑山工 设计思路:由单元主题为切入点,从学生熟悉的童话故事导入新 课 二、交流资料,链接文本 课前布置同学们上网或通过其他的渠道搜集有关泰山和挑山工的 资料,下面谁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生汇报) 设计思路:通过此环节让学生对挑山工有个初步的了解,明白 他们是怎样一群人,他们是干什么的既考查了学生搜集相关信息的 能力,又为学习课文内容打下基础 三、初读感知,自主质疑 1、让学生带着任务,充分地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打开智慧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字形 (2)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质 疑 2、组织交流: (1)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如果觉得自己说不好,也可以 说一说你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或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解疑释惑各小组选择出一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准备 在全班交流 (3)组织全班交流,各小组汇报,师生共同提炼出有研究价值的 问题学生的问题可能会有如下几个:我们跟你们不一样挑山 工和游人有什么不一样?挑山工肩背重物,走折尺形路线,可速度 为什么不比游人慢?课文最后一句里的它指什么?) 设计思路: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安排给学生充足的时 间自学,让他们自主学习,学习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也 为后面以疑促读,深入自学,自主解疑做好了准备 四、布置作业,熟读延伸 把课文多读几遍,直到能够读流利为止 设计思路:以学定教,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决定了后面理解 课文思想内容,感悟人物精神品质的教学,所以此环节的设置并非可 有可无,而是至关重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读课文师生从正确、流利、朗读习惯、技巧等方面进行 评议 二、以疑促读,读中感悟 1、按处理的次序出示上节课提炼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内容见 前) 2、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挑山工和游人的不同: (1)各自默读思考,然后填写表格中概括差异的部分 |___ 挑山工___|___游___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比结果: (2)在小组内分析交流,开展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统一认识 设计思路:通过自学,学生认识到:游人轻装上山走直线,挑 山工肩挑重物上山走折尺形路线游人上山是玩赏,挑山工则是工 作 3、挑山工的速度为什么不比游人慢呢?在挑山工的回答中,有一 个问句:你看,是不是这个理?挑山工是怎样理解这个理的呢?请同 学们勾画出挑山工说的话,反复朗读,精读细品,然后填写表格中对 比结果部分 (1)放手让学生自学 (2)组织交流评议 (3)通过朗读,你觉得在挑山工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 方? (有一种不怕吃苦,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 (4)鼓励学生读出挑山工的精神 4、组织学生讨论:课文最后一句话因为我需要它里面的它指的是 什么? 设计思路:该环节是课文学习重点难点突破的关键所在,紧紧 围绕学生提出的疑点,引导学生精读细品,感悟内容 三、再读深思,学习表达 1、快速默读课文,看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人物品质的 2、组织交流,形成共识,指导习作 设计思路:使学生体会到写人的文章可以通过写事来表现人物 的品质,使读和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读带写 四、情境交融,心灵互动 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认识了令人肃然起敬的挑山工他们身上 具有吃苦耐劳,脚踏实地,认定目标,勇往直前的可贵品质。
假如有 一天你有机会去登泰山,你会和挑山工进行一次怎样的对话?(出示 画面与挑山工面对面) 设计思路:创设具体生动的语言情境,唤起学生畅所欲言的愿 望,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给了孩子一次触动心灵的机会, 深化了思想认识 五、赏读品味,激发情感 同学们,在这篇课文的学习即将结束之时,你觉得哪些内容是自 己最喜欢的,请你富有激情地读一读,再说一说理由如果你心里的 想法一下子无法表达出来,那么就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行吗? 设计思路:用品读来结束教学,让挑山工的具体言行去感染学 生的心灵,激发起学生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又照顾到学生的 个体差异,提出了可供选择的学习要求 教学反思: 课堂是按照自主质疑以疑促读读中解疑升华情感的教学思路来设 计的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学会学习,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学生真正 成为球场上参加比赛的球员努力做到把课标中规定的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贯彻于课堂教学 之中,使之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作为阅读教学,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具备感受、理解、欣赏和评 价的能力上在课堂设计中,本堂课注重让学生通过形式多样、主动 积极的读,去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 得思想启迪,以实现以读为本、以读代教的理念。
总评: 设计者结合年级特点,利用多种渠道及网络资源,培养了学生搜 集信息的能力,同时为学生学习新知储备了食粮,在整体感知文本 后,设计学生自主质疑, 然后以学定教,落实了课程改革中的角色转 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整个设计以疑为引线,以读为 主线,指导学生读悟结合通过列表对比,浅层面的理解重点句段; 再通过精读、深思两个教学环节,真正让学生挖掘出文章的内涵在 心灵互动、赏读品味的环节设计中,学生的情感自然被激发,用富有 激情的诵读代替了自己想法的表达,使文本语言自然内化,突破了难 点这是此设计中的一个亮点设计中的不足体现在文本中的插图没 得到充分运用,如果图文结合,设计出看图、读文、悟理的教学环 节,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