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章节生命活动的调节幻灯片.ppt
95页第九章,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脑(大脑、小脑、脑干) 脊髓,,脑神经 脊神经,,神经系统结构和 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细胞体 突起,,刚开始学自行车时,你能掌握身体的平衡吗? 当自行车要倒时,你最初的反应是怎样的?,当一个物体在你眼前突然出现时,你会有何反应?,,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你能举出生活中人和动物产生反射的一些事例吗?,,用手掌内侧叩击上面 腿的膝盖下面的韧带,特别提示: 腿部一定要放松,不能用力、绷紧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1,2,3,4,5,中枢神经,,反射弧由感应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 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作出适当的反应缩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等都是 比较简单的反射还有复杂的反射,你能举一个例子吗?,望梅止渴,,接下来请同学们看看下面几种反射有什么不同?,吃到酸梅分泌唾液 看到酸梅分泌唾液 说到酸梅分泌唾液,其他动物会吗?,其他动物会吗?,其他动物会吗?,,分析:,1、吃梅止渴,2、望梅止渴,3、谈梅止渴,味觉感受器,刺激,酸味,,,神经中枢,唾液腺,唾液,,形态刺激,,视觉感受器,视觉中枢,脑,,神经中枢,,唾液腺,,唾液,语言刺激,,,听觉感受器,,听觉中枢,,,,脑,神经中枢,,,唾液腺,唾液,,,像1中,这一类人和动物与生具有的、生下来就会的反射叫做非条件反射,像2和3中,反射是在人或动物出生以后的生 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叫做条件反射。
其中,第3类条件反射与人类语言有关,为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小孩避雨的活动,是不是反射?从接受刺激到作出反应的途径是怎样的?,耳、眼—神经—大脑的神经中枢—脊髓与大脑 相通的神经—脊神经—与下肢活动相关的肌肉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反射的是( ) A.手被火烧立即缩回 B.斑马逃避狮的追捕 C.下雨了,迅速寻找避雨地方 D.草履虫逃避有害刺激 2、做膝跳反射实验时,迅速正确叩击受试同学的( ) A.膝盖 B.膝盖下韧带 C.小腿 D.大腿,D,B,,3、下列现象中,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反射是( ) A.吃肉流唾液 B.吮吸乳汁 C.看到酸梅流唾液 D.听到相声哈哈大笑,D,4、下列生理现象中,属于简单的、生来就有的反射是 ( ) A.海狮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分泌唾液 B.学生听见铃声,跑进教室 C.司机看见红灯,停止前进 D.风沙吹进眼里,出现流泪现象,D,,5、下列属于人类特有的复杂反射现象是:( ),A.吃了青梅分泌唾液,B.看见青梅分泌唾液,C.嗅到青梅气味分泌唾液,D.谈论青梅时分泌唾液,6、下列有关复杂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复杂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B.复杂反射提高了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C.参与复杂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脑的白质里,D.复杂反射一旦形成,则不会消退,D,B,Thank you!,你知道她的名字吗?,聋人舞蹈艺术家邰丽华,在无声的世界里用舞蹈传递韵律。
在有声的世界里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耳和听觉,学习目标:,1、理解耳的结构与功能 2、掌握听觉的形成过程 3、阐述耳聋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4、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自主学习: 1、耳的内部还有哪些结构呢?请大家认真观察图Ⅳ-51,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2、请根据耳的结构图分析: 外界的声波是怎样到达内耳的? 3、阅读课本P94总结听觉形成的过程 4、我们从外界听到的声音都是和谐悦耳的吗?什么是噪音?噪音有什么危害?,,讨论: 假如人失去听觉,这四个场面各会出现什么情况?,假如人失去听觉,就不能及时获取电视中的重要信息;听不到铃声,无法接听;听不到汽车鸣笛,无法避让,易发生危险;听不到同学的讨论,很难积极参与交流一、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耳,耳郭 外耳道,,,鼓膜 听小骨 鼓室,,前庭 半规管 耳蜗,,外耳,中 耳,内 耳,收集声波,传导声波,产生振动,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将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传导振动,二、听觉的形成过程,,外 耳 道,形成听觉,耳 蜗,,,听 神 经,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长久以来,人们对耳聋的发病情况认识和重视不够其实,耳聋的发病率很高,耳聋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1985年全球听力残疾人数为4200万,1995年为1.2亿,到2001年增加到了2.5亿在16年中增加了6陪!在我国,据估计有听力障碍的残疾人约2700万,占残疾人总数的首位,其中聋哑人200多万,七岁以下聋儿有80多万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环境、噪音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新增聋儿3万余名据人口调查统计,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重度听力障碍者约占1‰~3‰据估计,不同程度听力障碍者在人群中的比例,45~64岁为14%,65~75为30%,75岁以上者高于50%如何降低聋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和及时发现、早期治疗,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资料,三、耳和听觉的保护,1、减少和消除噪声,2、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3、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 口或闭嘴 、堵耳;,4、鼻咽部有炎症要及时治疗;,5、不让 污水进入外耳道下列图片表示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处?,,表示电视节目中的手语栏目,可帮助聋哑人看懂电视画面,感知有关的信息课外实践:爱护帮助聋哑人,还有那些感觉器官?,鼻子 闻 舌头 尝 皮肤 冷、热、痛等刺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哪些收获?,如果世界没有声音,一切将归于沉寂!,今天的课程到此结束!,---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小游戏:大家来找茬!,,,,,,小游戏:大家来找茬!,一、眼和视觉,-- --,眼球的结构,,,,,,,,,1,2,3,4,5,6,7,8,,9,角 膜,瞳 孔,视神经,玻璃体,晶状体,视网膜,脉络膜,巩 膜,虹 膜,,睫 状 体,为什么有的外国人的眼睛是蓝色的,这是由眼球的什么结构决定的? 有人喜欢对别人“翻白眼”,人们通常所说的“眼白”是什么结构? 眼睛里能够折射光线的是什么结构? 感光细胞存在于眼球的什么部位? 光线到达眼内的感光细胞,要经过哪些结构?,阅读教材P89页的眼球结构图,思考下面的问题,虹 膜,巩 膜,晶状体,视网膜,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二)、视觉的形成,双凸透镜成像实验,双凸透镜成像实验,,,,,凸透镜---晶状体 白纸板---视网膜,晶状体,,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物体,二、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脑一定区域,晶状体,,物体,,物体,物体,物体,晶状体,物体,,晶状体,物体,,晶状体,物体,,晶状体,物体,,晶状体,物体,,晶状体,物体,大脑一定区域,,晶状体,物体,思 考 一位病人车祸之后就失明了,但是经检测他的眼睛结构完好,为什么看不见了呢?可能是什么原因?,可能是视神经被损伤,或者大脑的视觉中枢被破坏,中午,中午和傍晚的猫,眼睛内主要是什么结构发生了变化?你知道上面两幅图哪个是在中午,哪个在傍晚吗?,傍晚,----瞳孔----,瞳孔 可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的量,你注意过吗?,小实验: 用手电筒照射眼睛,观察瞳孔大小的变化,观察记录: 当手电筒(强光)照射时,瞳孔( ); 当手电筒移开(弱光)时,瞳孔( ); (填“变大”或“变小”),变小,变大,晴天的中午,刚进电影院时,漆黑一片,什么都看不见,但是过一会儿,你又隐约能看见周围的人和座位,为什么?,瞳孔由小变大,进入眼睛的光线增多,所以过一段时间才能看见,,,,近视,,,,,正 常 眼 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后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近 视 眼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矫正,,填写下表,比较下面两种眼疾的成因和矫正方法。
不变,变长,凸度增大,凸度过大,前方,前方,凹透镜,凹透镜,预防近视眼,要做到“三要”和“四不看”,一要: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 二要: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 三要: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一不看: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二不看: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 三不看:不躺卧看书 四不看:不走路看书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1、眼球的结构,2、视觉的形成过程,课堂小结,,1.位于眼球最前方的是( ) 2.我们说的黑眼球指的是( ) 白眼球指的是( ) 3.眼球的结构中具有感光作用的是( ), 含有丰富的血管,对眼球起营养作用的是( ) A.巩膜 B.视网膜 C.角膜 D.虹膜 E.晶状体 F.脉络膜 4.晴天的中午,你看完电影,走出电影院时, 瞳孔会 ,使进入眼球的光线 ,,A,C,D,B,F,变小,变少,,巩固与练习,,,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你从中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请您欣赏,什么是动物的行为 动物行为的类型 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 动物行为的形成原因 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意义,判断: 公鸡打鸣 乌贼释放墨汁 一窝兔有白色和灰色 虎潜伏草丛中 变色龙变色 虾煮熟了变红色,,生活在各种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它们都能对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这些反应的表现形式就是动物的行为。
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发展十分有利√,√,×,√,√,×,仔细观察下列图片,阅读信息库中的有关内容(p71),想一想,这些行为属于哪种类型?有什么特点?,觅食行为,,动物通过独特方式获取生存所需食物的行为,争斗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为了争夺食物、配偶等发生争斗,又叫攻击行为,判断:,防御行为,,动物对付外来侵略,保护自身或群体中其他个体的行为,繁殖行为,,动物的占巢、求偶、孵卵、哺育等一系列与繁殖有关的行为,社群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除生殖以外的各种联系行为,群体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存和发展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提出问题: 蚂蚁觅食与事物的气味和颜色有关吗?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小故事 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拉屎、拉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它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是,这家的主人对它是疼爱有加,每顿饭都有好吃的,还直夸它聪明呢想一想: 1、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么? 2、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到指定的地点去拉屎、拉尿么? 3、小狗一生下来就会简单的加减法么? 4、从行为的形成原因,动物的行为可以分成哪两类?,先天性行为,又叫本能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后天性行为,又叫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作用下,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刚出生的小袋鼠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它可以靠本能爬向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从育儿袋中吃奶袋鼠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蚯蚓走迷宫实验,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之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蚯蚓的这种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