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pdf

12页
  • 卖家[上传人]:w****i
  • 文档编号:106813994
  • 上传时间:2019-10-1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23M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08年 11月清史研究Nov ?2008 ?第 4期Studies in Q ingH istory?? ? ? ? ? ? ? ? ? ? ? ? ? ? ? No ?4? 热点关注 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 课题成果: 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 钟里满 (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 ) 耿左车 ? 李军? 邢宏伟 (清西陵文物管理处 ) 王珂? 张永保? 邹淑芸? 夏普 ? 李义国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 工程研究设计所 ) 张新威? 张大明 ? 宋朝锦 ? 潘冠民(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 ) ?? 2003年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到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采访, 得知 1980年曾对清光绪帝 及清隆裕皇后所葬崇陵棺椁(于 20世纪 30年代 末期被盗 ) 进行清理并重新封闭,而光绪帝、隆 裕皇后的头发被移至棺椁外, 在清西陵管理处库 房保存至今, 经与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 心专家初步研讨之后,征得河北省文物局和保定 市文物管理部门及清西陵文物管理处的同意,将 多根 (两小缕 ) 清光绪帝头发送至中国原子能科 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究设计所 29室进行测试。

      由此,中央电视台清史纪录片摄制组、清西陵文 物管理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反应堆工程研 究设计所 29室和北京市公安局法医检验鉴定中心 的有关专家逐步形成了目标清晰的 ? 清光绪帝死因 专题研究课题组该课题在研究过程中, 纳入 !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 (清光绪帝死因研究 ) ∀ 初步检验 头发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人体代谢并能 ? 记录 特定时期人体积蓄的某些元素信 息因此,依据头发不同截段的微量元素含量, 可推测不同时期人体微量元素的摄取水平, 进而 探求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变化情况、研究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一般成年人发每天约生长 0?35- 0?5毫米,一个月生长约 1厘米, 也就是说,1厘米头发可反映出人体内约一个月的新陈 代谢史 (一 ) 微量元素检测 2003年, 首先采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微型反应堆仪器中子活化法 (核分析方法 ) # 测定 了提取于光绪帝的两小缕头发, 其方法是:将光绪帝的头发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 I AEA) 推荐 的方法清洗 ∃ , 自然晾干,剪切成 1厘米长的截段, 第一缕头发长度为 26厘米,剪切成 26小段; 1 第二缕头发长度约为 65厘米, 剪切成 59小段,其中第 1 、 59段长度分别为 4?5和 3?5厘米。

      逐 一编号、称重和封装, 入堆辐照后逐段检测光绪帝头发中的元素含量 检测结果显示, 光绪帝的两缕头发中含有高浓度的元素砷( As) 且各截段含量差异很大 (见图 1 、图 2 ,检测数据见附表 1 、附表 2)由图可见, 光绪帝两缕头发中砷的分布均出现了近 似正态分布的高峰第 1缕头发的砷高峰值出现在第 10段( 2404微克 /克 ) 和第 19段 ( 262微 克 /克 ), 第 2缕头发的砷高峰值出现在第 26段( 362?7微克 /克 ) 和第 45段( 202?1微克 /克 ) 砷在自然界分布很广 % , 多以硫化物和氧化物形式存在,主要有雄黄(二硫化二砷 )、雌黄 (三硫化二砷 )、砒霜 (三氧化二砷 ) 等,其中砒霜 (三氧化二砷 ) 是剧毒的砷化合物尽管许 多研究表明砷可能是人体的必须微量元素(正常人每天的摄入量约为 20?g以下 ),但过量的砷 会使人中毒甚至死亡正常人的全血砷含量为 0?03隆裕皇后与光绪帝不仅为同时代人, 且生活环境相同; 做对比实验的当 2 代人的头发, 分别采自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 5名职工,均为男性 以上三组对比分析结果见表 1 表 1中还引用了人发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国家一级标准物 质,GB W 09101) 的数据,该标准物质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采集上 海市十八岁健康青年的头发研制而成。

      表 1? 光绪帝发砷与清代人和当代健康人发砷本底值的对比 头发来源As , ?g /g备? ? ? 注 当代人0?14n= 5 , 健康, 平均身高 170c m 当代人0?59国家一级标准物质 GBW09101 隆裕皇后9?20*与光绪帝生活环境相同的同时代人 清末草料官18?2北京南苑出土的干尸 光绪帝2404光绪帝两缕头发中砷含量的最高值 ?? 由表 1可以看出, 光绪帝两缕头发中砷含量的最高值( 2404?g/g) 不仅远远高于当代人的 发砷本底值, 而且也远远高于其同时代人的发砷本底值, 是清末草料官发砷含量的 132倍, 是隆 裕皇后发砷含量的 261倍 2?光绪帝的发砷与周围环境的砷含量对比实验 前后两次采集光绪帝棺椁内、墓内和清西陵陵区的环境样品, 第一次采集的样品用中子活化 分析法, 第二次采集的样品用原子荧光光度分析法, 检测结果列于表 2 由表 2可见,光绪帝棺椁内、墓内和清西陵陵区环境样品的砷含量远远低于光绪帝头发的砷 高峰值, 这表明, 光绪帝头发上高浓度砷物质并非来自环境的沾染 表 2? 光绪帝的发砷与周围环境的砷含量对比 采样区域样品名称 砷( ?g /g) 第一次采样第二次采样 棺椁内 帷幔碎屑16?4~ 29?0 ( 3)**0?390~ 28?0 ( 2) 帷幔碎屑、香料等残渣5?71~ 7 ?06 ( 2)0?429~ 6?59 ( 8) 粉末11?2 ( 1)另取同一人的头发, 清洗后分段检测砷的本底含量。

      图 5为这两缕头发的砷分布图 (数据见附表 5) 图 5? 头发本底及点滴浸泡后的砷分布图 图 5表明: 外界的砷化合物不经过自身机体代谢,也可以吸附、渗透到头发内,而且可以形 成近似正态分布的高峰由此推测,光绪帝发砷分布高峰不是新陈代谢的结果, 而含有高浓度砷 的物质沾染可以形成 (四 ) 初检分析 研究证实,光绪帝头发中的最高砷含量 2404?g /g,是同年代生活环境相似的成年人隆裕皇 后头发砷含量 ( 9?20?g /g) 的 261倍, 是同年代成年人清代草料官头发砷含量( 18?2?g /g) 的 132倍, 表明光绪帝头发中的最高砷含量确实属于异常现象 光绪帝头发中的最高砷含量 2404?g /g是其棺椁内物品最高砷含量 (帷幔碎屑 29?0?g/g) 的 83倍, 是墓内外环境样品最高砷含量(棺椁盖上土 24?8?g /g) 的 97倍,表明光绪帝头发中的 高含量砷元素非棺椁内物品及墓内外环境所造成 光绪帝头发中的最高砷含量 2404?g /g是当代慢性砷中毒患者头发最高砷含量( 36?43?g /g) 的 66倍, 而且砷含量分布曲线与后者也截然不同, 表明光绪帝头发中高含量的砷元素非慢性砷 中毒形成。

      从光绪帝头发的异常高砷含量截段位置看, 其既不在发根处、也不在发梢处,依据头发生长 规律和砷中毒机理,光绪帝头发上的高含量砷不应是正常摄入代谢形成 综上所述,造成光绪帝头发上高含量砷元素异常现象的成因只能来自其自身尸体的沾染 5 全面查证 2006年后,课题组听取并研究了刑事技术、法医学等多领域专家意见,决定按照案件侦查 思路和专业技术规范,争取开棺检验,扩大取样 分析范围,以进一步确证光绪帝砷化合物的来 源 由于光绪帝的棺椁于 1980年清理后严密封 存, 不能再次开棺,为达到扩大取样分析范围, 再次提取光绪帝头发残渣物及散落的头发, 并首 次提取光绪帝遗骨及衣物样品 ( 1980年崇陵光绪 帝棺椁清理后保存在清西陵的文物库房 ),进行 砷的分布研究 在不可重新开棺的条件下,依照物质吸附 和信息转换还原原理,对光绪帝的遗骨及靠近 其尸体特殊部位的衣物进行取样检验采样部位、采样方式均按照规范的法医开棺检验方 式、方法和要求进行 (一 ) 再次检测光绪帝头发上的残渣物 光绪帝的头发上局部有结痂物状的残渣,用镊子刮取残渣物,然后再取刮掉残渣物的 头发,分别分析砷的含量取样完毕后,把从整体头发上掉落的碎发和残渣物也分别取样。

      如右图所示 表 3? 清光绪帝头发及粘结的残渣物的砷含量 样品名称A s ,?g/g 从头发上刮取的残渣物913 刮掉残渣物的头发(未清洗 )363 掉落的碎发(未清洗 )304 掉落的残渣物3060 由表 3可以发现,残渣物的砷含量明显高于头发,说明这些残渣物是光绪帝头发高含量砷的 来源,由此进一步证实了光绪帝的发砷分布高峰值由含高浓度砷的物质沾染形成前期研究已表 明, 如此高含量的砷, 既非光绪帝自身自然代谢生成,也非环境的沾染,由此进一步断定: 这些 残渣物的唯一来源只能是光绪帝中毒死亡后的尸体 (二 ) 光绪帝遗骨表面附着物检测 1980年对光绪帝棺椁进行清理后, 部分遗骨保存于清西陵文物库房内, 共有肩胛骨、环椎 骨、脊椎骨、肋骨等 7块遗骨砷中毒死者尸体腐败后,器官组织中的砷可能会沾染到骨骼上 通过刮取光绪帝 7块遗骨表面的附着物进行砷含量检测, 以证实光绪帝尸体内是否存在高含量的 砷化合物该项检测是判断光绪帝是否死于砷中毒的重要依据,结果列于表 4 6 表 4? 清光绪帝遗骨中的砷含量 样品名称A s ,?g/g 遗骨瓶内碎屑690 环椎骨上刮下的碎屑12?3 肩胛骨 1刮下的碎屑15?6 肩胛骨 2刮下的碎屑242 肋骨上刮下的碎屑24?3 脊椎骨 1刮下的碎屑1269 脊椎骨 2刮下的碎屑9?13 小块碎骨刮下的碎屑58?2 环椎骨粘连的绿色布丝33?7 环椎骨粘连的黄色布丝41?4 ??由表 4可见,装存光绪帝遗骨的瓶内碎屑、一块肩胛骨和一块脊椎骨分别检测到了高含量 的砷,表明光绪帝某些遗骨表面沾染了大量的砷,说明这些砷来源于腐败的尸体。

      (三 ) 光绪帝葬衣上砷的分布 为验证上述论断, 依照物质吸附和信息转换还原原理,对靠近光绪帝尸体特殊部位的衣物取 样检测 光绪帝的衣物有五件,其中四件上衣(或外衣 ), 一条裤子,1980年从棺椁内清理出后保存 于清西陵文物库房内依据上衣的完好程度,分别编为第一件至第四件,裤子编为第五件 殡葬衣物腐蚀程度及穿着层次对间接验证光绪帝是否为砷化合物中毒及中毒状况至关重要 在取样过程中观察到, 第一件龙袍(图 6) 最为完整, 第二件 (图 7)、第三件(图 8) 较为完 整, 而第四件 (图 9) 和第五件 (图 10 、图 11) 为残片尸体腐败对穿着衣物侵蚀的一般规律 是衣物的侵蚀程度由内向外逐步减轻, 也就是说, 越靠近尸体的衣物腐烂越严重,反之则越轻, 由此推定图 6从穿着层次看,第四件衣物 (内层衣物 ) 的含砷量大大高于第一件至第三 件; 从尸体的特殊部位看, 衣物掉落下来的残渣(胃肠内容物 ) 的砷含量极高,大量的砷化合 物曾存留于光绪帝尸体的胃腹部, 并在随尸体腐败过程中会进行再分布,有多个去向,并由里向 外侵蚀衣物, 由此造成了衣物被以胃内容为主的高含砷物质侵蚀沾染; 裤子后内层被以肠内容为 主的高含砷物质侵蚀沾染; 其骨骼被尸体胃肠内容高含砷物质直接沾染,而其衣物的领肩部位和 头发上的高量砷则源自其腐败尸体的溢流沾染。

      毒物判定 前期对所有样品的检验结果仅为砷元素的含量, 而其化合物的种类及有关毒性的确切信息并 未明确因为不同种态的砷化合物具有不同的毒性如: 无机砷的毒性大于有机砷; 三价砷的毒 性大于五价砷砒霜 (三氧化二砷 ) 就是剧毒的三价砷化合物另外,人体摄入的砷化合物的 总量对其是否中毒及中毒死亡具有决定意义为此, 一是对光绪帝衣物中残渣样品高含量砷的砷 种态 (即砷价态或形态 ) 进行分析,采用了液相色谱 /原子吸收光谱联用分析法研究不同种态砷 的比例关系, 以判定可能导致光绪帝中毒死亡的砷化合物种类;二是对光绪帝尸体中的砷化合物 总量进行测算,进而和人体砷中毒致死量进行比较, 以推定其摄入的砷化合物是否能对其人体造 成致命的伤害 (一 ) 对光绪帝衣物中残渣样品种态的分析 在光绪帝衣物残渣中取样进行不同种态砷的比例关系分析 (见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