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笔记.docx
15页第一章进展与训练心理学概述一进展与训练学的定义、进展历史以及讨论对象进展与训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学科之一;他讨论个体心理发生于进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进展的人类学习与训练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主要回答人类个体是如何从生物的人转变为社会的人的这个问题;它即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即是社会学科又是自然学科进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个体心理发生进展的特点和规律;广义上说包括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原始人类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学;狭义上的指个体心理学;训练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应用学科之一,它主要是探讨学校训练情境下的学与教的心理特点和规律;我国第一本《训练心理学》是廖世承编写的; 进展心理学的进展历史:早期的进展心理学是受达尔文的影响侧重于 儿童青少年的心理讨论,到 20 世纪 70 岁月进展心理学家提出了要以 |精人. 的整个一生为讨论对象的,即显现了所谓的“生命全程心理学”儿|品.|编.|可童. 心理学以 1882 年德国生理学家和试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的 《儿童|辑.|学心. 理》为标志,他被誉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1930 年美国心理学家|习.|料.|资何. 林沃斯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进展心理学命名的著作《进展心理学 * 龄的不同同学在同一时间所表现出来的年龄差异,而不是对同一组同学年龄增长而产生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包括年龄差异也受到各年龄组因成长的社会历史不同造成的差异;纵断讨论设计的特点:它可以比较系统具体地明白同学心理进展的连续过程的量变质变的规律、揭示同学心理变化过程中与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关系、对于一些短期内不能很好的看出同学进展的结果的问题只能通过该方式,而它也有其不足之处,讨论时间长、反复对被试者进行测试和追踪可能会影响被试者也会影响数据;请比较两个随机组后测设计和两个随机组前后测设计的特点: 1 两个随机组后测设计是第一将同学样本随机分为两组,然后随机指定其中一组为试验组并进行试验处理,另一组定为掌握组不进行试验处理,控制其他可能干扰的因素,经过一段时间 后对两组同学进行测量,比较他们的学习成果;特点有:又是掌握组和试验组是随机安排的,所以在统计学的观念上可视为等组,其后测结果的差异,可以归因于有无试验处理;最终测量结果假如试验组的学习成果显著高于掌握组,侧可以得出结论认为新的训练方法有利于提高同学的学习; 2 两个随机组前后测设计是将同学分为两个组,在试验前对同学进行测量,然后对试验组进行处理,对掌握组同学不进行处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对两概 | * | *教 | 有 * | |欢.论》;育心理学的进展历史: 1 初创时期( 20 世纪 20 岁月以前)它的产生两个观点, 其一为 1903 年美国训练学家桑代克出版的 《训练心理学》组同学进行测量, 这种设计存在的问题是前侧内容可能影响后测结果;三进展与训练心理学讨论的方法:1 观看法: 是指有目的、 有方案地观看同学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某种心理|迎为. 标志,其二为 1877 年俄罗斯训练学家和心理学家卡列杰夫出版的 《教|下.|载. 育心理学》为标志; 2 进展时期( 20 世纪 20 岁月到 50 岁月)该时期 训练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试方面的讨论成果,大大丰富 了自己的内容; 3 成熟时期 (20 世纪 60 岁月到 70 岁月末) 4 融合时期 (20 世纪 80 岁月以来)训练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训练心理理论派别的分歧越来越小; 活动的客观行为表现,然后依据观看的结果来推断同学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种类包括长期观看与定期观看、全面观看与重点观看; 实施要求:必需要依据步骤进行(先实行自由地观看、在假设指导下进行有系统地有组织地观看、掌握某些量变进行观看)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观看者应受到特地的训练②每次只应观看一种特殊行为,而不应同时观看多个行为③对所要观看的行为现有肯定的明白④观看目的明确二进展与训练心理学的讨论任务原就进展与训练心理学的讨论任务或它所要探究的心理进展规律有哪些: 1探究心理进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进展心理学可为训练实践、医疗、文艺以及社会工作供应理论依据; 2 探究同学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其素养; 3 探究训练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训练教学质量;进展与训练心理学讨论的主要原就: 1 客观性原就 2 进展性原就; 3 训练性原就; 4 伦理性原就; 5 理论联系实际原就;如何贯彻客观性原就:讨论人员必需实事求是的反应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以达到对其真理性的熟识;要贯彻这一原就: (1)坚持实事求是地揭示进展与训练心理学的规律为讨论目的; ( 2)要确立客观的指标;为什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就? 1 检验理论的适当性和可应用性水 平;2 克服试验室讨论过程中的精确性、 严密性与自燃性、 应用性之间的冲突; 3 让进展与训练心理学直接为社会进展服务;进展心理学横断讨论设计与纵断讨论设计的特点:横断讨论设计就是在同一个评判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同学进行讨论,比较各个年龄同学在所观看或试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进展变化的依据;纵断讨论设计是对同一组同学在不同的时间内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判,比较两次或者两次以上的观测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这些年内进展变化的依据;他们各自有其特点:横断讨论设计具有讨论时间短、获得成果快、节约人力财力、以及在同一时间对被试心理进行测量削减社会文化变化带来的影响,但它是对不同年⑤使观看者处于不受干扰的自然状态⑥观看记录精确客观,最好量化处理分析⑦最好几个人同时进行观看并比较观看结果⑧借助现代仪器如录音员录像机⑨观看前做出观看记录表格⑩留意观看同一被试者不同背景下的行为表现;2 试验法依据讨论目的, 转变或掌握某些条件, 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种类包括自然试验法、训练心理试验法、试验室试验法、探干脆试验和验证性试验、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试验; 实施要求 :①理论支持②制定试验方案和试验设计,包括说明试验目的、被试挑选、变量操作、变量的测试方式以及试验步骤③试验器材的预备调试,是否牢靠性能正常④训练被试者,熟识被试环境⑤整理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结果做出说明和评判;3 调查法: 依据某一特定要求, 向被试或有关人员明白其某种心理活动的发生及其有关条件;包括直接调查法、间接调查法 实施要求 :①使被调查者对调查者产生信任感②调查环境和谐无压力③确定调查的主要问题④依据被调查者的回答,不清晰的地方准时追问⑤仔细记录回答内容和被调查者的行为表现4 问卷法: 用统一的、 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同学心理活动的数据资料的方法;包括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个别问卷团体问卷和邮寄问 卷; 实施要求 :①题目不宜过多②题目表达简明易懂得无歧义③设计内容是同学所熟识的④低年级主要实行封闭式,高年级可封闭式开放式相结合⑤回答问卷方式简便⑥问卷结果统计前先判定是否有效;1 / 15第 1 页,共 15 页5 测验法: 通过标准化测验来讨论同学心理或行为差异的方法; 包括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成就测验、性向测验、才能测验、人格测验;成就测验也称形成性测验,推测个体在某项特定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成就水平的测验;性向测验也成为才能倾向性测验,推测个体在某项特定活动中期望达到的成就水平; 实施要求: ①测验之前,讨论人员要熟识测验手册②讨论人员应精确无误的背诵测验指导语③测验环境符合标准化要求④整个测验的实施严格依据测验程序进行⑤掌握好测验的纪律⑥测验结果评分严格依据标准进行⑦测验结果说明参照常模进行;生态学运动:指在进展与训练心理学讨论领域中显现的一种强调在活生生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中讨论被试的心理特点的普遍倾向; 其次章心理进展的理论 一、华生: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提出了环境打算论, 认为训练对人的心理进展起到打算作用,即训练万能论;他认为婴儿 |精有. 三种天生的心情反应即怕、怒和爱;他认为人格是一个人行为系统|品.|编.|可的. 总和即动作总和;首创了系统脱敏法;|辑.|学儿. 童心情进展试验:华生以阿尔伯特为被试者,通过条件反射法讨论|习.|料.|资惧. 怕心情的进展,白鼠试验;后为了排除惧怕心情华生制造了系统脱 * 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即危机心理进展八个阶段: 1 信任与不信任;( 0-1 岁)2 自主与羞怯、怀疑阶段( 1-3 岁) 3 主动与内疚阶段( 3-6 岁) 4 勤奋与自卑感阶段( 6-12岁) 5 同一性与角色纷乱( 12-20 岁) 6 亲热与孤独阶段( 20-40 岁) 7繁衍与停滞阶段( 40-60 岁) 8 自我整合与失望阶段( 60 岁以后)三、皮亚杰的心理进展理论皮亚杰影响心理进展的因素: 1 成熟即精神系统的成熟 2 练习和习得体会 3 社会体会包括社会生活、文化训练、语言; 4 平稳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 是心理进展的重要打算因素; 心理进展的本质是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适应的方式包括: 1 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2 顺应:内部图示转变以适应环境现实;顺应是图式的质变; 3平稳:指同化作用听从于个体性质,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临时的而不是确定的;皮亚杰心理进展 “阶段” 含义:1 心理进展过程时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在组织的过程, 过程的进行时连续的 2 每个阶段都具有特殊的、相对稳固的心理结构 3 各阶段的显现,从低向高有肯定的次序且不能 转变次序;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必要预备条件,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敏 | * | *儿 | 教 * | |欢.法,是目前仍在使用的行为矫正的重要方法;童训练观点: 1 反对统一标准,提倡区分对待; 2 反对体罚儿童; 3育的目的是培育儿童的各种习惯即内脏或心情习惯、喉头或发生习段的飞跃; 4 在心理进展过程中两个阶段不能截然分开, 而有肯定的交叉;皮亚杰心理结构的特性: 整体性即心理结构给个部分有机的俩系在一|迎惯. 、身体技能习惯; 4 对幼儿养护的要求提出要用正确方式方法来培育|下.|载. 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成为一个欢乐、自由、独立、有毅力、 恳切、有制造力、没有怯懦和自卑心理的人 5 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 正确的性训练; 二、弗洛伊德 /埃里克森:精神分析心理学派 弗洛伊德 心理进展动力: 个体进展的动力特殊是人的进展动力来源于, 起由一个内在规律打算, 转换性即心理结构不是静止的而是有一些内在规律掌握着结构的运动和进展, 自调性心理结构依据自身的规律进行自我调剂而不借助与外在的因素进行;皮亚杰心理进展的具体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0-2 岁)感觉和知觉的分化,前运算阶段 (2-7 岁)特点: 自我为中心、 直观形象性、 不行逆性、知觉集中性,具体运算阶段( 7-12 岁)形成初步的运算结构显现了逻原我、自我、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和谐的结果;原我类似于无意识的含义,它是最原始的、本能的而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又是强有力的部分,包括人类的性的内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