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浙江省宁波市2015-2016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选考).pdf

1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47475680
  • 上传时间:2018-07-02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73.24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5-2016 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选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Zn 65 Mn 55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 注意:(1)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2)选择题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写在答卷纸上;(3)考试时间90 分钟;(4)本场考试不得使用计算器第 I 卷选择题(共5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25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用加酶洗衣粉洗衣服时,温度越高效果越好B . “神州七号”的防护层中含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属于不饱和烃C .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D . 乙二醇可用来生产聚酯纤维和作汽车发动机的抗冻剂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别NaNO2和 NaCl 的是A.测定这两种溶液的pH值 B.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 淀粉溶液C.观察二者的颜色 D.用 AgNO3和 HNO3两种试剂来区别3.下列各组中的反应, 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乙醇与浓硫酸共热至170 ℃;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乙醇与浓硫酸加热到140 ℃;由丙烯加溴制1,2- 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4.用布氏漏斗和吸滤瓶接抽水泵过滤沉淀后,正确的操作是A .先关水龙头,拔下抽滤瓶上的橡皮管,再取下布氏漏斗B.先取下布氏漏斗,再关上水龙头C.先将沉淀和滤纸一起取出,再关上水龙头D.先拔下抽滤瓶上的橡皮管,关上水龙头,再取下布氏漏斗5.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则用 Na、NaOH 、 NaHCO3与等物质的量的该有机物恰好反应时,消耗 Na 、NaOH 、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3∶2 B.3∶2∶1 C.1∶1∶1 D.3∶2∶2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 A.海带中碘的提取实验中,将海带灰溶于水,过滤后在滤液中加入CCl4即可萃取B .减压过滤可以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C.可通过观察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快慢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D.在“镀锌铁皮厚度测量”实验中,当锌在酸中完全溶解后,产生氢气的速率会显著减慢,可借此判断镀锌铁皮中锌镀层是否完全反应7.下列关于实验原理或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从溴水中提取单质溴时,不能用无水乙醇代替CCl4B.可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检验牙膏中存在的甘油C.用纸层析法分离Cu2+和 Fe3+,滤纸上端呈棕黄色,说明Fe3+在固定相中分配的更多D.纸层析实验中,不能将滤纸上的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中8.分子式为CnH2n 1X(n 1) 的卤代烃不能发生消去反应,n 的最小值是A.2 B.3 C.4 D.5 9.观察下列模型, 其中只有C、H、O三种原子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序号1 2 3 4 模型示意图A.模型 1 对应的物质含有双键B.模型 2 对应的物质具有漂白性C.模型 1 对应的物质可与模型3 对应的物质发生酯化反应D.模型 3、模型 4 对应的物质均具有酸性, 且酸性 4 强于 3 10.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11.物质的提纯是化学实验中的一项重要操作,也是化工生产及物质制备中的主要环节。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选用饱和Na2CO3溶液洗涤,然后将两层液体分开B.在提纯鸡蛋中的蛋白质时,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NH4)2SO4溶液,然后将所得沉淀滤出,即得较纯的蛋白质C.油脂的提纯中,可将油脂加入浓NaOH 溶液中加热,然后过滤,滤出的溶液即为较纯的油脂3 D.甘蔗是制备蔗糖的主要原料,榨出的甘蔗汁因含色素而呈棕黄色,在制取蔗糖前应先加入适量的活性炭,搅拌、过滤,蒸发结晶,即得较纯的蔗糖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 mol 葡萄糖能水解生成2 mol CH3CH2OH和 2 mol CO2B.医药中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使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变性C.醋酸和硬脂酸互为同系物,C2H6和 C9H20也一定互为同系物D.丙氨酸和苯丙氨酸脱水缩合, 最多可生成4 种二肽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系统命名法为2,5﹣二甲基﹣ 4﹣乙基己烷B.羟基(- OH )和氢氧根(OH-)所含电子数相等C.总质量一定时,乙酸和葡萄糖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D.油脂、淀粉、蛋白质等高分子化合物都属于混合物,一定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14.下列几组判断均正确的是①和互为同位素②和为同一物质③和互为同分异构体④O2和 O3互为同素异形体⑤和互为同系物⑥和为芳香族化合物A. ①③④⑥B. ①②④⑤C. ①②⑤⑥D. ②③④⑤15.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镀锌层破损后即对镀锌铁( 白铁 ) 制品失去保护作用B.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NaCl ,称量时砝码放在右盘,氯化钠放在左盘C.在制备硝酸钾晶体实验中先常温减压过滤,后高温常压过滤D.食醋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开始时,溶液的pH通常变化缓慢,当接近完全反应时(即滴定终点) ,pH出现突变,称为滴定突跃。

      16.下列相关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选项相关实验预期目的A 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大理石块、大理石粉分别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探究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 把装有颜色相同的NO2和 N2O4混合气体的两支试管 ( 密封 )分别浸入冷水和热水中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C 在蔗糖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再加入探究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4 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性D 两支试管中装有等体积、等浓度的H2O2溶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FeCl3溶液探究FeCl3溶液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17.2015 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荣获诺贝尔奖青蒿素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醚B.在热的 NaOH 溶液中可发生水解反应C.一定条件下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D.化学式为C15H21O518.为比较 Fe3+和 Cu2+对 H 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 2 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 1 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B.若图 1 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 Cu2+对 H 2O2分解催化效果好C.用图 2 装置测定反应速率,可测定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应时间D.为检查图2 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19.下列有关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在“阿司匹林的合成”实验中,把从盐酸中析出的晶体进行抽滤,用乙醇洗涤晶体1~2次,然后抽滤,将晶体转移到表面皿上,干燥后称其质量,计算产率B.制备摩尔盐时,最后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溶液,加热至液体表面出现晶膜为止,不能溶液全部蒸干C.晶体颗粒的大小与结晶条件有关,溶质的溶解度越小,或溶液的浓度越高,或溶剂的蒸发速度越快,析出的晶粒就越细大D.在“食醋总酸含量测定”实验中,将食醋稀释10 倍后再滴定是为了减少食醋的浪费。

      20.下列仪器的使用或操作或实验不.正确..的是 A.利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操作时,先通大气,再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图 2 图 1 5 出,待下层液体完全流出后,关闭旋塞,上层液体再从上面倒出B.用玻璃棒蘸取新制氯水,滴在pH 试纸上,然后与比色卡对照,可测定新制氯水的pH 值C.中和滴定实验中,如用于盛放待测溶液的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不影响测定结果D.检验火柴头中的氯元素,可把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少量水中,片刻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贝采里乌斯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界限B.苯丙氨酸可以与NaOH 溶液或 HCl 溶液反应形成内盐,内盐的形成是由氢键所致C.石油催化裂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汽油等轻质油的产量与质量;石油裂解的主要目的是得到更多的乙烯、丙烯等气态短链烃D.李比希法、钠融法、铜丝燃烧法、元素分析仪均可帮助人们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空间结构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的系统命名为:3- 乙基 -5- 甲基庚烷B.等质量的某烷烃a 和某烯烃b,两者完全烧烧后产生的CO2的量有可能a> b C.HOOHOH该有机物属于单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消去、加成、氧化、还原等反应D. 1mol 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与足量NaOH 溶液完全反应,最多可消耗NaOH 10mol 23.为了研究温度对苯催化加氢的影响,以检验新型镍催化剂的性能。

      采用相同的微型反应装置,压强为0.78Mpa,氢气、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1 定时取样分离出氢气后,分析成分得如下表结果:温度/ ℃85 95 100 110~240 280 300 340 质 量 分数( % )苯96.05 91.55 80.85 0 23.35 36.90 72.37 环己烷3.95 8.45 19.15 100 76.65 63.10 27.6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温度超过280℃,苯的转化率迅速下降,可能是因为该反应为吸热的可逆反应B.在 110~240℃苯的转化率为100% 说明该镍催化剂活性较高,能够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催化而且不发生副反应HC.增大压强与提高氢气、苯的物质的量比都有利于提高苯的转化率D.由表中数据来看,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苯的转化率先升高后降低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0H12O2的有机物 , ①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②能与 NaHCO3反应生成气体, 满足以上2 个条件的该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有15 种B.对苯二甲酸() 与乙二醇 (HOCH2CH2OH)能通过加聚反应制取聚酯纤维() C.分子式为C5H12O的醇 , 能在铜催化下被O2氧化为醛的同分异构体有5 种D.分子中的所有原子有可能共平面25.1L 某溶液中存在下列离子:Ba2+、Fe2+、Al3+、 Fe3+、Mg2+、HCO3-、CO 32-、Cl-、NO3-、SO 42-中的五种,浓度均为0.1mol/L ,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生成。

      经分析知:反应后的溶液中的阴离子的种类..没有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HCO3-或 CO32-B.原溶液中可能含有Ba2+、Al3+C.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和KSCN 溶液,溶液不显血红色D.若向原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并灼烧至恒重,得到固体的质量为12g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 分)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分)26. (7 分)1918 年,Lewis 提出反应速率的碰撞理论:反应物分子间的相互碰撞是反应进行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应,只有少数碰撞才能发生化学反应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之为有效碰撞7 (1) 图 I 是 HI 分解反应中HI 分子之间的几种碰撞示意图,其中属于有效碰撞的是▲(选填“ A”、“ B”或“ C”) ;(2)20世纪 30 年代, Eyring和 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的过渡态图Ⅱ是NO2和 CO反应生成CO2和 NO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 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3) 过渡态理论认为,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的原因是改变了反应的途径,对大。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