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本溪城乡旅游产业带开发概念性规划.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467336935
  • 上传时间:2023-04-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86.96K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项目策划之二:本溪市城乡旅游产业带开发概念性规划精品项目策划之二本溪市城乡旅游产业带开发概念性规划一、本溪市城乡旅游产业带开发的可行性(一)本溪市城乡旅游产业带开发与总体规划依据的基本原理1.大城市群旅游圈与旅游活动空间组织的空间结构原理以大城市为中心形成的城市群旅游圈,其范围涉及现代大都市所关联的城镇区域( Metropolitan District )据中外有关研究认为,当社会经济逐渐发展到后工业化阶段时,现代大城市强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凝聚力,以及完备的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体系,使其成为现代旅游供给中心,现代大城市旺盛的旅游消费需求又使其成为旅游需求中心在旅游供给与需求力量的双重推动下,在大城市和环市城镇地区形成旅游和游憩为主要功能的旅游地域圈层结构及其旅游活动组织格局,这种空间结构构成了城市群旅游区的基本空间形态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都市都形成了这种旅游地域圈层格局,称为日常城市体系( Daily urban system )据中国学者的研究认为,大城市群旅游区在中国首先形成于京津唐廊保、沪宁苏锡常、穗深珠等经济发达城市地带,随着这些城市旅游需求的增长,现在已经形成了旅游圈层结构的雏形,并且伴随着都市积极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旺盛的旅游需求,在地域空间上呈现迅速扩张趋势。

      而其它省区的中心城市才开始出现了大城市群旅游圈层结构的萌芽2.中国大城市群旅游区的基本空间结构根据国内现有研究成果认为,大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由分散的景区、景点和旅游服务设施向旅游活动空间组织的空间完整性和有序性过渡的过程: (1) 大城市群旅游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在地域空间上呈现波浪·21·精品项目策划之二:本溪市城乡旅游产业带开发概念性规划式扩张,逐步向外推进 (2) 在城市群旅游区的发展过程中,空间结构形态受旅游资源约束的程度不断下降,而表现为有序的地域 圈层结构,从大城市中心向外依次形成“中心商务游憩区、环大城市边缘游憩带和大城市群度假旅游带”3) 城市扩张、消费结构的提升与外地游客的增加对大城市旅游区的扩张和形态变化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样,城市群旅游区的扩张也对城市群形态变化起到推动作用一般随着城市扩张、环城边缘旅游与游憩带向商务游憩区演化,城市外围非旅游用地向旅游用地转化 (4) 随着都市旅游业在大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高,城市群旅游区成为现代大城市群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重要因素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城市旅游区作为现代大城市及城市群发展的一个重要空间特征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二)优越的地理区位,旺盛的旅游“人气”空间,为旅游产业带的建设奠定了基础1、优越的地理区位城乡旅游产业带东起小堡,西至同江峪,全长 30km,其间分布一镇(卧龙镇),五村(卧龙村、欢喜岭村、兴隆山村、同江峪村、谢家崴子村) 该产业带如一只哑铃东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水洞,西接秀甲北国的山水工业城——本溪2、旺盛的“人气”空间本溪城乡旅游产业带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交通通达性好,位于辽宁金三角(大连、沈阳、丹东)的节点位置,西距沈阳 63km,距桃仙机场约 50km,南距边境口岸城市——丹东 200 多 km,西南距大连约 400 多 km,其间均有高速公路连接(丹东——庄河段“十五”通车) ,至沈阳、大连的汽车行程约 1小时和 4 小时另外,辽宁省的其他 13 城市至该产业带均可当日往返3、沈阳与大连大都市区的度假、游憩带根据中国大城市群旅游区空间结构的研究,本溪市城乡旅游产业带构成了沈阳大城市群旅游圈层结构的第二圈层——环大城市边缘游憩带和大连大城市群旅游圈层结构的第三圈层——大城市群度假旅游带的旅游热点部分渗透率指标(指位于景区 1-1.5 小时车程范围内当地居民实际到访的年游客量)以·22·精品项目策划之二:本溪市城乡旅游产业带开发概念性规划2%-3%计算,仅沈阳至该产业带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水洞的出游人数约为每年 8—12 万人次。

      以沈阳为目的地的游客基本上均经由此带至水洞景区,该带已成为以沈阳为依托地游客集散中心的又一途中重要旅游吸引地域由于该产业带位于本桓公路的起始段,并且本桓公路是本溪通往辽东山地的唯一通道,辽东山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人文资源荟萃,并有众多景点,故该产业带不仅有大量的以辽东山地为目的地的旅游流, 而且还有大量的过境旅客 总之,该产业带 “人气”高旺,加强该产业带的建设,对于改善本溪市的城市环境,美化本溪市的旅游形象,提升本溪市的知名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城乡旅游产业带的开发与本溪城市东扩相互藕合据大城市群旅游圈层理论,该产业带属于本溪市环城游憩带的核心组成部分,本溪市是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市民对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十分向往,通过该产业带的建设,对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市民旺盛的休闲度假需求极具现实意义随着本溪城市的发展及其周围自然经济环境条件,本溪市空间扩展的主导方向也是指向小堡、卧龙镇方向因此,城乡旅游产业带的发展也为本溪市城市空间的东扩奠定基础四)具有多种功能的旅游资源和一定的开发基础1、旅游资源基础本溪市城乡旅游产业带为一连接城市新区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观光、娱乐、休闲廊道,两旁山地森林覆盖率高,自然环境优美,沿途既有宜于休闲观光的旅游资源,如碧水青山兴隆湖、具传奇色彩的窟窿山(相传,曾为薛礼征东时所建),又具极富参与性的农家乐旅游资源和高科技生态农业观光园以及探奇性很强的天坑群,另外还有以辽砚为主要产品的旅游商品生产基地等。

      2、产业开发基础城乡旅游产业带已具一定的开发基础已建有设施型花卉生产销售的百花山庄、住宿餐饮中心金龙山庄、 龙书院、馨天楼,以同江峪村为中心的农家乐,·23·精品项目策划之二:本溪市城乡旅游产业带开发概念性规划以辽砚为龙头产品的旅游商品生产销售基地紫霞堂,以近郊休闲游憩的三家子,以及以卧龙为中心的商贸城与二纺厂等二、城乡旅游产业带规划战略目标(一) 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及原则1、规划依据( 1)《本溪市城乡一体化旅游产业带规划说明》( 2)《本溪市城市总体规划》( 3)《卧龙镇小城镇建设规划》2、规划指导思想以规划依据文件为基础,结合本溪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对产业带的规划,实现城市与乡村在经济、 社会、生态环境的布局上整体性的协调发展及旅游业迅速发展,并进而带动全市旅游业的开发3、规划原则( 1) 可持续发展原则遵循寓保护于发展,以发展促保护,保护与发展并举的思路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适度开发, 严格遵循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法规, 杜绝破坏性的建设,做到先环境评价后资源开发,节约用地,保育环境,美化环境,传承文明,改善人居环境,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达到最优化、协调化和可持续化。

      2) 统一化原则强调沿线的完整性与统一性,并要求对整个沿线实施统一管理 3) 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创造舒适、轻松、独具特色的环境 4) 产业联动开发原则要使旅游业获得可持续发展, 必须发挥产业联动作用, 使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成龙配套,形成旅游综合生产力,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使游客·24·精品项目策划之二:本溪市城乡旅游产业带开发概念性规划乐意有更多的消费 5) 强调自然和文化的原则努力提高文化品位,精心设计小品等绿化,增加沿线文化情趣规划着重强调沿线的自然景观和自然特色,在不破坏自然空间植被和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规划二) 规划范围东起小堡、西至同江峪,全长 30 km 的水洞路沿线及路旁的山沟谷叉三)规划的期限与等级目标规划分为三期2001— 2005 年,为规划近期按国家《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的四级旅游区环境标准规划2006 —2015 年,为规划的中期按国家《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的三级旅游区环境标准规划2016— 2020 年,为规划远期旅游产业带的软、硬件整体质量条件达到国家三级旅游区水平三)规划的战略目标采取本溪市政府为主导的旅游开发战略,由市政府牵头,组成包括明山区、市旅游局、沿线各镇、村的旅游开发机构。

      负责落实总体发展规划的内容,实施景区整体开发、建设与管理的一切事务,从而实现城市与乡村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在布局整体性上的协调发展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1、规划的战略目标自然环境与人工景观和谐共生的生态带, 本溪市新兴的集产业观光、 休闲、娱乐、游览、旅游购物与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活动区, 环沈阳大城市边缘游憩带的热点环带之一,本溪市新型现代居住社区2、规划的市场与产品定位·25·精品项目策划之二:本溪市城乡旅游产业带开发概念性规划以本溪市和到本溪水洞及东部山区各旅游景点的途经游客为主体市场, 以沿途固定居民为辅助市场 建成附属于水洞风景名胜区旅游线路上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城乡旅游景观区3、规划的分阶段目标力争在规划的近期 2005 年,使该产业带具有 30%的规模和一定的市场吸引力首先,应搞好 30km绿色廊道的建设与沿路的环境整治、优化、美化及镇街亮化工程,并在沿线建成满足 1500-2000 床位左右的度假宾馆及其他相配套的旅游设施,初步建立各功能区的空间格局其次,在沿线村镇优化环境的基础上,搞好各功能区项目的配套建设 在此基础上, 到规划中期, 进一步完成较高档次的旅游项目建设,使各功能区具有 70%的规模,各功能区基本建成。

      重点要建成卧龙镇商贸综合旅游区、 兴隆山农家乐休闲度假区、 三家子游憩区、 天坑群探奇区与欢喜岭高科技生态种植园区 在规划的远期, 使其具有完整的休闲度假、 娱乐观光综合性功能, 成为标准的国家三级旅游区, 对本溪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三、城乡旅游产业带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据国家《旅游区(点)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标准》中的有关三级旅游区的环境标准,结合规划区内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旅游资源特点, 针对该产业带的目标市场、主要功能与产品定位, 对本溪市城乡旅游产业带的总体布局与功能区结构规划如下一)本溪市城乡旅游产业带总体布局由于该旅游产业带为一连接城市新区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的廊道, 旅游景观具有动态变化性,地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