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看”陶渊明.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37377257
  • 上传时间:2018-04-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看”陶渊明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人于乱世之中逃避世俗,独居南山赏菊道家思想在他心内早已根深蒂固,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心为形所役” ,表明自己出仕是迫于生存的无奈闲云野鹤的生活向往从未消失,并时时唤醒他身在仕途心在野的痛苦,他常常梦寐以求的幻想着过那理想中的生活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成了辞官归隐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我认为,即使是不为了那“五斗米” ,归隐也是他最终的选择,因为理想的幻灭比任何外在的遭遇更让人难以承受虽然他的思想在那个急功近利、征伐权谋趋于白热化的时代及以后百年间,都很少有人赞赏、喝彩但他仍一如既往,渴望自由,渴望解脱,上任彭泽县令八十一日后做出决定,最终淡出世俗的不屑与鄙视 “猛士固常在” ,他是一个真正的追逐自由的猛士当然,一个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封建社会文人,或多或少是会带有一些乐天知命、安于享乐、消极处世的思想,这是学者们所大加批判的对象对于陶渊明,这种思想更明显,我们很容易从他的诗中读出来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汉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积极入世,救民于水火的大力倡导相背离,这恐怕也是他前期“声名不显”的重要原因乱世需要人才,产生人才,重视人才,特别是魄力十足,指挥淡定,通晓阴谋权术的人才,于救国救民才有希望。

      晃晃如渊明者,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连自己生存的问题都难以解决,又怎么顾及别人呢,这与“不为”是有极大的区别的但文坛少不了他,宋欧阳修盛赞:“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尔” ,王安石评价:“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自诗人以来无此句者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人而已 ”苏东坡更是在《与苏辙书》中概叹:“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 ”东坡先生积极入世,颠沛一生,最后只好以一腔幽怨化诸笔端试想,一个在政治上一帆风顺、平步青云“得意忘形”的苏东坡能够取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的成就吗,最多也不过是“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样的伤叹这样的陶渊明也不可能留给后世人《桃花源记》 、 《桃花源诗》 、 《饮酒》 、 《归园田居》------等等经典智慧的文学财富我历来对总想弄个什么什么排行榜之类的感到诟病特别是像文学这种既抽象,又极具影响力的能洗涤人心灵的东西,它们之间的界限就显得更加模糊我们常常教育后代说,文化、文明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却总在不经意间踏入高低贵贱相争的“陷阱” 。

      一个读者就有一个哈姆雷特,每个人于内心处都有自己的排行榜人们因其个人立场、经历进而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作品的理解和认同自然只能从这些方面出发,这是任何人都逃避不了的规则如果一部作品,即使是学者专家们普遍认为的低水平之作,只要读者能有所启发,心灵能被洗涤,并被它所感悟,那么它应该就可算作一部成功的作品,因为它已经达到我们创作文学作品的目的;假如读者再进一步的认为,这是他读过的最有意义的或是最让他感动的作品(这也没什么不可能) ,那么,这部作品就肯定会荣登他的“一流书籍排行榜” ,当然,这都是只从个人情感的角度来看待的因此,无论陶渊明写过多少诗,无论他的诗多么的清新淡雅,无论唐宋文坛领袖们如何的推崇,也无论现代的学者,媒体怎样的宣传,在许多人的心中,陶渊明并不是真正学者们倡导的那样是汉魏晋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但我们应该承认,他的确是一个一流的诗人他的田园诗很优美,曹操的抒情诗慷慨而有激情,曹植的叙事诗显得意气风发,还有其他诗人的一些诗篇也很让人欣赏所以,无论是诗,异或文,其优劣存于读者的心间,而非专家们的评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