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经济学3w1.ppt
44页主要内容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三、资本主义工资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 商品流通公式:商品—货币—商品,即W—G—W资本流通公式:货币—商品—货币,即G—W—G 这两个公式的 区别是什么?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首先,两种流通的目的不同: 1、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 在商品流通公式中,货币是媒介,商品所有者出 卖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另外一种自己需要的商 品,是为了使用价值,是为买而卖 在资本流通公式中,商品则成为流通的媒介和跳 板货币所有者先买进商品的目的是为了把它再 卖出去,重新取得货币,是为卖而买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其次,两种流通的内容不同: 1、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 在商品流通公式中,两端虽然都是商品,价值上 相同,但却有着不同的使用价值 在资本流通公式中,两端都是货币,虽然在质上 是相同的,但价值的量却不同,收回的货币有了 一个增殖额所以资本流通的完整公式应该是: G——W——G′,G′=△G+G。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再次,两种流通的限度不同: 1、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 在商品流通公式中,商品流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 获得不同质的使用价值,是为了消费只要交换 到所需要的使用价值,流通就结束了,转而进入 消费过程 在资本流通公式中,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价值 增殖,必须不断的运动,因此其流通是无限的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1、商品流通公式和资本流通公式 资本总公式:G——W——G′,G′=△G+G=G+m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是:从表面上看,资本总 公式G——W——G′和价值规律是相矛盾的也就是说,按照价值规律,实行等价交换,怎 么会出现一个G的增加值呢?它又是在哪里产生 出来呢?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如果说在流通中产生,有三种情况:1、贵卖;2、贱买;3、既贱买又贵卖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 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在资本流通公式中,新增加的货币增加值不可能 从流通领域产生,但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 一样如果是等价物交换,不产 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物交 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
流通和 商品交换都不创造价值 ——马克思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资本总公式:G—W—G′包括两个过程三种物质形态:买的阶段:(G—W)卖的阶段:(W—G′)G、W、G′三种物质形态1、货币资本化的必要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所谓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存在于人 体中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通常用字母A表示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第一,劳动者必须具有人身自由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第二,劳动者必须一无所有 “劳动力所有者要把劳 动力当作商品出卖,他 就必须能够支配它,从 而必须是自己的劳动能 力、自己人身的自由的 所有者 ——马克思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首先,劳动力商品的价值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 这种商品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实际上就是生产和再生产劳 动力所要花费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即生产这些生 活资料所要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总和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具体的说,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三个方面: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二是维持劳动者家属子女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三是劳动者必须的教育训练费用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有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所谓历史因素,指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 期,由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样,生产力水平也高 低不同,因而维持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数 量、质量、品种、类型、价格等也都不一样,生 产各种生活资料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不尽相同 ,这些最终都会影响到劳动力价值的高低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有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 :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所谓道德因素,指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在各自 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道德标准不尽相同 ,也往往会引起每个劳动力对其他家庭成员所尽 义务的不同,因而引起维持劳动者家属子女所需 生活资料价值的变化,从而最终影响到劳动力的 价值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其次,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3、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使用价值的消费过程,就是劳动过程本身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其他商品的使 用价值的消费过程是其价值的消耗过程,而劳动 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消费过程,是创造商品、创 造价值的过程。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三、资本主义工资工资是什么?是劳动报酬吗?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工资不是劳动的报酬, 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 格,因为工人在市场上 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 动力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三、资本主义工资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劳动力是商品,其使用价值的消费过程,就是劳 动过程本身,而这个过程是创造新价值的过程劳动不是商品:A、如果劳动是商品,它应在出卖以前就已经存在;B、如果劳动是商品,其价值无法衡量; C、如果劳动是商品,就违背价值规律,否定剩余价值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三、资本主义工资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就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即劳动力价格 1、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1)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因为 工人在市场上出卖的不是劳动而是劳动力 (2)由于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采取了资本主义 工资的形式,表面上看似乎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这就掩盖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三、资本主义工资资本主义工资可分为两种形式: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2、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计时工资是按照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支付的工资 计件工资是按劳动者生产的产品数量支付的工资 。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三、资本主义工资以货币来表现的工资叫做名义工资3、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以货币所能实际购买到的生活资料的数量来计算 的工资叫做实际工资 在资本主义社会,名义工资呈不断上升趋势;实 际工资有时上升,有时下降,总体趋势是上升的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三、资本主义工资工资的国民差异是指工资水平的高低在不同的国 家是有很大差别讨论)4、工资的国民差异原因有三:(1)不同国家的劳动力价值不同;(2)各国的生产力水平、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各国工人阶 级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等因素;(3)商品的国际价值是按照世界范围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来确定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 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 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 价值增殖即剩余价值的生 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 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一般商品生产过程: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 过程,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过程,是抽象劳 动和具体劳动的统一,使用价值和价值形成的统一。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资本主义生产的特 点:一是劳动者被集中在一 定的企业中劳动,并受 资本所有者或其代理人 的指挥和监督;二是劳动过程的产物直 接归资本所有者占有和 支配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就是指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 值的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基础 这一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产资料转移旧价值的过程,这是由具 体劳动完成的 另一方面是活劳动创造新价值的过程,也就是抽 象劳动形成价值的过程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以生产机床为例 : 生产100 台机床钢材、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20万需要500个人,4小时/天,40元/天资本家投资:20万+500×40=22万工人新创造价 值10元/时资本家所得:20万+500×4×10=22万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以生产机床为例 : 生产200 台机床钢材、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40万需要500个人,8小时/天,40元/天资本家投资:40万+500×40=42万工人新创造价 值10元/时资本家所得:40万+500×8×10=44万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3、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工人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叫必要劳动时间, 在这个时间内耗费的劳动为必要劳动。
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剩余劳动时间,在这个劳 动时间内耗费的劳动叫剩余劳动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 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雇佣 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资本的本质资本的本质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即体现了资本 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 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一定的关 系下,他才成为奴隶纺纱机是纺 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 ,它才成为资本脱离了这种关系 ,它也就不是资本了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资本的本质与其他生产资料相比,资本有如下三个特征:第一,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第二,资本是一种运动;第三,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指用来购买厂房、机器设备、原料、辅助 材料等生产资料的资本(c)可变资本是指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v)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二、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的公式还可以表示为: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必要劳动。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叫做剩余价值率其公式为:例1某个货币所有者花费1000元资本,其中800元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200元作为工资,劳动者 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剩余价值300元那么剩 余价值率是多少呢?m′=300元÷200元=150%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 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把工作日延长,使之超出工人只生 产自己劳动力价值的等价物的那个 点,并由资本家占有这部分剩余劳 动,这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论》第一卷,第557页例2原来的工作日是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4小 时,剩余劳动时间也是4小时,剩余价值率=剩 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4÷4=100%在必 要劳动时间4小时不变的情况下,把工作日延 长为10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就变为6小时,剩 余价值率现在是多少? 剩余价值率:6÷4=150%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往往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 经常采用的方法首先,劳动者受生理条件的 制约,工作时间不可能无限 延长;其次,工作时间还要受到社 会的和道德的限制。
所以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往 往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 经常采用的方法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