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生态绿色食品产业链.docx

16页
  • 卖家[上传人]:刘****2
  • 文档编号:340972278
  • 上传时间:2022-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87KB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生态绿色食品产业链一、 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十三五期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3009.8亿元,其中工业技改投资2053.5亿元深入实施《益阳市第五代移动通信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3年时间投资50.4亿元,基本实现了中心城区和园区5G信号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启动三型两网建设,2019-2020年累计完成投资40.02亿元金博碳素、福德电气、湘投金天、紫荆铸业、华慧新能源等5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艾华集团铝电解电容器被认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艾华集团、华翔翔能、鑫海股份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艾华集团荣获省长质量奖,一批企业获批省级相关品牌和荣誉二、 生态绿色食品产业链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市生态绿色食品产业链规模工业总产值超过1300亿元其中,大米加工产业产值超过400亿元,休闲食品产业产值超过350亿元,黑茶加工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肉食水产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挂面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酒、饲料、芦笋、竹笋等产业产值超过15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超过350家,产值过50亿元企业1家以上,过10亿元企业30家以上骨干龙头企业培育:培育一批规模大、技术强、前景好、辐射广的大中型生态绿色食品企业,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进行资源整合。

      吸引国内、省内大型工业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企业来益投资或重组企业,提高全市生态绿色食品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食品,全面推广电子商务,充分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生态绿色食品产业,促进产业向高端化发展配套产业发展:支持引导一批生态绿色食品龙头企业整合资源,鼓励与配套的食品机械、印刷、包装、物流及观光旅游产业共同发展,引进食品产业配套服务和深加工的产业链中高端项目产业链基地建设:把握生态绿色食品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聚焦生产端、加工端、市场端和服务端,持续推广食品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推进一县一特向一特一片发展,加速黑茶、大米、挂面、小龙虾、竹笋、休闲食品、芦笋、芦菇等产业集聚发展支持兰溪粮食产业园、安化黑茶工业园、资阳休闲熟食产业园、南县挂面加工产业园加快发展,建设一批生态绿色食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坚持以绿色食品、绿色原材料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方向,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加快食品领域高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掌握食品精深加工、食品质量安全等一批关键技术以科技含量高、特色鲜明的生态绿色食品占领市场制高点,大力开发有机食品、功能食品、绿色食品以及休闲食品,重点是黑茶、大米、挂面、鲜食米粉、小龙虾、辣椒酱、芦笋、芦菇、熟食、竹笋等。

      实施生态绿色食品产业+互联网示范工程,加快高新技术和先进装备的推广应用,提高产品精细化加工水平三、 新材料产业链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市新材料产业链规模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其中,碳基复合材料产业产值超过300亿元,先进金属新材料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化工新材料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先进储能材料产业产值超过100亿元,新型合金材料、高分子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产业产值超过30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超过160家,产值过50亿元企业1家以上骨干龙头企业培育:先进复合材料中,重点支持碳基复合材料、生物质复合材料方面的优势企业发展先进储能材料中,重点支持氢电池、镍铬电池、镍锌电池、锂电池、动力电池、电池材料的优势企业发展;金属新材料中,重点支持稀土、高性能金属绳网、新型轻质合金、粉末及粉末冶金制品方面的优势企业发展;化工新材料中,重点支持改性工程塑料制品、建筑防水材料、新型胶黏剂制造方面的优势企业发展;其他新材料中,重点支持玻璃纤维制品、节能玻璃方面的优势企业发展支持新材料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提高中小企业对大企业、大项目的配套能力,每年培育3-5家新材料产业的小巨人企业,发挥重点新材料企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发展具有一定规模、比较优势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的新材料企业。

      配套产业发展:形成涵盖先进复合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先进硬质材料、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前沿材料及其他新材料领域的新材料产业延长稀土产业链至稀土功能材料研发、深加工、应用等稀土关联产业打造新材料产业园,提高产业集中度,整合和完善新材料链上下游对接平台,支持新材料产业在5G应用、新能源及电力装备、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建立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和的新材料产业体系产业链基地建设:以益阳高新区中国碳谷为依托,打造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基地以长春经开区为依托,引进国内稀土行业深加工、配套上下游企业,打造稀土材料及关联产业特色基地以安化经开区为依托,加快发展再生钨钴资源加工业,建设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基地以桃江经开区、灰山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打造新型建筑材料基地、化工新材料基地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做大做强先进复合材料、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链加快培育和发展前沿新材料,做好超导材料、纳米材料、石墨烯材料、生物基材料、智能材料等战略前沿材料提前布局和研制;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引导企业对接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开发的新型产品;加快新材料的应用端技术突破。

      四、 凝聚发展合力全市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大工业大融合大协同思维,把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列为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坚持产业链六个一一单四制点评调度工作机制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切实落实规划目标任务建立规划实施部门协调机制,统筹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促进资金、人才、土地、技术等各类要素向产业链聚集,推动规划落实落地各区县(市)、园区要以本规划为统领,科学谋划和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产业规划体系五、 加强要素保障强化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保障,确保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做好迎峰度夏度冬电力保供工作,优化有序用电方案,最大程度减少有序用电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编制关键核心技术清单,集中力量支持科技攻关,解决一批企业反映突出的技术难题开展企业用工供需对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本地院校每年为本地培养产业人才2000人以上,着力缓解企业用工难题对工业企业用地统筹配置预留计划,鼓励区县(市)对规模工业企业新增产业用地(非住宅)采取弹性供地方式予以支持加强公路、水路和仓储物流体系建设,提升物流效率,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六、 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开展企业帮扶,推进纾困增效专项行动,发挥好12345热线平台政企通专席作用,实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工作机制,采取店小二式服务,实现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对口帮扶全覆盖二是推动惠企政策落地全面梳理国、省、市在减税降费、项目申报、企业培育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采取上门解读、线上宣传、会议培训、座谈交流等形式,定期不定期向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推送惠企政策,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确保惠企政策直给直兑、落地见效,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七、 农业机械产业链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市农机产业链规模工业总产值超过5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超过20家,产值过5亿元企业1家以上龙头骨干企业培育: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培育大型农机流通企业配套产业发展:引进优质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推进农机核心配件、优质关键部件的产业化和本土化加快发展现代农机具驱动桥、变速箱、底盘、焊架结构、液压件、齿轮、轴承、轮胎等部件加工业,不断提升农机产品易用、降噪、减震和节能水平积极引进培育技术支持、管理咨询、信息服务、维修保养等生产服务企业,加大农机培训、农机监测硬件投入,建设高效的农机维修中心。

      推动农机行业产学研用协作,支持鼓励农机企业、科研单位、农机合作社等多元主体投身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完善农机产业技术标准体系产业链基地建设:依托资阳区、赫山区、南县的农机生产现有基础,加快打造农业机械产业基地针对选定作物,进行智能、高端农业装备验证和示范推广,推进全程信息化和智慧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集成运用,打造全程全面、智能成套的农业装备应用模式典型示范园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和湖南省布局洞庭湖片区智慧智能农机应用示范片区的政策机遇,推动全市农机生产企业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关键技术和产品创新: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建立农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联营、投资、参股等方式,组织农机规模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共同研发关键技术、瓶颈技术、共性技术主要做好履带拖拉机、果蔬分选清洗机、谷物装袋机、联合播种机、风冷柴油机、旋耕机、联合收割机、水泵等整机产品和农机动力部件、传动部件、行走部件、耕种部件、电控系统等核心部件的研发推动农机产品向高端化、特色化、智能化方向升级重点突破数字化信息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自动和远程控制技术、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不断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水平八、 十四五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深入实施产业强市战略,加快打造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产业园大力加强产业链建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水平,在开放合作中形成创新力更强、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二)发展原则坚持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推动全市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水平着眼长远谋划,加快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融合化转型,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深入实施东接东融战略,发挥毗邻长沙、岳阳区位优势,主动对接北上广、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湖南自贸区,深度参与渝长厦经济走廊、长江经济带建设,加快融入沿江产业发展链,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按照加快优势产业锻长板、战略性新兴产业补短板、传统产业促转型、未来产业抢布局的思路,实现制造业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同步提升,在全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进程中走在前列。

      坚持底线思维,坚持把绿色安全作为制造业永续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提升工业领域污染防治水平,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加快构筑绿色制造体系,深入开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产品、企业、园区绿色化水平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三)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大力推进十大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建设,着力打造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产业园,经过5年努力,聚力打造以电容器、电子线路板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工程机械、船舶制造为主导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碳基复合、先进储能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以黑茶、大米为主导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医药、医疗器械为主导的生命健康制造产业集群,努力推动全市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2.0%以上,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15%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达12%以上,有效发明专利达2000件以上,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达500家以上,培育1-2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建成5G基站5000个以上到2025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达8.5%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35.5%以上,工业投资年均增长达10%以上,税收过亿元制造业企业达15家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