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无名氏《百家姓》.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510344052
  • 上传时间:2023-11-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83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无名氏《百家姓》 ?百家姓》是我国宋元明清时期广为流行的蒙学识字教材作者不详成书于宋代初年南宋人王明清考证说:“如市井间所印?百家姓》,明清尝详考之,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着何那么?其首云:‘赵、钱、孙、李’,盖钱氏奉正朔,‘赵’乃本朝国姓,所以‘钱’次之,‘孙’乃忠懿之正妃,又其次那么江南‘李’氏次句云:‘周、吴、郑、王’,皆武肃而下后妃无可疑者〞 按,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夺取北周政权,改国号为宋当时全国尚未统一,摄于宋的威势,地方割据政权如南唐、吴越等国纷纷向宋称臣入贡宋那么坚持武力统一中国方针,用了十余年时间,先后灭掉各地割据政权,最后结束五代十国局面其中李氏建立的南唐政权、钱氏建立的吴越政权先后于公元975年和978年被灭从公元960年至978年,“钱氏奉正朔〞共有18年之久王明清的结论是,?百家姓》即成书于这期间,乃吴越不出名的“小民〞所编百家姓》以“赵、钱、孙、李〞开头是尊宋朝国姓为首,把吴越国姓放在其次孙〞是最后归降宋朝的吴越君主钱 〔忠懿〕之正妃,“李〞指南唐李姓君主次句“周、吴、郑、王〞乃吴越开国君主钱镠〔武肃〕下列诸帝后妃之姓王明清为南宋时人,靠近?百家姓》成书时期,而且有材料说?百家姓》于宋代即已盛行。

      所以后人同意王的说法,对于?百家姓》成书时期向无争议如明人朱国桢说:“今?百家姓》,以为出于宋、故首以‘赵,钱、孙、李’,尊国姓也〞 谈迁在?枣林艺蒉》中也说:“?百家姓》相传宋人作,故首赵〞可是谈迁又说:“?南雍志》有唐虞世南?百家姓》一卷〞可知唐代已有?百家姓》,只是没有流传下来后来流传的那么是宋初所编以赵字打头的?百家姓》这本?百家姓》一经编出,即流行开来,而且久盛不衰宋元明清几代都用作蒙学识字教材,并且在社会上广为传播,到达家喻户晓程度,即使不识字的人也能背得几句除在汉民族里流行,还有?蒙古字母百家姓》、?女真字母百家姓》流行于兄弟民族之间和王明清同时的陆游有?秋日郊居》诗三首,其第三首是:儿童冬学闹比邻,据案愚儒却自珍,授罢村书闭门睡,终年不着面看人该诗下面,作者自注曰:“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字’?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陆游自注和王明清所说?百家姓》为“市井间所印〞,表明?百家姓》在南宋时已很盛行了元代以来,新出?三字经》风靡于世,然而没有把?百家姓》压制下去,倒是?三字经》、?百家姓》同隋唐以来广为流传的?千字文》三本书配合起来,构成一整套的启蒙识字教材,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传布。

      明人吕坤说:“初入社学,八岁下列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 清末刘鹗所着?老残游记》第七回里,书店掌柜的说:“所有方圆二三百里,学堂里用的?三》、?百》、?千》、?千》,都是在小号里贩得去的,一年要销上万本呢〞反映了那时?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诗》流行和使用的情况百家姓》通行本472字,列“赵、钱,孙,李〞等单姓408个万俟、司马,上官、欧阳〞等复姓30个,最后以“百家姓终〞结尾,共收汉字姓氏438个它只是把姓氏堆积在一起,用四言韵语排列开来,不包含其他意义这同?三字经》、?千字文》用三言或四言韵语介绍各种知识、灌输封建思想,把识字教育同知识教育、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的做法是不同的,像是脱离了我国古代蒙养教材具有多元功能的传统很多人批评原本?百家姓》,并试图编写新的本子来纠正原本的缺乏如明末黄周星就严厉批评说:“杂乱无文,于义奚取!〞他还下功夫编了?百家姓新笺》〔也叫?重编百家姓》〕,力图用姓氏编排,叙述出某种意义可是黄的努力没有成功,?百家姓新笺》和下面将提到的其他各种?百家姓》的改编本,都没能取原本而代之一本仅在介绍姓氏,用于识字,没有其他意义的小书,竟能如此久传不衰,乃是各种因素综合产生的效应。

      首先是社会的因素百家姓》适应社会需要,有很强的实用性质,即吕坤所说“以便日用〞我国古代社会是建立在以家庭为主体的自然经济根底上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生产的单位,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建立在家庭血缘关系根底上的宗法制度、儒家思想和人们的家族观念有着长期的历史和深刻的影响人们对姓氏十分重视而从?百家姓》里可以知道自己家姓氏排在那里,了解到全国姓氏全貌有的?百家姓》版本,于每一姓氏下注上该姓氏的郡望,很是流行郡望为大家望族的郡属,起于魏晋门阀制度以后门阀制度衰落,了解本姓氏郡望,寻根求源,接续家谱,仍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和实际的需要可以说,?百家姓》的流行是因为它适应了社会需要,满足了某种民族文化心理的要求宋代以来,我国封建商品经济有了较大的开展,明中叶以后在某些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人们的社会交往扩大,商品和货币交换日趋频繁,使用书信、帐目的时机大为增加因此有必要熟读?百家姓》,牢记众多姓氏因此,本是蒙学教材的?百家姓》,也受到成年人的欢迎,可说是老少咸宜而成年人熟知?百家姓》,对儿童在蒙学里的学习,无异增加了许多编外的教师,父母、兄长都可以检查和儿童学习其次,从教育的需要来说我国蒙学采用一入学首先集中识字的方法。

      大约识得2000来字,才进入阅读、讲解的阶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本教材,任何一本或两本,都达不到2000生字的目标;三本书配合起来使用,恰好合乎要求,而且有一定的重复率因此,在蒙学教育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三、百、千〞配合成套用做集中识字阶段教材的模式百家姓》在流行过程中,有认为它的字数太少、所收姓氏缺乏的,先后编出几种?千家姓》来,但都缺乏以代替?百家姓》,不能流行开来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三、百、千〞已成为识字教学模式,?百家姓》受到社会的成认和欢迎,其地位是难以动摇的蒙学里教识字,只要求初入学的儿童认读生字、背诵课文老师对字义、句义和课文内容很少讲解,也不要求儿童掌握三字经》、?千字文》两本书中的知识和思想内容,有些是儿童在识字过程中能够懂得和接受的,很多内容那么是在他们后来的成长过程中才逐渐加以理解的由于对课本背的烂熟,到达终生不忘的程度,就为他们以后逐渐理解提供了条件百家姓》只有姓,没有其他意义姓对儿童来说是容易理解的他们读?百家姓》,只要能认得字,背得全文就行了从集中识字的教学来看,用?百家姓》做教材,有益无害背得众多姓氏,对于以后“四书〞、“五经〞等古籍的教学也是有帮忙的。

      古籍上的姓氏,学生能很快指认出来第三,?百家姓》编写上的优点,是它长命不衰的重要原因百家姓》押韵自然,琅琅上口,铿锵悦耳;篇幅短小,四言成句,易读易记;用字普通,特别是一开头都是最常见的姓,能吸引人百家姓》共收集汉字姓氏438个,是否可以认为这就是宋代初年汉字姓氏的总量呢?或者说?百家姓》已把当时的汉字姓氏包罗无遗了呢?否因为后来不断有人指摘?百家姓》字数太少、收进的姓氏缺乏有的指出?百家姓》遗漏了一些重要姓氏,如单姓的“商,岳、涂、来〞,复姓的“左丘、叔孙、鲜于、胡毋〞等还有多本的?千家姓》问世,如?皇明千家姓》共收单姓复姓1968个这本千家姓,是明初洪武十四年翰林院编修吴沉、典籍刘仲实、吴伯宗根据户部黄册(户口册)编写上奏的所收近2000个姓可以认为反映了当时全国汉字姓氏使用的情况可惜今天没有材料表明宋初全国汉字姓氏的数目如果认为?百家姓》所着录的400余个姓氏就是当时全国的总数,那末仅经过400年时间,明初姓氏总数一下子就增长为宋初的五倍,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说?百家姓》并未把宋初的姓氏包罗无遗,当时的姓氏绝不止400余个根据?皇明千家姓》所载明初全国姓氏的总数,我们推论宋初姓氏总数可能在1000以上。

      既然?百家姓》并未把当时的汉字姓氏包罗无遗,则除去作者疏忽、遗漏了某些重要的姓氏外,还有一个作者在编书时收集和筛选材料的问题可以认为作者在筛选和编排材料时,是下过一番功夫的即使从今日我国汉字姓氏使用的情况来看(今天多数的姓氏是由古代沿袭下来的),?百家姓》所着录的姓氏也是有很大的覆盖率的,而今日使用频率最高的几个大姓如张、李、王、赵、陈、杨、孙等,?百家姓》都是编在开头的几句里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使用汉字姓氏的人,绝大多数可以从?百家姓》里找到自己的姓氏;而几个大姓,一打开?百家姓》就看见了自己的姓氏这是?百家姓》使人感到亲近和受到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百家姓》在编写上的优点,就使得后来各种?百家姓》的改编本终不能流行开来,即使像康熙?御制百家姓》发动政府的力量加以推行,也未能撼动原本?百家姓》的地位各种?百家姓》改编本的目的,除上面提到过的:为使姓氏编排具有意义,为补充原本姓氏太少之缺乏;还有一种情况:明、清统治者不愿意让“赵〞宇打头如?皇明千家姓》的编写,首先是为了做到用明朝国姓“朱〞字打头,宣扬皇帝权威;同时兼有其他两工程的,是费了一番心机的它的开头是: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 道合陶唐学弘周孔 统绍禹汤荡平胡狄 混一封疆爰革夷习 树立典章尊崇仁义 劝勉农桑中间局部大都按照事物归类,有介绍各种知识的作用。

      末尾又是大段歌功颂德的话又如康熙?御制百家姓》,改用“孔〞字打头,继之以“盂〞字,着重于宣扬儒家思想它的开头是:孔师阙党孟席齐梁高山詹仰 邹鲁荣昌冉季宗政 游夏文章盖郗颜闵 殳却苏张这两种改编本都还文句通顺、自然,而且都曾用政府的力量加以推行,所以流行过一阵子,但是终不能同原本?百家姓》相抗衡其中固然有原本历史悠久,已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在人们心理上形成定势的原因,然而原本编写上的优点为后者所不及,不能说不是更重要的原因请把原本?百家姓》的开头,同这两个改编本的开头加以比拟,就能见其端倪了百家姓》的编写,促进了古代各类“杂字〞书的繁荣所谓“杂字〞,是“三、百、千〞之外的另一类的识字读物,一般按照事物分类编排,注重日常应用,也有针对特定地区的特定对象来编的它比“三、百、千〞更为通俗,不登大雅之堂,而在下层社会中流传在日常应用的意义上说,?百家姓》也是“杂字〞百家姓》的广泛传播,促进了其他种类“杂字〞书的编写今天,再拿?百家姓》来做识字课本已无必要,但是用做儿童和成年人的辅助读物也还是有价值的至少可以从中知道汉字姓氏的一般情况,知道除单姓外还有不少复姓还可以多认得些字,不至于发生误读别人姓氏闹出笑话的事来。

      如“仉〞(zhang)读成“ji〞,把“仇〞(qiu)读成“chou〞,那将是很难堪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