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追寻先人之足迹 重温三国古战场 ——记姚安社会实践诸葛武侯祠的考察.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ss****gk
  • 文档编号:206453101
  • 上传时间:2021-10-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50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追寻先人之足迹重温三国古战场记姚安社会实践诸葛武侯祠的考察 姚安诸葛武侯祠坐落在烟萝山黄连簣村后山坡上,始建于唐朝,重建于明代嘉靖丁巳三十六年(1557年),姚安人俗称其为诸葛寺 诸葛亮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他字孔明,三国时期的政治家、 军事家,以擅长谋略著称他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担任丞相刘 备死后,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继续辅佐后主在中国, 诸葛亮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人物,是智慧的化身其雄才大略及丰 功伟绩,有神乎其神的民间传说,有惊心动魄的文学渲染,有言之凿 凿的史料记载诸葛武侯祠离姚安县城约8公里,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虽然祠不在了,但诸葛亮的英魂还在,所以时常有人来这里祭祀据 当地村名讲解,每年的二月初一这天,焚香祭祀,热闹非凡,香客在 万人以上人们来祭祀心目中的英雄,祈祷风调雨顺、四季平药 吉 祥如意,去病除灾,驱魔避邪,六畜兴旺;把诸葛亮的大智大勇,通 过拜祭方式传承给子女、儿孙们,祈祷学业有成,金榜题名,鹏程万 里;通过拜祭诸葛亮,希望将其智慧、谋略集于一身,成就其一番事业,使事业飞黄腾达,一帆风顺,官运亨通,步步高升;通过祭拜,使做生意时能够四方进财,生意兴隆,招财进宝,财源滚滚。

      在祭祀 之余,沿诸葛亮当年屯兵布阵的山冈走去,“狂风度岭,闲日移阶, 草木有声,松篁移影,呼啸皆甲兵也,起伏皆旌旗也”,触景生情,浮想联翩,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因为武侯祠,黄连簣i度成为姚阳八 景之一,冠以“烟萝环翠”之美称诸葛亮与姚安的关系源于蜀汉建兴三年(225年)的“诸葛南征” 据民国《姚安县志》记载,五月,诸葛亮亲率西路军从苴却(今永仁) 渡过金沙江跟踪追击反叛的夷帅孟获到姚安后,屯兵坝子东部的烟 萝山麓与据守坝子中部龙岗卫的孟获寨遥相对峙,共同演绎了一出刀 光剑影又不乏斗智斗勇的“七擒七纵”故事,姚安成为“诸葛亮七擒 七纵孟获”首擒首纵之地唐•张虔陀古城址据民国《姚安县志》记载,唐开元十三年(725 年),姚州都督府都督张虔陀在此筑城,筑城后,又在诸葛武侯祠左 边建慈应寺,取名护国,这是中土佛法进入姚安的开端张虔陀古城 址出土的有字瓦,瓦质坚硬且薄,凹面有布纹,呈灰色和黑色,凸面 有印出的文字,大多是阴文正字,考古专家鉴定为南诏有字瓦,该遗 址被确认为南诏大理时期的姚州城址历史上那场著名的、促使唐王 朝由盛转衰的天宝战争,发端就在张虔陀城张虔陀城是古西南丝绸 之路必经的通道,唐吋称为姚需道,是中原地区通向洱海地区的必经 之路。

      这里北接中原,西连洱海,与当时的叶蕃统治区域形成鼎足之 势,是政治和军事上的一个战略要地公元7世纪中叶,我国西部的 吐蕃奴隶主政权统一了青藏高原各部,并在西南先后占领了洱海地区 和西康盐源一带,势力直逼成都,严重威胁着唐王朝西南地区的安全 面对这种形势,唐高宗在蜻蛉(今大姚)、弄栋(今姚安)的基础上,设 置了姚州都督府,加强对洱海地区的控制,遏制叶蕃向云南中部扩张 势力张虔陀负有监督吐蕃与南诏关系的责任,他为了维护唐朝在云 南的利益,根据云南形势的变化,经过周密计划,用种种办法离间和 削弱日渐强大的吐蕃,所以南诏视姚州都督府为眼中钉,天宝九年(750年)秋,阁罗风派军包围姚州都督府所在地,并于冬天攻下姚 州,杀死张虔陀,乘胜攻陷夷州32郡县,直至安宁,揭开了天宝战 争序幕发生在张虔陀城,影响了全国的天宝战争,是我国唐王朝历 史上的一场浩劫,也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所在,杜甫的《兵车行》 和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就是这场惨烈战争的真实写照烟萝山南高北低逶迤连绵,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在坝子东部,俯 瞰着一马平川的大坝子坝子里,纵贯南北的蜻蛉河涌动着生生不息 的源流,滋养着肥沃的热土,滋养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粮仓。

      因为如此,姚安自古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开此先河者,庄蹒王滇派部 将小卜西征战殁于姚算是一例,第二例就是诸葛亮了诸葛亮不愧是知天文懂地理的行家,一眼就看上了烟萝山麓紧邻 坝子的黄连箸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形似太极图案:鱼尾巴一样的山 冈梁子从烟萝山麓缓缓地伸出,由北向南,绵延数里,成一道弧形紧 紧地环绕着另一座山冈山冈与山冈之间,是一条深菁,即今天的黄 连簣明朝举人杨一麒在《武侯祠义山记》中是这样描绘这一山形的:“诸葛山,峙郡之东,有峰,右旋北折而南,盖姚之胜境也遥想当年,羽扇纶巾运筹帷幄的诸葛亮就是在此胜境之地屯兵布 阵的长长的黄连簣山冈梁子上,战旗猎猎,营垒森森,将士们执盾 持戈以待山冈的最高处,是大本营,是山高水长菁深林密的烟萝山 主峰高踞于此,可瞭望整个坝子的风吹草动占此天时地利,加之 巧妙用兵,孟获焉有不败之理?所以,神秘光环笼罩下的诸葛亮深深 地定格在了人们的心里,为后世所敬仰,并在诸葛亮大本营驻扎处建 诸葛武侯祠祀奉同时,当年诸葛亮用于祭天的三个大土堆也被当地 人称之为“诸葛遗垒”而倍加保护有关建造武侯祠的原因,杨一麒 在《武侯祠义FH记》中是这样说的:“汉丞相诸葛公南征时,帅师驻 此,因以名山,建祠而祀焉。

      因为诸葛亮,黄连簣被后人称道,成了龙脉汇集之地据《民国 姚安县志》记载,唐开元十三年(725),姚州刺史张虔陀在此筑城, 是为唐古城筑城后,张虔陀意犹未尽,又在诸葛武侯祀左边建慈应 寺,名曰护国,居僧以主香火,此为中土佛法入姚之始最早的祠和 最早的寺,黄连簣有幸得之,究其根源,皆诸葛亮之因诗云:山不 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诸葛亮就是那仙,就是那龙 正如明朝姚安知府吴嘉祥在《武侯祠记》中所说:“姚之人,老老幼 幼,指其山曰诸葛山也;入其寺与祠,曰诸葛祠寺也扬扬称羡,标 为胜地,而骄之邻封可见,因为崇拜,人们甚至于到了寺祠不分 的地步;因为崇敬,人们引以为自豪,并四处炫耀更有甚者,在祭 祀之余,沿诸葛亮当年屯兵布阵的山冈走去,“狂风度岭,闲日移阶, 草木有声,松篁移影,呼啸皆甲兵也,起伏皆旌旗也” O触景而生情, 触景而浮想联翩,触景而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情景交融之状由此可见 一斑登上烟萝山,站在武侯祠遗址上,姚安城尽收眼底诸葛武侯祠 曾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拆毁,今天我们能见到的是在姚安人民自发 组织下重建中的武侯祠武侯祠虽然不在了,但来这里祭拜的村民依 然是络绎不绝,可见人们对诸葛亮的崇敬与爱戴。

      据武侯祠重建委员会负责人介绍,重建中的武侯祠预计于今年年 底完工,倒时将对社会开放,并将在每年的二月初一在此举办隆重的 盛宴,以迎四方宾客武侯祠的重建是一个耗时耗力的庞大工程,全 部工程竣工需耍一个过程据负责人介绍,武侯祠全面竣工得用十多 年时间,现在是分批次的建设要想一览武侯祠的全貌,得在十年之 后武侯祠的重建任务如此巨大,可见姚安人民对诸葛亮的怀念之情 是有多么的深切。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