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外观检查实用技术规程.docx
14页桥梁外观检查好用技术规程XXX 编 施行日期:2013年7月1日XX交通高校探讨所 目 录一.外观检查目的 1二.外观检查仪器设备 1三、外观检查留意事项 1四.外观检查执行程序 1五、外观检查报告编制 7六、原始数据归档及报告提交 7附录表:桥梁外观检查记录表A桥梁外观检查记录表B-1桥梁外观检查记录表B-2桥梁外观检查记录表B-3 一.外观检查目的桥梁外观检查主要是通过目力对桥梁桥面系、上部结构、下部结构的缺损状况进行检查,从而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评定二.外观检查仪器设备放大镜、望远镜、铲刀、毛刷、钢刷、标记笔(或粉笔)、手持测距仪、钢卷尺、皮尺、裂缝宽度器(或卡)、手电筒、数码相机、对讲机、笔记本电脑等三、外观检查留意事项1)保证人身平安,一切行好听指挥,严禁擅自违规操作;2)树立工程检测人员高尚的责任感、使命感,科学严谨,做到不漏查、不乱查,对检查结果负责;3)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端正工作看法,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每日工作任务四.外观检查执行程序1、桥梁基本状况调查 :填写《桥梁外观检查记录表A》 1)了解桥梁的设计单位、承建单位、管理部门、养护部门,并与之取得联系;2)向以上单位及部门索要电子或纸制桥梁基本技术资料,包括:设计(及变更设计)、施工、监理、监测、试验、养护、修理加固、水文与地质状况及其他历史资料;(1)设计资料:包括地质勘察报告、计算书、设计图纸以及变更设计书和图纸; (2)竣工资料:包括竣工图、竣工质检及验收文件、定点观测记录; (3)养护资料:包括桥梁修理、加固记录和图纸、日常养护、定期检查资料; (4)检测试验资料:历次检测试验报告和常规定期检测中提出的建议;(5) 水文与地质资料:包括年降水量、洪水历史最高水位线,及地质状况;3)若桥梁无存档备案资料,则需实地勘察及向有关部门或四周居民进行走访调查,勘察、调查内容主要包括:(1) 桥梁类型:a、 按承重构件受力状况可分为:梁桥(简支、悬臂、连续)、板桥、拱桥、钢结构桥、吊桥、组合体系桥(斜拉桥、悬索桥);b、 按主要承重结构所用材料可分为:木桥、刚桥、圬工桥、钢筋混凝土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c、 按跨径可分为:特大桥(多孔跨径总长>1000m, 单孔跨径>150m) 大桥(100m≤多孔跨径总长≤1000m,40m≤单孔跨径≤150m) 中桥(30m <多孔跨径总长<100m, 20m≤单孔跨径<40 m) 小桥(8m≤多孔跨径总长≤30m, 5m≤单孔跨径<20m)(2) 坐落地名称,桥梁名称及开工修建时间,及竣工时间;(3) 所跨河流名称、周边地貌、地质及水文状况;(4) 所处路途名称(国道G,省道S,县道X,乡道Y),桥梁两端接近最小行政区划地名,桥梁两端起终里程;(5) 桥梁两端引道线形状况;(6) 竣工或运营期间是否进行过检查、检测、荷载试验,及检查、检测、荷载试验的性质(常常、定期、特别),是否设置有永久性观测点;(7) 桥梁历史运营状况,包括:a、 运用期间是否遭遇重大自然灾难(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意外 事务(车辆撞击、船只撞击等)或人为破坏;b、 是否有过修理加固,若修理加固过,则进行了那些部位的修理加固处理,及负责施工单位名称、地址;c、 桥梁运营荷载调查,包括:交通量、交通组成、车重等状况。
8) 桥梁结构尺寸量测及绘制断面图,包括:a、 桥面:全(净)宽=左侧栏杆宽+左侧人行道宽+车行道宽+右侧人行道宽+右侧栏杆宽、栏杆高、人行道高、路拱横坡,由以上数据绘制桥面横断面图并注明桥面铺装类型(刚性路面、柔性路面);b、 上部承重结构:对主要承重构件尺寸进行量测及绘制纵、横断面图并注明梁的类型;c、 支座:支座类型(钢支座、板式橡胶支座、盆式橡胶支座、球型支座、混凝土铰支座、铅芯橡胶支座、盘式支座等)及型号,绘制支座平面、横断面图并标明具体材质;d、 下部结构:墩台、桥台尺寸量测及绘制平、纵、横断面图并注明墩台类型(重力式、轻型式),桥台类型(重力式、轻型式)及水位线;e、 拱式桥需量测每跨拱脚间距及拱脚线至拱顶高度;f、 绘制桥梁整体纵、横断面图并注明尺寸及桥两端接近最小行政区划地名;4) 编制检测方案,落实配套措施2、外观缺陷检查1)编号规则(1) 桥跨、墩台、支座及上部结构编号示意如下图所示左右幅构件编号均从向右侧起先; (2) 伸缩缝:以桥梁小桩号侧起先,沿路途前进方向依次将伸缩缝编为1#、2#…n#伸缩缝; (3) 桥台:小桩号为0#桥台,大桩号为前一墩号加一; (4) 锥坡、护坡:小桩号 (前桥台)侧左右幅锥坡、护坡分别为L0、R0,大桩号(后桥台) 侧左右幅锥坡、护坡分别为L1、R1; (5) 翼墙、耳墙:小桩号(前桥台)侧左右幅耳墙分别为L0、R0,大桩号(后桥台)侧左右幅耳墙分别为L1、R1; (6) 排水及照明设施:沿里程增大的方向,右侧为R-1,R-2……R-n ,左侧为L-1,L-2……L-n; (7) 栏杆、人行道缺陷整体记数,不进行编号。
2)病害检查标注、文字描述及拍照规则 (1) 病害检查现场标注规则: a、裂缝:用粉笔沿裂缝走向勾出裂缝路途,并在旁标明检查日期、裂缝长(例=1.25m),宽(=0.12mm),位置坐标(裂缝远端距该梁端距离,裂缝近端距该梁端距离),(6.75,5.50),用裂缝长来复核该坐标;对梁、墩、台上的裂缝必需进行编号并绘于构件绽开图上; b、混凝土剥落、露筋、蜂窝、麻面:在缺陷旁用粉笔注明检查日期及剥落面积(例=50×80cm2),及露筋根数,对梁、墩、台上的此类缺陷必需绘于绽开图上; c、无法标注及照片反映不明显的缺陷:如纵、横向错位、较大开裂等,配以钢卷尺协助拍照;(2) 病害文字描述规则:a、应具体记录病害的类型、位置、范围、数量和严峻程度,并对其成因和发展趋势作出推断,有照片时附照片编号;b、对梁、墩、台的缺陷记录必需配以绽开图,文字描述的同时将缺陷标于构件绽开图上;c、记录者请妥当保管记录资料,每座桥检查完后编好页码、整理成册、刚好录入电脑,文件名格式(检查日期桥名录入者,例20130722张家沟桥李)(3) 拍照规则:a、两张桥梁总体照片:一张桥面正面照,一张上游侧立面照;若上下游桥梁结构不一样,还要增拍下游侧照片,并标注清晰;b、对严峻病害必需进行拍照,对典型病害选取一处进行拍照;c、每日比照片进行电脑备份,文件名格式(日期照相者,例:20130722李)。
3)实施外观检查(1) 检查方向:从小里程向大里程方向进行检查;(2) 桥面系检查:填写《桥梁外观检查记录表B-1》a、桥面铺装:铺装层是否完整,有无裂缝、局部坑槽、积水、沉陷、波浪、碎边,混凝土桥面是否有剥离、渗漏、钢筋是否露筋、锈蚀、缝料是否老化、损坏、桥头有无跳车; b、伸缩缝装置:是否堵塞卡死,连接部件有无松动、脱落、局部破损,有无漏水,是否造成明显的跳车; c、人行道:面层是否破损、开裂,地砖是否隆起、缺损、缺失; d、栏杆、防撞护栏:有无撞坏、断裂、松动、错位、断件、剥落、锈蚀等; e、排水设施:桥面排水管(孔)总数,桥面横坡、纵坡是否顺适,排水是否顺畅,排水管(孔)堵塞和破损个数,桥头排水沟功能是否完好; f、照明、标记:交通信号、标记、标线、照明设施以及桥梁其他附属设施是否完好; g、桥上的通信、供电线路及设备是否完好,线路架设是否规整;h、整体外观是否整齐、有无杂草积累、杂草蔓生或垃圾积累3) 上部结构:填写《桥梁外观检查记录表B-2》桥梁上部结构检查的重点部位构造形式检查重点部位示意图简支梁1、 跨中点2、 1/4跨径处3、 梁端部 连续梁、悬臂梁1、 跨中点2、 反弯点处(约为跨径1/5处)3、 桥墩处梁上部4、 梁端部拱桥1、 跨中点2、 拱肋之间连接处刚架桥1、 跨中点2、 角隅处3、 立柱 a、上部承重构件:梁体有无异样变形,有无横、纵、竖向裂缝、有无混凝土剥落、掉角、露筋、蜂窝、麻面、渗水、泛碱、泛白等;b、主拱圈:拱身砌体有无错位、开裂、灰缝脱落、风化、损伤、断裂、脱落、渗水,拱脚有无水平、竖向位移和转角; c、上部一般构件:横隔板、翼缘板、湿接缝、横向联系有无裂缝、混凝土剥落露筋、渗水泛白等;d、拱上结构:是否有裂缝;实腹拱的侧墙是否与主拱圈脱裂,侧墙是否有变形、位移、渗水,拱上填料是否有沉陷或开裂;空腹拱的腹拱或横向联结系有无变形、错位; e、支座:是否有明显缺陷,活动支座是否敏捷,位移量是否正常,组件是否清洁;支承垫石是否有裂缝;橡胶支座是否老化、开裂、有无过大的剪切变形或压缩变形,个夹层钢板之间的橡胶层外凸是否匀称等;盆式橡胶支座的固定螺栓是否剪断,螺母是否松动,钢盆外露部分是否锈蚀,防尘罩是否完好。
4) 下部结构:填写《桥梁外观检查记录表B-3》 a、翼墙、耳墙:是否有破损、位移、鼓肚、砌体松动、裂缝; b、锥坡、护坡:是否有隆起、凹陷、开裂、砌体砂浆脱落、滑坡、冲刷,及锥坡、护坡功能保持状况; c、桥墩:是否有蜂窝、麻面、剥落、露筋、空洞、孔洞、磨损、位移、裂缝;圬工砌体缺陷(砌体破损、剥落、松动、变形等); d、桥台:台身是否有剥落、空洞、孔洞、磨损、位移、裂缝,桥头有无跳车现象,台背排水状况;圬工砌体缺陷:(砌体破损、剥落、松动、变形等); e、墩台基础:有无冲刷、淘空、剥落、露筋、冲蚀、沉降、滑移、倾斜、裂缝等; f、河床:有无堵塞、冲刷、河床变迁等; g、调治构造物:是否有断裂、砌体松动、鼓肚、凹陷、灰浆脱落,冲刷、变形等,及须要设但没有设置调治构造物的状况;五、外观检查报告编制报告编制内容: 1、工程概况: 包括桥梁名称,所属路途,里程范围,开工修建时间,竣工修建时间,桥梁结构描述及其基本状况等桥梁基本状况介绍,附桥梁纵、横断面图和桥面正面照、上游侧立面照(上下游结构不同时,还需附下游侧立面照);2、检测目的: 包括所检测桥梁的背景,通过检测所达到的目的;3、检测依据: 检测过程中所需的技术指导、规程、规范、地方性法规、文件及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等;4、检测内容与方法:包括所检查的桥梁部位及所运用的具体方法;5、构件编号及病害描述规则:构件及病害描述中对其位置描述所遵循的编号规则;6、桥梁现状及病害检查结果: 对检查病害按结构部位、构件、病害类型分类,成表成图,并对各表各图进行统计分析;7、桥梁技术状况评定: 现行桥梁技术状况评定规范有《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 21-2011)和《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 选择其一对桥梁各构件、部件、整体进行技术状况评定;8、缘由分析: 综合所检桥梁的历史状况、水文与地质状况、现场检查结果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