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与管理.doc
14页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规划★第一章绪论复习要点:环境规划的概念、功能.特征和主要类型1. 概念: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空间上的合 理安排2. 功能:>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以最小的投资获取罠佳的环境效益>作为环境管理的基本依据.为环保部门明确环境.保护工作的方向和任务,实现环境的科 学管理3. 特征:①综合性;②区域性:③超前性;④应用性;⑤信息密集综合性是环境规划最大的特点!4. 主要类型:① 按规划期限划分远景环境规划(20年以上);远期环境规划(10〜20年)中期环境现划(5〜10年);近期环境规划:5年环境规划(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5年规划);年度环境保护计划② 按环境要素划分大%环境规划、水环境规划、固体废物管理规划、噪声污染控制规划③ 按环境与经济辩证关系划分> 经济制约型——环境保护服从经济发展的要求>协调型——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环境制约型——经济发展目标建立在环境许可基础之上,哽到环境保护要求的制约④ 按规划性质分(P11)生态规划、污染控制规划、专题规划(如自然保护区规划)、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第二章 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复习要点:环境容査与环境承載力的定义,两者的区别;环境容量的分类;基于环境容査的 总萱控制思想;总:t控制的分类;复合生态系统的内涵1. 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的污染物的 最大负荷量。
环境承載力: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阈值区别:环境容量:针对污染物; 环境承载力:针对人类活动2. 环境容量包括绝对容量和相对容量前者是指某一环境在自净能力范囤内所能容纳某种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后者是指某一环境在 污染物的积累浓度不趨过环境标准规定的最大容许值的情况下,所能容纳的某污染物的最大负 荷量环境规划主要考虑相对容童3. 基于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思想:① 计算规划区环境容量;②确定规划区允许的排污总量;③合理分配到污染源4. 总董控制的分类:① 容量总量控制;②目标总量控制;③行业总量控制5. 复合生态系统的内涵:(由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等于1981年提出)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其中,自然及物理组分是赖以生存的基础,各种经 济活动和代谢过程是城市生存和发展的活力和命脉,而人的社会行为及文化观念则是城市演替 与进化的动力泵第三章 环境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复习要点:环境规划成果的组成部分;环境规划文本与环境规划报告书的区别;环境规划的 审批(不同部门审批的材料)1. 环境规划成果的组成部分:环境规划文本、环境规划说明书/报告书、环境规划图集、环境 规划基础资料集2. 区别:(1) 环境规划文本为送交政府部门审批的正式文件,经上一级政府批准E成为法规性文件,具有法律效力,是当 地政府进行城市/区域建设和环境保护管理的依据。
不是“环境规划报告书”的缩写本,而是环境规划的结论性内容,要求简洁明了、条理淸楚主要内容】:规划年限和范围、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各阶段的规划目标和执行标准、污 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及其容量分配、坏境综合整治/防治措施的主要措施及其指标等2) 环境规划报告书是环境规划的主要技术性文件,要求论点、论据充分,结论科学、合理,是环境规划文本的技 术支撐文件主要内容】各种调查和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内容;环境功能区划和环境规划方案的论证过程与结果;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及其容董分配论证过程与结果:环境综合整治/防治措施的方案及其技术和经济论证过程与结果等3. 环境规划的审批&上级环保主管部门审批的重点是环境規划文本和环境规划报告书,主要考虑环境规划的 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上级政府批准的是环境规划文本,经批准后成为当地的法规性文件,是当地城市/区域 建设和环境管理的法规依据第四章环境规划的内容复习要点:大纲的作用;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及各部分内容之间关系;大纲与报告书两者的区别;自然生态系统调查方法(规划常用方法);污染源评价的目的,评价方法;环境預测的内容(包括哪几类的預测);人口預测的重要性;环境功能区划的步骤,每步骤内容;环境区划的内容和原则;城市功能区划的原则;大气、地表水、声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步骤.具体做法和原则;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的环境质量标准中的质童分类要熟记!1.大纲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完成环境规划的编制工作,避免或减少规划编制的失俣,有必要在环境规划编制 之前预先编制环境规划大纲。
是开展城市环境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其主要任务是在开展初步调查、收柴有关基础资料基础上经初步综合分析后,提岀规划研究主 要内容、重点、方法,设计规划研究子课题规划将要怎么做)2 •报告书的主要内容① 总论规划目的、原则、编制依据、引用标准、规划范围和年限、技术路线等② 基础调查与评价包括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现状、污染源与环境质董现状、环境管理现状等的调查和评价主 要目的是摸清家底、掌握特征,找出问题之所在,为制定环境規划提供科学依据③ 发展规划概述概括地介绍规划区的相关规划的内容④ 环境容量研究环境容量是制定环境功能区划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研究规划区域的环境容量是为 了确定该地区的水、气、海域等环境承受污染的能力,从而为后续的环境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 据⑤ 发展预测与评价对社会经济发展、环境质量、生态与资源、污染源等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并对结果进行评价⑥ 环境功能区划是在城市功能分区的基础上,依据各类环境标准进行各类环境功能分区其旨在使区域环境实 行分区分类管理⑦ 环境规划(方案)确定各阶段的环境保护目标,制定阶段性的环境管理方案,以罠终实现环境功能区划目标⑧ 环境综合整治/防治措施依据规划方案,提出各类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或防治方案,以实现各阶段的环境保护目标。
⑨ 公众歩与包括公众参与的方式、內容和调查结果分析⑩ 实施环境规划的支持与保证就规划的实施提出政策法规保证、资金保证等3. 报告书各玄节的关系① 总论是环境规划的引言和编制依据,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② 基础调查、环境容量以及发展预测和评价是所有后续各章节的基础和依据③ 环境功能区划是环境规划的核心,是环境规划方案、环境综合整治措施和环境管理的重要依 据④ 环境规划(方案)是为最终实现环境功能区划目标的各阶段的实施目标和方案,是坏境综合整 治/防治措施的依据,也是城市建设和生产力布局的建议方案⑤ 环境综合整治/防治措施是为了落实和实现各阶段环境规划目标的具体方案和保证4 •大纲与报告书两者的区别① 大纲是环境规划编制的询期工作,报告书是环境规划的成果② 大纲是指导性文件,报告书是技术性文件③ 大纲主要内容包括规划区概况和规划将要怎么做,报告书是对规划的流程和方案的具体描 述5. 自然生态系统调查方法网格法:在地形图上按经纬度方向划分网格,每一网格面积为1平方公里,根据生态因子逐个 网格进行调查单元法(规划常用方法):将规划区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来调查划分原则:根据自然特征的差并,兼顾厅政区划根据生态因子逐个单元进行■调查6. 污染源评价目的:确定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
为环境规划的制定、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污染物综合整治 方案提供依据评价方法:等标污染负荷法7. 环境预测主要内容: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大气污染预测、水污染预测、固体废物与噪声污染 预测、生态系统变化预测(略)®人口预测的重要性:人口预测是制定和顺利实现环境规划的基础和出发点8 •环境功能区划的步骤环境区划、城市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划(大气、地表水、声等)步骤:① 对每个城市功能区进行环境功能区划②将相同的环境功能区合并③绘制环境功能区划图9 ••环境区划®内容:根据规划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等状况,划分环境单元®原则:重点考虑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特点① 整体性原则一个环境单元应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② 同一性原则单元内应具有较均一的自然环境特征③ 相似性原则环境单元内的现状社会经济功能或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功能(应更强调发展规划) 应较为一致④ 可操作性原则考虑行政区划等与行政管理相关的问题简言之:①以区城自然属性为首要划分依据;②兼顾行政区划;③考虑区域发展/建设规划10.城市功能区划主要原则:① 以城市环境区划为基础② 以城市生态、资源特征为前提③ 满足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的要求11•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以城市功能分区为依据,根据规划区气象特征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划分大气环境功能区。
0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 充分利用自然界线(如山脉、丘陵、河流等)作为功能区边界线②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宜粗不宜细,一类区的划定应慎重③ 注意规划区风向,一类区应在最大风频上风向④ 相同功能级别的环境单元应合并⑤ 不同类区之间应设置一定宽度的缓冲带,宽度视规划区情况定12.水环境功能区划考虑城市功能区划结果、水系状况以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 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和饮用水源优先重点保护② 对于中、小型湖泊和水库应注重它的功能的整体性,不宜分得太细大、中型湖泊可考虑适 当分区③河流应注意上、下游的功能衔接,除了有较大支流汇入,下游功能类别一般不高于上游注意与陆地城市功能区的匹配13 •声环境功能区划声学环境要素是居民比较敏感的环境要素,但其污染源影响范围较小,划分的区域空间可相对小一些;也要注意与城市功能区划相对应©应注意以下几点:① 宜细不宜粗,详细考虑城市功能区划的功能进行声环境功能区划② 掌握功能级别划定的尺度,0类功能区的划定应慎重③ 4类标准适用的交通干线指道路红线内宽度40M以上的道路引:2004年厦门环境功能区 划)14.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的环境质量标准中的质量分类要熟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E3095・2012)分类功能区执行大乞环境质量标准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 殊保护的地区一级二类区规划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二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E3838-2002 )■ • ■ •• •• • ■ •• • • • • ■ •I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I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 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泪游通道、水产养 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N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E3096・2008 )© 0类声坏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 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 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触、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 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 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