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学基础》教学教案—08-控制.doc
6页第八章 控 制教学内容一、 控制的类型与要求二、 控制的过程三、 控制技术与方法教学要求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理解管理控制的基本类型;掌握控制的要求、过程;掌握控制中的行为反应与管理;了解现代控制方法教学重难点本章的重点是控制过程及要求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课时数6课时第一节 控制的类型与要求一、控制及其重要性(一)控制的含义管理者为了确保组织的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有效实现组织目标而采取的一切行动管理控制工作的目标主要有两个:(1)限制偏差的累积(2)适应环境的变化(二)控制的重要性1.控制是完成计划、实现组织目标的保证2.控制可以使组织的活动协调、有序地进行(3)控制可以减少和避免管理失误造成的损失(4)控制可以促进管理的创新二、控制的类型(一)按控制的时间、目的划分1.前馈控制前馈控制是指在执行计划之前预先规定计划执行过程中应遵守的规则和规范等,规定每一项工作的标准,并建立偏差显示系统,使人们在工作之前就已经知道该怎么做2.现场控制现场控制是指对正在进行的管理活动给予指导与监督,以保证管理活动按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的一种控制3.反馈控制反馈控制是指主管人员分析以前工作的执行结果,将它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发现偏差及其原因,拟订纠正措施,指导现在和将来。
二)按控制的手段划分1.间接控制间接控制是指着眼于发现工作中出现的偏差,根据偏差探究原因,并追究当事人责任使之改进工作的控制活动2.直接控制直接控制是指着眼于提高管理者的能力和素质,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管理理论与技术,不断完善和改进管理工作,防止因管理不善出现不良后果的控制活动三)按控制的主体划分1.正式组织控制正式组织控制是通过组织正式框架和组织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及构建的控制体系进行的控制企业的战略、规划、规章制度、预决算、管理控制体系等都属于正式组织控制的范畴2.群体控制群体控制是基于非正式组织成员之间不成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进行的控制3.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指个人有意识地去按某一规范进行活动自我控制能力取决于个人本身的素质三、控制的前提1.控制要有明确完整的计划2.控制要掌握足够的信息3.控制要有完善的控制系统与控制机制四、控制的基本要求(一)适时控制(二)适度控制1.要防止控制过多或控制不足2.处理好全面控制与重点控制的关系3.要注意控制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三)客观控制(四)弹性控制(五)计划控制第二节 控制的过程一、确定控制标准(一)控制标准的分类与要求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控制标准多种多样,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定量控制标准与定性控制标准。
②实物标准与价值(财务)标准③绝对量标准与相对量标准有效控制标准要达到以下要求:①简明适用②综合协调③可行且易操作④相对稳定⑤前瞻性二)制定控制标准的步骤1.确定控制对象影响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的主要因素有:(1)环境的因素2)资源的投入3)组织的活动2.选择关键控制点关键控制点有以下几个:(1)影响整个工作运行过程的重要操作与事项2)能在重大损失出现之前显示出差异的事项3)若干能反映组织主要绩效水平的时间与空间分布均衡的控制点3.制订控制标准(1)统计分析法2)经验估计法3)工程标准法二、衡量绩效(1)对照与衡量(2)衡量的方法一般来讲,可以通过个人观察、统计报告、口头汇报和书面报告四种方法取得必要的信息,以此衡量实际工作绩效三、纠正偏差1.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2.纠正偏差3.修订标准第三节 控制技术与方法一、预算控制所谓预算,就是用数字编制未来某一个时期的综合计划,也就是用财务数字(如费用、收入及资金等)或非财务数字(如材料、实物销售量和生产量等)来表明预期的结果一)预算的作用预算通过财务形式把计划分解落实到组织的各层次和各部门中去,管理者以此为基础进行人员的委派和任务的分配,协调和指挥组织的活动并在适当的时间将组织的活动结果和预算进行比较。
预算可使组织的成员明确自己及本部门的任务和权责,更好地发挥作用二)预算的种类1.收支预算收支预算是从财务角度计划和预测未来活动的成果,以及为取得这些成果要付出的费用它实际上是以货币来表示组织的收入和经营费用支出的计划收支预算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2.资本支出预算3.现金预算现金预算是对未来生产与销售活动中现金的流入与流出进行预测 4.资产负债预算资产负债预算是对企业会计年度末期的财务状况进行预算,是各部门各项目分预算的汇总5.总预算总预算是以组织整体为范围,涉及组织收入或者支出项目总额的预算三)现代预算方法—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四)预算的局限性及其对策(1)缺乏灵活性2)导致控制过细倾向3)可能导致效能低下4)导致本位主义倾向5)部门的预算目标有时会取代组织目标五)有效预算控制的要求1.高层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参与2.确定各种标准3.及时掌握信息二、非预算控制非预算控制主要有审计控制、损益控制、经营分析、目标管理以及网络分析法等。
还有一些比较简单而常用控制方法,如现场亲自观察、统计数据资料、鉴定式评价一)审计控制审计是对反映资金运动过程及其结果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有关的资料和资产进行审核鉴定,以判断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为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1.审计的分类审计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2.审计的原则(1)法制原则2)独立原则3)客观原则4)公正原则二)损益控制损益控制是根据企业或部门损益表的分析,对其管理活动及其成效进行控制的方法损益控制主要是通过损益平衡分析(三)经营分析经营分析,就是以财务报表为依据来判断企业经营的好坏,并分析企业经营的长处和短处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有实际数字法和比率法两种四)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是一种基本的管理技能,在本质上是控制它通过划分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方法,将许多关键的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实现全面有效地管理目标管理可分为制订目标、实现目标和检查评价三个阶段五)网络分析网络分析法就是应用网络图来反映出一项计划中的任务、活动过程、工序、工期及费用的先后顺序或相互关系,通过计算确定出关键路径作为控制的重点,寻求最佳的控制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