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年深圳实验中学初三寒假化学讲义及详细解答.pdf

9页
  • 卖家[上传人]:高****
  • 文档编号:300808560
  • 上传时间:2022-05-30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517.92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深圳市实验中学初三化学讲义专题四实验操作一、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是 选 CDA.在甲烷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通过产生水的现象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B将足量的铜丝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以除去其中的O2 C将 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热蒸发25g 水,得到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D将酚酞试液滴入Cu(OH)2中,通过酚酞颜色的变化判断Cu(OH)2是否属于碱解:A、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在甲烷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通过产生水的现象能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故可达到预期目的;B、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将足量的铜丝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可以除去其中的O2,能达到预期目的;C、盐酸加热蒸发水时随着水分的蒸发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会小于20%,不能达到预期目的;D、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电离出大量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所以不会使酚酞变色,因此不能通过将酚酞试液滴入Cu(OH)2 中利用酚酞颜色的变化判断Cu(OH)2 属于碱,不能达到预期目的;二、对下列实验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选 A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体减小的体积小于1/5- 红磷过量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C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炸裂-集气瓶底没有加水或铺一层细沙D稀释浓硫酸时,酸液四处飞溅伤人-将水注入浓硫酸中解:A、 -红磷过量,说法错误,可能为磷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没有冷却等,故A 错误;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说法正确,故B 正确;C、说法正确,故C 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酸液四处飞溅伤人-将水注入浓硫酸中,说法正确,故D 正确三、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试管的容积为50 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 mL 处。

      容器内红磷足量) 用酒精灯加热装置中的红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装置中活塞最终停留的接近刻度是A20 mL处B15 mL处C10 mL处D 5 mL处解:由试管的容积为50mL,注射器的活塞实验前停在25mL处,所以总体积为75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1/5 ,可知空间中氧气约有15ml, 红磷足量将空间中的氧气全部消耗,约消耗了15ml, 冷却至室温,总体积减少至60ml,试管中空间为50ml,所以注射器中活塞应停留至10ml 处故选C 四、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过氧化氢与高锰酸钾的混合物;水中通直流电下列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方法的选择中,都正确的是()ABCD解: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最好加入二氧化锰是固体;中高锰酸钾不能做催化剂,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9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中给水通直流电的方法制取氧气,耗费电能,不节约资源;是比较合理的故选D五、某元素的氧化物式量为M1,其硫酸盐的式量为M2 ,则该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是下列关系中的()AM2-M1 80 BM1-M2 80 CM2-M1 40 DM1-M2 40 解:设某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相对原子质量为m,化合价为 +X,则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R2OX或 RO (X/2)或 R(2/X)O,它的硫酸盐的化学式为R2(SO4)X或 R( SO4 )(x/2) 或 R(2/X) SO4,由于某元素的氧化物式量为M1,其硫酸盐的式量为M2,所以有: 2m+16X=M1、2m+(32+164)X=M2,或者是 m+8X=M1、m+48X=M2 或(2m/x) +16=M1 、(2M/X) +96=M2 ,据此可得 X= (M2-M1)/80 ,或 X= (M2-M1)/40 故选 A、C六、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物 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 (g) 26 16 1 6 反应后质量 (g) 12 未测1 23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未测值为3g B. 丙一定是催化剂C.乙全部发生了反应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3 解:甲反应后质量减少了14g,是反应物;丁反应后质量增加了17g,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乙物质是反应物,反应了3gA、未测值为: 16g-3g=13g,不符合题意;B、丙不一定是催化剂,不符合题意;C、乙物质是反应物,反应了3g,没有完全发生反应,所以C 错;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4g:3g=14:3符合题意故选D七、将 8.1g含杂质的铁粉(杂质不与酸反应,不溶于水)加入50g 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所得滤液质量为55.4g则样品中铁的质量是 g A. 2.8 B. 5.4 C. 5.6 D. 缺少数据,无法确定随 着 铁 与 硫 酸 的 反 应 ,溶 液 的 质 量 逐 渐 增 加 ,根 据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判 断出 溶 液 增 加 量 与 参 加 革 命 反 应 铁 的 质 量 关 系 , 即 可 由 反 应 前 后 溶 液 的 增 加 求 出 样品 中 含 铁 的 质 量 解:设参加反应铁的质量为x Fe+H2SO4 FeSO 4+H2溶液质量增加56 2 56-2=54 x 55.4g-50g=5.4g 56/54=x/5.4 解得: x=5.6g 由以上计算可知,C正确, A、B、D 错误故选C八、下列CO2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效果的是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9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试题分析:A、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时气体排不出去,球形瓶中的气体压强变大从而迫使稀盐酸排出干燥管并与大理石分离,反应停止放开弹簧夹时,稀盐酸进入干燥管,并和烧杯中的液面相平同时与大理石接触,发生化学反应 所以该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弹簧夹来达到使盐酸和大理石分离,从而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A不符合题意;B、 固体放在大试管中酸放在小试管中,酸和固体不能分离,故无法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故 B 符合题意;C、该装置将固体放于铜网上,铜网放入液体,反应生成气体,将铜网拉出,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故C不符合题意;D、大理石反放于隔板上,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长颈漏斗下端在液面以上,即使夹上弹簧夹液体也无法压入长颈漏斗,故无法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故D 符合题意故选: BD九、如图所示的实验组合,最终想证明的是()A稀醋酸能使石蕊变红B二氧化碳和水都不能使石蕊变红CCO 2 与 H 2 O 反应的生成物是H 2 CO 3 D二氧化碳与水会反应,且生成物能使石蕊变红解:A、 把稀醋酸喷洒到蘸有石蕊的紫色花朵上后,发现花朵由原来的紫色变为红色,所以第一个图示是先验证一下酸能使石蕊变红,但这并不是实验的最终目的,故A 错误;B、向紫色花朵上喷洒水和二氧化碳,结果紫色花朵并不变色,所以第二个和第三个实验分别验证了水和二氧化碳都不能使石蕊变红,但这并不是实验的最终目的,故 B错误;C、CO 2 与 H 2 O 反应的生成物是H 2 CO 3 ,但这并不是实验的最终目的,故C错误;D、向紫色花朵上喷洒水后再放入二氧化碳中,结果紫色花朵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和水会反应,且生成物能使石蕊变红故选 D 十、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9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空气的密度) ,操作为:从 b 端通入氮气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从 a 端通入二氧化碳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A 、B 、C 、D 、答案 D 十一、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

      1)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B 中均无明显变化B中盛放的是 _溶液2)小刚打开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此步实验目的是_小丽认为: 通常状况下, 1 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 体积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3) 小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 50mL上述溶液放入A、 B 中,关闭 K,通入约 500mL二氧化碳, A、B 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思路分析(1)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 B 中均无明显变化,可推测B 中盛放的物质,假设A中为氢氧化钙,则一定变浑浊;(2)小刚关闭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A 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完,所以二氧化碳与B 中物质反应;(3)已知 “ 通常状况下, 1 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 体积二氧化碳 ” ,则量取 50ml 上述溶液放入A,最多溶解50ml 二氧化碳,剩余的二氧化碳一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否则B 不会无明显变化解析过程】(1)小刚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B 中均无明显变化假设A 中为氢氧化钙,则一定变浑浊; 可推测 B 中盛放的物质为氢氧化钙,无现象,因为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干净;(2)小刚关闭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A 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完,所以二氧化碳与B 中氢氧化钙溶液反应,故化学方程式为:Ca(OH)+CO=CaCO +HO;此步实验目的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能发生反应;(3)已知 “ 通常状况下, 1 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 体积二氧化碳 ” ,则量取 50ml 上述溶液放入A,最多溶解50ml 二氧化碳,剩余的二氧化碳一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剩余的二氧化碳再与氢氧化钙反应,所以“A、B 中均无明显变化” ;故小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50ml 上述溶液放入A、B 中,关闭K,通入约 500ml 二氧化碳, A、B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关闭K时,B 中溶液无明显变化,且通入的二氧化碳体积远大于A 中溶液的体积,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答案】(1)氢氧化钙;(2)Ca(OH)+CO=CaCO +HO;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能发生反应;(3)关闭 K 时, B 中溶液无明显变化,且通入的二氧化碳体积远大于A 中溶液的体积,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9 页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十二、关于反应:2Mg+CO2(点燃) =C+2MgO,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着火时不能用CO2灭火器进行灭火B.该反应中, CO2是氧化剂C.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存在形态均发生了改变 D.该反应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十三、某溶液中有Cu (NO3)2 和 Fe (NO3)2,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HCl ,有气泡产生下列关于滤液的颜色判断正确的是A. 一定不会是无色B. 一定不会是浅绿色C. 一定不会是蓝色D. 以上判断皆不正确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FeHCu,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利用此知识判断即可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ZnFeHCu,向溶液中有Cu( NO3)2 和 Fe(NO3) 2,加入一定量的Zn 粉,锌优先与Cu(NO3)2 反应,再与Fe(NO3)2 反应在滤渣中滴加稀 HCl,有气泡产生,说明了滤渣中有活动性大于氢的金属存在,一定有铁,可能有锌A、当锌的量不足,不能把铁全部置换出来时,溶液呈浅绿色故A 错误;B、由以上分析可知,溶液可能呈浅绿色故B 错误;C、由于有活动性大于氢的金属存在,溶液中的铜全部被置换出来,所以溶液一定不会是蓝色故 C正确;D、以上判读中C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数学基础素养第一次适应性检测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内江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数学第一次模拟考试卷.pptx 浙江省宁波市镇2025年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浙江省金华市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宁波市2025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中考数学模拟卷含答案.pptx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内江市2025年中考一模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广东省深圳市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学业质量监测数学试卷(二模).pptx 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pptx 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2025年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温州市2025年九年级学生学科素养检测数学试卷(二模)含答案.pptx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2025年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绍兴市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调测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四川省广元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诊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浙江省金华市2025年中考模拟预测数学试题含答案.pptx 湖南省长沙市2025年九年级中考一模数学试题.ppt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 课时精炼专题15 对点精练五 精准赏析艺术技巧.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