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保障综合统计.doc
19页劳动劳动保障保障综综合合统计统计指指 标标 解解 释释内蒙古内蒙古劳动劳动信息中心信息中心二二 00 九年十一月九年十一月(一一) 人社人社统统 GS1 号表号表11. 下下岗岗失失业业人人员员: :指年初结转和本年新增下岗职工之和2. 农农村村户户口口转为转为居民居民户户口人口人员员中的中的劳动劳动力力 指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当年由农业户口转为居民户口、在劳动年龄以内、具有劳动能力并要求就业的人员3. 进进城城农农民工民工 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即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统计范围为在地级以上城市行政区划内的城镇(包括县级市和建制镇)工作的农民工,既包括本地的农民工,也包括来自外地的农民工二二) 人社人社统统 IR3 号表号表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按抽样方法抽取不少于 1/3 的生产经营正常的独立核算企业填报有关中央单位及企业集团抽取一定数量生产经营正常、有代表性的独立核算企业填报2. .计量单位千元后不保留小数3.从从业业人人员员、从、从业业人人员劳动报员劳动报酬:酬:指标解释同国家统计局4.销销售售(营业营业)收入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销售产品、提供劳务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而获得的全部收入。
5.利利润总额润总额: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它反映企业最终的财务成果该资料来源于损益表中利润总额2项的本年累计数6.企企业业成本成本费费用用总额总额: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所发生的所有费用它在财务损益表上表现为销售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本年累计数7.企企业业人工成本人工成本: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所发生的各项直接和间接人工费用的总和其范围包括: 从业人员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8.社会保.社会保险费险费用:用:指企业实际为从业人员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用包括企业上交给社会保险机构的费用和在此费用之外为从业人员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或储蓄性养老保险不包括不在岗人员的社会保险费用9.福利.福利费费用用:指企业在工资以外实际支付给从业人员个人以及用于集体的福利费用的总称主要包括企业支付给从业人员的医疗卫生费、生活困难补助、文体宣传费、集体福利设施和集体福利事业补贴费以及丧葬抚恤救济费等该指标资料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净利润分配中公益金里用于集体福利设施的费用,另一方面是从业人员福利费(不包括上缴给社会保险机构的医疗保险费用)。
10.教育.教育经费经费:指企业为从业人员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而支付的培训费用 (包括企业为主要培训本企业从业人员的技工学校所支付的费用)该资料主要来源于管理费用中的教育经费11. .劳动劳动保保护费护费用用:指企业为实施安全技术措施、工业卫生等发生的费用,以及用于职工劳动保护用品(如保健用3品、清凉用品、工作服等)的费用它来源于制造费用中的劳动保护费科目12.住房.住房费费用用:指企业为改善从业人员居住条件而支付的所有费用具体包括企业实际为从业人员支付的住房补贴(包括租房费用、租房差价补贴、购房差价补贴等)、住房公积金、宿舍的折旧费用等13.其他人工成本.其他人工成本:指不包括在以上各项中的其他人工成本项目如工会经费、企业为员工支付的各种商业保险费用、企业因招聘从业人员而实际花费的招聘费用、解聘辞退费用以及在本企业领取劳动报酬的外藉从业人员费用等14.附:制造制造业业分分类类(大(大类类) )农副食品加工业 食品制造业 饮料制造业 烟草制品业 纺织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 家具制造业 造纸及纸制品业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石油化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4橡胶制品业 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设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15. 附:有关中央有关中央单单位及企位及企业业集集团团名名单单:铁道部 中国建设银行 中远集团 中国光大集团 东风汽车集团公司东方电气集团公司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 中国海运集团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国建设总公司 华能集团公司 宝钢集团公司 鞍钢集团公司船舶工业总公司 航天工业总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 华北电力集团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 中国银行 中国药材公司中国港湾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总公司 中国外轮理货总公司(三三) 人社人社统统 IR4 号表号表51. .本表由开展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城市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填报。
内蒙古自治区填报该的城市有:呼市、包头市、赤峰市、乌海市、通辽市直辖市、省会城市(除拉萨)、计划单列市等 35 个大中城市至少抽取 200 户、其他城市至少抽取 100 户生产经营正常、有代表性的独立核算企业进行调查,其中非国有企业应占有一定比例在选择的企业中:在岗职工人数在 10 000 人以上的企业至少抽取 200 名在岗职工,1 000—10 000 人的企业至少抽取 100 名在岗职工,1000 人以下的企业至少抽取 80 名在岗职工(不足 80 人的企业调查全部在岗职工)企业被调查的在岗职工中,生产业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要调查到;企业管理人员中,必须调查厂长(经理)和部门经理;金融保险企业被调查职工中,管理人员(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者要调查到2. .产假或哺乳假、长病假或事假、旷工、待岗或下岗的原因,全年出勤率达不到企业规定工作时间 80%的人员,不列入调查范围3. .所属地区:企业在城市中所属的区县4. .在岗职工平均人数 = (年初在岗职工人数 + 年末在岗职工人数)/ 25. .每一调查企业中,相同专业(技术)等级和工种或职业的职工超过 3 人以上,其最高、中位和最低工资收入人员必须列入调查对象。
6. .各地在向部里上报时,调查表可以不录入“姓名”一栏7. .元、千元后均不保留小数68. .信息分类编码(附后)9.劳动报劳动报酬:酬:指从业人员通过劳动得到的现金和实物10.城城镇单镇单位从位从业业人人员劳动报员劳动报酬酬: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11.在在岗职岗职工工工工资总额资总额:指城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计件超额工资、各种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其他工资)等12.基本工基本工资资:指按照用人单位工资制度规定的或按劳动合同约定的与劳动者本人岗位相对应的相对固定的工资,是工资的主要组成部分例如,部分企业实行岗位技能工资中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工龄工资亦为基本工资13.岗岗位工位工资资:指根据劳动者所在岗位的岗位工资标准计算确定的工资收入14.计时计时工工资资:指按计时工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包括:对已做工作按计时工资标准支付的工资;新参加工作职工的见习工资(试用期工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的单位支付给职工的技能工资及岗位(职务)工资;7合同制职工按规定缴纳的不超过本人标准工资一定比例的社会保险费。
15.计计件工件工资资:指对已做工作按计件单价支付的劳动报酬包括:实行超额累进计件、直接无限计件、限额计件、超定额计件等工资制,按定额和计件单价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工作任务包干方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16.奖奖金金: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生产(业务)奖、节约奖、劳动竞赛奖等17.津津贴贴和和补贴补贴:指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而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18.加班加点工加班加点工资资:指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以及在休息日、法定休假节日工作,按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19.其他工其他工资资:指其他根据国家规定支付的工资如附加工资、保留工资以及调整工资补发的上年工资等20.支付支付给给个人的保个人的保险险福利福利费费用用:指城镇单位在劳动报酬以外实际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个人的劳动保险和福利费用包括:丧葬抚恤救济费、生活困难补助费、各种非工资性补贴(如托儿补助费、计划生育补贴、冬季取暖补贴、防暑降温费等)以及实行公费医疗的制度改革的单位直接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医药费等。
21.其他其他劳动劳动收入收入:指未包括在城镇单位劳动报酬和个人的保险福利费用中的其他劳动收入822.工工时时、休息、休假、休息、休假:指反映从业人员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指标集合生产人员工作一小时(一天)称为一个工时(工日),工时(工日)是计算生产人员劳动量的一个时间单位系统分析:系指标群,由日历工时、实际工作工时、停工工时、停工被利用工时、缺勤工时和非生产工时组成23.(本月本月)日日历历工工时时:指本月日历工时乘以按制度规定每天工作小时计算之积本月日历日是本月(包括公休日)的工人实际工作与实际未工作的天数之和系统分析:系总体指标,可分为制度工作工时和制度公休工时24.制度工作工制度工作工时时:指按国家(或企业)规定工人应当工作的工时(工日)25.制度休假工制度休假工时时:指国家(或企业)规定的例假、节日工人应休息的工时之和26.实际实际工作工工作工时时:指工人实际工作的小时(天数)在实际工作工时中还包括:①加班工时;②因公出差到企业外工作的工时;③因工人原有工作结束或发生停工,临时被调从事其他生产工作的工时计算公式:实际工作工时数=制度工作工时数-停工工时数+停工工时中被利用的工时数-缺勤工时数-非生产工时数+加班工时数27.加班工加班工时时:指工人在制度规定的工作工时外而又从事与生产工作有关的工时数。
28.停工工停工工时时:指工人在制度规定的工作工时内,由于某种客观原因未能工作的工时但由于事先预知的原因,企业将公休日与工作日调换使用,在工作日休息的,不算停工;或由于进行设备的计划检修,原有生产工人被安排从事9非本职生产、工作的,亦不算停工29.停工被利用工停工被利用工时时:指企业工人在停工后从事本企业其他岗位的工作工时30.缺勤工缺勤工时时:指工人按照制度规定应到班参加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