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赣州市九堡中学高三数学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15页江西省赣州市九堡中学高三数学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若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离心率为,则此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A.y=±x B. C. D.参考答案:B【考点】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分析】根据题意,由双曲线的离心率可得c=a,进而结合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可得b=a,再结合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可得答案.【解答】解:根据题意,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即e==,则有c=a,进而b==a,又由该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则其渐近线方程为y=±x;故选:B.2. 已知全集 集合 集合,则集合为( )A. B. C. D. 参考答案:D3.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1)若α>β且α、β都是第一象限角,则tanα>tanβ;(2)“对任意x∈R,都有x2≥0”的否定为“存在x0∈R,使得<0”;(3)已知命题p: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命题q: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则(?p)∨q为真命题;(4)函数是偶函数.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参考答案:A【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专题】综合题;转化思想;综合法;简易逻辑.【分析】对4个命题分别进行判断,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若α>β且α、β都是第一象限角,比如α=,β=,则tanα=tanβ,故(1)错;(2)这是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否定的规则是改变量词再否定结论,正确;(3)已知命题p:所有有理数都是实数,是真命题,q:正数的对数都是负数,为假命题,则(?p)∨q为假命题,不正确;(4)函数是奇函数,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综合性强.4. 为虚数单位,,则( )A. B.5 C.1 D.2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由题意考点:复数的模,复数的运算5. 某校有“交通志愿者”和“传统文化宣讲”两个社团,若甲、乙、丙三名学生各自随机选择参加其中一个社团,则三人不在同一个社团的概率为( )A. B. C. D.参考答案:C【考点】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分析】先由列举法求出“三人在同一个社团”的概率,再由对立事件概率计算公式求出“三人不在同一个社团”的概率.【解答】解:∵某校有“交通志愿者”和“传统文化宣讲”两个社团,a,b,c三名学生各自随机选择参加其中的一个社团,∴a,b,c三名学生选择社团的结果有:(A,A,A),(A,A,B),(A,B,A),(B,A,A),(A,B,B),(B,A,B),(B,B,A),(B,B,B),共8个等可能性的基本事件,三人在同一个社团的结果有:(A,A,A),(B,B,B),共两个,∴“三人在同一个社团”的概率为p1==,而“三人不在同一个社团”与“三人在同一个社团”是对立事件,∴“三人不在同一个社团”的概率为p=1﹣=.故选C.6. “”是“点到直线的距离为3”的(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参考答案:B由题意知点到直线的距离为3等价于,解得或,所以“”是“点到直线的距离为3”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B.7. 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为( )A.x∈R,x2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椭圆E的中心在原点O,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椭圆E的右顶点与上顶点之间的距离为1)求椭圆E的标准方程;(2)过定点且斜率为k的直线交椭圆E与不同的两点M,N,段MN上取异于M,N的点H,满足,证明:点H恒在一条直线上,并求出点H所在的直线方程 参考答案:(1);(2)见解析【知识点】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解析:(1)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焦点坐标为(c,0),由题知:结合a2=b2+c2,解得:a2=3,b2=2,∴ 椭圆E的标准方程为. ………………………………………4分(2)设M(x1,y1),N(x2,y2),H(x0,y0), 由已知直线MN的方程为y=kx+3k+4,联立方程消去,得,于是x1+x2=,x1x2=.① ………………………7分又P,M,H,N四点共线,将四点都投影到x轴上, 则可转化为,整理得:. …………………………………………10分将①代入可得, …… 12分∴ ,消去参数得,即H点恒在直线上. ………13分【思路点拨】(1)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焦点坐标为(c,0),由题知:,又a2=b2+c2,解出即可;(2)设M(x1,y1),N(x2,y2),H(x0,y0),由已知直线MN的方程为y=kx+3k+4,与椭圆的方程联立可得:,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又P,M,H,N四点共线,将四点都投影到x轴上,满足.可得,进而解出x0用k表示,及其y0用k表示,消去k即可得出. 19. 已知函数.(Ⅰ)若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最大值;(Ⅱ)在(Ⅰ)的条件下,若正数,,满足,求证:.参考答案:(Ⅰ)若恒成立,即……2分由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得即,解得,所以M=4 ……5分(Ⅱ)证明:由(Ⅰ)知,得……6分所以有即 ……10分20. 如图,在直三棱柱 中,AB=4,AC=BC=3,D为AB的中点(Ⅰ)求点C到平面 的距离;(Ⅱ)若 求二面角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参考答案:略21. 设AD是半径为5的半圆0的直径(如图),B,C是半圆上两点,已知1)求cos∠AOC的值;(2)求参考答案:(1)cos∠AOB=,cos∠AOC=(2)建立坐标系B(4,3),C()略22.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