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学概论.doc
5页音乐学概论第一章·第一节 音乐学总论一.学科名称的由来1, 最早 米茨勒 1738年 德国 “音乐学协会” 意思为音乐的科学 2, 音乐学确立于 德国 克里桑德 1863年 《音乐学年鉴》:“音乐的研究,特别是历史的研究,应该提高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长期采用的那种严肃而精准的标准上来”音乐学年鉴是一本工具书,用来记录那年发生了什么例如音乐会,或记录发表了什么内容)他还认为音乐学应与实证科学相联系3, 1885年 奥地利 阿德勒 《音乐科学的范围 方法及目的》音乐学这一名称的最终确定二.学科的研究对象与范围(对象有特定,范围有时间和空间断层)1, 19世纪60 德国 赫尔姆霍尔茨 认为音乐学属自然科学领域 “音乐学应以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和对它的感知过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也就是说以音乐传播的物理过程与人感知它的生理过程为对象”2, 音乐学以西方音乐历史为中心课题,这个观点是偏颇的这里的西方音乐史指的是西方艺术音乐史,是不包含西方民间音乐(传统音乐)的音乐史是强调时间发展,而民间音乐是强调地域性3, 1980 《辛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 “音乐学是一种知识领域,这种知识领域是把音乐艺术作为一种物理的,心理的,美学的和文化的现象的研究当做它的对象的。
4, 日本 1977 《新音乐词典》“音乐学是运用各种学术性方法(自然,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研究有关音乐的一切事物的学术领域的总称” 5, 音乐学要回答的三个问题:what 这些音乐是什么样的?要对从古至今的音乐成品进行研究,探索音乐的基本特征和规律how这些音乐是怎么成为这样的?why这些音乐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要对人类各种音乐行为进行研究,要求对人类自身(主观方面)进行研究三,学科研究的方法论(这里是一般方法论)1, 实证性——资料与文献——利用科学手段和器械进行量化测定——或通过经验(人的心理感受)间接获得认识2, 思辨性——理论与模型——利用理性与逻辑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综合,比较,思考,归纳,以求得音乐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四,学科的性质(特点,意义)1, 音乐学现在属于人文学科2, 音乐学分支学科很多3, 音乐学要处理边缘和中心的关系(音乐学中音乐是中心)第二节,音乐学的学科分类体系(是为了便于研究不同的对象角度方法之间的关联)一, 古罗马体系——理论,实践部门二, 阿德勒体系——1885年《音乐学的范围方法与目的》,提出以纵向时间发展的历史音乐学和以横向学科交叉的体系音乐学。
阿德勒认为音乐学是一种偏理论的学科,这一分类法可视为现代音乐学学科分类的基础三, 德列格体系——偏应用方面,新提出的有音乐图像学和应用心理学四, 维奥拉体系——德国音乐家,1961年在德文14卷大百科全书《音乐的历史与现状》发表无应用类,分为三类:音乐史,体系音乐学,音乐民族学和民俗学维奥拉体系是在殖民扩张的背景下提出,在当时为民族音乐的研究提供了方便,但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是欧洲中心论的产物五, 艾尔舍克体系——把历史音乐学和民族音乐学归为地区音乐学,优点是把以往历史音乐学研究的主体(欧洲音乐史)放到了与其他地区音乐史同等地位,缺点是缺乏宏观角度,没有研究历史进程的学科补充点:1, 音乐教育学是教学原理,教授法是教学方法2,对位法是复调音乐的主要写作技术,3,民族志是一个民族的各个方面记录,民俗志是各种民俗习惯的记录民族志和民俗志比较研究叫比较音乐学4,历史音乐学按纵向时间分布,体系音乐学按学科纵向分布,民族音乐学按地区横向分布第三节,音乐学研究历史总诉一. 古代音响学(音乐音响学是着重从声学的角度研究音乐音响现象的科学)1, 古希腊 毕达哥拉斯 弦长比率与音律之间的关系 2:1八度 3:2五度 4:3四度2, 《管子地员篇》按管长和弦长比率确定音高的三分损益法3, 《吕氏春秋 音律篇》算出”三分损益十二律’’音乐哲学/美学1, 毕达哥拉斯 音乐哲学始祖 通过“数与音程协和之间”的关系推出天体和谐论2, 亚里士多塞诺斯 《协和论》认为音乐协和与人的耳朵有关,与人主观感觉相关。
认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因此应该算音乐美学中情绪论的奠基人3, 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提出“美育论”从国家教育的伦理观出发阐述了音乐的社会功能(与中国古代音乐比较,一个为了巩固统治,一个为了情感培养)二,中世纪1, 波艾提乌斯以数学为基础的音响学研究 《音乐钢要》教会音乐理论2, 科隆的弗朗哥 图示式记谱法是音乐摆脱了歌词音节长短的束缚三,文艺复兴时期关键词;人文主义一句话概括这个时期的音乐思想总趋势是要强调人的主观感受对音乐的决定作用四,17~18世纪知识点:泛音列前七个 do ,高八度do,sol,do,mi,sol,bxi泛音列是和弦产生的基础,456分音是三和弦产生基础,4567是七和弦与和声产生基础五,19世纪音乐史研究1, 基瑟韦特 《欧洲——西方音乐的历史》对音乐史分期的研究2, 各种大作曲家的传记3, 大规模音乐史料集出版4, 古谱研究:古代音乐乐谱集出版音乐学研究1, 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1854引发自律美学与他律美学的争论2, 埃利斯 1885《论诸民族的音阶》创造性提出“音分”的概念/////以下概括以下分类,音乐学研究分为历史,体系,民族音乐学这三部分其中,历史音乐学分为音乐史学,音乐考古学,音乐图像学;体系音乐学分为音乐音响学,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第二章 历史音乐学(以下有音乐史,考古学,图像学)音乐史学1, 范围:从历史观点出发 研究音乐及与他相关联的现象2, 地位:音乐学最中心,最主要的领域3, 阿德勒1919年在《音乐史的方法》中提到音乐史是研究动态过程(产生和发展)和静态发展(音乐作品)以下对阿德勒的范围进行补充:(1)要对“作品前”的问题进行探讨,例如作曲家传记研究和作曲家作品时代背景的研究 (2)对“作品后”的问题研究,包括对成品作品的演出,流传与接受。
(3)收集保存作品及其他音乐史料,史学研究基础是对史料鉴定,评估 (4)音乐史学应与现实进行联系布洛克豪斯指出1音乐史要研究个人在音乐史中所扮演的角色2必须考虑到与音乐有关的一切社会横向联系3考虑演出的实践和接受历史4提出三度创造:一度是作曲家,二度是演奏者,三度是观众接受 (与阿德勒不同于1和3)4, 音乐史学具体步骤(方法论)(1) 确定研究课题(问题)划分为时代阶段,地区国家民族,作曲家及乐派,音乐体裁,技法要素2) 史料发掘与评估分为乐谱史料和录音史料及其他史料(文字手稿,报章,书信,日记等);第一史料可信度高,第二手资料需要鉴别评定(3) 风格研究从音乐作品的形式结构角度(特定音乐要素);内容(语音语义及语言分析)及象征意义进行解释;在历史进程中进行横纵向比较,纵向是历史,横向是除音乐以外的历史文化和其他艺术门类的比较;西方音乐史学 史:指的是音乐史学的研究历史(1) 总结:西方音乐史注重对音乐史分期的研究,目的是发现音乐的发展在这过程中,研究与实践的关系趋于密切,音乐史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及研究地域不断拓展。
2) 史料状况是决定一个国家音乐史学发展的基础第二节,音乐考古学(1) 概念:考古学是根据实物史料研究的社会历史的科学,是历史科学的一个部门2) 考察对象:与音乐有关的实物材料(3) 研究对象:目前集中在乐器和音乐图像上(从古到今整个音乐历史的)(4) 主要任务:史料被挖掘后,运用手段进行评定分类5) 目的:为音乐史研究提供客观准确的实物资料第三节,音乐图像学(德国学者先开拓)(1) 概念:对各种有关音乐图像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其中的内容进行鉴定,描述,分类,解释2) 研究对象:凡是表现音乐或与音乐相关的各种图像资料(3) 研究的学术价值:弥补文字研究的不足(4) 音乐图像学的研究步骤:先进行图像的收集和复原;第二步对图像本身进行分析,参照其他学科进行解释,再放到特定的时代和民族文化环境中;第三步要将所汇集的图像资料分类立档(分类按时期和按图像类别);最后汇编成册补充:民族音乐学中图像是一种研究方法(指拍摄图片)第三章,体系音乐学(分为两类,一是有关音乐的自然科学学科,二是有关精神科学层面)一, 音乐音响学 (1)关于乐器的发声方法1, 弦乐器——通过弦的振动而产生的声音;一般弦乐器是弦产生振动的方法有拨奏,擦奏,击奏。
拨奏的有竖琴 吉他 琵琶 三弦 阮 古琴 筝;擦奏的如各类提琴 胡琴;击奏的有钢琴 扬琴;2, 管乐器——分两类,一为自由气鸣,二为管乐器;成声原理分为气簧(气流本身作为发声体),舌簧(靠簧片),唇簧(以唇代簧)(3) 乐律1, 概念:律学是以成体系的乐音为对象(大小调体系,五声音阶体系,微分音体系)为对象,从音响的自然规律出发,运用数理方法研究乐音关系的2, 五度相生率是用三分损益法算出的,以纯五度为生率要素,从某音向上向下连续相生而得的3, 十二平均律=等比率,最早由明代朱载堉算出缺点是音的先后同时结合不自然,优点是便于转调 二,音乐美学(精神科学方面)1, 研究对象(四个角度)哲学角度:研究音乐作为客观实体存在的方式;音乐与现实(反映论);音乐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心理学角度:音乐创作过程中作曲家表演家与听众的心理活动及反应;研究音乐信息的形成传递接受的心理过程,以此来阐明音乐审美的规律;社会学角度:研究两种不同的事物的音乐审美及形成;音乐审美与社会环境的关系;音乐的社会功能;音乐的伦理道德;历史学角度:研究人类审美意识标准习惯的发展变化的规律2, 波兰音乐学家卓菲娅丽莎撰写的《论音乐的特殊性》提及要重视研究音乐不同于其他艺术门类的特殊性。
3, 音乐美学是一个具有双重属性的学科:其一,音乐美学是美学的分支,是美学的具体深化的学科,研究的是音乐的特殊性,对艺术只是去研究它作为一个整体的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只是研究一个规律)其二,音乐美学又是音乐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根本目的是要从美学角度去揭示在音乐艺术的创作和审美变化的最根本规律,为了寻求音乐艺术的普遍性揭示一个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