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分析.doc
5页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分析一、教材整体介绍 (一)教材主要内容 这一册教材共设16个主题单元其中含三个集中识字单元(《丁丁冬冬学识字》和一个开放单元《书的世界》)每单元大致包括2篇主题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共27篇主体课文,读背古诗7首,自读短文12篇集中识字3个单元:二、七、十二学部首25个 (二)全册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活动,在语文学能力、学方法和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得到发展 2、认字431个,学偏旁部首累计达70个 二、关于识字与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应是小学低年段的重点,二年级的识字教学和一年级相比,有什么区别? 学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学利用汉字规律(重点在汉字的表意特点)分析字形,识记生字并对认字方法有个较系统的归纳、整理初步学会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独立识字 一二册渗透性学字理事字:如字与画,“语文天地”中的一些识字活动(独体字+偏旁),但一直不作为知识点讲授,只要求学生接触,有感性认识,去发现、去思考本册则在一、二册量的积累上,要求产生顿悟,产生飞跃,对汉字的表意功能有认识,有体会而汉字的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也开始在本册渗透。
第10、14单元出现这类设计:“半、伴(65页),成、城(93页)”,两个设计有一个梯度,又发现到比较要由学生自己通过比较,发现汉字形声字的声旁特点,教师只应给予简单的提示 这一册对形声字的声旁特点做了渗透,第四册将安排以形声字声旁归类的集中识字单元 2、在三册结束时,学生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基本上会分析字形四册时将引导学生学会综合使用学过的认字方法,基本掌握独立识字所需的技能 3、本册教材开始学查字典,运用部手查字法,教材是怎样进行编排设计的? 本册从第二单元开始,学部首查字法,音序查字法的学安排在第四册查字典的学以“金钥匙”形式出现从丁丁冬冬的视角,认识字典,学查阅,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掌握 第二单元:认识字典(方法见教参13页) 第三单元:学查字典(方法见教参19页) 第四单元:查找难检字(方法见教参27页) 第七单元:开始限时,要求学生通过练,基本上能在一分半钟内查到要查的字 4、关于学部首查字法,有什么想法和做法可以介绍一下? 学查字典,如果有老师来讲,将包含很多内容,极易枯燥乏味,要利用画面,引导学生读画,读画中的文字可以像图中所画,分小组,用实物(字典),让学生自主学。
这里需要教师课前做设计,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查字典的欲望 可以让学生分别读文字,边按照文字表述尝试做一做,这时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可以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各自起点上有新的提高况且学生之间的交流语言有时是直接而有效的 部首查字法应当是独立认识生字经常使用的方法,教师要组织好各种活动,创设情境,应到学生爱查、会查、自觉查,把字典当作最可靠的识字方法来对待,把使用工具书当作最重要的阅读惯之一来培养 由于学生识字量小,读正文有困难,学查字典,刚开始时只要求会查,能找到要查的字,读准字音,只练查字典的技能,对认字的结果不做要求初学时不应要求速度,日后通过反复练,逐步加快速度到第七单元时明确提出速度问题15单元查字典比赛 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定部首、翻页、检录),及时让学生总结经验,交流方法方法见教参46页) 5、第三册教材在写字方面有哪些具体要求? 本册在写字方面的要求是学会书写294个字 本册依旧在“语文天地”中设计了例字描红,并对字形结构的安排做了一些指导《写字本》上也很具体的对所写汉字做了规范的指导教师不要把这些指导作为知识来传授,也不必由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对照指导去写每一个字,而是由学生去感知、发现、体验汉字的美。
在低年级阶段,不必强求每一个孩子都把字写的那么漂亮,首先是正确、工整、规范学生的发展不平衡,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可指导学生注意关于书写的提示,能领悟多少是多少,能尝试多少是多少,逐步掌握例如:由学生自己去看、去常识、去发现字的变异,字形的间架见教参2页) “会写字”,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标准:可以指会笔顺笔画,也可以指能听写对,还可以指在使用时不出错别字,此外还可以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讲“会写”二册的写字目标是指按照正确的笔画笔顺写(包括填空、连线等)下来兼顾使用和写好不要把几方面的要求同时下达,造成沉重的写字负担三册重点指导怎样把字的间架结构写好至于如何写对,不出错别字,三年级后写话活动多了,将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 6、本册要继续练抄写音节,能为生字标音,在查字典时准确读出生字字音 7、写字本怎样使用? 写字本的设计基本上是随着单元走的,描红两个,自己书写两个教师一般还要另外安排学生的抄写原则上应该是以学生会写为准,不必布置多遍的抄写,也不必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写相同的遍数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使用写字本 8、复拼音时,y和ī的用法,的拼写规则,uo和o的区别等等,需要教师反复指导、练。
三、关于阅读 1、一般要求 ⑴在第二册“借助手指但不出生,或者小声但不用手指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继续练,在本册逐步过渡到练不用手指、不出生的默独(见教参44页)让学生逐步脱开手指、降低声调,学默读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差异,不必强求所有的孩子一步到位在三册结束时,大部分学生可以实现默读一个段落即可个别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耐心、长时间的关注、引导 ⑵学会借助课文插图阅读学会读图,能看懂情节简单的多幅画面讲故事(见教参36页),能看懂单幅图,根据文字提示和图中显示的各个细节了解图意,并联系自己的经验展开想象⑶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学不同句式,同时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课外阅读的好惯,愿意和书教朋友 ⑷朗读和背诵要按教材要求做到争取流利,可鼓励学生多背,在阅读中多识字古诗只要求背诵,不作分析,学生可借助插图大致理解 ⑸在《书的世界》这个开放单元,要在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同时,学查找目录,树立查找资料的意识,知道书应分类 2、阅读课文的学怎样把握尺度? 二年级的课文都是浅显易懂的,只要能够读下来,就可知道大衣上课能够指导学生学会生字新词,读懂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即可不必逐句逐段分析讲解,品词品句。
学生会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阅读经验的积累,逐渐学会品位、体会 四、关于使用教材的几点说明 1、“金钥匙”的处理:不能当作教学内容讲解,要引导学生从丁丁冬冬的角度看他们的探讨,同时参与进去看,丁丁冬冬又在讨论什么了?你们想说说自己的想法吗?你们还有什么好建议?看看谁的办法更高明?……) 2、口语交际和口语表达:(52页商讨营救计划;58页介绍一本书;66页环保考题设置问题情境,自然引出话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敢于发表不同见解;学会讨论(39页在课堂上怎样做才算勇敢?53页“金钥匙”--学在讨论中与同学和作)书面表达方面:练写话,鼓励平时作记录,学记事(86页学记事:培养惯,练、积累);开始学写日记(115页学完《松鼠日记》后,开始提出明确要求:在寒假里写几篇日记) 3、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语文活动,学会参与,学会合作,学会尊重他人能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向 4、在语文学的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几点建议 (一)关于备课 1、备课背什么? ⑴准备教参以外的相关资料; ⑵对每个单元的总体把握、了解; ⑶了解学生原有基础水平,针对性设计教学策略、方式; ⑷树立科研意识,把教学和科研联系起来,理性地备课。
2、教案的形式要有变革,不再是线形的形式,由一连串序号组成,按固定的模式排列 ⑴教案应是模块式的,网络型的,学生、教材、三维目标、教师自身优势,都应考虑; ⑵教案要设计多个方案; ⑶教案要留白; ⑷教育是在动态环境下的主体创新活动,要有学生的创造,教师的创造因此备课时要注意:不能无视儿童头脑中的知识结构,要了解他们头脑中装的东西教案中要有对学生的分析,要根据自己班学生的特点和学需求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⑸教育应以人为本一切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的利益和需求为主要依据,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再一相情愿的编写导演剧本例如有位老师上《好事情》:教师想让学生知道,尤拉想的实际做不到,从而揭示主题--要想做好事,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他把尤拉想做的三件好事在黑板上列出来,先让学生读尤拉想做的好事,再让学生说自己能做到什么但学生纷纷表示自己能做第一件(救马莎)和第三件(背奶奶上医院)这时,老师不是因势利导,而是想把学生扭过来,于是反问:“救马莎你会游泳吗?背奶奶你有力气吗?”但学生仍不按老师的思路走,有的学生说用救生圈,有的说叫邻居,打110,打120教师仍不甘心,一直追问到一个女孩心领神会,站起来说:“如果我站在尤拉面前,我就要问尤拉,你想救马莎,你会游泳吗?你想打狼,你有枪吗?你想背奶奶上医院,你有背奶奶得力气吗?”终于有人说出了老师想听的话,老师就让全班同学为她热烈鼓掌。
在这个讨论过程中,学生表现的主动性,表现出的创造力,因不同于老师的标准答案,而被忽视,被否定老师把学生的思维强行纳入成人思维的模式,强行按照自己意愿进行老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案,漠视了学生的情感,学生真诚地想办法做好事,却被否定这样的教学过程对学生造成了全方位的伤害,打击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损伤了孩子向善的美好情感 (二)关于上课 1、要转变几个观念 ⑴由重讲知识结论,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⑵有重视学生记住现成知识,转变为重视引导学生再次发现和重组知识; ⑶有重视书本知识转变为重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和灵活性的解决问题; ⑷有重视单科独进、单个知识点的教学转变为重视学科间和知识点间的综合贯通; ⑸由重视统一要求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差异资源和个性发展 2、几点注意 ⑴要培养学生的学愿望; ⑵把学生的发展需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⑶给学生的思考留下充分的空间; ⑷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 ⑸师生双方都有发展的教学是理性的教学 3.课堂的即时评价目前有哪些想法和做法 二册提出让学生设立评委.如第一单元"元宵节"的口语交际,由学生轮流担任评委.三册仍继续采用学生评委的形式.目前课堂评价出现的偏差,一是一律化——你真棒!对学生的称赞并不是发自内心.我们要认识到让学生看到差距也会是一种激励.二是一边倒——或者都挑刺,或者都说好.这些都不是科学的评价. 学生对别人做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客观地看待自己,看待别人.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别人.教师的指导要具体,不要走形式. 三册应有评价水平的提高.评价时要讲出理由:为什么给这个成绩还应能提出建议: 需要怎样改进教师可进一步组织学生评价评价者,这种评价是一种示范,一种提高,教会学生如何评价,也是一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所以,评价应当作一个教育的过程来对待. 4.期末评价应注意什么 请参阅《语文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认字,写字,阅读,写话. 5.怎样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学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思维特点,学内容等不同情况组织自主学的形式.提出自主学的要求,不要空泛地开展,没有具体措施或要求过多. 6.关于整体推进 现实课程中存在两种偏向:活动和学剥离,趋向两极,形成单一课型: (1)过多地。












